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方施工质量控制探讨摘要:本文基于建设单位的角度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程序、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及实施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方;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日益加快,市政道路建设的速度加快,部分市政道路工程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带来了许多交通安全隐患。由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线路长、结构复杂、涉及面广,施工周期长的特点,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不仅涉及到水文地质、气候、温度、材料、试验等方面的因素,而且还涉及到建设程序、设计水平、施工队伍设备
2、和技术水平、管理与监理人员的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工作的疏忽、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低均会引发工程质量事故,甚至出现路坏桥垮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同时,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涉及到参与工程建设各方面的共同利益,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进行把关,是有关各方共同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参与工程建设各方所处的位置不同,各自所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建设方应协调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加强对施工的质量控制,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因此,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监督是建设方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1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由于工程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
3、程,本文主要研究在施工阶段建设方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参与工程建设的资源种类多,建设周期长,其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影响因素复杂性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主要以露天为主,极易受气候、地质等自然因素影响。同时,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 1.2 质量变异性 虽然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有国家标准、规范,但是它不像工业产品一样有固定的生产线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同时,由于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因此,很容易产生质量变异。
4、例如:材料性能微小的差异、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操作微小的变化、环境微小的波动等,均会引起偶然性因素的质量变异;当使用材料的规格、品种有误,施工方法不妥,操作不按规程,机械故障,仪表失灵,检测设备精度失控等,都会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造成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事故。为此,在施工中要严防出现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减少偶然性因素对质量变异的影响。 1.3 质量隐蔽性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分项工程工序交接多,隐蔽工程多,若不及时检查实质,事后再看表面,就容易产生第二判断错误,容易将不合格的产品认为是合格的产品;若检查不认真,测量仪表不准,读数有误,则会产生第一判断错误,容易将合格产品认为是不合
5、格的产品。对此,在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时,应特别注意。 1.4 质量检查不可拆分性 市政道路工程完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拆除或解体检查其内在质量,即使发现质量问题,处理起来也很麻烦,且耗资巨大,并且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终检无法进行内在质量的检验,发现隐蔽的质量缺陷。 2 建设方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2.1 施工质量控制依据的选择 建设方在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的依据,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1)共同性依据; (2)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所谓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共同依据,主要是指那些适用于市政道路项目施工阶段与质量控制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文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
6、方面:工程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此外,各省、市、自治区的交通主管部门也根据本地特点,制定和颁发了有关的法规性文件。这些文件分别是适用于全国或地区市政道路建设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应当遵循的重要依据。 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这类文件一般是针对不同的质量控制对象而制定的技术法规性文件,包括各种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或规定。所谓技术标准有国际标准(如 ISO 系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之分。它是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应遵循的准则,也是衡量工程、设备和材料质量的尺度。概括来说,属于这类专门的技术法规性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
7、类: (1)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它是由交通部制定的,用于检验和评定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水平或等级; (2)有关工程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性法规; (3)控制施工工序质量等方面的技术法规性依据; (4)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工程,事先应进行试验,并应具有权威性的技术部门的技术鉴定书及有关质量数据、指标,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关的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规程,以此作为判断与控制质量的依据。 2.2 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图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由对投入资源和条件质量控制(事前控制),到对各施工环节的质量进行控制(事中控制),再到对所完成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检验和控制(事后控
8、制)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根据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形成的不同时间阶段来划分,也可以根据施工过程中物质形态的转化来划分,或者是将施工项目作为一个大系统,对其组成结构按施工层次的分解来划分。如图 1 所示。 图 1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系统过程 3 建设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及实施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分别在勘察阶段、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形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是使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最终工程产品和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可通过审查文件来保证。但施工阶段周期长、参与工程管理的单位多、影响因素多,是最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阶段,建设方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
9、控制的工作重点,主要应关注施工阶段。因此,应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经过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到竣工阶段质量控制实现建设方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3.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指工程项目在正式施工之前所进行的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此阶段的工作重点如下: 3.1.1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 3.1.1.1 对施工方案和工艺的控制 审查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主要包括施工程序的安排、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在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之前,承包商应提出开工申请,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相应的施工计划,详细说明为完成该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
