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校德育目标的思考1998 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所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是这样表述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 在学校德育目标表述时,存在着理想化和片面政治化的倾向,缺少对个体生命成长的关注,更缺少对个体幸福的关注。 首先,德育目标标杆过高,没能关照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现阶段全体国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试图把学生的思想道德一下子提高到
2、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培养成为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者,突出共性,淡化个性,而忽视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和现实性。例如,在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统一开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并提出“热爱社会主义”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要求。这些要求作为价值取向无可厚非,但以此来要求中小学生,则有以德育的价值取向代替德育过程的倾向。结果高大全的德育目标无法实现,学生的基本道德行为也无法形成,造成大学生还要补修幼儿德育课程的现象。 其次,德育目标忽视了对个体幸福的观照。表现为我们对道德与道2德教育的理解缺乏对人应有的关注,致使道德教育偏离了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这一本来宗旨,蜕变为压抑人、异化人的力量。人们在依道
3、德而行的过程中体验不到道德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和应有的道德感,而只能感受到道德对人的压制,甚至是对人的精神和肉体的摧残。 再次,在德育价值观上,不注重人自身的存在,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而是仅以工具性的眼光来看待道德教育的价值。例如 2001 年底某些网站上批露了如下的事情:一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告诉学生或试图使学生明白, “念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上大学、挣大钱、娶美女”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育的价值取向即使不是恶的,也不是善的。为了达到这样的功利目的,学生不仅牺牲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也谈不上什么自主性的发展了。而更可悲的是这些东西正是现代学生们对教育的期待,甚至可以说是好多家长们对于教
4、育的期待。人们期待从教育中寻找的是职业、地位和竞争能力,而不是良好的人格、科学的世界观以及健全的生活形式。 第四,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 “爱国主义” 、 “集体主义”等目标是高层次德育目标,具有品德发展的完美性,对于各德育阶段活动的影响是宏观的,具有总的指导性和方向性。发展性德育目标是现实的具有连续性的德育目标,表示德育活动在其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对各德育阶段的影响是具体的。 “德性的成长是具体的、有阶段性的,如果不分德育阶段,不关注德育对象的年龄阶段,把终极性的德育目标当作每一个阶段的德育目标,那就违背了德育规律,将会欲速则不达 。 ”而学校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甚至小学大学的德育目标
5、是一个水平的。 3综上所述,关注个体生命,追求人生幸福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目标的首要一环。因为人有一种追求幸福的精神性本能,德育的目标在于能够对个体当下及未来的生活有积极的作用,能够使受教育者生活得更好。 首先,道德是人为的。从道德的产生或起源看,是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社会实践过程中,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主动地选择和创造的。在此过程中,人是道德的建构者、设计者,道德是人活动的成果,而不是相反。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需要的变化,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扬弃旧道德和创造新道德,始终以道德的主人的姿态来对这一植根于人性深处的道德向度进行永不疲倦的探索和创造。 其次,道德是为人的。这一点要
6、从道德对于人的意义或人创造道德的目的而言的。人创造出道德绝不仅仅是为了创造本身或为自己制定一种必须服从的清规戒律以接受道德的役使,其真正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为了人更好的生存。道德不仅能满足人所特有的精神价值需要,呈现出人的生命存在中不可或缺的意义,同时道德在客观上还能为个体和社会带来一些功利性的价值。因此,在道德与人的相互关系上,道德是为人服务的。人不仅是道德的创造者,而且,人还是道德的享用者,是道德价值的体现者。道德是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作用和存在的价值就体现在它能使人性更加丰富和完善,去享受高品位的人生。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
7、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是毋需置疑的。 ”研究教育哲学多年的石中英教授深有感触地说,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学生的幸福、社会的幸福、全人类的幸福。就个人而言,受教育过程贯注人4生全程,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人的整个一生而言,受教育并不是目的,而是个人获得幸福的手段之一。美国教育学家阿迪斯瓦特曼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 成功的德育生成的新人的一个显著特征应该是他们体验过幸福,并从内心里渴望幸福,而且自信有能力获得幸福。所以,德育的目标是幸福地教学生怎样追求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 郑向玲.我国学校德育:偏失、根源与改革思路J.教育探索, 2003(12). 2 刘永和.主体育德学校德育的通途J.教育科学研究,2003(12). 3 郑文樾.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作者简介:白秀杰(1970.03- ) ,女,吉林洮南人,白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