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社区文化的多维度检视【摘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社区文化建设和学习型社会构建有机地连接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区文化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精神依托。透过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背景。从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和组织文化资源的维度反思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从方法论的角度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发展机制,才能全面检视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小康社会;社区文化;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90095-04 社区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性的亚文化。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条件下,深人分析和积极探索社区文化建设规划,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社区文化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一)社区文化的内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建设和发展城市社区成为社会建设的新趋势,社区文化随之兴起,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们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五花八门,那么在社区文化的定义上自然难以统一,常见的说法有“广义狭义说” 。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2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文化现
3、象的集成。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具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的文化现象。我们认为,只有将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揭示出社区文化的全面内涵。 (二) “以人为本”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之根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这表明,党和国家已经将“以人为本”思想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学习型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应该并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
4、根本和核心,将顺应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作为其价值取向,将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最终价值取向。 (三) “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目标把社区文化建设与学习型社会构建的过程和目标统一起来。社区文化建设是在不断满足人的文化需求过程中实现“人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 ,这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内涵,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终极价值所在。 “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这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它们的一致性一方面表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满足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有效统一的过程上。此外,社区文化建设与构建学习型社会之间还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定位是
5、反映、维护、服从和服务于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而构建学习型社会则着3眼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种长远的教育和社会理想,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的奋斗过程。通过“以人为本”创建学习型社会,恰如架设起社区文化的金色桥梁,向着这理想境界迈进。 二、理论维度 社区文化的发展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社会发展背景及社区教育发展渊源。因此。在探索现代“大教育观”的理论背景下,通过政治社会学的视角,结合系统论与生态论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一)现代“大教育观” 。大教育观的提出,是一种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传统教育学、管理学、未来学等各个角度,综合考察研究教育本质
6、与规律的全新教育观念和理论。它认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所追求的目标,所以教育要面向全民,教育对象要实现全民化,即必须接受人人都有接受教育、享受教育的公平权利。 “现代大教育观”是包含了终身教育、全民教育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学习型社会理念。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人把教育和学习作为贯穿一生的追求,看作改善和提升自我和家庭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显然,现代大教育观的提出,大大扩展了人们以往所理解的教育事业,是教育价值理念中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在“大教育观”的影响下。要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资源开发与整合,要坚持资源供应的公平性,要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性和实现资源运作的共享性。 (二)透过政治社
7、会学看社区文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向度之一。党和国家十六大以来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社会建4设的理论和政策为指导。在此。我们通过借鉴政治社会学的若干理论,包括现代公民社会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冲突理论和合作主义理论来思考社区文化的建设模式、对象、内容的启示。嘲首先,在模式上,进一步转变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积极主动与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寻求合作,转变原来政府单一的统包推进模式为由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合作建设模式;其次,在对象上,应力求满足社区文化成员的多样性需求,提供终身学习服务,来化解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与文化冲突,从而促进社区群众与社会环境之间和谐相处;最后,在内容上,把带有普遍性和
8、社会性的社会价值和规范纳入建设内容之中,以兼容并包的方式来减少文化的偏见,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融合。 (三)透过系统论看杜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只有依据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才能取得整体效益的最佳化。研究表明,系统整体相关性不仅体现在系统的内部结构,还体现在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整体联系,这就启示我们要保持社区文化建设与外部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具体表现在:社区文化建设不仅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和生态建设相协调,还要与文明社会、安全社会、数字社会、生态社会等建设相协调。从而建立一种以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目标的“多社共进”的系统机制。 (四)透过生态论看社区文化建
9、设。生态论是指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存发展的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和作用而达到相对状态的平衡。在此。我们从生态的视角考察社区文化,可以把社区文化看成是整个社会的学习生态系统中的其中一个子系统。生态论的首要特征意味着社会学5习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因而系统中的社区文化必须强调社区内自组织的建设,如发展社区群众自己的各类文化团体,让民众发展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继而实现自我服务为目的的主体作用,建设一个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社区。其次,整体性也是生态论的另一基本特征,社区文化建设还应注意不同人群不同方式的整体协调发展,还包括内容、价值观、方式和方法的多元共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
10、文化生态环境。最后。生态论的适应性也要求社区文化建设需要保持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动态平衡,比如社区文化建设的理念、内容、方法和方式等也应该体现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的特征,并且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各类建设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 三、资源维度 在计划经济时代,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侧重于社区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即物质文化建设,而相对忽视社区的共同价值观和自治组织之类的社区文化的软件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相对缓慢。直到 90 年代中期以后。社区文化建设转向一个整合与发展时期,逐渐转变原来的建设发展模式,转向兼顾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形式,在建设的内容上,既重视硬件建设又更注重软件建设。社区文化是一种由不同
11、的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单元和不同年龄群组成的复合型亚文化。以下我们将从社区文化资源的角度,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组织文化等四个层次地来反思我国现阶段的社区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指经过社区居民改造的或由其创造的,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主要包括社区的容貌、休闲娱乐环境、生活环境、文化6设施及文化活动场所、文化产业等,物质文化资源的存在不仅是社区居民开展正常生活的必要前提,也是维持社区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综观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情况,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导致我国社区物质文化建设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均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此外,公共教育文化设施和资源的开放度和使用力度不够,导
