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化冲击下道德经译介的“裂变”摘要:道德经在西方四百多年的译介,书写了一部独特的文化传播史,各种“裂变”是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冲击的结果,其中演义类“裂变”是“道德经的开放性内涵+西方文化中的发散性、功用性思维模式”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这类译本的典型代表揭示了演义类译本的共同特点:1.译者深深被道德经的魅力和智慧所吸引,他们的译解似乎更合乎其所处时代、社会的需求;2.译者不懂汉语,无法对原文准确把握,但可以尽情地发挥;3.演义类译解的“裂变”需要研究者适当引导,促其向良性正态发展。 关键词:道德经 ;翻译;文化冲击;裂变;演义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
2、2013)04-0182-006 从 17 世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开始有目的地接触、翻译、传播道德经 ,到现在老子之“道”在西方广为流行,已有 400 多年的历史。在这个历史阶段,我们既看到道德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西方最具影响的经典著作之一,在东西文化交流传播中不断扩大和影响,哲学地、客观地研究探讨道德经的西方学者越来越多;又看到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一些以老子之“道”为滥觞,自由地大规模地阐释发挥的作品也不断涌现,诸如物理之道 、 领袖之道 、 养身之道 、 小熊之道等等,使道德经在译介过程中被“裂变”的巨痕清晰可见。2“演义类”的译解是这种“裂变”的代表。 所谓“演义类”译解,如同三国演
3、义于三国志一样。这些道德经的“译作者”大多不懂汉语,只能借助其他译本,有选择地截取其中符合自己的理论精神,再根据体会去解读发挥,完成著述。近现代以来, 道德经西传中的“演义类”译解愈演愈烈,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性译解者为勒奎恩(Le Guin) 、宾纳(Witter Bynner) 、马丁等。本文以他们“译解”的著作为例,探讨道德经在西传中,特别是在英译中如何被“裂变”的。 一、勒奎恩对道德经 “描述式”译解 阿苏拉勒奎恩(Ursula Kroeber Le Guin)出生于 1929 年,美国现当代重要的奇幻、科幻、女性主义作家,是雨果奖和星云奖(西方科幻小说最高奖)的双料得主,其代表作有地海
4、传说等。作为如此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魅力和生命力何在? 勒奎恩自己认为,在地海传说 (Earth Sea Cycle)作品系列中,运用了许多道家思想观点,例如放弃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根源的“善恶二元”对立的思想,代之以道家的阴阳相生、二元互补、祸福相依、和谐平衡等理念;法师对魔法力量的解释不再以神秘的宗教信仰为依附,而是利用老子对自然运行之道的解释,即魔法乃是仿效自然之道等等。所有这些都深深表明,勒奎恩的思想和创作之路深受老子道德经的影响, “阿苏拉勒奎恩善于从各民族文化渊源中汲取思想内涵,无疑为其作品注入了新鲜并且永恒的生命力”1。因而她作品中所包含的以老子之道为宗旨的全新的生命哲学观,不仅增强
5、了作品生命力,而且也扩大3了影响。 出于对道家思想和文化的热爱,阿苏拉勒奎恩对道德经可谓一见钟情。她曾经这样说过:“发现老子是我的运气,因为老子如此年轻,我可以用一生伴随着他。 ”2为此,她不仅把老子的思想主张淋漓尽致地融入自己的作品,还亲自“翻译” 道德经 ,并为之作注。勒奎恩对道德经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她认为:“道德经不是智慧,不是权威,也不是只针对男性读者,或者只是探索异域的神秘,而是让我们聆听一种与心灵的对话。 ”2 尽管如此,勒奎恩称自己的译本不过是对道德经的“描述” ,而不是所谓的“翻译” ,自己的评述也是“另类的” 、 “非学者型的” ,由于她不熟悉汉语,所以反倒认为自己可以
6、感悟汉语的节奏、韵律和风格。2107 她说她二十几岁就开始“翻译” 道德经 ,可是每次总是翻了几章就搁在一边,这样几十年过去了,手里积累的道德经也多了,于是在参阅了卡鲁斯的译本中的字对字的翻译,以及很多别的版本后,着手系统地“翻译”她的道德经 。2107 下面以第 35 章为例,看勒奎恩是如何译解道德经的。该章原文为: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勒奎恩的译解回译汉语是: 紧紧抓住伟大的思想,整个世界就会归顺、和平、静瑟而安全。我们之所以停下脚步,为的是欣赏音乐和品尝食物;可是如果你去感受4“道(the way)
