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复习要点总.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75788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旅游复习要点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生态旅游复习要点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生态旅游复习要点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生态旅游复习要点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生态旅游复习要点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生态旅游 (复习要点) 2 第 一 章 生态旅游概述 本章 教学 内容 提纲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内涵 生态旅游的特征与类型 生态旅游的原则与标准 生态旅游的作用与影响 生态旅游与相关旅游的关系 教学目的 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类型、作用、影响;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 特 征、 原则、 标准;辨析生态旅游与相关旅游的关系与区别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原则与标准;难点在于明确生态旅游与其他相关旅游的异同。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 结合 幻灯与 视頻 等教学媒体 讲授与讨论 相 结 合。 教学 手段: PPT 课件、九寨沟景区与古东景区视 頻 与图片等。 教学内容 ( 要点 ) :

2、一、什么叫生态旅游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 . “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 旅游: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 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种说法。依据内容,生态旅游概念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定向于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旅游概念 定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生态旅游概念 定向于行为规范的生态旅游概念 卢云 亭生态旅游学(第二版)表 1-1( P6-23) 表中共有 111 条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这一概念的本质和文化内涵,充分揭示了生态旅游这一特殊旅游方式的活动规律、特征及标准。 (一)生态旅游概念 1、生态旅游概念 (

3、 1) 生态旅游概念一: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 顾问墨西哥人谢贝洛斯 .拉斯卡瑞 “生态旅游”是 1983 年由他首次在文章使用这一概念的。他指出,“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因此,自然景物不能受到损害”。 强调“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欣赏 和游赏古今文化遗产的同3 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享受和考察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 ( 2) 生态旅游概念二: 澳大利亚联邦旅游部 1994 年在制定其国家旅游战略时候 ,由 Ralf Buckley 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环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综合。 指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

4、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并制定了涵义广泛的生态旅游概念框架。 ( 3) 生态旅游概念三: 国际生态旅游学会( 1993) 具 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 4)生态旅游概念四: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 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是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 5)生态旅游概念五: 卢云亭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系教授,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旅游地学和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并指导旅游地

5、理专业研究生。 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 想为指针,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目的)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是一种专项性的自然旅游形式。 2、生态旅游概念的两大共识 综上述可见,虽然目前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尚未确切,但生态旅游概念已在两个方面明显达成共识: 一是生态旅游是回归大自然的旅游 ; 二是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促进作用的旅游 。 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构建了生态旅游的基本科学含义 。 (二)生态旅游的本质与内涵 1、分析案例 九寨沟“生态旅游”开发模 式与管理策略 (观看视频并思考讨论) ( 1)九寨

6、沟简介 被誉为 “世界第一景”、“神奇的绿宝石”、“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1992 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997 年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 2001年获得“绿色环球 21”证书。是目前全球唯一同时获得三项国际桂冠的生态极品旅游区。2000 年被评为我国首批 4A级景区。 地理位置: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中南部。距成都 400 多公里,景区由三条总长 80 公里的沟谷构成(成“ Y”型),因沟内原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资源 特色:整个景区集翠海、叠瀑、彩林、雪峰和藏羌民俗文化于一体,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 ( 2)九寨沟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游客的食宿行游购娱: 吃 沟

7、内具民族特色的自助餐;住:沟外民族特色宾馆或民居;行 网上预订车票、门票、酒店;游:乘观光车或步行游美丽景观;购 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和土特产;娱 体验民俗风情(服装、歌舞等) 景区生态环境及保护: 环境质量俱佳、环保设施齐全(如环保观光车、环保厕所、吸烟区等)。 4 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参与景区各项旅游服务、 出租民族服装、出售民族旅游商品等。 ( 3)九寨沟生态旅游的开发理念与管理 引入国际标准化管理,坚持保护与开发“双赢”,实现生态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 坚持绿色建筑 浓郁的藏羌民族建筑特色。且在造型和体量上,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还建设了沟内游客转换中心和入沟处的生态广场。 开辟绿色通道 开

8、通了以石油液化气为燃料的绿色观光车,并实行统一循环载客游览(此举走在国际前列)。同时景区 60 多公里道路上,铺设了“黑色化”柏油路面,修建了格调与景观一致的木质观景亭和木桥、站道,实行人车分流。安全且减少 了尘埃和游人活动对海子的影响。 强化排污治污 率先在景区内引进 “智能型全自动免水冲环保型生态厕所” ,采用电子控制,自动更换保洁用袋,排泄物通过自动打包后,运行景区外进行处理。同时还配置了 8 辆环保型车载式流动厕所。实现了上厕自动化,厕所管理人性化,粪便处理机械化,实现零污染。沟内仅保留一个餐厅,供游人午餐,有效地控制和治理污染源。 护林防火放在首位 建立了园林防火监控系统,制定了森林

