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对日本的绥靖政策.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7310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对日本的绥靖政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探析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对日本的绥靖政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探析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对日本的绥靖政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探析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对日本的绥靖政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探析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对日本的绥靖政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探析 20 世纪 30 年代澳大利亚对日本的绥靖政策摘要 绥靖政策是 20 世纪 30 年代以英国为首的大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特殊的外交政策。从 20 世纪 30 年代起,日本的侵华活动不断引起了澳大利亚的担忧,事实证明,日本后来也将澳大利亚列入了“待征服地区”的名单。但由于澳大利亚一向追随英国的外交政策,再加上此时其与日本存在着密切的经贸往来等诸多原因,因而,当时的澳大利亚基本上采取的是对日绥靖政策。澳大利亚对日本的绥靖政策产生了严重后果,也使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关键词 绥靖政策;澳大利亚;日本侵华;英国 中图分类号K61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2-0

2、068-06 绥靖政策是现代国际关系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至今仍是国内外史学工作者研究的热门问题。中国史学界一般认为,所谓的绥靖政策就是“二战前夕西方国家所执行的姑息、纵容侵略者,对它退让、支持,不惜牺牲他国领土、主权甚至本国人民的利益以求妥协的政策” 。1 一、20 世纪 30 年代澳大利亚对日推行绥靖政策 20 世纪 30 年代,面对德意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而此时澳大利亚因受制于英国提供的外交信息,没有打开与其他国家联系的渠道,且它也为了获取和平而敦促有关各方向希特勒做出妥协。因此,澳大利亚支持英国对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绥靖政策,不2仅如此,它自己也在东方对日本推行

3、绥靖政策。 1931 年日本制造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当时,由于澳大利亚国内面临换届选举,因此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几个月内,澳大利亚对此没有做出明确的反应。莱昂斯上台后,在如何对待日本侵华的问题上,澳大利亚政府的对策是:“既纵容日本,又限制日本;同时与中国保持联系,不损害两国关系,以防未来不测。 ” 274 1932 年“一二?八”事变后,澳大利亚担心日本未来的进攻方向,为了阻止日本南进,澳政府认为此时国际社会应该采取缓冲行动,而不是采取得罪日本的制裁行动。在 1932 年的国联大会上,中国向国联提出申诉,而由澳大利亚驻英国高级专员布鲁斯率领的澳大利亚代表团完全支持英国外交大臣约翰?

4、西蒙的外交立场,即“努力地避免冒犯日本,劝说国联做出仲裁而不是去制裁日本” 。371 而在 1937 年的帝国会议上,澳大利亚总理莱昂斯建议缔结太平洋地区互不侵犯条约,在提交帝国会议的外交部备忘录中表示, “只要能赢得时间,愿意以任何方式与日本达成协议” 。434 随着日本在中国侵略活动的不断升级,澳大利亚对此反应冷淡,甚至对日本向西北而不是向南扩张而心存宽慰。1937 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澳大利亚对此依然保持沉默。当中国政府要求国联根据盟约对日本的侵略行为实行制裁时,澳大利亚强烈反对制裁日本,认为“中国不应错误地相信它得到它事实上的任何形式的援助” 。371 整个 1938 年,澳大利

5、亚尽可能地避免采取任何被认为是敌意的措施,以防冒犯日本。如“澳洲政府曾下令扣留在澳洲作过境着陆的中国飞机,其原因是害怕3日本驻澳使馆误会澳大利亚在军事上援助中国。 ”432 1939 年欧洲战争爆发后,澳大利亚对日本推向绥靖的立场依旧未变。同年 2 月,澳大利亚正式声明,它“除非与其他国家一道,否则它不准备对任何国家实施制裁。 ”5761940 年 7 月,英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在日本的要挟下牺牲了中国的利益,关闭了滇缅公路长达 3 个月之久,给中国的抗日战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澳大利亚却对英国的行为表示极大的理解和支持,并希望英国满足日本关于关闭香港与中国边界和撤走驻上海警备部队的要求。澳大利

