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辩说”论述及其精神性意涵.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879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荀子的“辩说”论述及其精神性意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荀子的“辩说”论述及其精神性意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荀子的“辩说”论述及其精神性意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荀子的“辩说”论述及其精神性意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荀子的“辩说”论述及其精神性意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荀子的“辩说”论述及其精神性意涵摘要:通过解读荀子的“辩说”论述可以发现,其经验性格的背后蕴涵着深刻的精神性、宗教性情感。在儒家信仰受到激烈挑战的时代,荀子特别提出“君子必辩”的要求,不是为了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是要儒家士人担负起弘道的使命,并将之作为修身进路,在辩说中进行精神修炼,完善儒家人格。 关键词:荀子;辩说;君子必辩;修身 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3)01-0123-07 荀子与孟子同为孔子殁后的先秦大儒,不过,荀子思想特重现实,强调外在的礼,与孟子“反求诸己”的理路颇为不同。一般认为,荀子学说的品格,在于讲求现实和经验。陈登元

2、说, “荀子之真精神,以吾观之,即在切实二字上也。 ”冯友兰先生以孟子为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 ,荀子则为“现实主义流派” 。徐复观先生说的更清楚:“欲了解荀子的思想,须先了解其经验的性格。即是他一切的论据,皆立足于感官所能经验得到的范围之内。为感官经验所不及的,便不寄予信任。 ”荀子认定天人分途,天乃是“非道德的自然之天” ,所以徐复观先生说, “由周初所孕育的人文精神,到了荀子而完全成熟。由周初所开始的从原始宗教中的解放,至此而彻底完成。 ”不过,荀学的经验性格并不能说明荀子是个完全现实主义的人。要理解一个人的情感,并不能以他学问的品格为唯2一依据,一个虔诚的宗教徒可能写出非常经验主义的著

3、作,同样,思想极为理性的人,也可能怀有深厚的“宗教性”情感。本文试图发掘荀子经验性格背后的“宗教性”情感,文章的切入点,是荀子对于辩说的论述。不过需要说明,本文的“辩说”主要涉及荀子对为何要辩说、应当如何辩说的现实教导,而较少涉及荀子一书本身的辩说意味。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只是后者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后者可以涉及荀子思想的方方面面。 一、孔孟思想中的言说与论辩 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赋予声音和符号以意义,是人与人之间能够交流的前提。不过,交流的完成,可能需要更多的东西,因为按照社会心理学家的看法,交流时的“姿态”和言说的“态度”更加重要。古人对言说的看法,既型塑着传统的思维模式,也受

4、制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因而,要理解荀子的辩说思想,首先需要将其放人传统儒家的思想背景中。 撇开对著述的书面言说不谈(因为这种言说可以看作日常语言行为的延伸) ,可以说,孔子对人在日常行为中应当如何说话非常重视。在论语中,孔子反复提到对“言”的要求,基本是教导人要对说话采取审慎的态度,因为这是君子的重要标准:“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 )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 。这都是说,在说话的时候,不要讲自己没法做到的话,要重视行动多于重视言语。而且,言语也是“仁者”的特征:“仁者其言也切” (论语?3颜

5、渊 ) 。朱熹注曰, “切,忍也,难也。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发,盖其德之一端也。 ”巧言则可能乱德,故而很少能称为仁,“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 ,并为孔子所耻。孔子对弟子的教导,要求他们要“谨而信” (论语?学而 ) 。杨树达先生指出, “谨从言堇声者,盖谓寡言也” ,因而, “谨而信”便是要“寡言” 。孔子欣赏的,是“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论语?先进 ) 。不过,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并非较高的德性要求,而是“?然小人哉” ,是对一般人的普遍要求。此外,言语还跟政治密切相关,突出表现在“正名”的思想上:名不正则言不顺,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

