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混合管理”对内地就学藏族大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及相应建议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到内地就学的西藏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内地地办藏族学校的建设显得非常重要,比如西藏民族学院,就是一家以地域人文特征为主的藏族学校。从实践来看,藏族学校的学生基础学习能力普遍偏低,总体成绩也较低.缺乏学习动机和热情。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言,西藏大学生的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建议采用混合管理的模式,以期有益于提高藏族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当前藏族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实施混合管理的效果及策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西藏民族学
2、院;藏族大学生;混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224-02 据调查显示,藏族学生具有个性质朴、内向以及刻苦和勤奋等特点,但却不善于言语,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因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限制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提升,对他们的学习潜能、效果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形成了桎梏。西藏民族学院,是一所以地域人文特征为主的藏族学校,其中不仅有藏族学生,也有很多汉族学生,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采用了混合管理模式,收效颇丰。 2一、藏族学生的学习问题及特点分析 基于对西藏民族学院中的藏族学生及其学习情况调查研究发现,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生长的环境和接受的教
3、育方式、层次等,都与汉族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大学共同的学习中,难免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具体而言,藏族学生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特点: 第一,学生自身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对教育目标以及学习的认识应当基本一致,通过一系列外部动力内化成具体的学习目标。然而实践中却并非如此,很多藏族学生因受到社会不良风气、思想观念的影响,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即便有学习目标,也不够集中,以至于六十分万岁、应付了事等消极现象和行为屡见不鲜。 第二,缺乏稳定的专业思想。以民族研究院为例,民族实地调查是民族学专业学习研究的主要方法,注重实地调查是民族研究院必不可少的教
4、学与社会实践活动。多年来,先后多次组织学生到民族地区调查,使学生在熟悉各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找到了学习研究的切入点。特别是索南才让老师,他是民院的一面旗帜,是藏学界的著名专家,他的著作西藏密教史 ,学术界的评价是:填补了空白。然而,藏族学生对于藏学、藏史和藏语,觉得就是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东西,已经和自身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去专门学习。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更多的学生选择其他的专业,即便被这些专业所录取,也总是不安分,一味地想调专业,甚至转学。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上的不稳定必3然影响学习效果。 第三,藏族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方法不合理等现象。进入大学以后,所需的知识层次要比中学
5、时深很多,无论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还是学习方法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应当及时转变思想和学习方式。然而从实践来看,藏族学生学习过程中依然难以摆脱传统的、中学时的单一学习方法影响,学习过程中以死记硬背为主,这种思维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分析思路、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最终使自己走上了一个较为狭窄的道路。比如,部分学生容易停留在某一个问题上,止步不前;有的学生则将前后所学知识相互割裂,中断了知识学习的连续性。 二、采用混合教学管理模式应用研究分析 基于以上对当前西藏民族学院藏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因学院还有很多的汉族学生,所以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通常
6、会在一定程度上采用混合管理的模式。通过对西藏民族学院的班级藏、汉学生比例的观察,其具体分析如下: 在西藏民族学院中选出一个专业的学生,200 名藏族学生为研究对象,以 100 名汉族学生为参照,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班级分成三种类型,即区内班、区外班以及混合班(暂时不考虑部队生) 。其中,区内班全部是藏族学生,而区外班则全部是汉族学生,将多数藏族学生与少数汉族学生进行适当的混合,作为混合班。从与汉族学生的接触、混合编班以及混合住宿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从藏族学生的表现(比如完全同意、完全不同意以及不在乎等)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在观察研4究过程中,还要进行及时的深度访谈,做好记录。通过观察
7、发现以下问题: 首先,混合教学管理总体倾向。从总体上来看,藏族学生认为和汉族学生接触,可以有效扩大他们的知识面,长见识,并且还能促进他们的学习,虽然他们感觉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不习惯,但藏族学生对实施混合管理模式持中立的态度。 其次,对实施混合教学管理模式的具体观点。将班级中的汉族学生人数和混合试题进行分析时,发现以下问题,即接触汉族学生与知识面的扩大基本上成正比例关系,但并不非常的明显。对于混合班而言,住宿与学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性,即完全不同意采取混合编班的方式、住宿等,对学生的学习存在益处,并且汉族学生数量越多,混合学习不利意见的比例就越大。此外,藏族大学生认为,采取混合管理模式,可
