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部三季度考试复习题.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82410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行部三季度考试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运行部三季度考试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运行部三季度考试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运行部三季度考试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运行部三季度考试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运行部 三季度考试复习题 一、 电气部分 1、主厂房内低压变包括那些变压器?其二次开关操作电源取自哪里?以无扰切换装置进行切换操作采用哪种方式?为什么? 主厂房内低压变包括:四台低厂变 411T、 412T、 421T、 422T; #1、 2 公用变401T,402T; #1、 2 照明变 418T、 428T 及检修变 419T. 二次开关操作电源取自 110V 直流馈线屏 无扰切换装置采用方式:低厂变采用并联切换,其他采用串联切换,因低厂变负荷相对重要并联切换比较可靠,同时低厂变高压侧取自本机 6KV 电源,其他低压变分别取自两台机 6KV 电源,防止非同期并列。 2、主厂房外低压变包括

2、那些变压器?其二次开关操作电源取自哪里?以无扰切换装置进行切换操作采用哪种方式?为什么? 主厂房外变压器包括: 化学变 471T、 472T;再生水变 475T、 476T;除尘变413T、 423T 及除尘备用变 410T;综合水变 477T、 478T;输煤变 481T、 482T;煤场变 483T、 484T;翻车机变 487T、 488T;脱硫变 414T、 424T 二次开关操作电源取自变压器二次侧交流 电源 无扰切换装置均为串联切换因各变压器取自不同 6KV 母线防止非同期并列 3、 主厂房内、外 400V 母联开关操作电源各取自哪里?为什么外围变压器进行切换操作时常发生母线失压现

3、象? 母联开关操作电源取自: 两台变压器低压侧各取一路 因为外围变压器无扰切换多采用串联切换,不可靠。 4、 发变组检修结束做主开关拉、合闸试验,应在什么条件下使用什么工具、在什么地点进行操作?发生合闸失灵有哪些原因?(从运行操作方面考虑) 应该在主变开关出口两侧刀闸拉开,主变中性点刀闸合闸的条件下操作 使用电解锁钥匙,可以在就地汇控柜操作或者在保护间发变组保护 C 屏上操作,若在操作过程中合闸或分闸操作比较快则可能出现分合闸失灵的状况,应缓慢操作并且观察就位显示灯就位后操作结束 5、 发电机并列操作过程中,当点击“建压”、“确认”后,发电机转子电压、电流显示无变化、并来“ AVR 起励失败”

4、报警,应如何处理? 应点击 AVR 控制系统中的逆变及逆变退出,消除 “ AVR 起励失败” 报警后,重新建压。 6、 发电机并、解列操作前、后电气有哪些操作? 并列前:合中性点 刀闸、母线刀闸,发变组并列前检查; 并列后:拉开其中一台主变中性点刀闸;工作分支开关送电、切换厂用电( 100MW); 解列前:切换厂用电( 100MW)、合中性点刀闸; 解列后:拉开母线刀闸、工作分支开关停电;对高备变进行倒母线操作。 7、 #1 高厂变分支零序保护动作,故障点应在哪?哪些开关应跳闸?备用电源能否联动?为什么?怎样处理? 故障点在 6KV 母线上,工作电源进线开关跳闸,备用电源不联动,零序保护动作后

5、切换装置闭锁。首先应该就地检查各负荷若有负荷开关保护动作但开关未跳开可判断出此负荷越级跳闸,应拉开此开关,测绝缘判断,隔离故障点然后 6KV 母线尽快送电。若检查各负荷无上述情况,可判断为母线有故障点 ,需将各开关拉出仓外对母线测绝缘判定,按照停母线处理。 8、 #1 高厂变低压侧封闭母线故障什么保护应动作?哪些开关应跳闸?如何处理? 差动保护动作。主变出口开关、灭磁开关及 6KV 母线进线开关跳闸。此事故发生后, 6KV 母线备用电源进线开关应该联动,按照停机处理 ,检查各油泵等联锁是否正常,若备用电源进线未联动,应该启动柴油机检查保安段各电源及油泵是否正常。 9、 说明 #1 高备变倒 2

