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民生改善中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动力摘 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动力,应当从一种有文明修养、需求合理、生活体面、环境宜人的民生需要中探寻。这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能够体现国际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它突显了我国当前治理环境、改善生存、减缓持续危机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生态文明;关键动力;民生需要 中图分类号D616;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3-0024-06 在“非常需要和愿意维护”生态文明的适度观点两端,有两种强烈的声音给我们无形中筑起了难以跨越的屏障。一种声音是发展不足还得发展,另外一种声音就是发展过度不能再发展
2、、容不下再发展。问题是:从贫穷走向富足的道路就一定要制造大量的污染吗?富足后的奢侈消费与贪婪难道就真的无法逆转吗?如何能够在面临毁灭性的终极灾难之前,就让身处贫富两极状态的人们同其他人一道,回到“非常需要和愿意维护”生态社会与生态文明的理性境地?对我们来说,任务非常明确而且紧急:必须找到一种有效驱使人们回到维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文明的理性境地的关键动力。 一、市场、工商业、高科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动力吗? 资本主义把追求生态文明的动力寄托在了市场、工商业、高科技身2上,或许还可以加上些来自市民社会的非暴力的环境运动。其目的是重构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使之向着更加适宜环境的方向前进。其核心思想
3、与处理方式就是一种集中体现在西方学者称之为生态现代化基础上的生态资本主义。但越来越多的生态理论家、批评家对此提出了质疑。 印度学者萨拉萨卡(Saral Sarkar)批评道:一方面,它所主张的市场价格机制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效率性缺乏对后代利益的包容, “市场经济的时间视野是非常有限的” ,只考虑到了当前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自私自利;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危机所产生的资源浪费以及资本家希望的部分工人失业,技术创造服从于扩大利润需要以及技术的片面性,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增长逻辑与稳态可持续逻辑间难以克服的矛盾,资本主义对全球市场的掠夺与依赖,都使得生态资本主义难以奏效。实际上,生态资本主义最根本性的客观与主观
4、发动力量,与工业资本主义相比并没有什么实质变化,依旧是隐藏在市场、工商业、高科技背后的利润、资本,以及鼓动消费的贪婪的资本家、富人或各类精英。萨拉萨卡最后只提出两个选项:“要么生态社会主义,要么荒蛮主义。 ” 希腊学者塔基斯福托鲍洛斯(Takis Fotopoulos)则直接写道:靠增长意识形态支撑的市场经济动力的必然结果就是集中,经济权力、财富权力、政治与军事权力都集中在各类精英手中,而这些精英权力的再生产“却严重地依赖于增长目标的实现” ,经济增长功能成了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目标,也成了现代等级制社会的“经济、政治权力不平等分配结构再生产的一种方法和对其进行支持的意识形态的核心性要素” ,所造
5、成的当前等级社会制度的真相是“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享用目前的挥霍3性消费” ,因此, “通过增长来改善福利意义上的进步并不必然地具有普遍性” ,依赖市场或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生态失败。 美国学者罗尼利普舒茨(Ronnie D. Lipschutz)也指出:市场化办法并不会把问题消除掉,而只是把成本转移到其他地方,通常就是转稼给权力和财富较少的那些人。推行市场化办法的代价是,作为个体的我们会失去很多“公益的概念” 。所以,依靠市场和资本主义来作为解决办法,会导致权力及其行使的模糊化以及政治活动的消失,本来的社会难题都会被转变为技术难题。市场和资本主义的现存形式并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难题。 活跃于
6、工商业领域的跨国公司也特别值得我们关注。他们是资源开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或消耗公共环境空间资源的主体,是最终的环境价值、环境标准的执行者,其活动往往遍布全球,生态足迹巨大。正是由于这些组织及其成员与国家、地区甚至全球环境事务有着紧密的利益相关性,他们可以提出自己对环境事务的特殊见解与要求,从而影响组织成员以及其他各类行为体有关环境事务的决策与执行。像壳牌石油、杜邦之类的大型跨国公司都可以在环境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在 2010 年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英国石油公司就曾成为全球舆论和美国政要关注的焦点。在 2011 年中国蓬莱 19-3 油田的漏油事故中,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则牵动了无数中
7、国人以及西方媒体的神经。 因此,无论有着怎样的环保举动,很明显的是,工商业的本质是逐利,利润是他们一切活动能力的最终源泉。我们很难相信,把眼光放在国际市场上的资本家会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去开发和占领不同国家的市4场与资源,他们研究新科技、开发新工艺、制造新产品、刺激新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告诫消费者要注意保护生态自然。 说到科技或眼下更时尚一点的高科技,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Urich Beck)则表示怀疑。他说:“的的确确有大量的关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之负面作用对人类造成风险和灾难的例证” ,这些风险和灾难“游离在人类意识能力之外” , “新的科技知识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就会将正常的社会状态转变成巨大风险
