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大学城空间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摘 要:大学城空间给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空间教学模式集公平、优质、创新、开放于一身,是教学工作发展与变革的方向,其各项新特性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成效。充分利用大学城空间这个平台来展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是当前我们可以深入探索的课题。分析了基于大学城空间开展课程教学的特点,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模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城空间;高职;建设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01-02 在高职院校,教师们不
2、停地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新模式,而大学城空间的产生和运用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综合信息平台。国家“十二五”教育战略目标是到 2020 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创新、优质、开放、公平的教育。大学城空间是一个学习沟通交流的实名制平台,是开放的教学窗口和学习天地。它是一个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以素材资源为补充的共享型学习和教学资源库。 一、大学城空间的产生及运用 2010 年 6 月,湖南省教育厅在全省高校中推广“大学城”网络学习平台,使高校教育网络化、信息化。大学城空间是以2Tag、RSS、Wiki、Web2.0、SNS、Blog 等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AJAX、XML 等理论,以远程教
3、育为核心,综合了远程教学、及时通讯、网络办公、全民媒体、商务管理、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的远程教育互助平台1。高职院校为了适应“国际化、信息化、标准化、模块化”的要求,把职教新干线引入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中,在大学城空间里,教师和学生建立了各自的平台用以交流和学习,利用大学城空间教学对于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二、大学城空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空间网络化 教师们利用空间重新解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课程教学资源分解为基础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电子教案、课件、案例分析、心理咨询、视频、活动开展、作业批阅、科研等部分,并把相关资料上传到大学城空间,形
4、成系统性的课程库和模块化的资源栏目2。教师还运用超链接技术制作表格化电子教案或图像教案。运用表格化教案教学使教师的教更加系统、深入,学生的学更加便捷、自主。 (二)教学方式交互化 在大学城空间,教师和学生可以创造性建设个性化的空间,包括收藏、分享、群讨论、发布、交友、通讯等功能。在群组式师生互动平台中,教师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群组,将授课班级的学生加入到空间群组中,教师在群组中发表本课程主题的帖子,如人际关系优化、恋爱心理、新生适应、网络成瘾等来和学生进行网络互动3。群组的建立,使教学空间从教室延续到网络中,教学时间自由化。通过群组互动的交3流形式和教育模式,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趋于平等。 (
5、三)教学活动协作 协作化是指在大学城空间里,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等之间的学生能进行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课外讨论,他们通过大学城空间平台,一同探讨心理咨询案例、心理调适技能以及他们自身能产生共鸣的一些心理现象,从而获得理解、支持和同理心。同时,大学城空间也为教师相互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教学技术和心理咨询技术的学习与互助,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在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完备了。然而,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停地变换,于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被提上了
6、日程,在很多高校里,这门课程已设为了必修课程。但是,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一门公共课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4。据统计,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里,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是非专业的,师资力量明显欠缺。他们在教授过程中显得枯燥乏味,与现实问题严重脱节的理论灌输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学校的教学改革也常常忽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建设得不到重视,学生来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为了修完学分。在课堂里,老师在上面一通理论讲授,学生在下面睡觉或玩手机,违背了开设该课程的初衷。教师不能采取有趣的教学活动、丰富的语言以及反映他们心理特征的案例分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单纯的课堂讲学和简单的教学模
7、式引起4学生厌倦感5。而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就业与生活压力的增大,成为他们的心理障碍,并对人格的健全产生严重影响。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认知,消极逃避自身的心理问题,碍于面子,不愿正面主动地去通过科学的途径进行疏导,他们这种认知的偏差导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未未能发挥实效性,这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的绊脚石。因此,以上这一系列的问题急需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改革,而利用大学城空间建设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是一个新的转折点。 四、基于大学城空间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随着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发展,湖南省教育厅于 2010 年 9 月为高校教育信息化搭建了平台大学城空间
8、,于是各高职院校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大多数高职院校从校领导到各二级学院院长,再到各个教师都立马投入到大学城空间的建设和教学运动中6。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旧模式也受到了冲击,教育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甚至师生关系等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优势,利用大学城空间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 (一)利用大学城空间实名制搭建平等、透明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 每个师生在大学城空间里都有个人实名空间账号,不同单位使用不同的空间通栏,同一单位的使用相同的空间通栏,在空间主页面中每位会员都有自己的真实简介,教师注明了所在系部或教研
