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的“问诊”与“重构”.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843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教研的“问诊”与“重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校本教研的“问诊”与“重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校本教研的“问诊”与“重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校本教研的“问诊”与“重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校本教研的“问诊”与“重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校本教研的“问诊”与“重构”【摘 要】校本教研是学校发展的一种文化生产力。其过程实质是教师自我反思与选择调整的自身改善过程,也是教师“你我”与课程的深度对话、 “视界融合”过程。当前,课改已进入深水区,而处于“前沿阵地”的校本教研仍处于热度、深度、效度“三不高”的低迷状态。面对教师的教学思维惯性化、简单化、线性化倾向,我们不得不再反思、再调整、再优化,基于现实问题进行自我“问诊” ,理性地思考,智慧地选择,探索学、思、教、研的“一体化”有效机制,重构教研工作范式,做深“问诊式”现场教研,奋力走出“教研之困” ,自觉契合课改步伐。 【关键词】校本教研 视界融合 问诊 重构 工作范式 当前,校本

2、教研仍受“热度不高、深度不高、效度不高”的瓶颈之困,需要我们站在文化自觉的立场,重新审视,理性地思考,智慧地选择,聚力突围。 一、问诊:触摸问题“原点” 要突破教研之困,必须摸清教研弊根。我们只有把注意力投向教研活动的主体教师,进行教研的自我问诊,才能触摸到问题的“原点” 。笔者所在学校曾组织本校各学科教师参加了相关问卷调查,其中几项调查数据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A.对于“你最愿意参加的教研活动形式” ,问卷对象中选择“外出观2摩、学习与专家讲评”的占 24%,选择“校级有主题的观摩、辅导与评课”的占 13.4%,选择“聘请专家和骨干理论辅导”的占 12.2%,选择“备课组内针对问题的学习与研

3、课”的占 50.4%。 B.对于“你认为影响集体备课活动质量的最主要原因” ,选择“制度不够完善,组织不到位”的占 26.2%,选择“没时间”的占 41.8%,选择“自己没准备充分”的占 19.9%,选择“主备人研究不够、泛泛而谈”的占 12.1%。 C.对于“你认为影响自己深度参与教研活动的主要原因” ,选择“讨论议题无实际价值”的占 22.7%,选择“讨论内容空洞老套,自己不感兴趣”的占 30.1%,选择“交流时,不好意思提深刻的问题”的占 18.2%,选择“自己没有深入学习、观察与思考”的占 29%。 是什么影响了学校教研活动的实际效果?冷静分析和反思,从表面来看是因为教研制度不够健全,

4、教研活动组织不够到位,个体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不够;从深层来看是因为缺失了教师“主体意识”的内在牵引,缺少了“现实视界”与“文本视界”的有机融合。似乎“为了教师、基于教师、通过教师”的发展“原点”已经十分清晰,但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被冷落,教师奔忙于“批改讲解”而没了学习思考与自我调适的时间,并在“工作惯性”的蒙蔽下“提不出问题”了,甚至常常放任“教学问题”的发生,教师的教学思维呈现出了惯性化、简单化、线性化的倾向。而那些带有观赏性的展示课、高高在上的理论辅导、教师群体参与的评课等形式的活动,总会有意无意地“偏离”教师的真正需要。这种没有触及教师真需要和达成真认同的教研,只是一种虚弱的3“被

5、教研”行动。故突破教研之困应重树“主体意识” ,重解“共性问题”,生发“对话文化” 。 二、重构:划出美丽“轨迹” 校本教研是学校发展的一种文化生产力。其过程实质是教师的自我反思与选择调整的自身改善过程,也是教师“你我”与课程的深度对话、“视界融合”过程。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驱动教师从“个体”思考走向“群体”对话,催生教研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现实与文本等多重“视界融合”?是否能构建一个有机和优化的现场教研活动样式?基于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学校从“协作力行”的精神层面出发,尝试构建“问诊式”教研模式,提供一个从个体到群体的自由对话平台,培植一种源自教师内心需求的教研文化场,让教师们的智慧

6、在现场对话与体悟中形成融合,同心划出教研的美丽“轨迹” 。 以苏教版数学第十册认识圆研课为例,我校数学组通过“问学备磨思”活动,展开前沿对话,做深现场教研。 (一)共性呈现:“问”自己所困的,找一下问题 教学问题是教学研究的起点,也是教师关心的焦点。以问题驱动教研活动的前提是,这样的问题真正来自教师自身,且能形成问题共识。因此,教研组应建立自下而上的“自问与自诊”机制,寻找和呈现现实的问题,展开基于问题的对话活动,研究实在的问题,促进实在的进步。(1)学科组的大问题切块:问题即课题,课题需行动。作为校本教研管理层面的教科室、教导处应重视教学活动中共性问题的“问诊” ,突4出对问题的“梳” 、