6、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 )可见,言语作为孔门四科之一,虽然在地位上比不上德行,却是孔子日常教导关注的最普遍话题。 当然,在论语中,子贡向孔子的发问很多,而子贡能言善辩,孔子要经常特别提醒他注意语言的限度,这可能是论语中比较多讲到言语的原因之一。但孔子对如何说话的这种教导,肯定具有普遍性。因为说话是最经常的日常行为,它既是日常交流、达到相互理解的最重要手段,也是理解别人的重要途径(论语?尧曰:“不知言,无以知人” ) 。同时,言语行为也是展现君子人格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君子人格的最重要表现,在于其日常行为合乎礼仪的规范。因而, “非礼勿言”是为仁的重要条目(论语?颜渊

7、 ) 。对此,孔子有非常具体的教导:“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卫灵公 )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季氏 ) 。这4都说明,言与不言,要视具体的情境要求,做出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在这方面,孔子的典范形象非常明显。 乡党中对孔子日常言行的记载,生动表现了其如何合乎礼仪的说话,从而表现出自身的人格力量。要获得这种力量,当然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养:言词是具体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 “不仅动作技能需要学习,而且正确地使用语言也要学习” 。因而,学习如何说话,本身就是礼的要求。 总的

8、来说,孔子对如何言说的教导,不仅包括对说话的要求(“言必信” ) ,而且包括具体如何提高说话能力(“不学诗,无以言” ) 。孔子更用现实的典范,诠释着应当如何遵照礼的要求去说话。概括来说,孔子的教导是要求慎言、少言,而且要合乎礼的要求。可以说,在孔子那里,如何说话本身,不仅是普通的日常交际行为,而且是实践礼的具体方式。君子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炼,使自己的言语行为达到礼的要求,而君子人格也正体现在能够得体的言说中。这是一种实践智慧。 论语中没有出现“辩”字,这跟论语的论说方式有关。在论语中,孔子处于“师”的地位,出于对孔子的崇信,提问者是在“求教” ,因而,孔子的话便类似一种宣谕,并不需要彼此的

9、辩难,甚至不需要对说法的证明。因而,我们很难确切知道孔子对于辩的态度。不过,从论语中至少可以推测在有论辩的可能时孔子的态度。首先是孔门言志的时候,子路率先应答,而夫子哂之,原因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论语?先进 ) ,可见孔子强调与人言要谦虚礼让,如此自不会强调与人争辩。不过,要注意这种语境是孔门道德共同体的内部,对于持不同政见的人,孔子仍然会有辩的冲动: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5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 听到别人非议自己的价值立场,孔子的“欲与之言” (注意“欲”的主动意涵)自然

10、是要为自己辩解。这种辩更多的有一种卫道的意味。 对于论语中大量出现的关于如何说话的教导, 孟子书中提的不多。总的来说,孟子接受孔子对言的教导,强调要言而有信,说话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并要视具体情境而定:“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之也。是皆穿?之类也” (孟子?尽心下 );“位卑而言高,罪也” (孟子?万章下 ) 。但他显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离娄下 )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 (孟子?离娄上 ) 。说话要符合义的要求,必要时甚至可以牺牲信的品德,显然,在孟子的价值等级中,义高于“匹夫匹妇之为谅” (论语?宪问 )的小信。

11、 孟子对孔子言说思想的发展,在于他特别强调通过言语进行内在修养。孟子强调“践形” (孟子?尽心上 ) ,强调“知言养气” (孟子?公孙丑上 ) ,语言、声音成为人的内在精神品格的重要体现,因而,有德者不仅要通过“知言”了解他人的人格,更要通过言语方面的修炼提升自身的品格。因而,不仅说很重要,听也一样重要。这种修炼在孔子那里当然可以找到源头,但孟子将其与自己关于“心”的论说联系在一起,特别强调内在的转向,通过“养心” 、 “修身”提升自身的内在精神品格,发而出言,自然能达到“金声而玉振之”的效果。 6因而,在孔孟思想中,说话不仅是一种日常行为,而且被赋予了一种精神修炼的意味,这种训练的基本要求是