6、亚驻美国公使 R.G.凯西指出:“必须做出使日本可接受的巨大的领土让步,允许日本控制一些地区,中国控制另一些区域。 ”286 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到 1941 年 12 月 7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澳大利亚对远东推行的是“三重外交政策”:一是安抚日本,二是与美国联盟,三是当一切措施都不能奏效时就利用中国。436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 4 月第 29 卷第 2 期陈成琳:探析 20 世纪 30 年代澳大利亚对日本的绥靖政策二、澳大利亚对日本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0 世纪 30 年代澳大利亚在日本侵华问题上推行的这种纵容日本,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的绥靖政策有着深刻

7、的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根源。 (一)澳大利亚对日推行绥靖政策的经济原因 澳大利亚是一个以贸易立国的国家,其主要经济支柱是畜牧业、农业和矿业。但是,这些部门的农矿产品又严重依赖世界市场,它所需的4工业品也主要依赖国际市场,因此,进出口贸易在澳大利亚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澳大利亚农矿产品主要外销国际市场,因而在1929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澳大利亚受到了极其惨重的打击。澳大利亚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占 85%,而从 1932 至 1933 年,澳大利亚在世界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比 1924 年至 1929 的平均价格下降了 42%。羊毛和小麦价格的暴跌,使贸易逆差从 1929 年度的

8、470 万英镑猛增至 1930 年度的 825 万英镑。619281929 年、19291930 年两个财政年度间,国民收入从 64 亿英镑下降到 56 亿英镑,到 1931 年 6 月又跌至 46 亿英镑。失业率从 1929 年的 12%猛增至 1932 年的 32%,失业人数增加近两倍,几乎占工人总数的 1/3。7212 澳大利亚是英国殖民化的产物,因而,其民族经济有着深刻的殖民化烙印,这就是对母国经济的依附性。在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中,此时已焦头烂额的英国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已无暇顾及依赖着它的澳大利亚。1929 年 1 月,澳大利亚向英国提出贷款计划,一向对澳大利亚慷慨的英

9、国只批准了计划数的 16%,到了 4 月份,伦敦金融市场干脆拒发任何贷款。8同时,当 1931 年英国经济危机达到高潮时,英国为了摆脱危机,放弃了推行近一个世纪的自由贸易政策,转而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这极大地加重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危机,因此,澳大利亚不得不更加注重与东方一些国家的贸易。 “九?一八”事变后,澳大利亚尚未步出经济大萧条阶段,且正处于经济萧条的最低潮。而此时,日本随着国力的增强,对玉米、小麦、肉类及羊毛等产品的需求较以前大大提高,因此,有地利之便且农副产品相当丰富的澳大利亚便成为日本市场5稳定的供应国。1932 年,日本几乎购买了澳大利亚 1/4 的羊毛,日本向澳大利亚进口值等于其对

10、澳大利亚出口值的 35 倍。936219331934 年度,澳大利亚对日本的出口额占澳大利亚总出口的 112%。19351936 年,澳大利亚对日本出口占其总出口的 14%。 从表 1 可见,19271931 年,尽管澳大利亚对华贸易呈上升趋势,但在这一时期,中澳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还十分有限,中国仍然属于“澳大利亚的次要的贸易伙伴”433。因此,从经济上看,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日本比中国更重要。事实上,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开始,澳大利亚为了从经济大萧条中摆脱出来,便进一步扩大了对中国、日本等东方各国的商品输出,而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在客观上又为澳大利亚对东方一些国家的商品输出创造了一个十分

11、有利的机会。 澳大利亚利用日本侵华战争极力向中国输出粮食。1930 年以前的中国由于农业生产比较落后,粮食自给比较困难。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中国的粮食不能自给的状况越发突出,为此,在中国的进口商品中,粮食进口从 1898 年到 1931 年间的第 3 和第 6 位,到 1932 年和 1934 年跃升至第 1 位。在 19311932 年度,中国就向澳大利亚购买了 439 万多澳镑的小麦;1933 年,又上升到了 493 万澳镑。澳大利亚对华输出商品的价值总额占澳大利亚对外输出商品的价值总额的比例,也由 05%左右上升到 62%。澳大利亚对华输出商品的价值总额占中国进口商品总额的比例也升到了

