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中庸之为德”摘 要: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儒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几千年来对华夏的文明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极为漫长而深刻的影响。中庸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宇宙观。 “诚”是中庸德性观的轴心,联结天人,使之合一,并在具体的实践中达到全体而完满的道德理想的可能性,这便是“中庸之道” 。作为“中庸之道”所表现出来德性规范广泛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各个领域,其功用表现为“正已正人” 、 “成已成物” ,其理想的人格载体是“君子” ,其理想的状态是“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因而具有普世性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中庸 德性观 内涵实质 理论基础 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
2、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350-01 前言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儒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几千年来对中国历史及民族性格产生了漫长而深刻的影响。为此,本文试图从历史和现实双重视角,对中庸思想的内涵和处延进行辩证的分析、诠释和解读,立足当前,从实际出发批判地吸取其中的精华养份,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一、中庸的内在含义与形成过程 有关中庸的思想论述最早出现于先秦秦时期有关的文献,虽然这些2文献没有明确地说出“中庸”一词,如尚书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周易典籍中,有不少关于中庸的记载,如“有孚窒惕,中吉” , “得尚于中行,
3、以光也” , “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震索索,中未得也” , “中以行正也”等,在强调执中、中行中呈现出中庸之意。 左传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 , 周礼中关于“中”的表述也不少,如“以刑教中” , “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 ”(大地官?大司徒 ) 。从上述先秦典籍有关中庸思想的论述来看, “中庸”均被理解为中国文化精神与哲学思想的直接诠释。 孔子总结了先贤中庸思想学说而加以创新,更为集中多次论述“中庸” ,并提出了“中庸之道”这个命题。 论语中有不少关于“中庸”的论述,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 “
4、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盛赞中庸之德的高尚,同时也指出实践中庸之道的难度,这便使“中庸”思想有了理性的德性规定的同时不断延伸了中庸思想维论的外延,形成了儒家哲学派的重要著作中庸体系化并发扬光大, “中庸”由此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范畴。至此,“中庸之道”开始全面发挥它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影响,至南宋时期,朱熹将中庸从礼祀中抽出,单独成书,成为四书之一, “中庸之道”进一步权威化和普及化,成为“百姓日用百不知”的天下至道。 何谓“中庸” ,中,有中和,不偏不倚的含义;庸,有平常,常道的含义。东汉郑玄 解释中庸说:“名日中庸者,以其论中和之为用也” 。 “中庸”之“中” , 说文曰:“中,内也”
5、。本义指内心合谐的3境界。本训云:“中也者,和也,中为体,和为用,用者即用其体,故中和一也” ,又云:“不偏而和,则与事物恰合,故又为当,意正如此” ,这里说“中”既有内在的辩证规定,又有外在的的超越性,也就是说“中庸”之中皆为中正之意,表征一个恰切的“度” ,意味着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合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意味着与生命和谐具有同行同构的心理内在性,这便是“致中和” 。至于“庸” , 说文曰:“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 。 易曰:“先庚之曰” 。用,就是实践,行动,是把握纷繁复杂的事情的度,并将这个度运用到生活与实践中。 糸雅?释诂上云:“庸,常也” , 易经文言:“庸言之信,庸言
6、之谨” ,以庸为常,具体指常行常道。可见“庸”有用和常两种意思。所谓“中庸”就是中而正,经常可用之意。 中庸首篇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正理也” ,明确地指出只有遵循千古不变的常理,行不偏不倚的道路,才能治国平天下。 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诠释为“中庸只是一个道理,以其不偏不倚故谓之中,以其不差异可常行,可谓之庸。未有中而不庸者,亦未有庸而不中者” 。到了二程那里,将“中庸”提高为“正道”和“正理” ,即天地间万事万物遵循阴阳平衡与相互矛盾运动调和的规律
7、。任何事物包括自然与社会,无论当前呈现何种形态,最终将在矛盾中调和至相对中性的状态,这便是道,这便是中庸之道。从这处意义上说, “中庸”是种境界,这个境界,出发点正确,分寸适当,方法适宜,以不断自修为手段和载体,以物我和谐为特征和4追求,既是对内在修养的一种不断调整与提升,又是对外在行为的一种准确的把握。可以说,它是可以贯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一条主线,是可以融汇与实现“内圣外王”境界的一个核心,这种宽大而精微,深刻而实用的思想,不但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稳健笃定的民族的精神气质,而且对几千年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庸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意义 “中庸”既然是一种境界,这个
8、境界就是“中和” ,以尚“中”而达到“和” ,以达成“和”而追求“中” ,是故,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大本”即是根本, “达道”即通达的道路,从形而上来说, “中”即天下的本质, “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唯有做到“中和”才能使天地安处其位,万物生生不息,这便是“致中和” ,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便是中庸之道达到理想目标的无量功德和品德效应。因为“天地之大德曰生” , “德”既是天之所以为天者,也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也就是说,人的存在体现了天地生生之“德” ,也体现了自然和社会的目的,所以人要与天合一,才会体现天地生生之德的目的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庸称为
9、至德的本身就在于其包涵了“天人合一”的大道理。从形而下来说,就是要求世间万物与人生处世要遵循“中道” ,顺“中”而“和” ,具体说来就是要求人道与天地之道相吻合,天道为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便是“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再说天道与人道路合一的目的就是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至善,至诚,至仁,至真,那么,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只有使人性达到了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5合一,才能达到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
10、对情感加以约束和理解,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只有“致中和”才能达到天人合一。此外, 中庸的第二十五章还揭示了中庸之道最为重要的内容,成已成物的内外一体性,即合内外之道,其文云:“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这段话强调了内外合于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于诚,这种内外合一既是品德意识和品德行为的合一,又是诚已与成物的合一,不仅注重诚者自诚,而进一步强调有所超越,要求诚者诚天下的践行,从独善其身到兼善天下,并鼓励人们不断追求至诚,与天道相配合,生命不息,真诚不已,这便是中庸之道对人们修身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意味
11、着中庸之道主旨在于修养人性,教育人们在自觉地进行自物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过程,必须遵循“五达道”和“三达德”的根本性道理,处理调节好“九经”用来治理国家以达到太平合和的九项具体工作,以及知行合一的为道功夫履行慎独自修, 怨宽容和至诚尽性的三大重要原则,从而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其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合和”道德境界。这便是中庸之道的“中和”效应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致中和”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当然,中庸之道的这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所具有的6超越性思想和普世价值,集中地体现在人生哲学的
12、方法论和矛盾论的高度认同上,即矛盾的统一性和同一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任何思想和观念之所以能为人们认同和接受,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是因为思想和观念本身所具有真理性程度功能效应,中庸之道强调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准确契合,以达到“和”的大功用,而“中”的基本原则是适度,无过而不及,恰到好处,这就要求人们要善于用矛盾的基本观点,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把握不同时期的特点,在认识“矛盾转化的度”上下深的功夫,正确地认识不同时间段,不同空间段的“度” ,从而把握事物的实质,认知事物“度”的变化方向,引领事物的变化发展,这就是“中和”之道,而中庸便是对中和之道的运用。 因此,我们要科学的、辩证地看待中庸之道,要理解真正的中庸之道的实质,用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看待问题,在认识“矛盾转化度”上下功夫,科学认识时代的特征,把握时代的脉博,不但要“与时俱进”更要“引领时潮” ,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发展观指导下,回溯源头,开拓创新,实现中华民族历史上质的伟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