生产与承认.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669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与承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产与承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产与承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产与承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产与承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生产与承认摘 要:随着古典承认理论在当代的复兴,某些现代西方学者提出“用承认理论拯救马克思”的口号,借承认理论向马克思哲学发起新的批判,从而使得承认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开展思想斗争的新的焦点。这个焦点的中心论题是围绕着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范式的“承认解读”而展开的,其代表人物则是霍耐特。在霍氏看来,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隐含着一种对“为承认而斗争”的理解,但在其成熟时期的著作中,马克思很快就用一种功利主义的社会冲突模式取代了因相互承认关系的破坏而产生的道德冲突逻辑。这种解读模式显然是霍耐特误读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概念的结果。 关键词:马克思;生产劳动;霍耐特;承认理论 中图分类号:B089.

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3)02-0118-06 作者简介:王 芳,江南大学党委宣传部讲师、博士 (江苏 无锡 214000) 随着承认理论在当代的复兴,承认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开展思想斗争的焦点之一。某些现代西方学者提出“用承认理论拯救马克思”的口号,借承认理论向马克思哲学发起新的批判。这就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理论课题,即如何把握马克思哲学与承认理论的内在关系。在这里,我们试图廓清被误解的马克思的生产概念与霍耐特的承2认概念的根本分歧。 一、霍耐特对马克思生产劳动范式的承认理论解读 一般认为,现代承认理论发端于青年黑格尔在伦理生活体系和实在哲学中阐

3、述的“为承认而斗争”这一命题。之后,马克思关于劳动与承认的论点、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和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等,都是对黑格尔承认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代表着承认理论在当代复兴的主要成果。这其中,马克思可谓黑格尔承认学说的第一代继承人,在推动黑格尔承认思想复兴的过程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事实上,哈贝马斯和霍耐特关于承认问题的理论构想均受到了马克思的深刻影响,只不过,马克思基于生产劳动范式的承认理论构想在他们那里都遭到了误解;这种误解在霍耐特的承认理论中达到了顶峰,而霍耐特对马克思的误解又是对哈贝马斯制定的关于马克思的错误解读路线的延续。 众所周知,哈贝马斯既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第二代的领军人物,也是现代

4、承认理论的代表人物,在当今世界哲学界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也正是他的这种身份和影响,使得他对马克思“生产劳动”范式的误解也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性。我们知道,哈贝马斯曾经对青年黑格尔阐发承认问题的耶拿手稿(实在哲学 )进行过专门研究,并写有专论劳动与相互作用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写道:“马克思在不了解黑格尔耶拿时期的手稿的情况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中重新发现了劳动和相互作用的联系;这种联系,在若干年内曾经引起了对黑格尔的哲学兴趣;这种兴趣是通过研究经济产生的。 ”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李黎等译,学林出3版社 1999 年版,第 33、24、25、30、33 页。这个评

5、价是十分中肯的。但是,哈贝马斯也认为,马克思与黑格尔在承认问题上所保持的相互支持与印证的密切关系,只限于他们的青年时代,即精神现象学之前的青年黑格尔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的青年马克思。对耶拿时期的青年黑格尔而言,他的劳动概念仍然保持着一种“相互作用” (承认)的维度, “自我同一性的制度化,法律上得到承认的自我意识,是劳动和为获得承认而斗争这两个过程的结果。因此,我们赖以从直接的自然力量的令律下解放出来的劳动过程,包含在争取承认的自我意识中,以至于在这种斗争的结果中,在法律上得到承认的自我意识中,也包含着通过劳动获得解放的要素”。但在耶拿之后,黑格尔基本上舍弃了劳动的规范性维度,唯一的例外是在精

6、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部分,他“以伦理学理论中提出的思想为出发点,完整地提出了劳动和相互作用之间的辩证联系:奴仆对主人的单方面承认的关系,将通过奴仆同样是单方面获得的支配自然的力量而彻底改变。主奴双方赖以承认他们相互承认的独立的自我意识,是通过劳动使解放的技术成果反作用于主仆之间的政治依附关系的途径形成的。这就是说,统治和奴役的关系,通过精神现象学找到了进入主观精神的途径不过,在精神现象学中,劳动和相互作用的独特的辩证关系已经丧失了它在耶拿的讲演中体系上仍然具有的那种价值”。之后,在哲学全书和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放弃了在耶拿时期“把自由的要素作为通过社会劳动获得解放的结果归因于社会劳动的过程

7、”的做法, “抽象的法的尊严和价值所依赖的劳动和相互作用之间的联系取消了” , “劳动辩证法失去了它4的中心意义” 。这就是说,在后耶拿时期, “黑格尔放弃了他在耶拿时期的构想”。 哈贝马斯把他对“两个黑格尔”的区分,同样运用于对马克思承认学说的评价,从而重申了阿尔都塞制造的“两个马克思”的神话。他认为,青年黑格尔的具有“相互作用” (承认)意义的劳动辩证法被青年马克思复活了,即“马克思本人曾经试图用这种观点,从社会生活的再生产规律中重新构建人类的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 。但是,这仅限于巴黎手稿等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仅隔一年,即在 1845 年秋至 1846 年 5 月写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