12、633%,使得澳大利亚迅速变成中国的第 5 大市场。279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的经济进一步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一些产粮区、产棉区的沦陷,导致了中国对粮食需求的激增,因而,中国6粮食进口的速度也迅速加快。此时,澳大利亚的小麦、面粉对华输出再次受到刺激。如 19381939 年度,中国就一次性地从澳大利亚购买了135 万澳镑的小麦。28719371941 年,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再次呈上升趋势,见表 2。 从表 2 中可以看到,从 1937 到 1941 年,中国对粮食的大量需求导致了澳大利亚对华输出占中国进口总值的比例、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排列位次有了明显的提高。5 年间,澳大利亚

13、始终处于中国的前十大进口国之行列。在中澳两国的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入超地位。据统计,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逆差数额从 1938 年的 24168 万元(国币) ,到 1939 年猛增至 62287 万元(国币) ,1941 年仅 19 月,中国的入超值便达到了90599 万元(国币) 。289 此外, “九?一八”事变后,澳大利亚政府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也曾试图向中国出售武器装备,从而促进本国军事工业的发展,但由于英国政府的反对而只好放弃。 日本挑起侵华战争后,澳大利亚乘机向日本输出了大量商品。在整个中日战争期间,澳大利亚向日本提供了大量的羊毛、小麦等农副产品。此外,澳大利亚还向日本提供了其

14、侵略战争所需的大量铁矿、废铁、锡等金属物品。由于日本成了澳大利亚在远东的第一大市场,所以,澳大利亚每年都从日本获得巨额利润。澳大利亚获得的大量贸易顺差改善了澳大利亚的外贸状况,刺激了澳大利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关系如此紧密,因此,澳大利亚也就自然会竭力反对国联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也必然始终不敢公开对日本的侵华行为进行谴责。 7由上可知,澳大利亚绝不会为了中国而得罪日本。所以,在“七?七”事变发生后,有正义感的澳大利亚码头工人相继在弗里曼托和坎布拉发起两次反对澳大利亚政府向日本输出任何可用来残杀中国人的物资的拒运运动。但澳大利亚政府害怕激怒日本,触痛澳日关系脆弱

15、的神经,从而导致日本拒买澳大利亚的羊毛、小麦等商品,于是,赶紧出面平息了这两场拒运运动,并对工人进行威胁恫吓,最终使拒运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二)澳大利亚对日推行绥靖政策的军事原因 澳大利亚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它在防务上一直依赖英国,视本国军事力量为遍及全球的英帝国战略力量的从属部分。澳大利亚地处亚洲边缘,独占一整块岛状大陆,地广人稀,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沿海的 7个大城市中,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威胁它的外部力量只能来自海上。澳大利亚长期依靠英国海军的保护,它相信英国海军力量足以保护澳大利亚的安全。澳大利亚曾表示:“澳生存的唯一希望在于英国,澳必须与英国合作。 ”11由于长期依附英国,澳大利亚人

16、的国防意识相当淡薄,外交基础最弱,防务和外交在澳大利亚的政治生活中从未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澳洲为英联邦的成员,在武器、市场,以至在许多重大的对外关系上还得听英国的决策。澳大利亚人认为,澳大利亚的国防不能和英国分割开来,澳大利亚的安全同英国的安全是血肉相连的。12295 二战爆发前,澳大利亚虽有军事工业,但“规模小,技术落后,不成体系,而且依赖性很大,过去澳国军需物资和军火一向依赖英国” 。12320 同时,经济大萧条也给澳大利亚的国防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8响,当时,三军军费被大幅度削减,军备工作停步不前。在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斯卡林总理为减少政府开支,被迫废除义务军训制度。1

17、935 年,时任卫生部长的 W.M.休斯出版了澳大利亚与今日的战争和平的代价 ,严厉抨击政府的国防政策。他写道:“在一个武装到牙齿和疯狂扩军的世界里,澳大利亚的国防水平处于过去 25 年中的最低点。”13 此外,华盛顿会议后,澳大利亚海军国防计划受到牵制,一切军舰及军事基地的建设均告停, “海军人数减至 30 年代初的 3000 人左右,常备舰艇从 25 艘减至 13 艘,其中只有 2 艘一万吨级的巡洋舰和另 1 艘航空母舰较有实力,其余舰只均零落破旧,空军向来不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仅拥有 3000 人和 300 架飞机,两次世界大战间,澳大利亚空军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

