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4141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摘 要:“把”字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语法结构“把+O+V+C”中, “C”具有形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把”字句的语法意义主要包括动作施加影响(VO)和对象发生变化(OO ) 。 “把”字句处置对象的受限条件是指处置对象必须是已存在和有定的。 关键词:处置 结构 语义 受限条件 一、 “把”字句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在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句子: (1)*我把饺子吃在中国。 (2)*他把房子盖了。 为找到原因,大部分教师会试图从高校所采用的现代汉语教材中寻找答案,可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因为大部分教材对“把”字句仅限于一般解

2、释,对一些特殊的“把”字句没作进一步探讨。胡裕树现代汉语对“把”字句的解释为:有强调动词的结果的作用,一般地说,“把”字句中的动词是能带受事宾语的;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对“把”字句的定义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如: (3)你收拾一下房间吧!你把房间收拾一下吧! “房间”是“收拾”的受事宾语。上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注重“把”字句谓语动词与受事宾语的关系。可是,仅关注受动关系并不能2解决上述错句问题。由此可见,要准确完整地定义“把”字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我们尝试从“把”字句的语法结构、语法意义及受限条件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以期为对外汉语“

3、把”字句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 “把”字句的语法结构 薛凤生(1987)用“(A)把 B-VR”将“把”字句的语法结构形式化,“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就是通过这个语法形式来表示的,即“由于A的原因,致使B发生了某种变化。 ”李英、邓小宁(2005)将留学生的“把”字偏误句式细分为 10类: S+把+N1+V+在/到+N S+把+N+V+结果补语 S+把+N+V+趋向补语 S+把+N1+V+N2 S+把+N1+V 成(作)+N S+把+N+V+状态补语 S+把+N+V+程度补语 S+把+N+V(一/了)V S+把+N+V+动量补语 S+把+N+V 了 先不论李英、邓小宁的分类是否清晰,是否

4、存在重复交叉,单就其对“把”字句的细分来说,是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留学生的错误现象的。可是,要使他们更有效地把握“把”字句的结构,有必要简化为: 3把+O+V+C “O”是名词性成分,作介词“把”的宾语;“V”为动词性成分,在“把”字句的述谓结构中起核心作用;“C”位于“把”字句述谓结构的后部,是述谓结构的补充性成分。比较简化前后的“把”字句结构,我们发现,差异其实在于李英等对“V”后面的补充性成分作了一个旨在面面俱到的呈现,换言之,在对外汉语“把”字句的结构教学中, “V”后面的“C” (补充性成分)的多样性决定了“C”是“把”字句结构教学的重点。 三、 “把”字句的语法意义 前文中的“把”字

5、句概括起来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语法意义处置。所谓处置,就是通过某个动作对某个对象施加影响,即:VO,从而使该对象发生某种变化,即:OO 。我们来看“把粉笔折断了”这个例子,通过动作“折”对粉笔施加影响,于是粉笔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断了,粉笔断了” 。也就是说, “处置”包括两层含义:1.动作施加影响(VO) ;2.对象发生变化(OO ) 。如: (3)把饭吃完了 先看“动作施加影响” , “吃”对“饭”施加了影响;再看“对象发生变化” , “饭”发生的变化就是“饭完了,饭没有了” 。这个句子既有动作施加影响,又有对象发生变化,处置语义十分完整,因此是个合格的“把”字句。再举一个反例,如: (

6、4)*把饭吃饱了 我们用处置义的两个含义来考量。首先“动作施加影响” , “吃”对4“饭”施加影响;然后“对象发生变化” ,这个句子中的“饭”没有发生变化。 “饱”不是“饭”发生的变化,而是“人”吃了饭之后, “人”的感觉发生的变化。这个句子中只有“动作施加影响” ,并没有“对象发生变化” ,因此不能表达处置义,所以这个句子不可接受。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弄清“处置”这一概念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在面对留学生进行错误的类推时,快速准确地发现错误的原因。比如,外国学生在学完“老师把字写在黑板上” “我把书放进书包里”这样的句子后,他们会类推出“我把饺子吃在中国”之类的错句。原因就在于没有弄懂“处置”义所

7、包括的“动作施加影响、对象发生变化”两层含义。 “吃”对“饺子”施加了影响,但“饺子”没有发生变化, “在中国”是“人在中国” ,不是“饺子”发生的变化。在这个句子中,处置义的第二层意义是缺失的。这个句子结构上用的是“把”字句的语法结构,可是意义上却没有“把”字句的处置义,形式与意义的错位、不协调,是产生偏误的原因。 四、 “把”字句处置对象的受限条件 “把”字句处置对象(O)的受限条件指的是,介词“把”后面的名词性成分成为处置对象是有条件限制的。限制一,对象必须是已存在的。语言结构是比照客观现实的,客观现实中,只有已经存在的东西,才能对其施加影响、进行处置;还没出现的、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对

8、其进行处置的。例如: (5)把房子拆了 “房子”是在动作“拆”发生之前就已存在的,所以能对其实施处5置。如: (6)*把房子盖了 “房子”是“盖”这个动作完成之后才有的,也就是说, “房子”在“盖”发生之前并不存在,我们不可能对本来就不存在的东西进行处置,所以这个句子不合语法。 成为处置对象的第二个限制条件是有定。有定是相对于无定而言的,在有些语言中,有定和无定可以通过有定标记无定标记判断出来。例如:This is a book, the book is new. “a book”是无定, “the book”是有定。 “这是书,书是新的” ,汉语无论有定还是无定,都是同一种形式,没有标记。在

9、“把”字句中,处置对象通常是没有标记的,虽然没有有定的标记,但我们也要理解成“有定” 。道理很简单,无定的、不确定的东西是无法实施处置的。比如上文的几个“把”字句,处置对象前尽管都没带有定标记,但它们仍是一种内隐和默认的有定。 上文主要讨论了“把”字句的语法结构、语法意义以及处置对象的受限条件等三方面内容。但就“把”字句的研究现状来看,至多算管中窥豹,正如北京大学陆俭明先生所说的, “把”字句可能是汉语中人们研究得最多的一种句式,但对“把”字句做到合理观察、合理分析、合理解释,我们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本文为重庆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汉语国际教育的本体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2ZD31的阶段性成果。 ) 参考文献: 1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61981、1985、1999.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2002、2003. 3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5, (3). 4李英,邓小宁.“把”字句语法项目的选取与排序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 (3). 5薛凤生.试论“把”字句的语义特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 (1). (王小穹 重庆理工大学语言学院 4000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