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哭声,震撼!.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618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断,哭声,震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断,哭声,震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断,哭声,震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断,哭声,震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断,哭声,震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断,哭声,震撼!广播里传来“老焦”的事迹 1966 年 2 月 7 日,天已经透亮。冬日的气息将尽,然而春意尚未萌动,苍白的阳光隐略显现着自己的弧印,凛冽的寒风依旧抽打着光秃秃的树枝。豫东大地的一方小县城兰考,一如往常地欣欣然在这样的气息里睡醒过来。 一天的工作即将开始。位于北街小学附近的人们刚刚起床,他们穿着厚实的冬装,呵着白气,跺着脚,排队等待洗漱。有的百无聊赖,吐纳着一夜的腌臜之气;有的前后扭着脸,窃窃私语着各家的鸡零狗碎;有的就抻直了脖子竖起耳朵,听到要紧处也凑上几句;也有的嘟囔着前面洗漱得太慢 就在一片喧闹之中,人们身后不远处的大喇叭突然响了起来:“现在播送人民日报记者穆青、冯健

2、、周原采写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大伙一听这中央人民广播里说的竟是“老焦” ,便纷纷停止交谈,伫立在原地,伸着耳朵听起广播 录音室里的中断 时间退回到这日的清晨。北京。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录音室里,气氛有些异常。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上午就要播出了,可是录音制作却遇到了“大麻烦”:稿子还没念到一半,中国“头牌”播音员齐越已经泣不成声 2中断。中断。录音一次次地被迫中断。到后来连录音编辑都挺不住了,趴在操作台上哭起来 闻讯赶来的几十位播音员、电台干部肃立在录音室的窗外,静静地看、默默地听、悄悄地擦眼泪终于,齐越念到了最后:“焦裕禄同志,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电波发出,

3、一个伟大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全国。那苍劲有力、饱含激情的声音传遍了千家万户,震撼了亿万人民的心灵 哭声弥漫的兰考街头 1966 年 2 月 7 日这天,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新华社供稿,署名作者为穆青、冯健、周原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时通过电波,用 1 小时 20 分钟向全国诵播。 “很多人都发现,无论开会、作报告,他经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广播继续着。 此时,兰考北街小学附近那群早起洗漱的人们,为了听得更清楚,早就围坐在了北街小学的大喇叭下。 然而,刚才还有说有笑的村民,这会儿,男的忍不住红了眼眶

4、,女的已经大哭了起来。 不光是在北街小学附近,凡是能听到广播的地方,都聚集着许多村民仔细聆听。此刻的兰考县城如同跌进了厚重的静默里。广播周围的每个人都屏气凝神,仔仔细细地听着广播里的播报,生怕漏掉一个字一句话。随着诵播的渐渐深入,时间似乎凝固了,每一个人似乎被一种力量3感染着召唤着,人们出神地望着,好似想起了“老焦”工作的点点滴滴还有村民陆陆续续挪着步子围过来,没有言语,都静静听着广播里那深情而悲痛的声音。慢慢地,人群里开始有人啜泣,有的任由眼泪从脸颊肆意地流到脖颈。一位中年妇女悲戚地从人群里走了出来,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往日兰考那喧嚣的街头,别的声音都消失了,传来的只有阵阵哭声。此时的兰考人民

5、毫无保留地宣泄着对“老焦”的思念。 当晚整整一夜,兰考县邮电局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电话那头都在询问刊载焦裕禄事迹的报纸什么时候能到 焦裕禄的名字传遍全国 这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经发表,就像平地一声雷,惊天动地炸响了全国。一时间,这位去世已近两年的县委书记焦裕禄,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就在人民日报发表这篇通讯的第二天,许多报纸纷纷转载并发表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文章。中央各部委、各大行政区党委、不计其数的基层党组织,相继发出通知或作出决定:号召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焦裕禄学习的热潮。 当时,为了深入地、连续地宣传报道焦裕禄,穆青再次来到兰考,一