6、20KV母线操作步骤。(包括五防机及 NCS 登录,画面操作及就地检查操作) 登录五防机及 NCS 画面, 对所操作开关进行开关对位, 点击开票, 模拟操作合上 220K 母线侧 22102 刀闸,模拟操作断开 220K 母线侧 22101 刀闸,点击开票,再解锁操作,在 NCS 画面接收分合闸操作指令,右键点击按指令操作,输入监护人和操作人姓名,然后输入设备编号后确认,执行,画面清闪。就地检查各刀闸分合良好。 10、 说明: #1、 2 照明变开关, #1、 2 除尘变开关, #1 高备变开关、刀闸,#1、 2 发变组开关、刀闸各在哪个画面中操作? 11、 发电机并、解列前为什么要合上主变中

7、性点接地刀闸? 防止操作过电压, 产生零序电流 损伤变压器 绝缘 12、 发电机解列后为什么要将 6KV 厂用工作电源开关停电? 防止误合工作电源开关造成非同期合闸,同时给高厂变反送电 ,对系统造成冲击及可能损坏变压器。 13、 220KV 母线倒闸操作前为什么要启用母差保护互联压板? 因为防止单条母线跳闸,若有故障则两条母线一起跳闸 ,让母差保护无选择性动作 14、 220KV 母线倒闸操作前为什么要拉开母联开关控制直流? 防止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后,母联单独跳开, 防止用刀闸切断故障点电流,损坏 设备 15、 何为串、并联切换?我厂 6KV 及 400V 系统哪些采用串联切换?哪些采用并联切

8、换?为什么? 给煤机停电时: 注意:在对变频器低电压穿越电源进行操作时,首先按下“急停”按钮,再打开柜门。 按下“急停”按钮; 断开 13SW 空开; 停止 UPS 电源; 断开 16SW 刀闸; 注意:停电时必须手动关闭 UPS,否则 UPS 的电量会放空,下次启动时必须预充一段时间,而且影响使用寿命。 给煤机送电时: 注意:在对变频器低电压穿越电源进行操作时,首先按下“急停”按钮,再打开柜门。 闭合 16SW 刀闸; 启动 UPS 电源; 闭合 13SW 空开; 拔出“急停”按钮,并按下“复位 ”按钮; 装置全自动运行。 二、 汽机部分 集控事故处理规程主机部分(主岗) 1、 事故处理原则

9、 2、 机组紧急停机操作要点 3、 紧急故障停机(破坏真空)条件 4、 故障停机(不破坏真空) 条件 5、 汽轮机水冲击 6、 汽轮机严重超速 7、 汽轮机强烈振动 8、 汽轮机轴承磨损 9、 汽轮机轴承金属温度高 10、 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 11、 汽轮机叶片损坏 12、 汽轮机大轴弯曲 13、 转子轴向位移大 14、 汽轮机胀差异常 15、 主、再热蒸汽温度异常 16、 主、再热蒸汽压力异常 17、 凝汽器钛管泄漏 18、 凝汽器真空下降 19、 汽水管道破裂 20、 油系统着火 21、 厂用电中断 集控事故处理规程辅机部分(辅岗) 1、 辅机事故处理原则 2、 转动机械常见故障处理 3

10、给水泵组系统事故处理 4、 主油箱油位上升 5、 主油箱油位下降 6、 主机润滑油压下降 7、 凝结水泵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应紧急停泵 8、 凝结水泵汽化或漏空气 9、 凝汽器水位异常 10、 除氧器振动大 11、 除氧器溶氧大 12、 除氧器水位异常 13、 密封油压低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4、 定子冷却水中断 15、 EH 油压低 16、 除氧器超压 三、锅炉部分 1、 熟知锅炉禁止启动的条件; 1.1 在下列情况下,禁止锅炉启动: 1.1.1 停炉保护装置有一项不正常。 1.1.2 锅炉主要检测仪表(主、再热蒸汽温度表及压力表,炉膛压力表,水位表、给水流量表、排烟温度表等)缺少或不正常,

