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进福建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问题研究【摘要】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系统,竞争,最大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
2、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将涉及到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流程的优化,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创新。 一、信息化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中的影响 1.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化是控制技术自动化的发展和升华,是制造类型企业特别是批量生产流水线作业方式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内容就是综合利用自动控制技术、模拟仿真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操作)效率。 2.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比重最大、难度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领域,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项业务及各个层面。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在规范管理基础工作、优
3、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通过信息集成应用系统来有效地采集、加工、组织、整合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实时动态地提供管理信息和决策信息。例如:事务处理系统(TPS) 、管理信息系统(MIS) 、决策支持系统(DSS)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 、企业资源计划(ERP) 、产品数据管理(PDM) 、电子商务(EC) 、安全防范系统(PPS)以及企业网站等。这是一项“牵牛鼻子工程“,往往可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都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适当的开发对象,花大气力、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3.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制造业的生产也不再是“大而全、小而
4、全“的单独、孤立、封闭的模式,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活动发生了前伸和后延。企业从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运输、储存、加工制造、销售直到最终送到和服务于客户,形了一条由上游的供应商、中间的生产者和第三方服务商、下游的销售客户组成的链式结构,这就是供应链。制造企业的生产活动、管理流程受到这条供应链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是制造企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是利用企业局域网络、Internet 互联网、数据库、电子商务等技术资源通过对供应商、第三方服务商及客户的信息化管理与协调,将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的供应、销售、服务整合在一起,提高竞争力。 4.企业运行渠道的信息化。企业在成长路径会随
5、着组织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模式不断转变、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导致对信息管理的要求从局部向整体、从总部向基层、从简单向复合进行演变,企业信息化从初始建设到不断优化、升级、扩展和升迁来完成整个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现了企业信息管理由窄到宽、由浅至深、由简变繁的特性需求变化。 5.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化。信息化对企业的流程进行重组,减少了采购与财务之间的穿梭往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由于采购和财务之间“墙”的推倒,使得财务能够掌握采购计划的全部信息,不仅能够做好资金和付款计划,而且有效地减少了漏洞,同时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子系统,实时地知道每一个客户当前企业信息化进程给企业的管理方式、管理思想带来新的变革。作为企
6、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必须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使企业的财务同企业的产、供、销各环节完全集成,并产生互动,实现权力的集中监控、资源的集中配置、信息的集中共享。真正发挥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组织建设说到底是靠人去完成的,选择什么样的人员,这类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素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采取怎样的组织形式和机构也直接影响到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的质量和进度。实践证明高效精干的组织机构和复合型 IT 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从这个角度讲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一支专业化复合型的人才队伍。 二、信息化对一个企业的内部
7、发展的意义 1.信息化使企业不断创新,使技术改革的动力。动力创新一个民族来说,是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尽的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就是寻找和出路的而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企业不懂得改革创新,不懂得开拓进取,它的生机就停止了,这个企业就要濒临灭亡。创新的意义在于突破企业自身的格局,革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旧办法,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更多适应市场需要的体制举措,走在时代的前沿,赢得激烈的额竞争市场,做到市场信息化。例如 iphone 公司利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了解客户的需求,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产品在销售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另外高科技技术可以使企业进一步了解某一技术上的发展动态,借鉴最新的科研
8、成果,缩短开发周期,节省生产费用。 2.信息化是优化生产资金的手段。企业信息化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各种信息化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都以降低物质资源消耗为基本前提,在降低库存、减少废品率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使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时间缩短,从而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3.信息化可以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企业信息化可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准确,并藉以实现企业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内外部之间的实时沟通,使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的管理实现对物流、资金流的
9、更有效管理。 4.信息化是提高质量,促进销售的先决条件。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质量,促进销售。信息化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可以减少甚至替代大量不必要的手工操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确定因素,使产品/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提高。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将使企业产品/服务的潜在客户市场不断扩大,销售渠道和手段进一步多样化,并使企业从以事务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换成为可能,不断增进用户满意度。 5.信息化可以使企业决策更加科学,更透明化。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决策水平。正确决策是企业谋求长久生命力的保证。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信息化使决策者及时获得决策所需国内外、企业内外的完备信息
