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体间性思想构建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理论及应用.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9022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主体间性思想构建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理论及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以主体间性思想构建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理论及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以主体间性思想构建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理论及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以主体间性思想构建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理论及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以主体间性思想构建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理论及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以主体间性思想构建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理论及应用摘要信息素质与良好的信息意识、合理的信息分析、适当的检索技巧密不可分,是三者相互融合的结果。主体性思想主张主客二分,主体掌控客体,在以该思想构建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式中,主体的绝对地位使得客体自身的理解被忽略。主体间性思想强调交互主体性,表现为平等、交往、共同背景等特征,以之为核心构建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式,能够兼顾信息意识、分析能力、检索技巧的全面发展,在中外学生信息素质培养过程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主体间性;主体性;信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4.9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3)03-0012-04 1 信息素质的内

2、涵 美国图书馆协会认为, “具有信息素质能力的人,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检索、评价和利用信息,即掌握了各种学习方法,知道怎样组织知识、发现和使用信息。这些人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他们不管碰到什么问题或做什么样的决定时,都能够发现必要的信息”1。可见,对于一个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而言,信息意识、分析能力、检索技巧缺一不可。在这三者中,最深层的是信息意识,即对信息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是信息分析的能力,使人能够理性地对待纷繁复杂的信息并进行合理分析;最表层的是检索技巧,即使用正确的检2索方法来获取信息的能力,它是前两者在实践中的体现。从本质而言,信息素质是一个整体概念,只有在具备了

3、良好信息意识的基础上,才能够对信息分析得当并使用正确技巧获取信息,三者的共同发展才意味着信息素质的真正提升。 2 主体性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及其局限性 2.1 主体性思想及其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体现 主体性思想来自主客二分的思维传统,即主张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立起来,这种对立并非剑拔弩张、兵戈相见,而是强调二者之间非此即彼的关系,明确主体不可置疑的地位,以及主体对客体、思维对存在、人对自然的把握和控制。在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康德看来,主体是客体的绝对主宰,客体是主体的衍生,脱离了主体,客体也就丧失了自己的意义。 主体性思想在信息素质教育中体现为“教师中心主义”或“学生中心主义”

4、 。前者是主体性思想的主要表现方式,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现代课堂教学制度赋予了教师极大的知识权威性,认为教师是知者,学生是无知者”2,主体对客体的控制体现为知识的灌输,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教学效果,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程度小,其自身的理解力和认知力被忽略。后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主体对客体的把握体现为教师迎合学生的信息需求,这种方式虽然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但学生所关注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休闲娱乐方面,因此不仅无法收到预期教学效果,还会使信息素质教育变得片面化。 2.2 主体性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当代弊端 3在信息匮乏时代,信息检索课程是理解信息的最佳途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对

5、信息有所了解,因此主体性信息素质教育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但在当今信息膨胀的时代,理解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很多学生在选课之前就已经对信息产生了独特见解,并尝试使用自己的方式来思考和看待信息,同时萌生了参与意识,不再甘于处在绝对的客体地位。这种情况使得主体性信息素质培养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了出来。在信息意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对信息的理解是基础,这种理解应是开放性和多样化的,但主体性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忽略了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理解,不仅使理解变得单一,还无法获得学生的主观认可,培养效果乏善可陈。在检索技巧的培养方面,情况恰好相反,一方面检索技巧能够有效地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迅速解决他们在查找信息过

6、程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否掌握检索技巧也更易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于是,在主体性信息素质培养模式中,信息意识、分析能力、检索技巧三者发展不平衡,无法实现信息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还使得主体性信息素质教育表现为技巧培养模式,使其素质培养模式的初衷变得片面化。 3 主体间性思想及其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体现 3.1 主体间性思想及其对主体性思想的超越 主体间性思想最早由德国哲学家、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提出,他认为主客二元对立就是自我与他者的对立,这种自我是否定和排除他者的自我,这样的主体所认识的世界必然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仅仅是一种主观幻觉。 “主体性的危机是主体性自身发展的必然结局, 因为主4

7、体和主体性是在主体客体的关系中获得的规定。正是这种主客关系, 导致主体性及其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3。主体间性思想主张消解主客二元对立和主体中心主义,反对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和控制,强调主体之间的相关性和共通性,以“主体主体”模式取代“主体客体”模式,承认客体自身的特点及其对主体产生的影响。在二者关系中,客体不再一味地遵循主体意志,而是与主体成为交互的关系,因此主体间性也被称为交互主体、主体通性等等。 3.2 主体间性思想的主要特征 在主体间性思想中,主体之间是平等的,二者需要通过交往最终达成共识和相互理解。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中主要涉及三种关系,认识主体与事实世界、社会活动中的实践主体与

8、其他主体、主体与自身及他者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4,这三种关系的顺利发展要以平等和沟通为基础。恰当的语言和共同认可是实现这一基础的前提,前者能够保证对话双方的相互理解,因为交往行为实质上就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互动行为;后者能够形成理解和认识的共同背景,减少交往中出现的沟通障碍。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共同背景的产生是一种视域融合的结果, “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5,理解者和他要理解的对象原本都有各自的视域,理解的过程就是理解者的视域进入他要理解的那个视域并与之融合,形成新的视域,在这一视域中,理解者和被理解者的视域融为一体,不分你我,同时也为新的理解提