12、要慎言、知言,通过不断的修养,最终达到随口出言即能“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孟子的好辩众所周知, “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孟子?滕文公下 ) 。但对于世人好辩的评价,孟子说,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孟子?滕文公下 ) 。这说明,即使在现实中滔滔雄辩,但这大概始终不符合儒士谦逊的形象。孟子说自己的辩是出于不得已,是为了“正人心,息邪说,距?行,放淫辞,以承三圣” (孟子?滕文公下 ) ,充满了强烈的护教色彩。到了荀子那里,这种护教的意图更直接的表现在“君子必辩” (荀子?非相 )的教导中。 二、 “君子必辩” 论语中孔子对言说的要求始终是要慎言,防止空言而不去实际行动, “子曰,我欲载之

13、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 。这种品格固然比较切实,不太关注玄远飘渺的东西,不过,把说话这种身体行为,跟君子人格的精神修炼联系起来,经由孟子的发挥,便具有了宗教性的意味。这表现在说话成为内在精神光辉的显现,为了达到这种光辉,需要不断提高内在的修养。表现在行为上,这必然导致对言语的极端谨慎。因而,孟子即使非常雄辩,也要说自己的辩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明确批评擅长说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不过是“妾妇之道” (孟子?滕文公下 ) 。可见,儒家对于言语的外在表现非常注意。 可是,荀子却直白地说:“君子必辩。 ”整部荀子充满着辩说的7意味。而且,荀子对如何说服别人,有着非常现实

14、的考虑:“凡说之难,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乱。未可直至也,远举则病缪,近举则病佣,善者于是闲也,亦必远举而不缪,近举而不佣,与时迁徙,与世偃仰,缓、急赢绌,府然若渠?、?栝之于己也,曲得所谓焉,然而不折伤”(荀子?非相 ) 。出于这种认识,荀子在实际的劝说中,不仅有从现实利益的劝诱,甚至用灾祸论达到说服的目的。乍看起来,这种做法跟纵横家很相近。改变孔孟传统谨小慎微的言说态度,把“辩说”作为君子的重要标志,荀子的意图何在?这蕴含着什么特殊意义?或者是否仅仅是荀子经验性格的自然生发? 确实, 荀子书中对概念的细致划分,让人不得不叹服其逻辑论辩能力。这还和孟子中的辩说方式不同,孟子直接指出具体事实

15、中人的性情,从而让人反求自心,唐君毅先生认为,这种不同是“宗旨”的不同:“孟子之辩,乃本人心之所同然,而以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以正人心而息邪说。荀子之辩,则在维护礼义之统,即文武周公孔子之政教之统。 ”在荀子思想中,礼义占据核心地位,这和注重“仁心”的孟子确实有差别。不过,从更深一层看,这种差别或许并非根本性的。在讨论“孟荀之辩与默”的结尾,唐君毅先生说:“儒者不幸生在乱世,乃兼为思想家哲学家,而不能不有事于言辩,以去?淫邪遁之辞或荀子所谓邪说辟言,亦不得已而为之事也。诚当天下有道之时,则孟荀将同归于无言。 ”这就是说,孟荀同重辩,都是出于对于传统儒家信念的坚持,是为了抵制邪说,具有很强的

16、护教色彩。这应该没有问题。孟子对自己辩的理由说的很明确,就是出于现实的“不得已” , 荀子中也说, “今8圣王没,天下乱,奸言起,无执以临之,无刑以禁之,故辩说也” (荀子?正名 ) 。可见,时代背景的刺激,是荀子提出“君子必辩”的重要原因:为了维护传统儒家礼义,不得不起而论辩。这和孟子并无不同。 不过,荀子直接将“辩”作为君子人格的标志,这在孔孟那里恐怕很难找到。君子是儒家的一种理想人格,孔子教导学生主要是要成为君子。虽然圣人的层次更高,但也极难达到,孔子自己都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相对而言,君子的要求更为现实。君子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身居高位的人,另一种是有德行的人。孔子要教导的自然是后

17、一种。而君子德行的体现,主要在于他对礼的践行,他是古典生活方式的体现者。 “君子必辩”的理由是,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荀子?非相 ) 。荀子说, “故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 (荀子?非相 ) ,这里第一个“言”字,王引之认为当为“善” ,与“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对应,因而,对于传统价值,不仅要立志实现,不仅要在行为上表现出来,而且要乐于宣讲。在这个意义上,荀子更鲜明地赋予了君子另一个重要使命:传道。荀子甚至把这作为真儒的必要条件:“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 (荀子?非相 ) 。

