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学而时习之”章及其德育思想的解析【摘 要】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而“学而时习之”一章又是学而的第一章,所谓开宗明义, “学而时习之”一章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当今社会,很少有人不知道这句话,但是普通大众知道的那种解释又很难对其地位的重要性起到支撑作用。文章就是希望根据一些学者的见解结合自己的看法来为大家提供一种思路以作探讨,并阐述其中蕴含的德育思想。 【关键词】 “学而时习之” ;说(悦)/乐;孔子;德育 “学而时习之”一章共有三句话,即: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按照我们从小学习的内容,一般老师会将这三句话译为以下内容: 孔子说:“
2、学了之后时常温习,不也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 , (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现在回过头来重新再看这三句话时,我发现这样的理解不仅不能体现其作为论语这部反映孔子思想的儒家经典著作首篇首章的地位,甚至也无法很好地体现孔子的思想。一部非常重要的主要反映孔圣人思想的著作的开头第一句话竟然无法起到很好的开宗明义的作用,甚至都不能正确反映孔子的主要思想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唯一的解2释就是我们普通大众一直以来的理解是有偏差的,或者说我们的理解并不是孔夫子要表达的思想。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系统连贯性问题。 论语共 20 篇,498 章,在通
3、读这 498 章时我们可以发现,除了这第一章,几乎每一章都是连贯的在表达一个事或者叙述一个道理。不管是短的六、七个字一章的,还是最长的 315 个字一章的,无不是系统地记述了同一件事。但是唯独这第一章,三句话分别说明了三件事,既没有系统性,也缺乏连贯性,这显然与其它章节不符合。 第二,开宗明义问题。正如我之前所说,一部经典著作开头一般都会说明该书的要旨或作者的基本态度。同为儒家经典的大学 、 中庸 、孟子等无一不是如此,但是恰恰论语的首篇首章却说了看上去毫不相关的三件事情,上述解释也很难看出孔子学说的基本思想,这不符合开宗明义的惯例。 第三,常识问题与孔子一贯的态度。学了之后时常去温习,这样就
4、会很高兴。这样的解释跟我们的现实显然是不相符的,孔子要是能说出这样的话,那么他能称为圣人,我也肯定是不服气的。在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会因为要常常学习而感到很高兴的?我相信大多数人在小时候遇到家长逼着学习时的感受更应该像我一样觉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的。聪明的人一学就懂,再叫他时常去温习,他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不太聪明的人时常去温习,可能最终能学明白,但是肯定费时费力,也不一定会很高兴。更何况,孔子从来都不提倡死劲硬背,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 )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不能举一反3三,老师都没必要再举例子了,他时常去温习又有什么用呢?很显然,这不符合常识,也不符合孔子一贯的思想。
5、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来解释“学而时习之”一章才更符合孔子的本意呢?在查阅各种对该章的解释时,我发现这些成果主要还在于辨析其中的关键词,比如“时” 、 “习” 、 “朋”等,比较各个主要时期,如汉魏、宋、清等阶段的解读。要么就是一味地对朱熹的注解进行批判,要么就是执着于汉魏时期的一些经典解读。可能是解读的角度不同或者理解的层次有差异,因此我们也不能去评价这些研究或者解释孰对孰错或者是否有新意,但是很显然这些解释并不是我想要的。清楚关键词的释意固然有助于理解这几句话,但是不管是朱熹的注解还是汉魏时期儒家学者的注解,亦或是后来的学者的解释,在我看来本质上没什么差别。比如对于“时”的解释,三国时期王肃释
6、为“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 ;南朝皇侃则进一步说明 “今云学而实习之者,时是日中之时也” ;朱熹则精简地解释为“时时” ;当代台湾学者谭家哲则解释为“适当的时候” 。但是不管是何种解释,都无法很好地回答我上述提出的三个问题,当然这些解释也有助于我们来理解这章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 已故学者李启谦教授有这样一种理解我比较赞同。他认为, “学”作名字,是指孔子的“学说” ;“时”既不是“按时”也不是“时时、时常”,而作“时代”或者引申为社会;“习”不应作“温习” ,而作“演习、采用”讲。这样,该章大体就能表达出以下的意思了: 孔子说:“如果我的学说被时代(或社会)所采用,不也是值得高兴吗?(退一步说
7、,如果时代没采用) ,可是有很多赞同我的学说的志同4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和我一起讨论) ,不也是很快乐吗?(再退一步,不但社会没采用,而且也没有理解我学说的人) ,我也不恼怒,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吗? 这么来解释是否合理呢?那看其能否回答上述三个问题了。 首先,这样的理解是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因为这样来理解的话,该章实际上就只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孔子对其学说可能遭遇的三种不同的境遇的三种态度。这样就与其它章节相一致了。 其次,这样的理解符合开宗明义的惯例。整部论语都阐明了孔子的学说,按着这么来解释该章,就很好的表明了论语的态度,那就是:你可以采用我的学说,这样我会很高兴;若是无法被社会采用
