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应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智慧追问钱广荣教授的道德悖论现象研究一书(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6月版)以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道德悖论现象为研究的切入点和主要对象,涵盖道德教育与道德评价领域,并关联道德哲学和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些“理论困惑” ,探讨了道德悖论现象的内涵、本质、模态、成因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意义等问题,共 5卷、33 节、110 目、34 万余言,是一部体例新颖、内容厚重的原创性著述,相信会引起学界关注。 钱广荣教授对道德悖论现象的专题研究起步于 21世纪初,第一篇研究论文道德选择的价值判断与逻辑判断发表在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当时的名称)2001 年第 3期,那时他还未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
2、金项目“道德悖论现象研究” (08BZX065)的资助。 道德悖论现象研究一书,用他自己的话说,既刻录了他多年对道德悖论现象的艰辛探索,也汇聚了他所率团队的集体智慧。在道德悖论现象研究出版发行之际,评说钱教授关于道德悖论现象研究的方法与路径,有益于我们认知西方人言说的“道德危机” ,科学认识我国当前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一、在分析“道德失范”中发现道德悖论现象的存在 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出现的“道德失范” ,是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主要表现,也是一个近乎家喻户晓的道德概念。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伦理学研究一直高度关注“道德失范”问2题,发起关于“改革与道德
3、”的广泛讨论。钱广荣教授积极参与其中,先后发表改革带头人品格的基本特征 、 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等系列论文。他认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道德失范”问题,并不就是“失德”或“缺德”问题,需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既有“失德”也有“尚德” ,即追求适应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新道德。因此,对“爬坡”造成的“失范” ,伦理学研究要能够适时发现和阐发其中蕴含的新的进步因素。基于这种基本认识,在逻辑悖论方法的启发之下。他开始系统研究“道德失范”中的道德悖论现象。 钱广荣教授认为有一类“道德失范”并不是主体故意“失范”的,他们本是“尚德”和“讲道德”的人,只因其行为或他者的行为曾出现事与愿违或适得其反
4、的结果,才失之于社会倡导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公共生活场所中的“见义不为”的“失范”现象就属于这种。就是说,道德悖论现象既是“道德失范”的一种表现,也是“道德失范”的一种原因。由此,他给出道德悖论现象这样一个界说:所谓道德悖论现象,就是这样一种自相矛盾,它反映的是一个道德选择和道德价值实现的结果同时出现善与恶两种截然不同的特殊情况。他强调指出,做人与做事一样都需要科学认识和方法,道德本是一种智慧,道德悖论现象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就在于说明和引导人们既要有“讲道德”的德性,又要有“会讲道德”的“慧性” 。 在把握这个基本学理的前提下,钱广荣教授从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道德悖
5、论现象产生的复杂原因,并将道德悖论问题划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两种基本形态。显性的道德悖论问题是在人们3的认知领域里出现的,它虽然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具有隐蔽的特点,但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却是可以一目了然的,很容易被人们发现,因而对它存在的客观性人们一般不会“见仁见智” 。而隐性的道德悖论问题,却需要通过事理解释和学术规整才能看清其自相矛盾的性状。 与此同时,钱广荣教授还立足于道德选择的逻辑起点,将道德悖论现象与道义逻辑悖论问题关联起来,将两者作了恰当的区分和比较,使得人们在认知道德悖论现象内涵的同时,能够触摸到它的外延,拓展在“道德失范”中把握道德悖论现象的视界。 二、在他山之石中创新道德悖论现象研究
6、的方法 道德悖论现象研究形成一种“小气候”后,引发了一些“商榷”的声音。有的学者指出道德悖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悖论,有的学者认为道德悖论是“一个伪命题” 。这些批评促使钱广荣教授重视对道德悖论现象研究方法的思考和凝练,并提出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方法借用”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他看来,科学研究中的不同学科之间的“方法借用”对于方法创新是十分必要的,而任何学科的方法都由“方法之神”和“方法之形”两个部分构成。 “方法借用”的真谛在于“借用”别个学科的“方法之神”而不是“方法之形” ,否则就反而会妨碍科学研究的方法创新。 在“方法借用”的问题上,钱广荣教授常对团队的同仁说,道德悖论现象最终被发