11、且无其它监视手段时。 1.1.3 机组及主要附属系统设备安全保护性阀门或装置(锅炉安全门、压力释放阀、事故放水门和燃油速断阀等)动作不正常。 1.1.4 旁路系统因故障不能投入运行时。 1.1.5 协调控制系统 CCS 不正常,影响机组操作。 1.1.6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FSSS 不能正常投入。 1.1.7 机组主要调节装置失灵。 1.1.8 锅炉联锁试验不合格。 2、 锅炉启动前的检查项目; 4、 熟知锅炉启动前的准备项目; 3、 锅炉各种状态下的上水方法; 1.1.1锅炉上水: 1.1.1.1锅炉启动前的检查工作按启动检查卡检查结束并确认具备上水条件,同时详细检查膨胀指示器指示值是否

12、正常并做好记录。 1.1.1.2锅炉上水前,投入水位电视及摄像头的冷却系统。 1.1.1.3锅炉上水前,若炉内有存水应经化学化验水质合格后可继续上水至汽包水位 100mm 处;若水质不合格,应将炉水放尽重新上水。 1.1.1.4锅炉上水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凝结水泵向汽包进水,水源采用化学除盐水,一般在汽包壁温低时进水使用;另一种是启动电动给水泵经给水旁路进水,水源采用除氧水,一般在汽包壁温较高使用。 1.1.1.5用给水旁路调节门控制给水流量在 50-100t/h ,汽包之前 的管路空气门跑水后关闭,当汽包有水位出现时可通过给水旁路调节门调节使水位缓慢上升,上水至汽包水位 -100mm 时停止

13、上水,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检查汽包水位应维持不变,否则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1.1.1.6锅炉上水应缓慢均匀,锅炉由无水开始上至点火水位,冬季不少于 4 小时,夏季不少于 2 小时,若进水温度与汽包壁温差较大,应减慢上水速度。上水温度: 35-90,上水温度与汽包壁温差值 50,上水后汽包壁温应 35,若不能满足要求,则用不断进水、放水的方式提高壁温。 1.1.1.7上水过程中,应经常巡视检查给水管路、省煤器、水冷壁联箱, 汽包等设备应无漏泄现象。上水完毕后,观察锅炉水位是否下降,若有,则查看各排污放水门是否关严,承压部件受热面是否有漏点等,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1.1.8上水结束后,汇

14、报值长通知化学化验炉水水质,若水质不合格,应将炉水放尽重新上水。 1.1.1.9锅炉上水后,应检查膨胀指示器指示值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 1.1.1.10给水旁路调整门开到一定位置,保证按规定流量上水。 1.1.1.11锅炉上水时,高加水侧注水排气后正常投入 1.1.1.12投入锅炉底部加热系统。 5、 锅炉吹扫操作和注意事项,以及 MFT 复位的操作; 1.1.1 进入炉膛吹扫画面,检查下列吹扫条件应满足: 1.1.1.1 炉膛吹扫未完成; 1.1.1.2 无 MFT 跳闸条件; 1.1.1.3 任意空预器运行; 1.1.1.4 任一送风机运行; 1.1.1.5 任一吸风机运行; 1.1.1.

15、6 一次风机全停; 1.1.1.7 所有二次风门全开(总共 56 个风门有 40 个开度大于 85 即可); 1.1.1.8 炉膛无火焰; 1.1.1.9 所有油角阀全关; 1.1.1.10 所有磨煤机全停; 1.1.1.11 所有给煤机全停; 1.1.1.12 进油气动快关阀已关; 1.1.1.13 吹扫风量合适( 30%总风量 50% ) ( 380729t/h); 1.1.1.14 所有磨出口门全关; 1.1.1.15 炉膛压力合适( -100-50Pa); 1.1.1.16 汽包水位合适( -100100mm); 1.1.1.17 油泄漏试验许可(完成或旁路); 1.1.1.18 火检

16、冷却风压力条件不低于 4.6KPa; 1.1.2 当炉膛吹扫条件满足,点击炉膛吹扫按钮,进行炉膛吹扫。吹扫过程中当发生任一吹扫条件不满足时中断吹扫,并立即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重新吹扫。吹扫进行 300s后,应显示炉膛吹扫已完成。吹扫完成后且无 MFT 动作条件,复位 MFT。 6、 锅炉的点火许可条件; 1.1.1.1炉膛点火允许条件: 1. 无 MFT 跳闸条件。 2. 火检冷却风正常(任一火检冷却风机运行且任意 角火检冷却风压 不 低 于5.6Kpa)。 3. 总风量合适(任一煤层投运或总风量 30%B-MCR 风量)。 4. 初次点火允许。 7、 熟知锅炉点火升温、升压过程及操作; 1.