6、边继续采写焦裕禄事迹,一边指导新华社河南分社制订宣传计划。根据当时的形势需要,新华社河南分社暂时迁到兰考现场办公。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一批批记者、作家、画家,成千上万的干部、工人、学生, ,都向兰考奔去。前往兰考的人太多4了,以至于铁道部破例发布公告陇海线的列车一律在兰考这个三等小站停靠。 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件,一笔笔数额不等的汇款,一批批重量不一的物资从全国各地寄发到兰考。全国人民从精神上鼓励兰考,从物资上支持兰考,从行动上帮助兰考。 “余学焦”那无法退回的汇款 当时,兰考县委每天接到的来自天南地北的信件堆积如山。 其中,一位叫高洁的同志的来信这样写道:“我正在北京治病,

7、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这封信非写不可这些天,我的心紧紧地被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吸引着,我的眼睛总是被泪水蒙住,眼泪滴湿了手中的报纸我还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请求县委把兰考一个最穷的队介绍给我,作为我的家,建立关系,长期联系” 后来,高洁寄去了 600 本书,兰考收下了;高洁化名“予松”寄去的钱,兰考县委查明后,退了回去。因为县委规定:为继承焦裕禄提倡的“自力更生”精神,外地汇款,一律退回。 可有些汇款就无法退回,因为全国各地不少群众化名“余学焦” (“我学焦”的意思) 。甚至,一张一千元的汇款单上写的名字也是“余学焦” 。 “我们当时几次都泣不成声,深感震撼” 这篇通讯刊发 43 年之后的 20

8、09 年 4 月 1 日,在河南调研的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专程赶赴焦裕禄纪念园。 5与焦裕禄子女亲属围坐在一起,习近平感怀着焦裕禄同志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习近平动情地回忆说:“焦裕禄精神不仅影响着你们,而且影响了几代人。1966 年 2 月 7 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我当时正上初一,政治课张老师念了这篇通讯,我们当时几次都泣不成声。特别是讲到焦裕禄同志肝癌后期坚持工作,拿个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时,我深感震撼。焦裕禄精神对我影响很大。我任福州市委书记时,在焦裕禄同志逝世纪念日,我感慨万千,就填了一首

9、词,有感于纪念焦裕禄,当时福州日报登过。焦裕禄同志是一个很高很高的标杆,虽不可及,但我们要见贤思齐。 ” 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 上世纪 60 年代,地处黄河盐碱故道的兰考,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风沙、盐碱、内涝成为“三害”并在兰考大地上肆虐。 “三害”也成了焦裕禄和兰考人民的最大敌人。土地荒芜,人口外流,兰考出现一片贫穷凄凉的景象。 而今,站在兰考县的街头,记者看到的是片片绿意盎然的泡桐树,条条平坦笔直的柏油路,座座正在建设的现代大楼历经 50 多年,今日的兰考实现了“四大转变”:漫天风沙变为天蓝地绿;不毛之地变为产粮大县;农业为主变为工业支撑;出外逃荒变为丰衣足食。 这是中国抗灾史上的奇

10、观。为这一进程献出宝贵生命的焦裕禄,成为新中国英模画廊中最为耀眼的形象之一,与雷锋、王进喜、钱学森等齐名,被中央组织部誉为“建国以来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 。6这些共产党员的精神传播,都经由中国新闻界,尤以穆青等宣传焦裕禄的报道最为经典。 就在长篇通讯发表后 20 天,另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经各级领导协商,决定了却焦裕禄生前的遗愿,把他的坟迁回兰考。很快,焦裕禄的灵柩从郑州由专列运回了兰考。 一篇通讯,引发如此效应,前人何曾见过?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 新华社资深记者,后来成为新华社社长的穆青,就是以写出焦裕禄大通讯而闻名世界的。这篇经典的通讯成为他的代表作,他的名字和焦裕禄的名字联在了一起。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国明曾评价说:“新闻记者与先进典型同时为社会认可,同时交相辉映、名垂青史,这种现象在中国新闻史上,乃至于在世界新闻史上,都是罕见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