18、他批评子夏门人说:“正其衣冠,齐其颜色,?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 (荀子?非十二子 ) 。?然是自得的样子,他们只顾自己,而忘记了弘毅的使命,因而受到荀子的批评。以辩说为重要手段说服别人的传道方式,跟孔子强调人格典范的身教方式不同,也跟孟子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出发寄希望于人性的自觉不同,在荀子看来,理想化9的说教方式起不到实际效果,在现实中,人们不会出于对“善”的渴望而自愿服从“好” (传统)的生活方式,而身教方式则显然比较适合信仰共同体内部的传道,所能影响的范围很小。荀子则是要在一个“奸言”纷起的时代,广传儒家教理,因而便不得不考虑要去战胜其他学派的思想。由此带来的思想交锋,已经不是共

19、同体内部的观点差别,而是正教与异教思想的对峙。再考虑到荀子跟“传经”的关系,甚至有理由说,荀子比孟子更注重向共同体之外进行传道。 前面提到,在面对不同思想时,即使是不断强调行而戒慎言的孔子,仍然有“辩”的冲动,这很可能出于对自身信念的执着和使命感。不过从总体上看,孔子对于持不同见解的人态度很宽容,这从他强调身教而不重视言传上也可以看出。孟子理想化的说教方式,要人反诸内心,发掘自身的性情,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继承着孔子修身以成人格典范的思想,从自身出发,然后扩展到周围,直至家国天下。这在后来成为儒家思想的主流。这种教导必定是精英式的,孟子期待的是能够说服国君施行“仁政” ,从而推行他的儒家教化。但荀

20、子则自觉地要向更大的范围传教,所以他要求“君子必辩” ,要君子更急切的“好言其所善” 。儒家君子所善的,自然是传统的生活方式,而现实主义的辩论策略,以直接说服为目的,更显示出急切的传道倾向。 荀子现实主义的论说策略,既出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也源于对人性的不信任。不过,这种手段上的现实主义并不能概括荀子的全部。从个人情感和目标来说,说荀子是理想主义者并不为过。韦政通先生指出,荀子重视辩说有两个理由,一是对治奸言,二是宣扬礼义的价值。这相10当确切地说明,荀子强调“君子必辩”有两个层次的目的:护教和宣教。他要捍卫儒家立场,并且要传扬儒家教义,王道理想始终处于荀子思想的最高位置。虽然儒家没有独立的教

21、士制度,也很少主动向外传教,但荀子对君子的辩说要求,仍暗含着这种倾向。在向王道理想努力时,荀子发现了言语的重大作用。不过,秉承传统生活方式,以卫道、宣教为己任的荀子,并没有因为现实而完全放弃传统儒家对于言说的教导,这体现在他辩说教导中所蕴含的精神性内涵。 三、辩说之外 辩是一种特殊的言说,它发生在思想观点不同的两方之间,是为了维护自身的价值立场(消极的)或说服对方(积极的)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言说活动。但由于各家学说及个人认识的限度,这种辩很容易陷入“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庄子?齐物论 )的困境中。这也是儒道两家对于争辩都持戒慎态度的重要原因:争论很可能陷入意气之争,双方自说白话。因而,正常论辩的进行,一定要基于双方共同认可的基础,按照公认的推论形式,才可能产生论说的有效性。因而,要发展论辩,必定会发展逻辑的思维形式,重辩的墨家学派发展了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荀子亦极重逻辑理性,重视“类”的概念, 荀子书中对概念的界定相当细致。在这方面,荀子跟墨子相似。 不过,真正的论辩不会落于纯粹的语言层面,而必定要将所坚持的信念落实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中。前面提到,孔、孟正是把言语行为作为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现,因而强调谨言语,强调言要合于义。那么,荀子强调的“君子必辩” ,和儒家的传统信念是否冲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