7、“理” 、 “导” ,整体把握教研的“脉搏律动” 。如,组织教师开展期末质量调研分析会,梳理阅卷所反映的集中问题,并将其作为新学期的每月研究主题;把共性的“大问题”有层次、有系列、有指向地呈现给教师,引导教师在具体问题中寻找新的突破点和生长点。 (2)备课组的小问题思考:备课组教师在学科组的“大问题”指向下,通过课前抽样微测、错题收集、困惑表述等活动,呈现“小问题”信息,并把这些“小问题”作为改善课堂教学的“重要线索” ;围绕这些“线索”展开思考和讨论,走出“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习题”的浅层教研。 如, 认识圆课前,备课组组织收集相关问题信息。教师方面的困惑:课堂要呈现什么程度的圆的概念?

8、本课提供的两个例题中,重点突出探索如何画圆还是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与关系?学生学习方面:认识圆的学习起点在哪里?学生学习圆的相关经验有多少? (二)适性吸纳:“学”自己所需的,照一下镜子 当前,教师教学中的最大弊病是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客观上,教师对于单纯的理论指导是不需要和不接受的。我们要将学科理论学习的重心从“关注怎么教”转向“关注怎么学” ,支持能理解、有需要的适性学习,自觉地吸纳理论。 (1)对照一下课标要求。作为纲领性文件的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现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备课组活动时间,组织教师简短解读课标,让他们明晰本课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 “行动有度” 。 如,通过认识圆的

9、课标解读,教师们关注到了两个容易忽视的目标实施5点。知识技能方面:将圆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激活经验,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获得对圆的描述性概念。数学思考方面: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习一些相关理论。教学理论的价值在于用“理性尺度”解释、指导、设计、评价现实教学活动。理论学习应提倡“用中学” ,强调“选择性” ,把“相关理论”作为“相关行为”的价值判断与教学引领,使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形成一种紧密的契合,让教师通过观察与对话自主地吸纳与应用。如,教科室根据每月教研主题提供“理论推介” ,利用校讯通“教学言

10、论” 、教师会前系列理论推介、学科的专题性学习等形式开展渗透性学习,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让教师弄清“现象是什么” 、 “困惑为什么” 。 (3)品析一点经典课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经典”的学习不应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应是深刻的理念领悟。备课组可根据教研主题需要,推选一些契合教研主题的优质教学实录,组织教师评析揣摩,借鉴一点“名师经验” ,感悟一点“大家思想” 。 如, 认识圆的优秀案例中,备课组选择了华应龙老师的教学实录,觉得有两个亮点值得借鉴。小明得知“宝物距离左脚 3 米” ,宝物会在哪里呢?通过寻宝活动“创造”出圆。注重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引出墨经中的“圆,一中同长也” ,体验

11、祖先的劳动智慧。 (三)知性融合:“备”自己所想的,用一下智慧 备课组内由“个体”走向“群体”的自由对话机制是实现课前充分6预设和课堂有效生成的有力保障。我们突出“准备与了解” ,提供教师间宽容、宽松的对话的平台,挖掘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引导基于现实的协同预设,使得不同思想相互碰撞,凝聚起集体的教学智慧。 (1)利用资源,精心“个备” 。同伴的互助合作不能替代个人钻研,个人钻研也不能完全脱离同伴间互助合作。备课组要树立群体协作意识和成果意识,积极为学校积累校本经验和资源,促成群体间智慧与资源的共享。我们把“个备”的重点下移到分析教材、了解学情和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上,备课组围绕教授课题明确分工,自下

12、而上建立了融教学课件、优秀设计、练习题库等内容为一体的 FTP“备课资源库” ,通过建立便捷的校内资源共享平台,保证“个备”活动有效展开。 认识圆的“个备”分工:主备刘老师在解读教材与借鉴华应龙教学实录的基础上构思预案;胡老师负责协助主备老师完成教学课件;朱老师负责抽样调查四年级学生对圆的各部分名称的指认水平;何老师负责抽样调查五年级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的情况;备课组长蒋老师了解学生剪一个圆的一般时间,并负责汇总调查信息。 (2)疏通渠道,提前“通备” 。 “通备”是以办公室为单位的教师非正式自由讨论活动,更具亲和力和向心力。备课组在新授内容课前根据教师教学需要,合理地安排简短的“通备”活动,有

13、针对性地探讨实际问题,客观地统一应对策略,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力。 备课组在学情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十分钟通备。朱老师:四年级 96%的学生能正确指出圆的各部分名称,98%的学生能看出直径、半径的关系。何老师:随机选择五年级 10 位学生独立用圆规画圆,8 人基本能用圆7规画圆(其中 2 人用手推着圆规一脚画圆,1 人拿纸转动画圆) ,但用时较多(2 分钟左右) ,有 2 人画不成圆。蒋老师:学生画一个圆并剪一个圆一般用时约 4 分钟。 (3)凝聚智慧,深化“集备” 。集备校校搞,区别在内容。我们把重点放在落实“两清、两找、两改”的集备内容上(即,理清知识脉络,弄清真实学况;查找教学问题,寻找