8、和灾难的危难状态。 ”而且, “工业社会的内在发展机制,将使人类社会可能行进到一切都必须按照科学技术专家提出来的原则来进行管理的技术统治时代,或者行进到直接由科学技术专家统治一切的专家政治时代。 ”但他怀疑的是,在工业社会时代科学研究的伦理道德并不可靠,在足以摧毁人类的巨大风险和灾难面前没有真正的专家。 围绕全球气候变暖的争议,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2007 年 3 月,英国电视台 4 频道播出了一部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 (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 ,声称所谓的全球变暖和二氧化碳排放没有什么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关于二氧化碳、全球变暖真相的大讨论。包
9、括日内瓦全球科学家联盟主席安东尼奥齐基基(Antonio Zichichi)在内的 16 名科学家,联名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措词严厉的文章,指责美国物理学会等组织夸大危机,说多年来全球气候并没有变暖,这一切只因“全球暖化”可以让许多人捞到大量好处,它能够使政府资金流入气候变化相关的学术研究项目中,也能成为政府扩大其官僚机构的理由;这种“变暖”论调是政府增加税收、让纳税人为补贴企5业埋单的借口,也是吸引巨额捐款流入许诺拯救地球的慈善基金的诱饵。文章特别描述了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伊瓦尔贾埃弗(Ivar Giaever)对全球变暖证据的怀疑,向“全球变暖威胁论”发起了挑战。 如前文所述,利润、资本、资
10、本家和一小部分富人、精英等都无法有效地充当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量。如果未来资本主义增长之路生态资本主义道路被封死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就必将成为目前解决生态问题、走向生态文明的更好办法。但令人生疑的是,社会主义仍然可以把这种动力寄托给市场、工商业和高科技吗?如果其背后还是同样的利润、资本、资本家、富人或精英,也许希望不大。但借用 100 年前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的话, “世界性的做什么永远应该由美国式的如何做所支配”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在通往生态文明的道路上, “做什么”应该由社会主义的“如何做”来支配?若果真如此,当前与未来的思考、情境、收获
11、可能就大为不同了。 二、民生才是当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主义维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动力究竟应该从哪里寻找和培育?一种富有文明修养、需求合理、生活体面、环境宜人的民生需要,也许可以成为我们考虑强化环境治理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适当出发点。 首先,这符合人类文明观照的历史逻辑。人类文明已经历三种形态,即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作为即将出现的第四种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超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事6物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一种好像“回到出发点”的运动(见图 1) 。四种文明形态的演进,总体上就呈现出人与自然关系、活动主体
12、、社会形态、利益观照取向的变化与回归(见表1) 。 其次,体现国际大势所趋。就当前国际治理趋势来看,国际社会普遍遭遇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分化,正导致各国社会问题集中爆发。民生问题无论是在欧元区经济低迷的国家,还是其他努力应对挑战的欧洲国家,以及北美大陆,都是一个十分紧要的问题。其中,希腊、西班牙等国的情况尤其突出,美国则爆发了持续性并引起国际响应的“占领运动”占领华尔街、占领资本家与富人生活区。在这些地方,普通民众为谋求收入公平分配以及正常生活福利,不断举行反对政府改革计划的游行示威活动。其结果,轻则导致局部社会秩序出现某种程序的混乱,重则导致政府更迭。 就纯粹的环境问题治理而言,联合国发表的一系
13、列环境报告正更加明确地关注生态与人类福祉间的相互关联,民众与民生将在其中承担更有力的基础性角色和作用。2002 年全球环境展望 3写道:人类健康愈来愈取决于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的环境是引起健康状况下降、生活质量降低的一个主要因素;恶劣的环境状况是造成大约 25%可避免的健康恶化的直接原因,其中腹泻与严重性吸入感染位居前列;7%的死亡与疾病可归因于饮水、卫生设施的缺乏及不安全,近 5%的死亡与疾病与空气污染相关。2007 年全球环境展望 4又明确地说:提高人们改善生活的真正机会,与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密切相关,可以7通过确定环境对人类福祉不同组成部分的影响来评价环境对个人福祉的影响。20
14、12 年全球环境展望 5:决策者摘要则进一步写道:改善人类福祉的前景,关键取决于个人、国家以及国际社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尤其取决于为在贫穷与弱势群体之中消除贫困而付出的努力。 再次,政治上可以接受。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点问题。当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相关探讨是应有之义。但无论如何,其高理论目标仍然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低现实起点间存在巨大反差,而当前需要克服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如何缩小这种反差的动力机制设计。近年来频发的一系列重金属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人为环境事件愈发清楚地显示,以政府为主、大企业为链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正面临失去社会认同的严重挑战