8、思就中断了他对青年黑格尔的劳动概念的理解。他写道:“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的精确分析表明,马克思对相互作用和劳动的联系没有作出真正的说明,而是在社会实践的一般标题下把相互作用归之于劳动,即把交往活动归之于工具活动。生产活动调节着人类同周围自然的物质变换,正如黑格尔耶拿时期的精神哲学中所说的,工具的使用促使劳动着的主体与自然客体联系起来这种工具活动,成了一切范畴产生的范式;一切都熔化在生产的自我活动中。因此,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联系的天才洞察也就随即受到了机械主义的曲解。 ” 在这里,哈贝马斯批评人们基于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的看法来理解他的交往行动理论,结果使得他“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联系的天

9、才洞察”遭到了“机械主义的曲解” 。而实际上,正是他本人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概念进行了“机械主义的曲解” ,而他的这种曲解,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误解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范式的一个主要的“理论污染源” 。这种曲5解集中反映在哈贝马斯对“劳动”和“相互作用”的教条式的区分之中:劳动即生产,它遵循技术规则,服从自然的因果性,是一种技术性的工具理性活动,代表着“机巧的辩证法” ;相互作用即交往或者承认,它遵循交往规则,服从命运的因果性,是目的性的价值理性活动,代表着“承认的辩证法” 。按照这种区分,在成熟时期的马克思那里,生产劳动完全失去了其生存论的本体论意义,变成了一种纯粹技术性的经济活动,即“经济决定论”

10、 。 作为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第三代的掌门人,同时也是推动承认理论在当今复兴的代表人物,霍耐特步哈贝马斯的后尘,延续并加深了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范式的误解。与哈贝马斯一样,霍耐特同样把他关于“两个黑格尔”的观点强加给马克思。他认为在巴黎手稿和穆勒政治经济学笔记等早期著作中,青年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青年黑格尔的承认理论。 “他的巴黎手稿中只是就主奴辩证法这一狭隘意义讨论了为承认而斗争的观念。结果,在他的理论创作的起点,马克思就沉湎于一种值得怀疑的倾向之中,这就是将承认要求的丰富光谱还原为通过劳动而自我实现的维度。但是,马克思把他颇具有原创意义的人类学建立在一种劳动概念上,这一劳动概

11、念具有十分规范的内涵,以至于他可以把生产活动理解成主体间的承认过程。 ” 德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 ,胡继华译,曹卫东校,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2、152-153、154-155、157 页。在的穆勒政治经济学笔记中,青年马克思继续发掘劳动概念的承认意义,把劳动过程理解为一种对自我和他人的“双重肯定” ,从而把资产阶级控制着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描述成“一种不可避免地摧毁以劳动为6中介的个人之间承认关系的社会秩序” ;进一步讲, “如果资本主义社会组织摧毁了以劳动为中介的承认关系,那么,随之而来的历史冲突就必须被理解成为承认而斗争 。所以,与精神现象学的主奴辩证法一致,青年马克思才

12、会把他所处的时代的社会冲突解释为被压迫的劳动者为重新建立充分承认的交往关系而发动的道德斗争”。 在霍耐特看来,即便是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隐含着一种对“为承认而斗争”的理解,这种理解也是“狭隘地局限在生产美学的方向上” ,而且,在此后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运用了功利主义的社会冲突模式” , “结构稳定的利益竞争,突然取代了因相互承认关系的破坏而产生的道德冲突”。这样,霍耐特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里,发现的不是生产劳动的生存论的本体论意义,而是一种功利主义的“生产美学” ,即一种工艺性的生产技巧,也就是哈贝马斯所说的黑格尔哲学意义上的“机巧的意识”:“这种意识在工具活动中使经验

13、随着自然过程转向反对这种经验本身:在这里,动力(欲望)完全从劳动中退了回去。它让自然自己劳动,它静观着,并且只用轻微的气力:机巧,管理这一切。力量的广阔天地被高超的机巧所掌握。”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李黎等译,学林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8 页。最终,霍耐特也把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范式理解成为一种“很快在历史唯物主义传统中扩散开来”的功利主义的经济学话语。 这就是说,霍耐特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的范式的“承认批判” ,其最深层的目的乃是在于:否定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叙事逻辑中存在一个内在7超越性的维度,并由此认为,这使得它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关怀,特别是它没有为承认道德的理论构想留

14、下任何空间。这正如他在分裂的社会世界中一再提到的,马克思基于生产劳动范式而发展的社会批判理论,严格“遵循了生产主义历史哲学一般路径” 德霍耐特:分裂的社会世界:社会哲学文集 ,王晓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23、22、34 页。 。在马克思之后,无论是霍克海默、阿尔都塞还是阿多诺,都没能走出这种生产劳动范式的羁绊,从而都坚定地拥护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经典形态”,最终他们也像马克思一样, “互主体性(承认)就成为这种历史哲学的还原主义的牺牲品”。 像霍耐特这样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概念为纯粹的经济学概念,并由此认定: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范式并未超越经济学的理论视线,奠基于生产劳动概