9、室意见及职称,5学生注明了所在班级、职务,兴趣爱好等,师生头像均使用证件照,严格执行和落实了实名制。不论是谁,其空间均是开放的、透明的,任何人均只需通过搜索就可点击进入自己想浏览的空间。 这些特性使得在大学城空间,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可以轻易找到学生,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平等、透明的交流。大学城空间还提供了群组式互动平台,可以建立不同班级群组,如学生干部群组、授课班级群组、行政班级群组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在群组中自由展开讨论。如果不设置权限,所有在留言板上或是群组里的讨论都是公开透明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发布信息,与学生留言沟通,通过关注群组讨论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10、关注学生并加以正确引导。 (二)利用大学城空间搭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 大学城空间实现了全员覆盖,包括全校教师、学生、所有行政部门的员工,人人使用,天天使用,这就为我们搭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提供了可能7。点击进入相关教师空间可以查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点击进入职能部门员工空间可以看见学生的意见、建议或投诉等,点击进入学生的空间可以查看到作业提交情况,上课情况、最近与人沟通情况、对课程的喜爱程度、情绪等,从而可以全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利用大学城空间加强隐性心理健康课程教学 大学城是一个平等、开
11、放的空间,可以给“90 后”的大学生们提供一种自由、平等、多元化的学习氛围,利用这个这个平台成立一种发散6式的课程教育模式,学生平等地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可以通过改革工作方式,美化个性化自己的大学城空间,丰富内容,吸引学生点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空间,阅读信息,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在空间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主动给学生留言,积极关注,形成一种情感磁场,从而吸引学生回访,提升教师自己的大学城空间的点击率8。教师不断加强空间的建设,展示原创文章、精彩视频、专家访谈、经典心理美文、心灵电影赏析、活动开展实况、社会热点时事资料等展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空间的魅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
12、潜移默化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四)利用大学城空间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制度 大学城空间是一个平等、公开、透明度极高的平台,其最大的特点是资源的丰富性、时效性和交互性,高职院校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功能构建多元的课程考核制度。 本课程考核是过程考核,以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分,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表现、课内外活动情况、日常家庭作业、心理成长状况等;期末考核以考查形式进行。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大学城空间使本课程的考核具有发展性、全面性、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本课程考核不强调知识认知的精细化,不采用百分制,采用五分制评定,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考核学生从课堂内到课堂外的综合心理素质。教
13、师可以将考核细则上传到空间里,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具体实施办法,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改革与构建。考核制度一旦定型,教师要在空间将其透明化,学生可以在空间明确地了解到自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方7面情况。 (五)利用大学城空间提升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既要有心理学专业、教育学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历,也要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同时要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来教授知识、传递信息、声音、图片和动画等。可以熟练地利用网络设备与学生进行对话,分享网络中的教育资源,不受时空的限制,能打破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积极改革第一课堂,活跃第二课堂,延伸大学城空间课堂9。教师能以课堂教学为中
14、心,将心理咨询、心理普查、团体心理辅导、学生社团心理活动、心理网站、校园媒体、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影视赏析等第二课堂活动纳入空间课程建设,将心理援助等服务社会的第三课堂活动也纳入空间课程建设。利用空间互动平台让学校管理者和其他教师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共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利用大学城空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自学、互动、互助、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广阔平台,让学生在庞大的网络资源库中有效地获取信息资源,分析信息资源,处理信息资源,掌握信息资源,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协作和办事的能力,更能为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会学习、会应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5、1百度百科.大学城EB/OL.http:/ 2刘洪宇.空间革命一高职院校开放发展的新起点J.长沙民政职8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3). 3曹述蓉.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师角色转变的契机J.湘潮,2011, (11). 4刘翔.大学城空间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民主教学J.民主教学,2013, (11). 5胡梅.因势利导搭建世界大学城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南方论刊,2012, (12). 6陈为满,孙士兵,马佩勋.基于流媒体的世界大学城空间课程的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9). 7张东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初探J.甘肃高师学报,2008, (2). 8林海春.基于大学城平台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 (9). 9李秀娟,唐召云.传统思政教学向空间思政教学转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