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组工作方法在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中的作用摘 要:小组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三大方法之一,它以小群体为对象展开介入,十分契合大学生乐群性的特点。旨在通过小组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整合学校、家庭、社区及社会网络的资源,通过开展小组活动以解决大学生最常遇到的几类人际关系问题,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度过一段美好的大学时光。 关键词:小组工作;大学生;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179-02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大学阶段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第二次断乳”期,会面对各种问题和烦恼,如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心理上的落差,其中最为明显
2、的莫过于人际关系上的摩擦。在该阶段我们需要面对许多关系类型的改变,其中最常见的如室友关系、师生关系、学生干部与同学间的关系等,这些关系的处理对当事人身心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以至于波及整个大学生活。 (一)室友关系 室友关系处理得好坏影响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大学生活质量。寝室相当于一个小的群体,因此也遵循着小群体的规律,比如寝室成员相互影响,需要有寝室规范、寝室成员对寝室的归属感等等。当室友关系融洽时,良好的寝室氛围会促进每一个个体的进步;而不良的室友关系2会直接影响每一个寝室成员的心情,甚至诱发校园悲剧。 (二)师生关系 大学阶段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双重角色均有变化。在高中阶段,学生更多处于被动
3、地位;而大学阶段教师更多的是启发引导,需要学生具备更多主动性。许多大学生对于师生角色的这种变化不能马上适应,突然给予的大片自由让一些学生不知所措,大学阶段这种无固定座位、自主选课、教师上完课即离开的方式让很多大学生感到迷茫和困惑。 (三)学生干部与同学间的关系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通过担任学生干部能够使自身沟通、领导、组织等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而提升社交能力。大学制度赋予了学生干部许多权利和优待,这些会涉及利益分配,而当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也逐步增强,如若班干部在处理班级事务中出现了管理失职、方法不对等问题,极易引发与同学间的矛盾冲突。 二、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中的优势 正确
4、认识大学阶段的常见人际关系转变,学会如何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对每一名大学生都意义重大,而社会工作领域小组工作的方式,对于帮助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学习人际沟通技巧以及建立正确的认知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社工通过招募具有类似需求的小组成员,运用小组动力,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实现成员认识或行为的改变以及能力的提升;每个小组成员通过彼此间的互动、合作、经验分享而成长并达到自我改变。一种安全而温暖的关系的建立能发挥助人的3作用,而小组的成立正是以建立成员间互相支持、鼓励、成长的关系为目的,组员通过这个平台,通过设计的游戏的演练而完成必要的交流和沟通。 大学生群体,有着
5、典型的善于学习、喜爱群体生活、乐于分享等特点,这些特征与小组工作的特性正是具有契合性的。小组工作在青少年成长与教育、大学生身心健康等领域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在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中也是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的,基于此理念,笔者在所在学校开展了为期 6 周的小组活动。 三、小组工作在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中的介入 (一)准备工作 1.小组类型和目标 依据在大学阶段最常见的人际关系类型,笔者最初计划成立三个小组,分别是室友关系、师生关系和学生干部与同学关系三个改善小组,但考虑到时间以及人财物等的限制,经过深入学生群体的需求调查,最终决定以室友关系改善小组为尝试,探索小组工作在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中的效用。笔
6、者将小组目标分为三个主要层面,一是缓解紧张的室友关系;二是学习沟通技巧;三是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看法。 2.组员招募 围绕小组类型和目标,考虑到闲暇时间的一致性,笔者从所在系通过招募、筛选工作确定了 8 名组员,组员在寝室关系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扰且有改变现状的诉求。考虑到大学生学习活动特点,笔者将小组活动时间定为每周六早上 911 点,小组工作人员由社工和 4 名大三学4生担任,督导由笔者担任。 (二)具体工作计划 根据小组的类型,考虑到小组成员的需求以及小组要达成的目标,整个小组活动内容计划如下: 整个小组活动均紧紧围绕小组最初确定的目标,为验证小组活动成效,在小组结束期,小组工作人员对参与
7、小组的组员进行了访谈和随访,在问到对此次小组活动是否满意时,所有的组员均回答:“非常满意” ,参与小组活动的本系学生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对社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参与小组活动的外系学生还表示:“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才明白社会工作原来是一门这么有意思的专业。 ”在组后随访中,小组工作人员发现 8 名组员与其寝室成员已经恢复了良好的室友关系,寝室氛围较为融洽。可见,小组工作在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中的介入取得了成效,而且除了预定达成的目标之外,还收获了加深外专业对社工专业认同的效果。(三)介入时的技巧 在为期 6 周的小组活动过程中,小组工作人员均秉承社工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开展工作,小组活
8、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社工在实务中还总结出了如下经验: 1.尊重组员 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的小组工作,尤其要注意对组员的尊重。大学阶段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段时间内的大学生情绪较为敏感,比较重视对权利、自由等的追寻,因此在开展小组活动时,5小组工作人员应该尊重组员,不要强制性地要求组员这样做或那样做,对组员的行为言行持不批判的态度,否则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且有可能激发组员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 2.注重团队协作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当代许多大学生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过于注重自我,心中无他人。因此,要解决此问题,必须重视对他们团
9、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让他们体会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他们的集体精神。在整个小组活动过程中,小组工作人员都积极关注每一个组员,鼓励每一个组员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并通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游戏来增进组员间的情感,有效增强了集体凝聚力。 3.真诚同理 此外,真诚和同理也是小组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因素。真诚是指工作人员始终抱持真诚的态度去与每一个组员交流沟通,让组员体会到小组的温暖和关怀,这种良好氛围的营造是组员吐露心声、勇于表达的重要基础;同理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技能,是指社会工作者站在案主的立场上,用心体会对方的思维、情感,小组工作人员只有运用同理心去体会每一名小组成员的感受,才能换取对方
10、的真诚参与。 四、介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小组工作人员除了掌握上述介入技巧,在以大学生为服务对象的小组工作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注组员的情绪 6此次小组工作首要解决的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小组组员在过去的生活中均面临着室友关系的紧张且这种压力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大学生群体的情绪通常较为敏感,所以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小组工作人员要鼓励组员抒发情绪并时刻关注组员情绪的变化。笔者在小组开展过程中发现,因为寝室关系的紧张,个别组员的日常生活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面对现状的手足无措让他们心情极度苦闷。针对这样的组员,小组工作人员应注意在小组过程中鼓励其释放情绪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小组
11、进程。 (二)选择合适的活动时间及地点 小组活动时间、地点对活动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小组活动时间、地点的确定主要依据组员的特征并结合小组目标。由大学生组成的小组,首先要考虑不影响他们的学业,因此活动时间在周末比较适宜;此外,大学生充满活力,为了便于小组活动的开展以及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时间定在白天比较适宜,在地点的选择上以户外操场为主,这样可以为组员的活动参与提供便利。最后在活动设计环节,要注意选择能够吸引大学生参与的趣味性游戏,游戏内容以能引发组员思考为宜,游戏的参与要有低门槛,能够让每一个组员都能参与其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三)努力获取小组外的支持 社会工作专业助人的一大特点在于除了关注对组员直接施以的帮助,还强调整合家庭、学校、社区等资源,维持服务对象的改变。在运用小组方法解决大学生人际困扰时,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互动产生的小组动力7对组员思想、行为等均能产生较好影响,然而小组维持时间毕竟有限,短短的一两个月之间产生的改变能否持续以及组员能否顺利适应小组结束后的生活等都是小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努力思考的。因此,在小组活动之余,小组工作人员应该努力获取小组外的支持,比如成员的室友、教师等等,为服务对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