8、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督促学习;而汉族学生认为,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藏族学生较之于汉族学生而言,更倾向于选择混合编班、混合管理的方式,因为这样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对于区内班、区外班以及混合班而言,在方差分析比较过程中,混合班里的学生基本上都认为与汉族学生相接触、一起住宿,对藏族学生学习有利,大体上可表示为混合班大于区内班,然后又大于区外班。因此,对于区外班藏族学生而言,他们认为采取混合教学管理模式,会对藏族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混合班的藏族学生则认为,若汉族与藏族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别不明显时,混合管理模式对两
9、个种族的学生5都有利。若二者学习水平相差较大,则藏族学生会非常自卑,甚至放弃学业,这点就是藏族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真实情况。 三、混合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策略 通过对以上观察结果的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在西藏民族学院这样的藏、汉族学生混合的高校中,采取混合管理模式非常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采取混班教学、混合住宿的教学管理方式 对于西藏民族学院这样的高校而言,笔者建议可从以下三种教学管理方式进行考虑。第一种,以汉族学生为主,将少量的藏族学生混编入班里,实施混合教学,这样可以有效确保班级学习和管理氛围,同时也可实现对藏族学生的正面影响。第二种,采取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编班过程中
10、,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等,将综合实力差不多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第三种,对学科基础要求高、学业差别大的课程,建议参考单科分数,进行层次性教学,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混合教学模式中来。实践中,还要采取混合住宿的管理模式,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班级内部采取混合编排住宿的方式,不搞跨班级分宿舍形式,这样可确保藏、汉两个民族的学生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对于促进藏族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汉族学生也可以学习藏族语言和文化。 (二)加强文化意识领域的教育教学 实践中可以看到,藏族学生与社会交流意识非常淡薄,这是西藏民族学院实施教学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出现当前教学现状
11、的主要6原因。因此,实施混合管理模式的同时,应当加强藏族学生文化意识层面的考虑,通过重点教育等方式,促使藏族学生意识到被动、封闭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错失最佳的学习机会,一旦有了这样的认识,他们就会主动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安排,并为实施混合教学管理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新生一进校,必须抓好专业思想教育,给学生进行专业内容、所学专业在西藏经济建设中的地位、重要性以及自身的发展、前途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把今后的工作重点转向农牧区,农牧区的发展正需要大批农牧林水电专业人才,有广阔的个人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发挥专业优势的空间,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使他们热爱本职行业,形成较牢固的专业思想
12、。在此过程中,还要多为藏、汉两族的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采取混合管理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让藏族学生打破原来的心理上的障碍,能够以一种较为开发、主动的思维和方式,去对待学习和生活,因此应该为藏、汉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并且适当地组织开展一些联谊、互动活动,加强彼此的了解,促进各方面的相互交流。 (三)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 在当前的形势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成为一种具有共识性价值的追求。笔者认为,在西藏民族学院发展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的交流,在民族团结层面上多下功夫,因为多民族文化的有效互动,可促使大学生受到更为开放、多样化的熏陶。在民族文化学习与生
13、活碰撞中,可直接促使大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反思,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形成宽容的心态、科学的思维,而7且心理上还能实现全面的触动与塑造,这对于促使当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当然多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落实到具体,必然会给管理和教学各方面带来一些不便和困难,但这却是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心态以及认知改变的极佳资源,正如有学者提出,不应该把其看成是问题,而应该看成一种资源。同时,在提高藏族学生适应水平的同时,应当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重新建构他们的认知体系和思维素养,塑造积极、健康的心态;也只有从这一角度出发制定对策,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藏族大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 四、结语 总而言之,笔者对西藏民
14、族学院实施混合管理模式持肯定的态度。但如果藏族与汉族学生没有条件进行混合,在对学业基础要求相对较高的一些学科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影响藏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若管理不到位,也可能会事倍功半。因此,实践中应当全面考虑各影响因素,然后再进行有效的混合。 参考文献: 1周丽.藏族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研究以西藏民族学院学生为例J.西藏教育,2013, (6). 2王德芳,雷永生,唐红娟.“压力和谐”模式下的“自主创新”学习藏族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研究及探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 3何蓓,马海林.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态度模式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 (14). 84王德芳.内地就学藏族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心理特点及对策探讨从心理建构的角度看藏族大学生学习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