7、 ”,平淡而无奇,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东西存在,听起来也听不到什么,可是你却取之不尽。 (1) 勒奎恩理解的“大象”是“伟大的思想” ,而这个伟大的思想是什么,她没做具体解释。据陈鼓应注:“大象:大道” ;河上公注:“象 ,道也” ;陈玄英疏:“大象,犹大象之法象也” ;林希逸注:“大象者,无象之象也”3205。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老子哲学的方方面面无不围绕道而展开,且都是道的发明 ”, “老子的哲学构建实质上即是道的构建”4。在该章中,老子通过两个层次来阐释的道,也构成了他的“道的哲学”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第一层说“大道”的魅力与作用,在于能使民心归顺,国泰民安,且用之不竭;第二层说明“大道”
8、的属性与特质,即“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 。 通过比较可看出,由于勒奎恩在第一层把“大象”具象化为“伟大的思想” ,所以就无法与第二层“大道”的属性淡乎其味、视之不见和听之不闻,建立逻辑联系,因而失去了对老子之道深层次的领会与把握。并且,勒奎恩给这一章加标题为“仁慈的力量(humane power) ”,说明她对此章的译解只是更多地根据自己的理解,从字面上把握内容,与老子所言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相去甚远。正如她自己所言: “道德经不是翻译,只是“描述”2107。 再看道德经第 58 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勒奎恩的译
9、解回译汉语: 所以圣人给物体塑形而不用刀削,做成 方形不用锯,合准而不用压5力,这些都是光 而不耀的智慧啊。 (1) 此处勒奎恩理解的原文是圣人如何处理大千世界中的具体事件,她还在此章的注释中指出:道家不用谋略或方法,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即把物体做成某个形状不是采用某种方法或刀具,而是自然达到。她又说,最后一句是对前面的总结:“这些就可称为光而不耀的智慧。 ” 276 从整个这一章来看,老子主要是通过朴素的辩证法来说明事物两个方面的正反变化,而要适应这个变化,就必须像圣人那样“执守中道” 。圣人是如何执守?就是“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因此,这四句在语法上都是转折的并列关系
10、,并不像勒奎恩译文中表达的与工具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其次,这四句都在集中说明同样一个道理圣人如何“执守中道” ,而并不是说明它们“从不炫耀的智慧” 。从这点来看,勒奎恩对老子之“道”的“描述”与原文距离很大。 总的来说,以勒奎恩的理解力和学识,不应该在“译介”时出现这样的裂变,问题不仅在于她对中华文化缺乏了解,更在于她根本不懂中文,只能借助别人的翻译来“解释” 道德经 。这种“二传手”式的“翻译” ,充其量只能算在别人译作上的发挥。因而她自己也认为:“如果我能知道译者(的译文)在翻译哪个汉字的意思,我就该知道为什么这个译本做这样的选择,那个译本又做那样的选择了。 ”2107 从勒奎恩对道德经的“
11、翻译”和其在作品中的运用,可以看出,一位作家只要对道德经稍稍有运用就会给自己的作品带来如此大的生命力,如果这样的作家能对道德经没有那么多“裂变”式的理解而真正地把6握,那么他们的收获将有多大,谁能预测? 二、宾纳对道德经 “诗意化”译解 宾纳(Harold Witter Bynner,18811968 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902 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诗人、作家。宾纳曾经与江亢虎合作翻译出版玉山:唐诗三百首 (The Jade Mountain) 。宾纳将翻译唐诗的飘逸洒脱的风格特点与诗歌形式搬进了对道德经的翻译解读中。宾纳认为中西文化的相同之处在于,不同文化中的诗人们都是对共同的“简朴
12、的人性”的追求,因而在他看来,可以把道德经所蕴含的严肃哲学内涵,通过诗歌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于是结合两者,他把自己译解的作品命名为:从老子那里感悟人生之道The Way of Life according to Lao Tsu5。 作为一名诗人,且翻译了唐诗三百首的宾纳认为,对道德经最好的译解方式自然是“诗意化” 。宾纳的诗意化在形式上表现为,采用诗体化节奏、格律和语言,如道德经第 47 章,原文为: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宾纳的译解: There is no need to run outside For better
13、seeing, Nor to peer from a window. Rather abide At the center of your being; For the more you leave it, the less you learn. 7Search your heart and see If he is wise who takes each turn: The way to do is to be. 宾纳给此章加了汉语标题 “是” ,其译解回译汉语: 是 要想看得更清楚, 没必要跑到门外, 也无需从窗子里窥视, 而是驻足在你心灵深处; 因为你离心灵越远,得到的东西就越少。 在内