10、工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与组织,质量保证措施以及进度安排等,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方能施工。 3.1.1.2 审查承包商在施工环境方面的准备工作 (1)对施工作业的辅助技术环境的控制。作业技术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水、电或动力供应、施工照明、安全防护设备、施工场地空间条件和通道以及交通运输和道路条件等。 (2)对施工质量管理环境的控制。对施工质量管理环境的事先检查与控制主要包括:承包商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自检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状态;系统的组织结构、检测制度、人员配备等方面是否完善和明确;外送委托检测、试验的机构资质等级是否符合要求等。 (3)对现场自然环境条件的控制。 3.1.1.3 对材
11、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器材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事先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其主要控制环节有:采购质量的控制;材料、设备进场的质量控制;材料、设备存放条件的控制;某些地方材料及现场配制的半成品的控制。 在审查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时,还应审查其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是否恰当,审查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是否足够;在满足建设方或设计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方面有无保证;审查所提交的施工机械设备技术性能报告中所表明的机械性能,是否满足质量和适合现场条件等。 3.1.2 承包商资质的审核 审查承包商承担任务的施工队伍
12、及人员的技术资质与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建设方在选择承包单位时,经建设方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确认其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能保证按要求完成施工任务时,方可进场承担施工任务:其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条件,承包商也要在施工前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符合要求并予以认可后,方可上岗施工。审查控制的重点一般是施工的组织者、管理者的资质与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特殊专业工种和关键的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应用方面的操作者的素质与能力。 3.2 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事中控制) 3.2.1 工序质量控制的实施 (1)建设方监理工程师应制定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工序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制度。 (2)分析影
13、响工序质量的各种可能因素,从中找出对工序质量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主要因素制定控制措施,进行主动地预防性控制,使这些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3)设置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及重点控制内容,并进行质量预控。通过对工序施工过程的全面分析,确定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并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制定对策,进行预控。 3.2.2 质量控制点的设立 质量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而对某些施工内容、施工项目、工程的重点和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等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进行重点控制和管理,以使其施工过程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质量控制点设置的范围很广,凡是对市
14、政道路工程质量有影响的因素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如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材料因素、施工操作、施工程序、施工时间、质量通病、技术参数、施工难度较大的重要部位和环节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对其质量进行重点控制。 3.2.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跟踪监控 建设方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要监督承包商的各项施工活动,随时密切注意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不利于工程质量的变化;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对于主要工序作业和隐蔽作业,要按有关规范要求,由监理工程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查,确认其质量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建立施工质量跟踪档案。主要包括:材料生产跟踪档案。主要包括有关的施工文件目录,如施工图、工作程序及其
15、他文件等;各种实验报告;各种合格证;以及各种维修记录等;工程施工跟踪档案。可按分部、分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建立各自的施工质量跟踪档案。 3.2.4 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工作的监控 建设方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自检系统进行监督,使其能在质量管理中始终发挥良好的作用;协助承包商完善工序质量控制,使其能将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自始至终纳入质量管理范围;督促承包商对重要的和复杂的施工项目或工序作为重点设立质量监控点,加强控制,及时检查与审核承包商提交的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对于重要的工程部位或专业工程,建设方还应再进行实验和复核。 3.3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事后控制) 竣工验收是工程完成建设目标的
16、标志,是全面考核基本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是一项严肃、认真、细致的技术工作。当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全部完成,并经过单位工程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工程档案资料按规定整理齐全,完成竣工报告、竣工决策等必须文件的编制后,建设方应按照规定向验收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根据国家或行业颁布的验收规程组织验收。竣工决算编制完成后,需由审计机关组织竣工审计,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作为竣工验收的基本资料。 对于工程规模较大、技术复杂的建设项目,可组织有关人员首先进行初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予验收,有遗留问题的项目,必须提出具体处理意见,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 (
17、1)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2)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3)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含分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 (4)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结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工程质量将会逐步走上系统化、法制化的轨道,为加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工作。每一位工程管理人员都应围绕这三个环节,结合当地条件,尽可能充实,丰富其内容,强化其手段,建立一套科学和适合国情的实际情况和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使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惠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贺子瑛,李毅卉.浅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 J.山西建筑, 2010, 36(4) 3迟方桐.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控制J.交通标准化,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