9、防火扑救预警方案,成立了防火指挥部、专职消防队、巡山队、义务灭火防火保护站;投入巨资配置消防设施设备,坚持对 居民进行护林防火救火教育,坚持对游人进行“入沟须知”宣传(如沟内不许吸烟,违反者罚款 200 元以上)等一系列措施的深入落实,使九寨沟创造了 25 年无森林火灾的佳绩,至今还保持着 63.5%的森林覆盖率与 85.5%的植被覆盖率。 保景富民 关闭沟内所有宾馆,在景区外规划建设了“九寨沟民俗文化村”(晚上娱乐活动),实施游客“沟内游、沟外住”;每年拨专款 800 多万元作为景区居民的生活保障,人均不低于 600元 /月,同时还安排了 600 多名居民从事保护、环卫和经营服务工作,实现了

10、居民由农牧型向旅游环保经营服务型角色转换,妥 善地处理了“保景”与“富民”的关系,落实了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管理的可持续旅游政策。 限量旅游 从 2001 年 7 月后,九寨沟在全国率先实施“限量旅游”策略。根据规划科学测算,九寨沟的最大容量为 12 000 人 /日。九寨沟坚决按此环境容量指标,真正体现了九寨人“保护至上”的开发理念,显示了九寨人民发展现代旅游、打造世界生态旅游精品的胆略和气魄。 工作精细化、服务人性化 在全国景区率先启动了“数字九寨”,“数字九寨”通过摄像探头和远程通信,把整个九寨沟景区置于全面监控之下。在沟内 25 个主要景点都设有应 急电话,游人走迷路了,只要按住前端按钮,

11、监控中心马上会接到电话予以帮助。另还设有吸烟区、医疗服务中心、环保宣传与教育中心、咨询服务中心等。 讨论 A、九寨沟生态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有哪些?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资源、活动、理念、措施等) B、九寨沟生态旅游开发反映出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提示:旅游性质、旅游地、旅游对象、旅游目的) 2、生态旅游的内涵 ( 1)生态旅游的对象 是自然区域,以及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文化; 5 ( 2)旅游者的行为 不对或尽量少的对生态 环境造成危害; ( 3)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性 尊重他们应有的权力,改善其生活水平 ; ( 4)具有生态环境的教育功能 提高甚至改变游客的环境观和生活方式。 (

12、 5)尽量满足旅游者 了解、认识、欣赏、体验、研究自然和文化的需求。 二、生态旅游的特征 地域上 自然性 层次上 高品味性 利用上 可持续性 科教上 多功能性 活动上 强参与性 形式上 专项性 体验上 高雅性 思想上 生态性 三、生态旅游的原则 (一) 旅游者行为约束原 则 旅游者必须对观光、游览、休闲、学习、考察的环境予以关爱。 (二) 旅游地生态保护原则 生态旅游开发以不破坏旅游地生态环境为前提,保护第一。 (三) 旅游业经济发展原则 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利用适当的经营管理方法与技术,提供服务,使当地民众能从中获益,而且使游客满意的旅游体验,从而促进旅游业经济良性发展。 我国生态旅游学者张

13、建萍在所撰写的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将上述原则进行了细化: 1、小规模。人为操作因素、人工设施愈少愈好。 2、重质不重量。游客人数宜少不宜多,且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 3、局部开放与管制。 4、联结并保护当地文化与环境。 5、科学的监测。 6、准许行为与可接受程度的制度。 7、借助旅游规划与管理技术,辅助保护区的经营管理。 8、保护第一原则。 9、“双赢”策略。 10、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包括自然环境、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区域。 11、教育的观念。 12、应促进旅游经营者对自然和文化环境负责并为之行动的精神及伦理 13、应 为旅游资源、当地社区、行业提供长期的利益,这种利益可能是 保护性的、科学的、社

14、会的、文化的或经济的。 14、使用者付费的观念。 6 四、生态旅游的标准 1、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 作为生态旅游展示的对象 生态系统,必须是原始的自然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即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 人文生态系统 :指人工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采取生态旅游管理形式,并已形成许多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如农业生态系统(龙胜 龙脊)、水库生态系统(灵川青狮潭)、城市生态系统(桂林两江四湖)、文化生态系统(云南丽江古城)等。 自然生态系统 :是生态旅游的主要观光和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系统、水域(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等; 事实上,最