12、致了资源的浪费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加强社区文化的资源整合,强化物质文化建设,通过提高各类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开放度和利用率来发展社区文化建设,这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精神文化是通过观念表现出来的文化,包括社区居民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其中,价值观念是社区精神文化资源的核心部分。社区的精神文化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把各种价值观念、理想、意识和行为准则扩散到社区居民的生活中。对社区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产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社区精神文化建设领域中由于利益机制的缺失,主要存在着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不强,参与度不够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立足于
13、社区居民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利益机制重建,调动和发挥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创造性与积极性。从“以人为本”原则出发,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创新文化活动的内容,提高参与的热情,进而构建起社区的精神文化范式。 制度文化是社区内的生活规则和行动准则,是社区居民生活价值观念的具体化,一般而言,由外在制度和内在制度两部分组成。外在制度指国家和政府制定的,以维持社区秩序和稳定的强制性的法规。而内在制度是指社区成员内部在典型示范和榜样作用的带动下所形成的一种普7遍性的行为准则。不管是外在制度还是内在制度。都成为社区文化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通过规范化和组织化的文化制度建设,激活社区文化建设动力,提高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目前
14、,我国社区的制度文化建设中的法律法规建设虽然并非一片空白,但从外在制度的角度看。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系统还是不健全,这是直接导致了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原因。而在内在制度文化建设的维度上看,可以通过先进榜样的示范作用,带动社区成员积极投身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进而实现自治型的社区文化建设。 组织文化是社区内各组织单元文化状况聚合起来的整体状态,如果我们把社区文化理解为一种主流文化。那么社区内各组织文化就是支流文化。社区组织文化的建设使得社区内各社会关系联合在一起,并且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家庭、学校、企业、居委会和工、青、妇组织均为保证社区社会关系实现的有形组织。这类组织在其构成上表现为
15、一定的目标、规章、成员及相应设备,是一种精神与物质的双重结合体。嗍因此,我们更要克服计划经济时代下遗留下来的城市社区管理的消极影响,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充分调动社区内各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整合家庭文化、街道文化、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来创造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促进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共建社区文化的健康机制。 可见,物质文化资源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精神文化资源是灵魂与核心,制度文化资源是有效的保证,组织文化资源是重要的载体。其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组织文化都是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而精神8文化是社区文化的最高层次,四个层次的基本构成要素各有特点、相辅相成,构成整个社区文
16、化的框架,共同实现社区文化的总目标。 四、方法维度 从理性层面反思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论,这是社区文化建设领域中另一重要议题。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行政性与自治性的统一以及动态性与系统性的统一体现了社区文化建设在方法论上的基本要求。 (一)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涵是单一性的,就是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提高社区文明程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区文化为目标。然而,这一目标和内涵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需要充分运用多种有利于学习型社会构建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就是为了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总目标,通过传递服务。实现教育、凝聚和激励功能的工作方法。
17、科学的方法直接影响着社区文化建设的效果,也是保证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环境下,以学习型社会为目标,充实有利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手段。如充分运用各种文艺的手段和增加人文关怀的手段,并结合各种关于“人”的科学,如以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基本思想为指导,融合其他关于探究人的行为的科学,如将领导科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理论和方法引入到社区文化建设的中来,使社区文化建设从全方位、多层次、多样性的方法上进行。因此,社区文化建设首先要体现目标的单一性和方法的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脱离了单一性的目标指导,多样性的方法显得盲目,脱离多样性的方法支持,单一性就显得空9洞和贫乏。 (二)
18、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继承性是针对不同的社区而言,而发展性是所有社区共同的目标指向。对于具有一定历史的社区而言,其社区文化经历了长期的沉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区居民的精神财富,因此,此类社区一般显得比较稳定,并且,这种稳定性也有利于维持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稳定性往往倾向于排斥外来文化的渗透。容易导致某种程度上的封闭性与保守型。因此,应该重视传统文化和保护遗产性文化,在继承和发扬社区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注重社区文化的发展性建设,根据社区发展的自身需要,不断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与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传统文化更新注入新的内容,并以
19、自身的发展模式来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对于某些新社区,如某些由于经济发展或行政区域划分而形成的城乡结合区域、乡镇调整合并或新建立的社区而言,往往缺乏文化的沉淀,社区文化零散而涣散,面临着整合和改造社区文化的重要任务,此时,应结合社会发展的宏观需求,遵循人与环境之间互动的规律,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前提。发展构建出新的社区文化模式。 (三)行政性与自治性的统一。社区文化管理是指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组织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遵行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思想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及教育的等各种手段,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社区文化的形成、演化与发展加以有效控制的过程。目前,我国主要实行政府的间接行政
20、管理和社区的自治管理相结合的社区文化管理模式。一方面,政府间接管理模式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理过10程中要求能够着力于城市社区宏观管理,保证其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应运用法律、行政等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进行有效的调控政策。在市场混乱或对社区文化建设不力的情况下担任保护职责。另一方面,社区文化是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社区成员既是社区文化活动的维护者和受益者,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创造者,因此需要包括全体社区成员在内的广大自治组织的共同参与。然而,这种参与是一种建立在自发性的自愿合作基础上的,社区文化的主导者与参与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制约关系,而在社区文化的内容上。也不可能把所有的
21、群众性文化活动都统一纳入组织的行政化轨道上,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鼓励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也要对他们进行政策上和思想上的引导。倡导社区共建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严格监控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及市场运作机制,保证社区文化朝着有利社会的方向发展,防止群众性的文化放任自流失去方向,甚至与党的路线方针相违背。 (四)动态性与系统性的统一。社区文化的需求不仅是多样的,而且还是多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经济水平的提高、概念的更新,成员对社区文化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和拓展的,其内容和形式求新求异,因此,社区文化的需求是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动态性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也应随着群众动态性的需求而不断更新,还应注意积极探索文化产业的多种经营方式和投资渠道,以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促进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然而。动态性的拓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社区文化建设还应着眼于“系统”的综合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