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3671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摘 要】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社会的发展在把人们拉得越来越近的同时,社会也越来越多元化和多样化,人的个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也随之不断增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正因为这一关系在不断变化,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张力是不可能消除的。笔者从西方哲学思想史的视角出发,探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个人;社会;个人与社会关系 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渊源 在西方,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繁荣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创了个人本位的思想先河。他认为,人通过认识自己可以寻求真理,真理就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文艺复

2、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个人意识开始觉醒,反对封建禁欲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统治对人性的压抑,渴求获得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的独立、自由、平等,并与封建宗教统治展开了斗争。但是,由于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还很弱小,最终斗争均以妥协方式而告终。经过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于十七至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发起了“启蒙运动” ,旨在祛除人类对世界与自身的无知状态,用科学武装人类的头脑,涵盖了包含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这场运动使资产阶级彻底清除了“上帝”或封建权威对人类生活秩序的支配,使真正独立于上帝2或封建等级秩序之外的“个人”最终得以形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随之也渐渐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

3、。 二、个人与社会关系产生矛盾的原因 卢梭指出私有制的形成是造成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随着农业的发展,土地私有的不断深化,产生了所有权。人类原始自然的不平等转换成了社会的不平等,即财富、地位、权势、个人功绩方面的不平等,于是社会中产生了穷人和富人的利益冲突。人类最初的平等被打破了,一个人只有损害他人的利益才能扩大自己的财产,因此人们为了争夺自身的利益而使社会陷入了战争。 为了保护私有财产,以少数奴役大多数的穷人,富人和强者就制订不公正的社会契约,这就是社会和法律的起源

4、。最终建立了由富人剥削穷人的国家和政府,同时政府的腐化导致了专制,出现了暴君的统治。“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设定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官职的设置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也就是最末一个阶段,是合法的权利变成专制的权利。因此,富人和穷人的状态是为第一个时期所认可的;强者和弱者的状态是为第二个时期所认可的;主人和奴隶的状态是为第三个时期所认可的。这后一状态乃是不平等的顶点,也是各个阶段所终于要达到的阶段,直到新的变革使政府完全瓦解,或者使它再接近于合法的制度为止。 ”社会的发展虽然是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只会加剧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建立在私有制不平等基础上的文明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本性。人类天3赋的自由从此

5、就永远消失了。 三、如何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通过社会契约的方式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提出:“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想象以往一样地自由。 ”这种结合的形式就是制订社会契约,通过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全都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只有这样,人们的行为才会具有道德性、正义性,才能具有真正的权利、自由。 “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人类便产生了一场最堪瞩目的变化;在他们的行为中正义代替了本能,而他们的行动也就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性。唯有当

6、义务的呼声代替了生理的冲动,权利代替了嗜欲的时候,此前只知道关怀一己的人类才发现自己不得不按照另外的原则行事,并且在听从自己的欲望之前,先要请教自己的理性。” (二)利用法律调节的方式 在道德与立法原理绪论中,边沁认为好的立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实现。他认为,通过立法的方式,可以防止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的发生,合理保护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并且指出,立法应遵循功利主义原则“无论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的幸福;换句话说,是看该行为增进或者违反当事者的幸福为准。这里我说的是对任4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 因此这些行为不仅要

7、包括个人的每一个行为, 而且也要包括政府的每一种设施。 ”“所谓功利,是指一种外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那种特性,该外物就趋于产生福泽、利益、快乐、善或幸福, 或者防止对利益攸关之当事者的祸患:痛苦、恶或不幸。假如这里的当事者是泛指整个社会, 那么幸福就是社会的幸福;假如是具体指某一个人, 那么幸福就是个人的幸福。 ” (三)培养社会情感的方式 密尔认为社会情感是解决个人幸福和他人、社会幸福的关系的关键问题。社会情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人渐渐养成了必须考虑到他人利益的立场,进而不得不设想“自己至少要不作一切大损别人之事,并且即使只是从保护自己的立场出发,也要不断地反对这些大恶的事情” 。

8、 “把自己的感情与别人的福利化为一体,或是至少自己感情越变越对别人利益加以实际上的重视” 。这种情感经过同情心的传染和教育的影响以及强大的外部制裁的力量加以强化,进而使得个人产生出强烈的与他人一体的社会情感。在这样的过程中,功利主义所主张的个人幸福和他人幸福、乃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强有力的联结。 参考文献 1 吴岳添.卢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张恒山.卢梭与社会契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3 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作者简介:王艺诺(1987- ) ,女,辽宁锦州人,沈阳师范大学伦理学硕士研究生;徐冰(1983- ) ,女,辽宁抚顺人,沈阳师范大学伦理学硕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