15、早的生态旅游对象,主要定位于自然景物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 西方国家历来把生态旅游定位在这个基点上,但到了东方,尤其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大自然被熏上了浓浓的文化味(如四川峨嵋山已成为佛教圣地),很难将自然景观和文化截然分开,这就形成了 生态旅游对象为“自然景物 +文化遗迹”的双重性特点。 随着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和体验,如今无论是东西方都已把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欣赏纳入了生态旅游的对象范畴。认为生态旅游的资源与环境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点,从而赋予了生态旅游更广泛更全面更科学的含义。 2、社区的参与 社区指生态旅游对象所在的区域。 那里应该有:相当数量的职工、农民和自

16、由职业者参与 生态旅游的工业(生产旅游工艺品)、农业(种植土特产)、其他产业(推销旅游产品、文艺演出、导游、宣传、交通、饭店服务等)中。 保证当地居民获得一定的生态旅游经济效益,解决因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而给他们的经济收入出现的矛盾冲突,让他们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队列,效果更好。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有四个最突出的优点: 1)从经济方面看,社区参与使其直接受益,在一些贫困地区称“旅游扶贫” (如桂林龙胜县泗水乡红门瑶寨 ) 2)从旅游方面看,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渲染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增加吸引力 (如云南泸沽湖摩梭人的母系社会形态 ); 3)从环境保护方面看,社区参与可为保护

17、提供动力(谁保护谁受益) 4)从社会发展方面看,发展旅游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 龙胜县泗水乡红门瑶寨的 26 户红瑶居民 1998 年的人均收入仅 900 元, 1999 年这个村寨开发神秘的红瑶民族风情旅游资源,迅速成为有名的旅游村寨,半年就一举脱贫,实现旅游收入 5.8 万元,人均增收 540 多元,创造了旅游致富的奇迹。 3、旅游设施生态化 生态旅游的体验标准就是旅游设施处处体现生态性。 如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均要以生态的要求和标准来设计 提供环保车、生态停车场、生态厕所、绿色饭店、绿色食物(野生或 未使用杀虫剂的蔬菜,只吃绿色植物的肉类动物等)、绿色服务(如吸烟区、急救中

18、心、环保教育等)、开展不损害生态环境的绿色旅游活动(如在旅游区外进行民俗表演)等。 7 4、生态旅游的对象应受到保护 把保护旅游对象作为“第一”原则,使之贯穿于生态旅游的全过程,这是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的根本区别。 五、生态旅游的规范 1、旅游者规范 ( 1)按照景区管理人员及自然保护人员的吩咐,不接近、不追逐、不投喂、不恐吓动物等; ( 2)对野生植物,则要自觉不踩踏; ( 3)对 于被保护生物及制品,不采集、不购买、不携带; ( 4)要本着支援当地人生活、有利于物种保护的态度,购买经认可的纪念品; ( 5)不乱扔垃圾,不污染水土,积极参加保护自然生态的各种有益活动。 2、旅行社和导游规范 对

19、于旅行组织策划者及导游来说,则要有引导游客保护自然的意识,要选择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目的地,尽量避开那些脆弱、敏感的生态地域,对于那些对自然生态资源只想利用而不重视保护或接待体制不完备的地域,即使他们有意安排招徕生态旅游,也应极力加以回避。 3、生态旅游区管理者规范 对于 自然生态地域(保护区),根据各生态地区的不同要求,减少使用机动交通工具,提倡畜力、人力、自然能交通工具或徒步旅行,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的污染 六、生态旅游与其它相关旅游的关系 1、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 首先,尽管生态旅游者与传统旅游者有时利用相同的自然区域,然而其态度、兴趣明显不同。 再者,生态旅游所需条件不同于传统旅游,如其基础

20、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 1/4 左右。 大众旅游 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方式。主要特点是: 旅游者人数众多,旅游线路为大家所熟悉,产 品标准化程度高,旅游经营者往往采取薄利多销的方针。 2、 生态旅游与探险旅游 : 探险旅游( adventure tourism) 通常指到受人类干扰较少的原始自然环境中去,通过在有一定危险性的环境中磨炼获得个人价值的再创造和别人对自己的一种认可 常称背包客 3、 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 以观光、欣赏大自然风光与景物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 8 讨论: 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探险旅游、自然旅游的本质区别? 本章小结 1

