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心系百姓 服务民生2012 年以来,保定市北市区按照国家档案局进一步健全“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的要求;全区,区、乡(街道) 、村投入 120 多万元,完成了对档案室条件较差、设施不够完善的 4 个乡(街道) ,14 个社区,30 个村级档案室的软硬件配套升级工作。使全区农村、社区的档案资源体系更加健全,档案工作服务村民、居民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社区档案的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一、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列入了政府工作议程 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是一项点多面广、纷繁复杂的工作,既涉及到区委、区政府多个部门,更
2、涉及到全区各级基层组织。如果缺少区委、区政府的有效支持,势必会大大增加工作的难度。为推进北市区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北市区区委、区政府认真分析档案“三个体系” 建设存在的多重困难和面临的发展机遇,反复研究修订推进“三个体系”建设的方法措施。在编制北市区 2012 年工作规划时,北市区将全区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列入工作规划。区委书记赤光明、区长张少轩多次听取汇报,对档案“三个体系”建设提出具体要求。2012 年 2 月,区政府制定了“自 2012 年起,用 3 年时间实现全区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全覆盖”的档案工作规划。为保证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成立了由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
3、为组长,北市2区两办、财政局、档案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档案“三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协调。 2013 年,北市区一如既往的将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紧抓不放。区委书记姬林、区长张少轩听取了 2012 年及2013 年上半年全区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和 2013 年工作规划专题汇报,对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北市区政府将此项工作列入 2013 年政府工作报告。 市档案局对此项工作更是重视有加,局领导多次深入到北市区韩庄乡、留守坟村、东方家园社区等基层单位,亲自进行业务指导,与档案员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市局业务
4、指导处多次派出业务骨干到北市区农村、社区进行业务指导,讲授业务知识,大大提高了农村、社区档案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二、扎实推进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工作 (一)明确“一条主线” 。根据区政府任务目标,确立了“以点带面、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并以此为主线,引领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全局工作。 首先,制定了以“典型示范、统筹推进、巩固提高”为主要步骤的全区农村、社区档案建设工作 3 年规划。2012 年重点抓好 7 个高标准社区、1 个乡、1 个街道、15 个村的档案室示范点建设(已完成) ;2013 年重点抓好 7 个社区、15 个村、1 个乡、1 个街道办事处的档案室建设(9月底
5、完成) ;2014 年重点抓好 7 个社区、1 个乡、3 个街道、15 个村的档案室建设及全区档案室的升级提高。 3其次,为保证任务目标的完成,制定了北市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北市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推进方案 。建立了区、乡(街道) 、村(社区)三级档案工作网络。由区档案局牵头负责档案收集、整理的业务指导和硬件建设及安全标准的把关;由乡(街道) 、村(社区)负责按照要求和统一标准具体抓档案室建设工作和档案服务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确保了全区乡、村(社区)档案工作扎实推进。 再次,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区政府张少轩区长多次召开调度会,要求各乡、街道及相关
6、部门积极行动,主动投入,全力以赴抓好档案室建设。张杰副区长带领政府办、档案局、社区办、民政局等部门深入乡、村、社区现场办公,组织现场观摩、逐乡逐村督导工作落实,确保按质、按量、按期完成各项任务。区档案局每周进行督导检查,坚持高标准,严把质量关。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全区 4 个乡(街道) ,14 个社区,30 个村级档案室软硬件的配套升级工作已经完成,全区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加强“两项建设” 。一是加强农村、社区档案室硬件设施建设和档案资源建设。在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注下,区财政加大对开展农村、社区档案建设工作的经费投入,帮助解决具体困难,提高乡、村(社区)做
7、好档案工作的积极性,采取“区财政投一点、乡财政补一点、村资金出一点”办法,鼓励和倡导乡、村加大投入。两年来,区财政先后投入资金 70 多万元,同时带动乡(街道) 、村(社区)投资 50 多万元用于档案室建设。全区各乡、村(社区)共扩大档案用房近 900,增加档案密4集柜 4 列,增加 5 节档案柜 204 组,安装空调 44 台,安装防盗门、防护栏 32 套,配备电脑 39 台,高速扫描仪 1 台。避光窗帘、灭火器、防虫药、防鼠药等档案“八防”设施设备均配备齐全,乡、村(社区)档案硬件设施有了较大改观。两年来,全区各乡(街道) 、村(社区)档案室共收集、整理文书、会计、音像、实物等档案 200
8、00 多卷(册、件) 。 二是提高档案人员业务素质,提升档案工作服务能力。市档案局指导处多次到社区、村档案室进行指导,解决问题。区委农工委、区档案局、区社区办多次组织各乡(街道) 、村(社区)档案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和交流。区档案局全体业务骨干分成 4 组,分片包点、统一标准、指导建立工作制度,手把手教授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业务知识。并利用网络、电话等多种方式解答村、社区档案工作人员实际工作中提出的问题。指导 1 个乡档案室进行了档案数字化录入和扫描,指导 26 个村、4 个社区档案室进行了档案数字化录入。在全区社区网络平台中加入档案管理和档案应用相关内容,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村、社区档案工