15、念之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缺乏一种“承认的维度” ,在客观上已沦落为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共谋。这样一种观点极具代表性,像毒瘤一样扩散开来,并逐渐上升为一种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主导范式” 。 二、马克思生产劳动范式与霍耐特承认理论的根本分歧 我们认为,马克思与霍耐特的分歧,既源于二者对黑格尔承认理论具有不同的继承态度,又源于二者对黑格尔承认理论采取了不同的重建方案和不同的评价尺度。 首先,从继承态度来看,虽然马克思在其哲学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承认问题的把握的侧重点不同,但他始终都是从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经济哲学和历史哲学四个基本维度来综合把握古典承认理论的,所以他关注并考察了黑格尔各个时期的承认思想

16、及其不同的侧面。他不但继承8了黑格尔耶拿时期(论自然法 、 伦理体系 、 精神哲学等)提出的“为承认而斗争”的承认思想,而且继承了精神现象学 (“自我意识” )中提出的“主奴辩证法”对于承认理论的构想,以及法哲学原理中提出的“成为人并尊重他人为人”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46 页。等命题对于承认理论的叙事。可以说,在所有对于黑格尔承认理论复兴作出重要贡献的现代哲学家当中,马克思是最全面、最本质地继承了黑格尔承认学说的思想家。反观霍耐特,他不但没有关注和吸纳黑格尔成熟时期的承认思想,而且即便是对早期黑格尔的承认思想,他也仅仅是从道德哲学的维度来取舍

17、,主要将目光集中于黑格尔早期(耶拿时期)哲学中提出的“为承认而斗争”范式的道德哲学层面。这就决定了霍耐特不可能成为黑格尔承认学说的真正的继承人。 其次,从重建方案来看,马克思不但是黑格尔承认学说的全面继承者,而且是黑格尔承认学说的发展者和扬弃者。马克思对黑格尔承认学说的重建构成了其哲学革命的关键环节:一是切入经济哲学(政治经济批判)的视角,重新将古典的承认概念奠基于生产劳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将承认问题纳入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视域之中,并使之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深度的思想场域;二是借助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异化劳动学说和物化学说,揭示资本主义承认秩序的异化本质。这就是说,

18、马克思通过推动黑格尔承认理论的“实践转向”(承认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和“经济解释” (承认与财产权相结合) ,坚持对资本主义承认秩序的异化本质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政治经济9学批判,以揭示资本主义阶级斗争的社会历史逻辑。霍耐特则通过推动黑格尔“为承认而斗争”范式的“经验转型” (米德道德心理学重构)和“道德解释” (承认道德理论) ,坚持把资本主义承认秩序中的各种异化表现形态还原为蔑视道德体验现象,试图在“承认道德一元论”的基础上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冲突的道德逻辑。 再次,从评价尺度来看,承认问题是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参见兰德作为一种唯物主义方案的承认伦理学 ,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

19、论 ,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262-274 页。 。但在马克思承认思想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视角转换,即从青年马克思的“道德评价优先”转向成熟时期的“历史评价优先” 。这一视角转换的前提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转换的基本路经是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指导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此外,尽管成熟时期的马克思考察承认问题的出发点已经转换到“历史评价优先” ,但他并没有抛弃道德评价这一维度,而是对它进行了改造,即把道德评价置于历史评价的基础之上。在霍耐特看来,历史唯物主义主张对历史进行经济学解释,这种解释框架一开始就省略了道德批判的维度。历史唯物主义对道德批判维度的拒绝使之无法揭示现代社会

20、冲突的道德逻辑,而承认理论则是对历史唯主义“道德批判空场”的一个根本修正。也因此,在霍耐特那里,历史评价被完全否弃,道德评价被规定为唯一的评判尺度。 由此不难发现,由于霍耐特并不理解马克思的这个评价视角的根本转换所蕴含的重大理论意义,他把青年马克思的具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色彩的承认理论,与成熟期马克思建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之上的承认理10论,对立起来就不可避免,从而埋没了成熟时期马克思基于生产劳动范式而阐述的承认理论的重大价值。我们认为,惟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认真地解读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著作,才能发现其承认理论构想发展中出现的这一视角转换,从而全面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关于承认问题的理论

21、观点,特别是生产劳动范式与马克思的承认构想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它在整个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参见俞吾金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 , 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2 期。 。 二者的这种根本分歧,决定了霍耐特承认理论必然要对马克思哲学采取批判的态度,而这种批判的姿态也恰好暴露出霍耐特承认理论本身所存在的无法克服的缺陷: 其一,霍耐特坚持从为马克思所彻底批判的抽象的人性或人的本质出发,去追究个体承认的主观动机和道德能力,从而对“历史评价优先”视角采取完全否弃的态度,使其承认理论必然要丧失对各种经济社会关系之异化表现形式的批判能力。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写道:“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 1975 年版,第 12 页。霍耐特企图离开社会生产关系,到人们的心理世界去发现人的本质,确切地说是去发现一个道德的人,但是道德的人是无法离开经济的人而单独存在的。马克思曾嘲笑费尔巴哈企图撇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