17、1.1升温、升压根据冷态启动曲线进行,严格控制主蒸汽升压率每分钟 0.1 MPa、温升率每分钟 1 1.5。 1.1.2汽包压力升至 0.1MPa,应冲洗汽包云母双色水位计,核对电接点水位计。 1.1.3汽包压力升至 0.172MPa 以上时,关闭汽包空气门、过热器空气门,投入汽机高低压旁路系统,可关小过热器各疏水门,保持过热度大于 56,投入减温器反冲洗,并检查各安全门是否有漏泄现象。 1.1.4汽包压力上升至 0.2MPa 时,确认高排逆止门关闭,投入高、低压旁路系统。 1.1.5汽包压力 0.5MPa 时,关闭顶棚过热器进口集箱疏水,联系检修人员热紧螺栓和通知热 工冲洗仪表表管及化学采样

18、管。根据水质的化验结果及汽包水位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定期排污。 1.1.6根据汽包水位情况,启动电动给水泵向锅炉上水。 1.1.7主蒸汽压力升至 1.0MPa,冲洗汽包云母双色水位计,投入连排和加药系统,注意连排扩容器水位。 1.1.8升温升压过程中,注意各部件膨胀情况,当锅炉压力达 2.0MPa、 6.0MPa、 10.0MPa、13.0MPa、 16.0MPa 时,分别记录各部膨胀指示一次,若发现膨胀部件卡住应停止升压,故障消除后再行升压。 1.1.9将汽机所有管路排大气疏水导至凝汽器疏水扩容器。 1.1.10根据要求,投入连排扩容器。 1.1.11将低压缸喷水电动阀投自动,当排汽温度 79时

19、,喷水应自动投入,检查自动投入情况否则应手动投入。 1.1.12升温升压过程中,通过对燃料量和高低压旁路系统的调整,使汽温、汽压按启动曲线进行。 1.1.13汽包压力升至 2.7MPa 时,若主汽温度已达 278, 5%旁路阀应全开。 1.1.14等离子模式下增加给煤量,正常模式下可继续投油枪升温升压,主汽压力升至4.2MPa,主汽温度达 320,再热汽温达 250以上,应适当减少燃油量,保持参数稳定。此时汽机达到冲转条件。 8、 锅炉事故处理规程 四、空调及热网系统 3 季度考试范围 空调系统 1、 主要设备规范 2、 系统简图 热网系统 1、 热网系统主要联锁、保护 2、 热网主要设备规范

20、 五、脱硫部分 填空 1. 我厂脱硫 系统 设计为石灰石 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简称( FGD ),其副产物主要为( 石膏 )。 2. 石膏排除泵出口压力 0.6 MPa。地坑泵出口压力 0.2 MPa。 3. 石膏旋流器压力 0.15 MPa 。废水旋流器压力 0.2 MPa。石灰石旋流器为 0.12 MPa 4. 除雾器差压 不大于 200 Pa。 5. 石灰石浆液箱液位运行范围 24.4 m,保护跳闸磨机为 4.5 m。 6. 吸收塔液运行位 78 m。 循环泵允许启动 6 m, 7. 允许启动吸收塔搅拌器 4 m,石膏排出泵允许启动 4 m。 8. 除雾器冲洗水量的大小和( 压差 )、( 液