9、供了可能。 3.3 主体间性信息素质教育观 5以主体间性思想构建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特点在于平等、交往、共同背景。首先,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保持平等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信息无处不在,每个人都会对信息产生独特的理解,在主体间性信息素质教育模式中,教师不仅不能忽视学生的理解,还应该从认同的角度出发,将学生视为新生代的信息力量。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应保持畅通的对话和沟通,这种对话不仅是使用正确的语言以保证理解的可能,更是以交谈的方式延伸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巴西哲学家、教育家弗莱雷认为, “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6。第三,教

10、师和学生分别从自己的视域出发,进入对方的视域,围绕着信息素质形成一个新的视域,建立起关于信息素质教育的共同背景。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产生新的理解,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信息素质状况,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质的有效方式,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因素并加以疏导;而学生则有机会展示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学会从信息意识和信息分析的角度看待信息,审视检索技巧,实现信息素质的全面发展。 4 主体间性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应用 4.1 以中国学生作为教学对象的应用 由于主体性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使用主体间性模式,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交谈了解他们的信息观,针对学生对信息的现有理解和经常使用的

11、检索方式提出问题,迅速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的信息素质教育背景,让他们在这一背景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意识到信息意识、分析能力、检索技巧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6例如,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将搜索引擎视为万能宝典,在查找信息时不是对信息进行初步分析而是直接输入问题,期待自己的问题被搜索引擎所理解并告知答案,如果没有答案就不断变换提问方式或最终放弃搜索。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三个环节,旨在让学生们意识到搜索引擎的有限性,以及他们自身固有思维的局限性,并指导他们如何通过信息分析等方式来克服这些弊端,启发他们的信息意识。第一个环节是提出一个生僻的专有名词,让学生查找其含义,此时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搜

12、索引擎来解决问题。第二个环节的目的是展示信息分析如何解决搜索引擎无法直接解决的问题。具体方法是展示一幅图片,并提出一个利用图片中的信息才能解决的问题。此时很多学生开始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和发现其中的可见信息,有的学生甚至开始利用已知信息推测未知信息。尽管问题的答案最终常常需要通过搜索引擎来揭晓,但学生们已经能够意识到信息分析的作用了。第三部分是要在充分发挥搜索引擎功能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意识的重要性,这部分的关键在于确保提出问题所包含的信息具有一定的隐匿性,需要足够的信息意识才能发现信息、分析信息,最终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答案。例如将问题设计成“中午从香港飞到伦敦喂鸽子并于当晚返回,可以喂多长时间

13、?”等看似简单却需要多层信息分析才能解决的问题。 这三个环节的设计没有明确提出学生应具有何种信息素质,也没有否定学生对信息的现有理解,但却在实践中让学生了解和意识到信息素质全面发展的意义。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普遍对这三部分的内容7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些内容使他们对信息产生了新的认识。 4.2 以外国留学生作为教学对象的应用 随着我国外国留学生的逐年增多,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成为了一个亟待探讨的新课题,在教学中,笔者深感主体性思想在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无法有效发挥。首先,留学生缺少中国教育的文化背景,不仅无法适应中国传统的“传授习得”教学模式,并且由于来自不同国家,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课堂模式。例

14、如有的留学生习惯讨论式课堂教学,而有的则习惯应用式课堂教学。其次,尽管授课语言是英语,但对大部分留学生包括教师而言,英语都不是母语,因此只能实现基本的清楚表述和表层沟通,而无法发挥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第三,留学生的信息素质状况以及对信息的理解是以本国文化为背景形成的,这使得教师了解学生信息素质的过程更加复杂,并且无法在短短几节课内实现。由此来看,主体性教学模式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因为客体的多样性不仅使主体无法把握客体,而语言问题导致的深层沟通不畅使主体更不可能控制客体。 笔者在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教学中发现,主体间性模式可以弥补主体性模式的诸多不足。首先,为解决留学生信息素质状况不同的问题

15、,笔者没有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而是秉着交往的原则将课程设置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语言作用的缺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观察留学生检索信息的方式和特点来了解他们的信息素质状况。其次,为避免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信息素质培养带来的困扰,笔者以他们现阶段对学术资源和毕业信息的需求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课堂共8同背景,该背景增强了教师与留学生、留学生与留学生之间的理解,对留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笔者在课程中设计了毕业要求、毕业流程、参考文献著录等内容,将重点放在课题分析、数据库使用等内容上,并设置了需综合利用数据库、网络资源、信息分析能力的题目7,既帮助留学生了解所需信息,

16、同时也促进他们思考,从整体上增强留学生信息素质的提升。从目前来看,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比较合理,教学效果明显。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这种主体间性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将在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5 结语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主体间性思想比主体性思想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其考虑到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共通性。这一点是当代信息素质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只有认可学生对信息的自我理解,通过有效沟通增强了解,建立共同背景,采用适当方法引导,全面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分析能力、检索技巧,才能在整体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瑞

17、林.信息素质教育与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4):106. 2 孙茂华,董晓波.后现代主体间性下的对话性师生关系J.教育导刊,2011(6):15. 3 万进.信息技术语境下高校图书馆文化自觉价值取向的主体间性9诉求:一种后现代的检视J.图书馆,2009(2):38. 4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M.李安东,段怀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7. 5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28. 6 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 7 陈莹.研究型大学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1(9):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