14、心寻究, 看它是否每次都明智地遵循这个轨迹 为之道即是“是” 。 在这段译解文字里,可以观察到宾纳对选词造句的特别用心,他采取的诗歌体,形式既自由又严谨,同时韵律工整:第一句句尾(s)ide 与第三句句尾(ab)ide 押韵,第二句句尾(s)eeing 和第四句句尾(b)eing 押韵;第五句句尾(l)earn 与第七句句尾(t)urn 押韵;第六句句尾(s)ee 与第八句句尾(b)e 押韵,此章的韵式为“ababcdcd”。而老子这段原文没有用韵,是以整齐的三字四字句对仗或排比来自然分合意义。 宾纳的“诗意化”译解,不仅表现在形式上大量采用诗歌体的句子,还在内容上根据个人的理解加上诗人的想象
15、力进行发挥,把老子表述的8哲学内涵赋予诗所表达、创造的意境,即形象化、具体化、拟人化,以达到他所倡导的用简单的诗歌语言来表达道德经的哲学内涵,这也是诗人对“简朴人性”的追求。如上文道德经第 47 章的例子,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一书中对该章的内涵作了这样阐释,他说:老子特重内在直观自省。他认为, “我们的心思如果一味向外奔驰,将会使自己思虑纷杂,精神散乱。一个轻浮躁动的心灵,自然无法明澈地透视外界事物。所以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他进而又说:“老子认为我们应该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 ”3249 老子在这
16、章所表达的是哲学认识论的观点: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知与把握,既要通过感性认识,更要通过理性认识。也就是说,老子之道作为客观规律, “是隐藏在现象之中的,人不诉诸感官而诉诸理性才能把握它” 。6如果把宾纳的翻译和陈鼓应的阐释相比较,就可以看出,宾纳的译解文字的确明了顺畅,也如诗歌般清新,似乎也更符合当时美国的文化特征,但道德经首先是作为一部哲学经典而存在,宾纳的译解正是缺少了哲学思辨,他的译解文字与原文相比显得清淡而寡味。比如,他把“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简单译解为“你离心灵越远,得到的东西就越少” ,而老子之“出”实则是一种感性认知,老子之“知”实则是一种理性认知,这两种富有哲学概念用字包含其
17、中的辩证关系,在宾纳的译文里已荡然无存。再者,老子在本章中无论是使用无主语的表述句,还是使用有“圣人”作主语的表述,都是泛指、概论,可是宾纳统9统把它们具体化为“你、我、他” ,使哲学的“大我”概念,变成诗人的“自我”意境,这与老子的观点大相径庭。 由此可见,宾纳主张用符合美国时代的语言对道德经的译解,过分强调道德经对西方文化的普适性与从属性,削足适履地把两种文化、两种表述“嫁接”在一起,与老子原作相比,也就难怪只抓住了“形似”的尾巴和貌合的“神似” ,可以借用老子的话来评价他的译解:“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宾纳在翻译唐诗三百首时,曾得到江亢虎的帮助,但他认为,翻译道德经即使没有得到江亢虎帮
18、助,自己也不懂汉语,同样也可以,因为他觉得通过翻译唐诗三百首 ,自己已认识了中华文化的真谛。事实上,正是由于他的诗人身份,加上他对中国古诗的热爱与翻译,以及对汉语的所知甚少,构成了他译解道德经的一个显著特点诗意化、想象化,导致他的译解与原文内涵相比,多了一些想象,却失去更多真相。 三、马丁对道德经 “实用性”解构 以“实用主义”译解道德经 ,马丁达到了极致。他根据老子的基本哲学观点,加上自己的各种生活感悟,肆意发挥“阐释运用”老子之“道” ,出版了 5 部相关著作。威廉马丁(William Martin)是美国加州伯克利西方神学院的研究生,自称习“道”20 年,现任位于美国加州静修站(Stil
19、l Point)中心参禅教练,该中心创始人兼主任的南希马丁是他的妻子与忠实的合作者。 马丁认为老子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基础,并深深影响世界上所10有的哲学和文化。他的书不是道德经的翻译,而是把“道”的智慧运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许因趣味相投,前蹦床世界冠军、为他的译本写过序言的丹米尔曼(Dan Millman,也是美国最畅销书作者之一,他的研究主要涉及健康、心理、教育、体育、娱乐、政治等领域)也这样认为:“道德经乃世界通用的智慧。 ”所以“可以运用于任何领域,甚至可以运用于园艺或者机动车的维护”7。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马丁与南希或他人合作出版了 5 种“译介” 道德经的著作,按出版的时间顺序分
20、别是:(1) 父母之:对现代父母的古老赠言7;(2)恋人之:对现代恋人的古老赠言 8;(3) 路与践行:利用老子的智慧唤醒沉睡中(人类的)精神生活 9;(4) 圣人之:对暮年之人的古老赠言 10;(5) 奉献爱心者之:体恤关怀你所爱的人和你自己 11。下面以他的具体“译解”为例,看马丁是如何发挥运用老子之智慧的。 丹米尔曼在为马丁父母之撰写的序中说:“很少有人能够发展古代经典,并且把它用彩带装饰起来作为礼物献给当今世界。作为这样的人需要具有常人无法拥有的智慧、深度和用心,马丁做到了, 父母之就是这样一本书,这是自朴之道12以来,迄今为止唯一具有道家智慧的书,既实用,又娓娓道来,是一本好书。 ”7,那么,马丁是如何运用老子智慧的?先看他对道德经第一章(2)的解读回译汉语: 生活箴言 你可以和孩子说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