21、、如何理解生态旅游的科学内涵? 2、生态旅游的 主要对象(内容)包括哪些? 3、生态旅游有何特征? 4、生态旅游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5、界定生态旅游要依据哪几个标准? 6、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的主要区别? 点评 : 下列画面属于生态旅游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画面一:森游 06-1 龙脊、蝴蝶谷之旅 画面二:生态旅游教研室教师灵川小东江之旅 问题: 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意识与责任的旅游方式,其责任人应该是谁? 9 第二章 生态旅游产生与发展 本章 教学 内容 提纲 : 生态旅游产生的 原因 生态旅游发展的历程 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生态旅游的三大效益 教学目的 : 了解生态旅游产

22、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掌握生态旅游的三大效益。 重点与难点: 重点 : 了解生态旅游的产生原因、掌握生态旅游的三大效益; 难点 : 生态旅游发展 历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以及各典型代表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分析 。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 结合幻灯与 视頻 等教学媒体 讲授与讨论相 结 合。 教学手段: PPT 课件、 各 代表国家的生态旅游产品 视 頻 与图片等。 教学内容 ( 要点 ) : “生态旅游”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赫克特于 1983 年提出、由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生态旅游顾问墨西哥人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 1983 年首先在文章中使用。 它用来表明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同时

23、强调被观光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是在持续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旅游活动。 在此之前曾经出现过许多与生态旅游相当或密切相关的名词有:自然旅游、科学旅游、农业旅游、探险旅游、乡村旅游、选择性旅游、适当的旅游、低影响的旅游、轻松的旅游等等。但这些概念都没有明确反映出保护环境或资源的要求,均不如生态旅游的含义那样全面和深刻。 生态旅游被认为是目前最能实现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它一产生就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生态旅游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并迅猛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旅游市场内外的诸多因素。 一、生态旅游产生的原因 1、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 社会背景 科学技术的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

24、增长,导致: ( 1)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需求增大; ( 2)人类面临着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的威胁,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与日俱增; 鉴此,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既使旅游业的增长又保证环境持续利用 “生态旅游”这一内涵丰富的旅游方 式便应运而生了。 2、市场需求的拉动 外部原因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旅游者对旅游的的感知、期望、态度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相10 应的变化 即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旅游环境质量。 生态旅游既要保证生态环境不会因旅游活动而发生难以接受的改变,又要尽量满足消费者的旅游需求,保证其旅游体验的质量不会因为必要的限制而导致难以接受的下降 故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青睐,成为

25、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可见,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为生态旅游的产生提供了强大的需求拉力。 3、行业内部寻求持续发展 内在动力 传统 的旅游发展模式,由于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旅游景区和景点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的不和谐建设 旅游资源品位下降、生态环境质量退化、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人们逐渐意识到再不改变发展模式,只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将导致旅游资源的全面退化乃至枯竭,使旅游业的发展空间被限制。 为此,需要一种更有生命力、更负责任的旅游发展的替代模式,来保证旅游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着特别保护责任的旅游发展模式

26、 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 发展的必然选择。 4、传统旅游存在诸多弊病 寻找新的旅游形式 传统旅游强调“发展经济”,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最终导致旅游环境遭受破坏并进一步恶化的局面。 我国传统旅游中存在的突然环境问题如: 山地风景旅游区 垃圾、污水、索道等污染及破坏景观 海滨风景旅游区 垃圾、污水污染海水,宾馆破坏海滨景观 自然保护区 垃圾、中草药采集等污染且引起物种不良变化 旅游城市 废物、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 可见,传统大众旅游形式存在的弊病 ,促使 人们寻找新的旅游形式是生态旅游产生的必然结果。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从生态旅游的兴起发展至今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生态旅游兴起阶段 (2

27、0 世纪六七十年代 -20 世纪 80 年代初 ) 生态旅游蓬勃发展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初 -20 世纪 90 年代中叶) 生态旅游稳定成熟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中叶至今) (一)生态旅游兴起阶段 1983 年以前。一些学者开始思考传统的大众性观光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系列与生态旅游相近的观光旅游方式。 归纳如下:自然取向的旅游、 自然旅行、自然导向的旅游、友善的环境旅游、环境朝圣、永续观光、另类旅游、伦理旅游、软性旅游、自然观光、野生生物旅游、绿色观光、特定主题的旅游、适宜的旅游、负责的观光;此外还有自然旅游、科学旅游、农业旅游、未经破坏地区的旅游、探险旅游、乡村旅游、选择性旅游、适当的旅游、低影响的旅游、轻松的旅游等等。 以上所列名词有一共同特点 即相对于传统大众旅游提出了新的观光趋向,尽管它与生态旅游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都是为了减少传统旅游方式对生态环境或当地文化造成的负面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