21、位 )有关。 9. 空气通过氧化风机送入塔内浆池的氧化区。氧化空气在进入吸收塔之前在 管道 中喷加 ( 工艺水 ) ,目的是 ( 冷却 ) 并使其达到饱和状态,防止 ( 热氧化空气 ) 在进入吸收塔内后,在氧化空气管出口使浆液中的水份蒸发。 10. 在脱硫系统的浆罐 ,浆池中均设有 ( 搅拌器 ) ,作用是防止 ( 凝固 ) 11. 为防止脱硫后烟气携带水滴对系统下游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必须在吸收塔出口处加装( 除雾器 ) 12. 烟气和吸收剂在吸收塔中应有足够的 ( 接触面积 )和( 滞留时间 )。 13. 通过排放废水可以控制脱硫塔循环浆液的( 氯离子 )和( 氟离子 )等有害元素的浓度,减

22、少其对设备的腐蚀,同时通过废水的排放可以使系统通过除雾器冲洗补充新鲜水源,从而有利于除雾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14. 对二氧化硫的吸收速率随 PH 值的降低而下降,当 PH 值降到 ( 4.0 )时 ,几乎不能吸收二氧化硫了 . 15. 脱硫系统停止运行,一般分为( 正常停运 )和( 事故停运 )两种; 16. 吸收塔是一个反应容器,包括三个工艺段。中间部分是( 喷淋层 )部分,底部是反应池,而上部是( 除雾器 )部分。喷淋部分包括多组喷淋总管和喷嘴,循环泵从反应池将石灰石浆液抽出,送往喷淋总管和喷嘴。 17. 脱硫用泵长时间停运,当再次启动时,必须联系电气人员对( 测绝缘 )测量; 18. 石

23、灰石制浆系统水来源为 工艺水和工业水 。 19. 吸收塔设定的操作 PH 值为 5.25.8 。 20. 吸收塔除雾器共设 3 层冲洗系统, 分别为第一级的 前排和后排 和第二级的 前排 。 21. 我厂脱硫系统废水旋流器的溢流分别到 中和箱 或 出水箱 。 22. 我厂脱硫系统工艺水泵共有 2 台,采用 一运一备 运行方式。 23. 在脱硫系统 中设有滤布冲洗水箱,进入其中的水主要来源有( 工业水 )( 真空泵回水 )。 24. 为防止浆液对脱硫系统的腐蚀和浆液结垢,在浆液泵和管路停止运送浆液后都应及时进行( 冲洗 )。 25. 脱硫设备启动前都应该进行 ( 就地检查 ),并且启动时候设备旁

24、都应有人监视。 26. 废水系统的废水由废水旋流器顶流来进入三联箱,在中和箱加入( 氢氧化钙 )对中和箱的( PH 值 )进行调节,废水旋流器顶流也可直接进入到( 出水箱 )。 28、锅炉引风机排出的烟气经( 旁路烟道 )跳过 FGD 系统,直接进入烟囱。 29、石膏浆液旋流器的顶流进入( 废旋给料箱 ),有其浆液泵排到( 废水旋流器 ),其底流进入( 滤液箱 ),经( 滤液泵 )返回到( 吸收塔 )。 30、吸收塔是一个反应容器,在底部装有脱硫系统的测量仪表,主要将吸收塔分为( 液位计 ),( 密度计 ),( PH 计 )三部分。 31、石膏脱水系统启动时候,吸收塔中浆液密度应该在( 114

25、0-1160 ) 。 32、我厂脱硫吸收塔高度为( 28.3)米,直径( 12.2)米,设计入口二氧化硫含量不大于( 2644mg/Nm3) ,保证 脱硫效率不低于( 95%)。 选择题: 1. 泵与风机是把机械能转变为流体( D )的一种动力设备。 A 动能; B、压能; C、势能; D、动能和势能 2. 火力发电厂排出的烟气,会造成大气污染,其主要污染物是( D )。 A 粉尘; B、氮氧化物; C、金属微粒;、二氧化硫。 3. 在压力管路中,由于液体流速的急剧变化,从而造成管道中液体压力显著迅速反复变化的现象,成为( A )。 A 水锤; B、水压; C、水力损失;、水压损失。 4. 浆液泵一般是( B )式水泵。 A 容积; B、离心; C、轴流;、双吸。 5皮带传动中,新旧带一起使用会( C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