15、。而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最为老百姓认可的重大施政实践是民生实践,如何紧密结合现实民生实践,增强老百姓的认同感,为生态文明愿景的转化或落地生根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机制,成为我们必须应对的一项严峻考验。只有通过民生认同尺度对我国近几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进行提炼和升华,更积极有力地强化自下而上的拉动力量,逐步改变政府管理层面出现的认为生态文明“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力不从心的局面,才能真正实现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的绿色发展、安康发展、共享发展。 又次,这是我国当前治理环境、改善生存、减缓可持续危机的现实需要。环境问题造成经济不稳,导致国家整体性的可持续危机。传统的
16、8经济增长没有考虑生态成本,自然环境是作为经济副产品工业废弃物的免费公共空间使用的。但当前环境对粗放式经济增长的外在约束突显,环境条件难以满足不断扩大的经济产出需要。新的经济增长难以弥补日益增加和日久积累的环境损失,投入环境问题的资金过大则可能影响其他表面看起来更紧迫的发展问题。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未公开发表的 2009 年度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称,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资源产出效率为 320350 美元/吨,且有下降趋势,远低于先进国家25003500 美元/吨的水平,而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投入产出效益相对较低,生态环境退化成本占 GDP 的比例与人均 GDP 之间呈负指数关系
17、,显示经济发展越落后,经济发展的生态成本就越高。 更重要的是,环境事件直接造成民生灾难,导致政府公信力塌陷。中国近 30 年快速发展对环境与自然近乎掠夺式开发利用的弊端正大量显现,生态破坏严重,资源储量锐减、开采品位下降和开采难度增加,环境质量下降,呼吸道、癌症等疾病高发,各种环境事件集中爆发,生态环境安全成为政府与民众普遍关切的重大问题,尤其是普通民众面对环境风险与环境事件时的脆弱性暴露无遗。2009 年陕西凤翔铅中毒事件、2010 年湖南郴州铅中毒事件、2011 年云南曲靖铬污染事件、2012 年柳州镉污染事件、2012 年冬至 2013 年春频发的雾霾事件等都引起了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
18、注。在各种环境事件中,直接责任人虽然是企业,但当地政府作为最终规制者往往被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最后,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实要依赖当地民众,并融入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及其健康诉求当中;或者,环境友好、清洁健康应当9成为民众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主产品,而不是副产品。当地民众无疑是环境问题的最先发现者、受害者,也能够在相应刺激下成为环境问题最为重要的利益相关人。如果当地民众能够对自然环境保持一种建设改善而不是使用后废弃的积极态度,就可以反思、探索和形成一些既有益于环境又有益于生计生活的共赢方法。 三、在民生改善中增强生态文明的动力和自信 生态与人文相联,生态的文明向度离不开人类行为
19、的改善。如果环境保护不能成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日常生活所需甚至头等大事,如果没有民众的深刻反思和强力支持,生态文明就难免有些“曲高和寡” 。在西方,民间环境运动、绿党参政以及许多政党的绿色化,都为西方国家环境议程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社会改良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比如,德国的核设施分阶段撤除、由澳大利亚开始扩展到全球的“地球一小时”活动等,都是公民社会推动生态事业的重要表现。尽管新千年以来民间力量在环境保护的规模和影响上大不如前,但西方国家已在民间运动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有效的区域、地方、国家性的绿色对话机制,这无疑预示着一种谨慎但却积极的趋向。 中国虽未出现西方那样的民众自发的环境运动,但近几年来
20、不断发生的环境群体事件,比如各种 PX 项目事件和雾霾事件,普通大众都表现出了对自身环境利益或环境正义问题的高度关注。某些通过环评但在当地民众看来却干扰生活环境的工业项目,也最终停建、取消或改建。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 GDP、转结构调方式等已不仅仅是停10留于政府文件中的光鲜用词,而是正随着媒体的报道宣传和群众对生态安全问题的关切,走入民众生活的生动视界。 因此,如果能够坚实地立足于广大民众所需,让来自于生态环境的思想、行动、物品和心灵成为民众必须,一种“非常需要和愿意维护”生态文明的真实境地就不是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特别是在资本主义世界或某种生态资本主义改良通过一些技术和组织安排短暂地解决环境难题,并逐步积累起真正通向广大民众所有所享的生态社会的充分条件时,一种整体上更加绿色和谐的生态文明将在生态社会主义的时代充分展现出来。扎根于现实的民生进步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将能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