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户返贫现象的调查与反思.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616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征地拆迁户返贫现象的调查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征地拆迁户返贫现象的调查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征地拆迁户返贫现象的调查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征地拆迁户返贫现象的调查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征地拆迁户返贫现象的调查与反思摘 要:征地拆迁的目标包括为征地拆迁居民提供一定补偿,营造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 “征地拆迁户返贫”现象影响了拆迁户的生活质量,偏离了政府征地拆迁的目标。这种现象难以解决的主要原因是在补偿及后期安置工作阶段存在补偿金额制定缺乏统一标准、拆迁补偿评估价格不规范、补偿金额谈判缺少公开平台等瓶颈。要完善拆迁补偿标准,拆迁补偿评估要公开化,拓宽多元化沟通渠道,用“替代地补偿”政策拓宽征地农民收入渠道,加强对违规行政操作的监督力度,建立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监督程序,引入第三方理财机构,提高就业岗位数量。 关键词:征地拆迁;拆迁户;返贫;补偿金;补偿政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

2、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4)01-0076-09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日益发展,征地拆迁在我国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现象。 “中国广播网”2012 年 5 月 8 日报道称,杭州江干区受理了一起债务纠纷案,被告方因拆迁暴富,获得了近百万元的补偿款,但被告先后去澳门 40 多次参与赌博,不仅输光了家产,还欠下了 100 多万的外债。当地一位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称,拆迁户中一夜暴富又返贫者,估计有 10%以上。与此类似的许多征地拆迁户拿到补偿款后成为“拆迁富翁” ,但随之因挥霍、盲目投资等原因重新变得贫困。这种现象的诱因,除制度不够完善外,还由当前政府机构在征地拆迁后期的管理相对滞

3、后所致。如2果拆迁返贫现象得不到有效防止,返贫群体往往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为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对 C 市征地拆迁户返贫问题的实证调查 C 市近年来征地拆迁工作不断开展。以其所辖的净月旅游经济开发区为例,2009 年该区征地面积为 277 公顷,2010 年 997 公顷,2011 年1240 公顷,2012 年 1088 公顷。可见,在 2009 年以后,这个旅游开发区征地工作维持在一个较高且较稳定的水平线上。 (一)实地调研基本情况 南关区 B 村 2000 年开始因建设环城公路需要进行大规模拆迁征地,已有约 700 户(占全村近 25%)完成了拆迁征地工作(

4、但并非全部已经获得补偿款) 。据该乡工作人员介绍,B 村征地前也有大量村民外出打工,所以征地对多数村民经济收入结构影响不是很大。2012 年新开展征地工作中,补偿金额为每亩 16 万元,村民户均获补偿金从数十万到百万不等,其中约十户村民因缺少社会经验,做生意赔钱或被骗导致返贫;另有约十户村民坐吃山空,自己过度消费造成返贫。 经济技术开发区 C 村 2006 年拆迁完毕,征地拆迁户皆为农村人口,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情况不一。当事人甲介绍称,征地前耕地收入约占其家庭总收入的一半,征地后依靠工资仍可维持生计。但同村其他一些家庭收入完全依赖农业收入,该类人群返贫现象较为明显。 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 D

5、 村 2011 年征地拆迁完毕。当事人乙介绍,该地区补偿款标准按 1996 年国家标准(每平方米 47 元)给出,不符合当前居民生活支出水平,且拆迁过程中存在多种不规范行为。由于征地3拆迁时间短,该地区返贫现象不明显。征地拆迁户反对意见并未凸显于返贫问题上,而主要集中在价格不统一、不公正问题上。 高新南区 E 村 2000 年拆迁完毕。拆迁前该村所属乡镇系蔬菜典型乡,种植业发达,外出打工者极少(据村干部回忆打工人口比例不足 5%) 。拆迁前多数家庭有 10 亩到 20 亩耕地,户年收入可达 2 万元至 8 万元。拆迁发放安置补偿费户均约 20 万元。目前该村就业率较高,但多为普通打工者,人均收

6、入较低(月收入数百元到一千余元者居多) ,多数村民家中积蓄不多。综合拆迁前后两个时期村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可以认为,E 村普遍存在返贫现象。 高新北区 F 村 2009 年拆迁完毕,拆迁户皆为农村人口,农牧业占家庭收入比例较大。当事人丙介绍,当时其家庭种植收入约占总收入 1/3,养猪养鸡占了收入的一大部分,征地对该类家庭收入影响较大。由于拆迁时间较短,返贫现象存在但并不突出。拆迁户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政府将良田评为荒地,从而给予较少补偿费用。 净月区 G 街区 2009 年拆迁完毕,拆迁户组成多为 C 市农业大学的教职工家属和小商贩,主要补偿方式为产权置换。当事人丁介绍,拆迁前主要房屋为平房,拆迁后

7、回迁为楼房,政策为(拆前)一平换(拆后)一平,拆迁户自行承担差价。回迁最小户型也远大于平房面积,故户均承担差价在 7 万元以上。教职工群体工作较为稳定,拆迁前后收入几乎无影响,但拆迁对小商贩群体影响较大。其中一部分商贩系租房居住营业,该人群多数转租至其他街区;其他商贩承担了回迁差价,其中一部分人由于借债、资金周转不畅等因素导致返贫(参见表 1) 。 4(二)返贫现象的原因分析 1.征地拆迁户经济收入结构发生巨大转变,收入减少。该现象主要体现于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地区,此类地区特征为种植业及养殖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高,失地后家庭收入受影响较大。该类地区征地户平均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劳动技能和就业能

8、力,失地后往往只能从事打零工之类的工作,收入不稳定且较低。C 市某区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暂行意见显示,全区共有 14320 户被征地农民,总人口 78128 人,被征地农民适龄劳动力总数为 30602 人,其中就业人数仅 12258 人(其中还可能有一小部分就业人员为非适龄劳动力,笔者在调研中就遇到了两位分别为 67 周岁和 66 周岁的保洁员) ,仅占适龄劳动力人口的 40%。由于约 60%的适龄劳动力无法就业,导致征地农民平均收入大打折扣,而且该地区未就业人口中 18 至 50 岁的青壮年劳动力比例高达 81.8%,该年龄段人口就业欲望强烈,得不到劳动岗位也增加了该人群上访或实施犯罪的风险。 2.被征地农民的择业标准太过理想、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就业率低。由于手中握有大额征地补偿款,造成被征地农民最初的择业取向更偏于理想,期望虚高。被征地农民的工作热情往往来自于未来压力而并不是现实压力,直到经济压力产生作用就业需求才归回现实。如何缩短这段就业心理调整期,是推进被征地农民尽早充分就业必需破解的难题。存在返贫现象地区的调研对象普遍认为,该拆迁地区有一些怀着“坐吃山空” 、 “有存钱就不想挣钱” 、 “过一天算一天”想法的返贫人员,这些调研对象一致认为不上班赚钱是返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