9、作人员业务素质。 (三)建立“三项机制” 。为把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工作做好做实,我们进一步完善了三项保障机制:一是责任分包工作制。各级农村、社区档案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村、社区进行责任分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档案部门牵头,社区和涉农部门推动,村级组织实施,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新格局。二是“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区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开展农村、社区档案工作好的村给予资金支持。坚持政府投入与各乡、街道自5筹相结合,整合多方资源的办法,来推动各乡(街道) 、村(社区)档案室建设。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区政府对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进行检查验收,对
10、验收合格的村,区财政给予适当经费奖励。三是建立绩效考评奖惩激励机制。区政府将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纳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落实事项,由区两办督查室定期督导,实行量化考评,确保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工作抓出实效。对农村、社区档案建设工作搞得好的乡、街道、村、社区,进行表彰与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的舆论氛围。 (四)构筑“四个平台” 。一是构筑“业务交流学习”平台。在创建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通过课堂讲座、参观学习、现场观摩等方式,举办了各类档案业务培训班 6 期,培训人员 300多人次,为农村、社区建设档案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为
11、方便乡(街道) 、村(社区)做好档案工作,创新建立档案工作 QQ 群,进行业务交流。二是构筑“档案下乡入社区”平台。对未开通宽带的村开展“送档下乡”活动,发放档案信息光盘及涉农宣传资料等,使农民不出村就能查阅政府公开信息和涉农档案信息,基本实现了农村档案信息共享。三是构筑“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收集图片资料,将各村建设前后情况、市区领导指导工作等资料以图片的形式进行微机存档;将农村基本情况、组织机构、建设完成情况等资料进行微机录入,为区委、区政府及各级、各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开展乡与乡、村与村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四是构建“档案规范化管理”平台。通过抓制度建设、抓
12、示范点、抓规范整治等措施,全区示范乡、示范村6(社区)实现了有独立的档案室、有较好的装具、有档案、有制度、有人管、有陈列室、有计算机“七有”管理模式。村级(社区)档案室建设,坚持“业务标准统一、档案分村管理,自建自管自用、存凭留史惠民”的管理格局。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加大对土地承包延包、林权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权流动、残疾人救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社保等方面的档案收集和管理力度,对关系到村民、居民利益的档案应收尽收。 三、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高标准服务 (一)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为基层组织决策和基层经济发展服务。存凭留史是档案工作手段、资政惠民是档案工作目的。乡(
13、街道) 、村(社区)档案是了解村情社情、历史沿革的重要资料,也是各级基层组织制定工作措施、推动工作发展的重要依据。北市区在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和档案资源建设的同时,始终把档案工作的资政服务摆在重要位置。一是梳理、编制档案简报为各级基层组织决策、施政服务。二是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为全区工作规划和经济发展服务。三是提供档案资料为党委、政府编史修志服务。四是利用档案资料为爱国主义教育服务。 (二)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为村民、居民工作生活服务。2011 年底,东方家园、东部风景等社区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的相关规定,要求对全市 80 岁以上的老年人补助每人每月 50 元高龄津贴。因为社区档案
14、材料翔实,档案人员服务到位,短短几天,所有符合补助条件的老年人均办理好手续,按期拿到了高龄津贴,得到了社7区居民和上级部门的表扬。2008 年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每年会推出一些岗位安排失业人员就业,东方家园社区通过核实社区失业再就业人员档案名单,主动上门为失业人员宋某,妥善安排了一个社区保安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宋某及其家人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三)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为化解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服务。东金庄乡尚庄村的温某在 1996 年承包了车某的土地,合同签到 2000 年,后来他们又在此基础上续签了 10 年,2009 年初,车某想要收回自己的土地,两人为此事闹到法院,温某到档案馆查阅了他们当年在公证处公证的土地承包合同原件,打赢了这场官司,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东金庄乡何辛庄村刘某夫妻自 1995 年起在浙江打工,看到种粮免交农业税等好政策相继出台,2008 年夫妻俩回家耕种自己承包的责任田。一天,刘某发现黄某和他家一样的人口,责任田却比自己的宽,并与黄某发生了纠纷。由于时间太久,村的土地账目已丢失,为此,该村村委会主任及会计立即到乡档案室,查阅了土地承包凭证,平息了一场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