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革”前新民晚报的上下级关系1960 年夏,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新民晚报工作,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在老社长赵超构和总编辑束纫秋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教诲下,无论是新闻业务还是做人道理方面,都受益匪浅。如今,除了张林岚和王玲两位还健在(他们都已年届九十)外,其余都早已作古。每当回忆往事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杂文家赵超构点评笔名 1957 年政治风云之后,上海市委在新民晚报成立党组,任束纫秋为党组书记、总编辑。赵超构为社长,但他很自觉,上午来报社写一篇他的专栏杂文以后,百事不管。中午到报社一些部门串串门,聊聊天。看好当天的大样以后,到城隍庙喝茶,或直接回家,基本谢绝参加社会活动。报社的
2、日常工作及报纸版面全部由束纫秋负责。 有一天中午, “老将” (全报社上下所有人都这样叫赵超构)到三楼文艺部来。因为中午要看报纸大样,编辑部各办公室的人都习惯在等候。见到“老将”到来,大家都热情相迎,可赵老直接走到我的身边,我很吃惊。他笑嘻嘻地用一口浓重的温州话(他是浙江瑞安人,属温州市)对我说:“杨永无义啊!你们几个人的笔名为什么都这么怪?省掉一个字却把最重要的丢掉了!”文艺部的同仁都很疑惑,不知他说的是哪几个人。见到大家不解,他更是慢条斯理地说出来。原来,经济部的资深记者丁贤才的笔名丁贤,少一个“才”字;农村部的资深记者何尧德笔2名何尧,又少了一个“德”字;我这个小青年,却又把一个“义”字
3、去掉,岂不怪哉?他这一说,大家恍然大悟,一阵大笑。 “老将”继续说:“你们看,贤、德、义多好啊!为什么都丢掉呢?” 其实,我的笔名是张林岚起的,另两位的笔名也纯属巧合,没想到被“老将”发现,并从杂文家的角度加以总结、拔高。此事很快在报社上下传开了,也说明老将看报纸很认真,很细心。此后不久,我们三个人的笔名也很快换掉了。 张林岚亲自为部下改稿 张林岚是编委,又是民盟新民支部的主任委员,但不兼具体职务。老束要他负责文艺、体育、美术等部门,他很为难。老束非常欢喜体育,体育版也是晚报的一大特色,老束经常去发号施令,张林岚当然从不过问。美术部由著名漫画家乐小英负责,他更不去了。所以张整天呆在文艺部,而文
4、艺部由李仲源(中原)负责,张基本不插手。张林岚为人正派,知识渊博,文笔流畅,作品颇多,但他丝毫没有架子。这就使我有“机”可乘,我真心实意向他求教和汇报。稿子写好后又请他修改。他也很乐意给我出主意,我俩“情投意合” ,关系融洽,我把他当作家庭教师,甚至笔名都是他起的。 有一次,意外发生了,我写了一篇上海市里的文艺汇演稿件,照例请张林岚修改。他看了两遍后,面色凝重地对我说:“你这篇报道分量不足, 肉头不厚,内容比较空,我估计你采访不深入。 ”这是他第一次对我严厉批评,而且切中要害。确实他批评得对。当时我精神状态不好,工作不得力,于是当天下午又出去补充采访,很晚才回报社,连夜3赶写稿件。第二天一早就
5、再请他修改审阅,看了稿子后,张林岚很吃惊,问我:“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内容完全两样?”我如实向他汇报,他立马站起来,在我肩膀上连拍几下,什么话也没说,立刻修改我的稿件,并且很快通过。他亲手交给中原,请他发排,当天见报。 我流下了热泪,我又想起唐诗名句:此时无声胜有声!新民晚报复刊后,张林岚加入共产党,并提升为副总编辑,现身体不错,已 90 多岁了,不时有作品问世。 让我终身难忘的是老束对我的一次批评。 上世纪 60 年代初,全国经济困难,晚报更不用说。天冷,大家都要写稿、编稿,怎么办?后勤部门想方设法在办公室装火炉。有一天轮到文艺部安装了。那天,我要赶写一篇稿件,可办公室里叮叮当当地敲打,怎
6、么写?我转来转去没找到地方,忽然看到“老将”的办公桌阳光照射,他又没来,我就在他桌上坐下来写稿。不久,老束进来了(他和“老将”面对面座位) ,很严肃地对我说:“你怎么坐在老将的位子上?你想想看, 老将来了看到你在写稿,他能进来吗?”我哑口无言,赶快跑出去。 事后不久,在一次党小组会上,老束又提起此事(老束和我一个党小组) ,继续批评我。党小组会快结束时,老束忽然对主持会议的钱章表说:“章表,我有一个建议:你不要再担任党小组长了,你和中原把文艺部的业务搞搞好。我提议党小组长由阿杨担任。 ”党组书记总编辑这样说了,谁还会有意见?大家鼓掌通过。从此,我成为党小组长,一直到“文革”爆发。 4钱章表,笔
7、名钱江,文艺部副主任,对我帮助也很大。可惜他英年早逝,不到 60 岁就因病去世了。 我的顶头上司李仲源(中原)对我的帮助、教诲贯穿在整个工作中。在去年世纪杂志发表我的两篇文章(第 2 期的关于淮剧界三次大会串的一点补充和第 6 期的我和“小萝卜头”家人的交往 )中已多次提到,这里不再重复。 贴心的党总支书记王玲 这里要说到对我关怀备至的人事科长兼机关党总支书记的王玲女士。她是离休干部,为人真诚,帮助人不动声色。我家属子女在外地,经济比较困难,每逢春节,她都想方设法帮助我。特别是 1974 年,为家庭团聚,我决定调到外地去。她专门找我谈心,在“文革”后期,晚报人员四分五散。可王玲很细心,联络了
8、28 个人凑钱给我买了一套家具,通知我到晚报的临时办公地(上海科技出版社二楼的一个房间)见面,对我说:“本来想请你吃顿饭,既欢送你,老同事们又见见面。但我考虑再三,还是买一套家具送你更实惠。不过,欢送会照样开,放在杨志诚家里,不花钱,老同事们又相聚。你看好吗?”我还能说什么呢?王玲考虑得如此周到,真可谓情真意切,我眼泪夺眶而出。 不几天,我离沪出发了。又是王玲通知了 33 位老同事,在十六铺码头欢送我。当时,老束已经解放,恢复工作,并担任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负责人。他特地送给我一盒由中国十大名酒做馅的点心,请王玲在十六铺码头交给我,并留一便笺,写着:他因出版社开会,不能来送我,祝我一路平安。同事们当场看到,都说老束这份礼物非常珍贵,我十分感5动。 这天是 1974 年 8 月 3 日,我永远记住这个日子。 在新民晚报十多年,经历了风风雨雨,特别是“文革”的动乱,但我对老领导的教诲终身不忘。他们教我业务,教我做人,培育我成长。如今我已是 77 岁的白发老人,1987 年重返上海,有了高级职称,有了第三代。全家十一口人,六个大学生,孙子还在美国读大学四年级了,儿子是国家正处级干部,上海交大硕士学历。全家和和美美,沐浴在党的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