7、现、描述和列入自己系统研究的工作计划,不断取得进展,得益于著名学者张建军教授及其高足王习胜教授研究逻辑悖论的启发。张教授在逻辑悖论研究引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中,4提出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悖论需具备三个结构要素,即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严密无误地逻辑推导、可以建立矛盾等价式。钱广荣说,道德悖论研究正是借用“三要素”的“方法之神”展开的。但他同时又反复强调,不能因此而把道德悖论归结为逻辑悖论、 “一种逻辑悖论”或“作为一种逻辑悖论” 。沿着这种方法路径,他逐渐接触到道德悖论现象的本质问题,发现逻辑悖论与道德悖论都是合乎逻辑的“正确的错误” , “但是两者正确的错误内涵并不一样。一般逻辑悖
8、论是正确的思想错误 ,道德悖论是正确的行为错误 ,本质上并不是悖论 ,而是悖行因为做对了,所以做错了,肯定行为选择之善,就同时肯定行为选择之恶,反之亦是” 。正如王习胜教授指出的那样:逻辑悖论“作为一种理论事实或理论状况的悖论 ,其实是不能涵盖(道德悖论现象)实践层面之行或做的” 。 就是说,道德悖论现象本质上是道德实践逻辑范畴,道德悖论研究的学术旨趣不是要言说和描绘道德思维的规则,而是要揭示和把握道德实践的规律。正因如此,钱广荣教授在呈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道德悖论现象研究”的结项报告后,又开始思考“道德悖论研究的实践转向”问题,并将相关成果收录在他的道德悖论现象研究杀青之处,为今后继续探
9、索滞留了“且听下回分解” 。 三、在关注现实问题中捕捉道德悖论研究的话题 这是钱广荣教授研究道德悖论现象的主要方法与路径,也是基本经验。他一向主张,当代中国的伦理学研究,不论是研究基本理论问题还是伦理思想史问题,都要坚持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而要如此就要有“问题意识” 、5“历史中国问题意识” 、 “当代中国问题意识” 。在他看来,做学问,搞学术研究,头脑里“没有问题意识就是最大的问题” 。 为了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的伦理道德问题,钱广荣教授坚持每天收看央视“焦点访谈”和“今日说法” ,收集最新鲜的“问题” ,浏览网站和收录具有道德悖论研究学术价值的“新闻” 。他的电脑中储存有数百万字这样的“
10、问题资料” 。他的许多论文,如亲子鉴定:科技维护家庭伦理存在的道德悖论 、 社会公德维护需要建立社会公平机制以见义勇为和“见义不为”为例 、 不道德选择的合法性之悖论 、 不良品质的形成与道德教育的相关因素等,都是他对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到的具有悖论性征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成果。 这类成果多有中肯的学术见解。如亲子鉴定:科技维护家庭伦理存在的道德悖论认为, “亲子鉴定”在维护婚姻和家庭伦理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强化了男子亲权的意义,忽视了女子亲权的价值,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男女平等的婚姻家庭伦理的文明进步方向相背离;诱发和助长了夫妻间的不信任情绪,容易导致婚姻和家庭信任危机;强化了血
11、缘伦理意义,弱化了性关系的社会伦理意义,与婚姻关系的现代文明走向不协调;剥夺了胚胎正常生长的权利,侵害了孩子正当发展的权益,表现出对生命权和发展权的某种蔑视。在社会公德维护需要建立社会公平机制以见义勇为和“见义不为”为例中,钱广荣教授认为,社会公共生活需要见义勇为,但如果“见义勇为”之后是“好心不得好报” ,甚至“好心反得恶报” ,就应当注意反思公共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是否存在迷误对象的问题、主体进行道德价值选择和实现6道德价值时是否存在智慧和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道德价值选择和实现道德价值的过程是否存在不确定性的环境等问题。在不良品质的形成与道德教育的相关因素一文中,钱广荣教授指出,我们的道德教
12、育一直存在注重培养“道德书生”而轻视培养道德智者的弊端。这样的人是“知道人”却不一定是“得道人” , “愿”做道德人却不一定“会”做道德人,因而可能缺乏面对社会道德现实、正确看待和适应社会道德生活的品德素养,由此在实际的道德选择和价值实现中易于造成“自相矛盾”的道德悖论结果。 概观之,钱广荣教授研究道德悖论的方法与路径,已经初步形成一种独特的学术范式。正如他所说, “道德悖论现象研究这一当代学术话题,至今还处在提出问题的阶段上,不仅一些重要问题只是浅尝辄止,而且还有不少处女地尚未破土” ,而且学界至今仍有人对道德悖论现象研究不以为然。但是,这一应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开创性研究及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是值得关注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 最近,钱广荣教授表示,如果说道德悖论现象研究可以算作应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一个“道德认识论”的初步成果的话,那么,他今年获得的国家社会基金重点项目“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及应对研究(13AZX020) ”的最终成果道德实践智慧研究及专题系列论文,将会在“道德实践论”的视阈内拓展道德悖论现象研究的方法与路径,7深化应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研究。我们期待他关于道德悖论现象研究的新成果问世。 责任编辑:杨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