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岩石的力学特性及静态试验分析摘 要:本文论述了岩石介质的受力破坏形态与强度,之后选取花岗岩进行静力学试验,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比较,得出二者的一致性,并说明了二者存在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岩石;力学特性;静态试验;强度 1.岩石的力学特性 1.1 岩石的受力变形特性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其变形按性质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图是岩石典型的完整应力应变曲线。根据曲率变化,可将岩石变形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微裂隙压密阶段。岩石中原有的裂隙在荷载的作用下逐渐被压密,曲线呈上凹形,曲线斜率随应力增大而逐渐增大,表示微裂隙的变化开始较快,随后逐渐减慢。A 点对应的应力称为压密极限强度。对于
2、微裂隙发育的岩石,本阶段比较明显,但对于致密岩石而言,很难划出这个阶段。 (2)弹性变形阶段。岩石的微裂隙进一步的闭合,空隙被压缩,原有的裂隙没有新的发展,也没有产生新的裂隙,应力应变基本上成正比关系,曲线近于直线,岩石变形以弹性为主。B 点对应的应力称为弹性极限强度。 (3)裂隙的发展和破坏阶段。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强度后,岩石中2产生新的裂隙,同时已有裂隙继续发展,应变的增加速率超过应力的增加速率,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逐渐降低,并成曲线关系,体积变形由压缩转变为膨胀。应力增加,裂隙进一步扩展,岩石局部破损,且破损范围逐渐扩大形成贯穿的破裂面,导致岩石破坏。C 点对应的应力达到最大值,称为峰值强
3、度或单轴极限抗压强度。 (4)峰值后阶段。岩石破坏后,经较大的变形,应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开始保持常数,D 点对应的应力称为残余强度。 岩石的变形性能一般用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两个指标来表示。弹性模量是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轴向压应力和轴向应变之比。弹性模量越大,变形越小,说明岩石抵抗变形的能力越强。岩石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除产生轴向压缩外,还会产生横向膨胀。这种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称为岩石的泊松比。泊松比越大,说明岩石受力后的横向变形越大,岩石的泊松比一般都在。 1.2 岩石的强度 岩石的抗压强度:岩石在单向压力作用下抵抗压碎破坏的能力。在数值上等于岩石受压达到破坏的极限应力,岩石的抗压强度是在单向压
4、力无侧向约束的条件下测得的,在单轴压力作用下常见的破坏方式有:(a)单轴压力作用下试件的劈裂;(b)单斜面剪切破坏;(c)多个共扼斜面剪切破坏,如图 2 所示。 岩石的抗拉强度:是岩石在单向受拉条件下拉断时的极限应力值。岩石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目前常用劈裂法来测定岩石抗拉强度。3岩石的抗剪强度:岩石抵御剪切破坏的能力。数值上等于岩石受剪切破坏时剪切面上的极限剪应力,常以黏聚力 c 和 内摩角这两个抗剪参数表示。室内实验主要采用直接剪切实验,楔形剪切实验和三轴实验来测定抗剪强度标。 在岩石的几个指标中,抗压强度最高,抗剪强度居中,抗拉强度最小。抗剪强度为抗压强度的 10%40%;抗拉强度仅
5、为抗压强度的 2%16%,岩石越坚硬,其值相差越大,较软的岩石差别较小。因此,岩石的抗压强度和抗剪,抗拉强度是相互联系的。 2.岩石静力学试验 2.2 试验装置和试件 本次试验使用 60 吨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采用徐州市鼓楼区花岗岩石材厂生产的花岗岩(抗压强度一般为 100250Mpa,抗拉强度为725Mpa,泊松比为 0.20.3,按抗压强度分为:微裂隙发育的花岗岩,中粒花岗岩和致密花岗岩) 。通过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煤炭与安全重点实验室进行制作打磨,试件采用静态力学试验的标准试件,为直径 5 厘米,高 10 厘米的圆柱体共三个。各试件之间的尺寸,允许有 的变化,试件表面用磨光机加工、游标卡
6、尺控制厚度,其表面不平整度严格控制在 0.02mm 以内。 2.2 试验结果 本次试验的加载速度为 ,试件的峰值强度分别为:107.516,109.478,105.147,107.380(Mpa) 。 试验发现,试件达到峰值强度后,岩石的破裂逐渐发展成为贯穿的4破裂面,岩石全面破坏,承载能力逐渐降低,最后完全破坏,岩石试件的破坏是瞬间产生的典型的斜剪切破坏,也就是图 2 中的岩石破坏类型(b) 。 通过仪器得到各试件轴向的试验力-位移全过程的曲线,以试件为例,见图 3。 通过试验,同岩石单轴加载条件下的变形相比,实测的曲线和四个阶段基本相符,只是相对于第四阶段峰值后阶段有些差别,对于微裂隙发育的岩石,第一阶段比较明显。图 3 中,第一阶段也是比较明显的,说明试件是有微裂隙发育的花岗岩。相对于第四阶段,由于试验中的加载速度比较大,岩石试件在最后突然破碎而失去承载能力,因此最后的试验力-位移曲线是一个断点。 参考文献: 1林英松,葛洪魁.岩石动态与静态弹性参数差别的微观机理.石油大学学报.2006.4. 2马飞,长杆弹对坚硬岩石侵彻的工程近似分析.徐州空军学院硕士论文.2008.3. 3李廷,席道瑛.动荷载作用下岩石非线性弹性响应研究.地学边缘.2006.5. 4李相然.工程地质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