18、特别是陆军和海军方面总认为澳大利亚不需要发展独立的空军力量,空军的存在仅仅是用来支援陆军和海军”9246。但是,澳大利亚的陆军人数却受到了全国总人口的限制。278 1939 年 9 月 1 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9 月 3日,英国对德宣战,同日下午,澳大利亚总理孟席斯以“本国的安全与英国分不开”1484 为由,向人民宣布对德宣战。1939 年底,澳大利亚全部军队被英国调走,其中,第六、七、九师驻兵中东,第八师驻兵新加坡,兵力近 10 万。同时,为了体现英帝国防务战略的一致性,保卫英帝国的利益,澳大利亚慷慨地将全部现役海军舰艇划归英国海军部指挥。澳大利亚还把由 6 艘巡洋舰、4 艘驱逐舰和

19、2 艘反潜艇舰的小型护航舰组成的皇家海军舰队合并到英国皇家海军舰队中,由英国海军统一指挥在9地中海、大西洋及南太平洋作战。1483 这些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澳洲本土的防御力量。截至 1942 年 2 月 15 日新加坡陷落前,能守卫澳大利亚本土的澳大利亚军队全是民兵,虽号称 20 万,但受过军事训练的只有 5 万人,基本上没什么战斗力。15因此,从整体上看,此时的澳大利亚国防实力极度空虚。 澳大利亚雄踞太平洋、印度洋和南大西洋的交汇点,成为英国最强大的竞争对手美国和日本为追求更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而必得之地。16澳大利亚的战略地位对日本法西斯而言非常重要。因此,1936 年日本广田弘毅内阁的五

20、相会议就制定了南北并进的国策基准 ,将澳大利亚作为外南洋的组成部分,认为澳大利亚属于大东亚共荣圈的一部分。 日本攻占南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企图把控制的地区扩展到美英两国在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的那些基地” 。1724 但由于澳大利亚政府一直坚定不移地相信英国远东舰队有足够的能力保护澳大利亚,因而它对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估计不足并抱有幻想。如当时在伦敦与英国会谈的澳大利亚供应与发展部长 R.G.凯西,在 1939 年 11 月 17 日分析了远东的局势后曾两次致电澳大利亚孟席斯总理说:“结论上认为日本将继续致力解决中国事件 ,就欧洲战争而论,它会保持中立,它将放手去自由寻求所能提供的贸易利益。 ”

21、1726 凯西认为,日本不可能进攻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因为“日本对新加坡进攻至少需要花费五万军队在艰难的国家用 45 个月时间进行包围战,具有漫长交通线常易被切断的十分不利条件。如果英国派遣精英之师的话,日本冒此风险将不可能不考虑。 ”他认为日本入侵澳大利亚的可能性也较小, “因为这将关系到大量兵力的10调遣和维持,当英国舰队到达这一地区时,其较长交通线很容易被切断。”1726 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澳大利亚实施了消极的防御方针,在 1940年 10 月至 1941 年 8 月,澳大利亚先后派遣 3 个空军中队和第八师的 2个旅开赴马来西亚,并在周围岛屿驻兵。可见,此时的澳大利亚仍将希望寄托于英国的

22、远东舰队,而不注重自己国防实力的加强。 (三)外交上对英国的依附是澳大利亚对日绥靖的另一重要原因 1778 年澳大利亚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01 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1907 年澳大利亚成为英帝国的自治领,英国和英联邦决定着澳大利亚外交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格局。1931 年英帝国会议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案 ,声明英联邦内各自治领具有与英国平等的法律地位,澳大利亚获得了外交和国防的自主权,但它依然不能摆脱英国的影响与控制。 由于长期对英国在政治与外交上的依赖,澳大利亚没有本国的驻外使节和使团,很少和英国以外的国家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直接联系。澳大利亚长期恪守自己是英国“海外延伸的一部分”的传统观念,默认外交事务由伦敦全权代理的习惯做法。澳大利亚总理孟席斯说:“我坚信大英帝国在世界上产生的强大影响,当她说话时,我们应当与之保持一个声调。 ”18 在二战爆发前夕的四五年间,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实际上是英国外交政策的影子,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澳大利亚的方针以英国的外交方针为准绳,几乎达到了亦步亦趋的程度。它虽然制裁过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行径,但也支持过张伯伦的姑息养奸的绥靖政策,赞扬过慕尼黑协定 。在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莱昂斯总理随即向英国首相张伯伦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