8、,那有人能理解我的学说,我也很快乐;若是前两者都不行,那我也不会在意(因为我相信我的学说终将有被认可的一天) 。这样它就既表明了自己的基本态度,也阐明了自己的信念与理想。因此,其开宗明义的效果显而易见。 另外,这也符合孔子的一贯态度。孔子一直积极入世,但是未被得到重用,虽然受过很多的苦,但是从没有悲观失望,也没有放弃宣传自己的学说。他对自己的学说没有得到社会认可的态度是:“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 (史记孔子世家 )这与“人不知而不愠”的态度是一致的这才不愧于孔子“圣人”之名! 最后,这样的解释在文字上也很通顺。尽管前面说的再合乎情理,要是解释在文字上不通顺,那也无法站住脚,而恰恰上述解释
9、比以往大家的理解看上去更为合理通顺。 既然上述解释既合理又通顺,那5么是否表示这就是最正确的注解呢?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上述解释也只是为大家了解孔子智慧的一种思路,不一定准确,但值得探讨。 正如上文中所说,该章中的一些关键字的意思在分析整个思路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但是在理解具体内容上还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比如对于“学而时习之”的“学”字,笔者就更倾向于南怀瑾大师的解释。南怀瑾大师在他的论语别解中把“学”解释为“学问” ,对于这个“学问” ,他是这样阐述的:“普通一般的说法, 读书就是学问 ,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这个解说在本篇里就有。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
10、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 笔者在这对于“学”字的新的解释,并不是要来推翻上文中所阐述的思路,而是我们在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于一些古人名言应该有自己的理解而并不一定要执着于当时的或者该古人自己的想法。有一句名言叫“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在圣人的智慧中找到自己的“道” 。 那么“学而时习之”这章蕴含了怎样的德育思想?对我们做人、做事又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理想信念的态度。作为青年人,我们有着自己的理想,但是又常常遭遇挫折。
11、很多人在面对挫折,或者面对别人的质疑的时候,可能就放弃了自己原先的理想。但是孔子告诉我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管有没有人理解你,你都不必在意,只要始终坚持自己的6理想,终将有一天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因此, “远”字在这里不仅仅表达了空间上的距离,也表达了时间上的跨度,只要心存信念,即使当下没有人能理解,将来也一定会有人理解我,到那时候,我依然会“不亦乐乎” 。 第二,对于学问的获得途径。上文也说到,南怀瑾大师把“学”字作“学问”讲,那怎样才能获得学问呢?我们要知道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我们不能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
12、们的教育。孔子说过:“观过而知仁” ,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 。也就是说,生活中处处有学问,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的学习,也要注重实践, “读书无用论”固然不对,“唯读书论”也是错误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两者相联系才是真学问。 第三,遇到困难时应有的态度。 “人不知而不愠”不仅告诉我们在坚持理想时要我们洒脱的对待别人的目光,也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也不该怨天尤人, “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 。不怨天尤人,就该反省自身:我遇到这样的困难,是不是我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做的不对?我难道就能被这
13、困难所打倒吗?为什么我重新不站起来呢?这才是我们遇到困难时应有的态度,这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第四,自得其乐的乐观精神。 “学而时习之”是一种乐, “有朋自远方来”是一种乐, “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乐。这种乐是不以物质、身处环境为转移的,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不管你朋友多寡、有没有人理7解你,都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时刻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状态,我们也能成为“君子” 。 当然, “学而时习之”一章所透露出的德育思想并不止这些,我们每个人在读这些经典时也都会有着自己的收获与感悟。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参考文献 1 南怀瑾.南怀瑾著作珍藏本:论语别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 李启谦.关于“学而时习之”章的解释及其所反映的孔子精神J.孔子研究,1996(04). 3 吴元丰.一个关于传统注解问题的讨论以论语 “学而时习之”章的分析为例J. 社会科学研究,2012(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农村新文化建设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2B003。 作者简介:徐博文(1991- ) ,男,哈尔滨工程大学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