14、具体对策;说课评析初改,试上完善再改) ,切实提升集备的深度与效度。 备课组组织 20 分钟集备与一节课试教: 理清知识脉络。一年级认识由圆柱底面画出的平面图形圆,三至五年级上学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五年级下学期认识圆。可见,认识圆的特征有一定难度。 弄清真实学况。用圆规画圆是要有经验的;学生将圆、圆面混为一谈;描述直径和半径概念时,学生对“在圆上”等数学术语不理解。 查找教学问题。学生对画“直径和半径分别为 3 厘米”的圆容易出错;按照教材要求组织充分活动,40 分钟时间来不及完成;数学文化不等于简单地将数学历史信息植入课堂,而要结合探究的需要自然地引发和生成。 寻

15、找具体对策。课前让学生玩一玩圆规,试着画一个圆,沿着画痕剪出圆形纸片,提前预习例题 3 内容;将“圆规两脚间距离”提前渗透到用圆规画任意圆,并在教学半径概念时指出:半径实际就是画圆时圆规的两脚间距离。 说课评析初改。讨论教学主要流程,确定两次赏析的安排:一次8安排在例题 1 之后,展示自然中的圆的形象,让学生边欣赏边指出圆;另一次安排在课尾,引导学生欣赏人类创造的魅力圆。 试上完善再改。试教发现学生在“找宝”时,对宝物总在离站点3 米处(图上 3 厘米)有些惊奇,从而自然引出了圆。但在学习用圆规画圆时,近三成学生画好圆后,还在圆上标画若干半径,似乎认为“放射状”为圆。因此,我们应该考虑改变导入

16、情境,构建更为清晰的圆的直观表象。 (四)理性观察:“磨”自己所悟的,寻一下规律 小细节能够反映大智慧。通过开展基于现场的磨课与观察活动,不断地提示、切磋、碰撞、磨合, “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后面隐藏的复杂性” ,调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把握教与学的规律。如,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两周一研的“磨课”活动,不光是执教老师积极磨课,其他教师也能“带着课题研,带着任务听,带着建议说” ,人人参与文本解读、课件优化、课堂观察、效果评估等协作活动,以获得共同的理念体悟和方法改进。 磨课优化一:将文本中的“指圆导入” ,改为用“驴拉磨”的动画对圆的表象进行整体动态呈现。出示情境图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磨吗?

17、驴又怎么工作呢?如果把磨看做一个点,驴也看做一个点,在驴背上轻轻一拍,它就拉起了磨。你看,无数个点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这就是课上要研究的主题圆。这样的导入有助于学生深刻构建圆的概念。 磨课优化二:将根据数学史料展开教学,改为通过探索发现本质特9征,启发探究学习。一是指出物体面上的圆后,启发我们的祖先从观察日月画圆开始研究圆,让我们的探索从画圆开始。二是在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画圆后介绍专门画圆的工具圆规圆规的发明最早可追溯至中国的夏朝,它是如何画圆的呢?三是自己解读“圆,一中同长也” 。在学生发现“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的规律后,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墨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了“圆,一中同长也”

18、的概念。进而启发结合你的体验,一中何意?同长呢? (五)个性反思:“思”自己所做的,论一下得失 教学反思是教师主动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反观自己的得与失,对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进行检讨、批判与更新,以“换个角度,换个思路”寻找新的可能性,不断再认识,再思考,再提升,逐步走向校本教研的深处。如,通过每两周一次的“教育叙事”论坛,展示交流自己的教育案例、故事或心得,不断树典型,找问题,求教法,优学法。 刘老师认识圆课后的反思片段:本课充分地挖掘教材资源,既关注数学文化渗透和自主探索过程,又注重教学细节的打磨,学生的思维活跃, “四基”目标落实到位。但是,课堂照搬教材流程,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还不够深入。如

19、果对例题作预习交流处理,重点探索画圆工具,从驴子拉磨成圆联想,到徒手画出不标准的圆、沿模型边缘画圆、用直线钉子或直尺旋转画圆,自己发明圆规画圆,把创造画圆工具的机会大胆留给学生,不急于教给方法,那会是怎样的学习景象? “问诊式”教研是一种知性的教研选择和 “对话文化” 。它触动了源自教师需要的“教研心弦” ,优化了学、思、教、研“一体化”的教研10机制,组内有共同的问题目标,教师有明确的分工协助,研课有亲密的互助氛围,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视的教研合力。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基于问题去解构,基于需要去重构,基于现实去调整,形成多重“视界融合” 。唯有如此,才能做深现场教研,画出美丽的“同心圆” 。 参考文献: 1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杨九俊.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阳羡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