10、成为可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化可以帮助决策者排除不良信息的干扰,以正确信息制定出正确决策;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业务智能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决策。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许多企业家认为在现有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下,中小企业获得了蓬勃发展,没有必要非赶信息化这个“时髦” 。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把信息化建设仅仅理解为计算机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在这些企业中,人们往往认为计算机软、硬件的配置就意味着信息化建设的完成,或者认为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算已经实现了企业信息化。这种认识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2.人才问题。中小企
11、业由于经营规模小,业务品种单一,很少能像一些大的跨国公司一样建立起自己的 IT 团队,它们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企业内部很少能够找到既懂得 IT 技术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多采用外包方式将信息化系统交给外部的管理软件公司去做,由于开发人员不清楚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沟通难的问题导致企业的机会不断流失。 3.资金问题。企业信息化系统每年的维护费用普遍占整个系统建设费用的 10%-20%。中小企业由于存在实力弱、管理水平低、信誉差的缺陷,在融资方面一直比较困难,以至于许多企业根本负担不起如此巨大的信息化建设费用,更有许多企业由于后续资金不足间接造成了初期投入的浪费。 4.环境问题。企业信息化需要以
12、整个社会环境的基础作为支撑保障。虽然国家近几年在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开展信息交流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总体还是很薄弱。同时,国家在电子交易的法律保障、支付信用、货物配送、网络安全等方面有待完善,如对计算机网络犯罪还缺乏有效的法律和技术防范。部分企业担心商业机密泄露,系统遭到攻击与病毒侵袭,导致数据丢失和破坏甚至系统瘫痪,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5.信息化进程与企业发展不匹配问题。不同的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截然不同。许多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带有很大盲目性,未能准确把握自身需求,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究其原因,关键是定位不准,未能将适度信息化作为追求的目标。 四、企业信息化的建议与对策 企业
13、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应当十分明确,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如资金、实际需要等)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自身规律,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科学规划、稳步实施。 1.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宏观指导、组织保证和政策支持。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信息化的指示,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国家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地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制定规划,研究政策,加强宣传,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坚持按照“政府推进、市场引导、企业主体、行业突破、区域展开”的方针,加大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力度,为加快推进企业的信息化
14、提供更加切实有力的宏观指导、组织保证和政策支持。 2.引导企业自身强化信息化意识,加大力度实施企业体制、技术、管理创新。受多种因素制约,许多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在旧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的。企业实现信息化并真正从中受益,增强竞争力,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就是首先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就是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流程再造、管理手段革新和管理团队重组的过程,要求企业必须加快推进改革、改组、改造步伐,加强内部管理,否则,体制、机制、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一成不变,陈旧僵化,即使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信息系统,也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3.多渠道融资,加大企业信息化投资力度。从这次调查
15、结果看,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不大,许多企业资金缺乏是企业信息化的一大瓶颈。因此,为了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企业自身必须本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企业信息化投资比例和力度。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也要积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政府加大贴息贷款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吸引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引进资金,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 4.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支撑配套环境。目前,网络基础设施、产品与服务编码、技术标准与规范、工程监理、安全认证、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企业信息化的公共支撑配套环境都存在问题或差距,制约着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建议有关主管部门
16、联合各方面力量,加快研究,统筹规划,分步解决,尽快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配套支持体系,以更好、更快地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5.按照“以案例带应用、以应用促发展”的方针,加大案例征集、推广工作力度,示范带动企业信息化工作。一些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部分成功的案例已汇编出版。这些优秀案例是近年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结晶,是广大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最实际、最生动的教材,建议继续征集和推动企业信息化优秀案例,示范带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同时,对失败案例也要进行总结和剖析,并从中揭示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误区所在,帮助企业汲取经验,使企业少走甚至不走弯路,提高企业信息化成功率。 企
17、业信息化,需要建立企业管理规范,制度化、标准化在信息化,这样的信息化实施成功会有保证,不要给予信息化能一夜之间改变企业的现状,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辅助工具,依托企业现状,适当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具体的企业行为,是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阶段,与企业管理相辅相成并伴随在企业管理的进步之中,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常常以工程项目的形式体现。我们所讲的企业信息化实际上是指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进程,它不能等同于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不是固有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 参考文献: 1杨红梅,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j管理世界 2010 (04)66-75 2高富先,信息化 IRP 之路 1996-2006 3付伟,潘丽卿,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j商业文化 2011 (10) 35-38 4吕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j江西化工 2009(03)59-61 5甘利人,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2001 6冯兰晓,如何进行企业信息化管理 2004 北京大学出版社 7周晓梅,企业管理信息化,201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8曾志勇,中小企业 信息化最佳实践 2011,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