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劳动法理念的发展路径.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13300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国劳动法理念的发展路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中国劳动法理念的发展路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中国劳动法理念的发展路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中国劳动法理念的发展路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论中国劳动法理念的发展路径【摘要】中国现代的劳动关系由计划经济下的固定工劳动形式,到双轨制下的劳动合同契约,再到市场化劳动合约的普遍实行,体现了我国劳动法理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关键词】劳动法 劳动关系 理念 从 1952 年到 1978 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固定工劳动合约是唯一的劳动契约形式;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与深化,从 1986 年 1 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新招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为了使劳动制度的改革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吻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 1994 年 7 月 5日通过,并于 1995 年 1 月 1 日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从法律上确认了

2、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劳动合同基础上的、自由的双向选择地位。2007 年 6 月 29 日由全国人大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劳动合同法 ,于 2008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由此,劳动合同在中国企业单位全面铺开,逐步取代以往的行政化用工,成为中国企业的基本用工模式。在上述阶段,中国劳动法的理念经历了如下发展变革。 一、从身份关系向契约关系理念的转变 中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就是劳动者与企业之间从身份关系向契约关系转变的过程,契约化的劳动关系对于劳动者是一次大的解放。契约的本质就是交易双方的合意与自由,然而,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劳动关系恰恰是缺少这种自由,那时的劳动关系可以被看成一种身份关系,企2

3、业的所有制形式是劳动者身份等级的标志,此外,劳动者的编制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也是劳动者不同身份地位的标志。在企业的内部,企业的管理者由企业的上级行政管理部门任命,大多实行终身制,劳动者职业也是终身职业,不存在被解雇的情况。在企业里,劳动可能不是相同的,但是劳动的报酬是相同的,所以劳动者都是平等的关系,都是一个企业中的一份子,就像一个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劳动者对于企业的依赖是终身的。 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打破了终身就业制,解除了劳动者对于企业的依赖关系,增加了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自由选择权,劳动者与企业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合作,而两者的“黏合剂”就是劳动合约,劳动合约的签订是劳动力要素产权化改革迈出

4、的重要一步。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变得相对松散,劳动者对于企业的归属感、依赖性减弱,同时他的责任、权利更加清晰,企业对于劳动者的约束硬化。即使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只是聘用关系,这一点与普通劳动者相比没有什么区别。在劳动合约的缔结中,特殊员工与普通员工处于同等的地位,劳动合约保护的是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契约关系的建立以信用为基础,劳动合约的履行摆脱了以往行政管辖的模式,依赖于双方的自我实施。 二、从劳动关系向劳资关系理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所有制是全民所有、集体所有,资本与商品得不到承认,劳动者被看成企业的主人,企业承担着劳动者的就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婚育等所有方面,包括从摇

5、篮到坟墓的一切内容,企业是职工的再生父母,职工就是企业的孩子,职工有解3决的了的问题,都等着企业来“当家做主” ,企业与职工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企业好比是一个小社会,承担着多种社会责任,具有多元化目标。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资本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可以看成劳资关系,这主要与国有企业改制和多元化所有制相关,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其行为选择是追求自身目标最大化,企业的生产活动要受到成本利益的约束,作为经济利益的主体,劳动者追求工资收入的最大化,资本所有者追求利润收入最大化,二者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上存在对立,然而,劳动者与企业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作为缔结劳动合约的两个主体,其地位是对等的。虽然

6、双方存在着矛盾,但他们缔约的目的是互惠的,是为了共同的收益,否则,合约不可能实现。 三、产权与劳动契约理念的转变 产权作为基本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劳动者与企业的契约类型,企业的产权多元化决定了契约关系的多元化与复杂化。企业是一组契约的联结,是各种生产要素产权的契约联结,劳动合约演变的实质上就是企业产权变更的内容。在不同的产权结构中,劳动者的收益分配、权利和义务等都是不同的,企业用来调节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的方式、手段、途径也是有区别的,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是劳动合约灵活多样。 劳动契约的复杂性根源于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企业是各种人力资本与其他非人力资本之间的一个市场合约。市场的企业合约之所以特别,

7、就在于企业合约中包含了人力资本合约。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使直接利用这些经济资源时无法采用“事前全部讲清楚”的合约模式。在利用工人劳动的场合,即使是那种简单到可以把全部细节在事前就交代清楚的4劳动,劳务合同执行起来还是可能出问题。因为在团队生产中,要把单个工人劳动努力与其报酬挂钩是很困难的。要维护并激发全体成员的劳动努力,离开“计量、监督和其他激励”就无计可施。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成为我们理解劳动契约有效性及特殊性的关键。劳动合约多元化给企业增加了选择的空间,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员工;另一方面,劳动合约的灵活性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成本,新的劳动合约形式越来越多,比如企业返聘退休人员可以签订劳务合同;再如,劳务派遣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劳务派遣合约中较低的员工福利成本,大有逐渐取代传统用工成为主流用工形式的趋势,为此,新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行为做出了规范调整。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全兴.劳动法(第二版)M.法律出版社,2005. 2冯彦君.劳动法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3刘伟,梁钧平.冲突与和谐的集合%经济与伦理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 4王莹,景枫.经济学家的道德追问M.人民出版社,1998. 5周长征.劳动法原理M.科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