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体道德之探究【摘 要】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产生的条件出发,分析了个体的道德水平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问题及个体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否是对大脑进行后天训练的结果问题。认为由于马恩所处的时代心理学的研究还不够发达,马恩的道德论过于倾向“意识形态” ,这使我们了解了整个人类社会道德的起源和本质,却使我们对个体道德的形成和规律缺乏了解。文章通过案例探讨,认为个体的道德水平判断的生理构造是天生的,然而这一生理区域却会因为外部的刺激而产生不同的道德判断。但处于同一教育环境的孩子道德实验却不支持这一观点,事实上,我们依旧需要对人脑中特定的道德判断区域进行研究。 【关键词】 个体道德;产生条件;马克思主义;
2、先天;后天训练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产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须具备主客观两大要件,即“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而这二者统一于实践。所谓“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所谓“社会关系的形成”是指:“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1 2关于“自我意识” ,马恩在社会学和哲学的范畴里进行了大量科学的论述。同时,也从心理学角度重点考察了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
3、过程,论证了人类的自我意识水平是动物不可能达到的。然而,马克思主义对于道德论述的切入点和重点都是“社会关系” ,即“社会关系决定论” 。论述的重点在于道德社会性的宏观角度,而对于微观角度的个体性道德的论述却非常之少。并且社会关系只是揭示了人类道德的本质,并没有解决个体的道德到底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由于马恩的道德论过于倾向“意识形态” ,这使我们了解了整个人类社会道德的起源和本质,却使我们忽视了对我们自身个体道德的考察和研究。如果说讨论人与人之间横向的道德差别没有意义,因为产生道德的因素千差万别,那么单一个体的纵向道德的比较则意义重大。因为,如果我们能清晰的了解我们自身不同阶段道德水平发生差别
4、的原因,则意味着我们可做出更加合理的道德判断,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个体的道德水平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人的自我意识的研究源于哲学层面对于人的本质的研究,即对“人是什么的”这一问题的思考。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神话“斯芬克斯之谜”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哲学巧妙的抛弃了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具体人性、人的固有本性的范畴,超越了近代哲学经验论和观念论两大传统,强调:“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然而, “具体人”的道德产生机制却是不能回避的问题,至少它能为道德哲学提供生物学背景。我们已经知道群体的道德最早表现为习俗,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分工逐渐分化出了
5、道德。3问题在于习俗是怎么产生的?个体的道德又是怎么产生的?个体的道德是不是先天的,或者后天养成? 美国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神经科学认知控制实验,实验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来追踪人脑在进行道德判断时的运行机制。研究人员向其中一个实验受访者展示了这样一幅场景:你所在的村庄正经历一场巨大的灾难,敌军正在进行最后一次大扫荡,要将你们全部消灭。这时,你抱着你襁褓中的孩子和你的村民藏匿在村庄某处。突然,你的孩子大哭起来。此时如果你选择捂住孩子的嘴,你会救了自己和所有的村民,但你会把你的孩子闷死。而如果你选择松开手,则你和你的孩子以及所有村民将被全部消灭。你将如何选择?这是一个两难
6、的选择,受访者艰难的选择了松开手。事实上,实验人员并没有意图将答案作为受访者是否道德的分水岭。只不过,在进行这项测验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对受访者的脑部活动进行了观察(功能性核磁共振可以通过追踪含氧血流向了大脑的哪个部分来确定人在做出某个决定时参与活动的是大脑的哪个区域) 。他们发现,受访者在进行这种道德判断的时候,她大脑中掌管社会认知的区域和掌管情感的区域活动异常频繁。他们发现,个体进行道德判断的过程是大脑的理性区域和感性区域进行博弈的过程。这项实验向我们表明,人的道德行为有其深刻的生物学背景,有其重要的“先天因素” 。然而,我们是否就可凭此推论出“道德水平是先天的”这样的结论
7、呢?另一项由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丽蓓卡萨克斯所进行的实验给了我们否定的答案。 作为 Saxelab 实验室的领导人,丽蓓卡萨克斯发现右脑颞颅4结合部(RTPJ)负责我们如何分析别的人的思想。尽管这个区域很小。同时,研究已经发现通过干扰大脑的这个部分可以修改我们对其他人的反应。也就是说,通过干扰这个区域可以改变人们道德判断的水平。从技术上来说,可以使用磁脉冲来刺激人脑的 RTPJ 区域以实现道德判断的改变。 三、个体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否是对大脑进行后天训练的结果 从前文论述的两个实验我们已经发现,道德判断的生理构造是天生的,然而这一生理区域却会因为外部的刺激而产生不同的道德判断。因而,
8、我们是否据此可以认为个体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对先天的人脑进行后天训练的结果?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展示给大家:儿童 A 和儿童 B 是生长在同一个大家庭的孩子,A 的爸爸和 B 的妈妈是兄妹。A 一岁,B 一岁半。一天,B 的妈妈买来八个回力小汽车给两个孩子玩。玩具拆开以后,B 的妈妈就对玩具进行了分配AB 各四个。这时,一岁半的 B 对此“毫无异议” 。可是一岁的 A 对此却“非常不满” ,大哭不止,直到 B 的妈妈将绝大部分的玩具(七个)全部给了 A,只留下一个给 B(她)才停止哭闹。为什么B 对于这种分配“欣然接受”而 A 却大哭不止?如果这个案例还不够典型(因为孩子成长于不同的父母的教育之
9、下,外部环境不同,不具有可比性) ,那么为什么同一个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有的道德感很强,有的却“经常惹事”? 对人脑进行后天训练,可以促成道德判断水平的改变,但是我们目前不能说只要对人脑后天训练,刺激人们道德判断的区域,个体的道德5判断一定会提高或者降低。事实上,我们依旧需要对人脑中特定的道德判断区域进行研究。因为目前我们并不知道这一特定区域对人的道德判断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它对个体的道德判断是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这一区域本身是否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有某种规律性的变化等等。 【参考文献】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72.18. 【作者简介】 朱雪青(1980-)女,江苏扬州人,扬州职业大学,助教,上海交大硕士在读,国际法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