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互联网+现代农业” 发展现状研究报告.ppt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83932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山市“互联网+现代农业” 发展现状研究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唐山市“互联网+现代农业” 发展现状研究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唐山市“互联网+现代农业” 发展现状研究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唐山市“互联网+现代农业” 发展现状研究报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唐山市“互联网+现代农业” 发展现状研究报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唐山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报告,唐山市农业区划办公室二一六年十月,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作用及意义,我市“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我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模式分析评价,一,二,四,三,五,我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发展研究报告唐山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六,促进我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2,4,6,5,3,1,能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能改变农业传统的流通模式,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确标准,能提升农业服务的效能水平,能助推农业农村的产业融合,能推进农业主体的创业创新,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作用及意义,1,2,我

2、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农村电子商务实现蓬勃发展 截止今年6月份,我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总体建设进度已完成全年的61.36%,其中建设完成县级服务中心12家、县级仓储物流中心10家、乡镇物流配送中心57家、村级服务站4010家。全市开展农村电商业务培训158次,培训总人数达9445人次,新增网点2050家,带动农村青年、大学生、留守妇女等人群就业4156人,近400万农村居民享受到了电子商务给农业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农业物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正在建设中的市级农业物联网平台为总领,以丰南、玉田、迁安、乐亭等县级农业物联网平台为支撑,以设施农业、大田监测、畜牧养殖、渔

3、港管理、农机作业、电商物流等多种农业物联网形式共同发展的应用示范格局。 移动互联网农业实现跨越发展 唐山市政府与北京农管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农技推广服务平台,解决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和北京农管家科技有限公司的手机APP应用平台合作,把农技服务延伸到手机上来,开展农技服务的精准投递。 农业信息化资源实现高效整合 全市形成了以“唐山农业信息网”和“唐山三农网”为核心,以各县(市)区农业信息网为支撑,以多种地方特色农业网站为补充的互联互通的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3,我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宽带及计

4、算机普及率较低,农村拥有计算机家庭比例为42%,互联网普及率只有32%。同时作为农村电子商务重要支撑的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也相对缓慢。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缺乏实力雄厚企业的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还比较缓慢。“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人才制约明显 一是缺少既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又掌握先进互联网技术、能够操作各种先进设备的农业技术人员,无法进行较高水平的科技研发和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推广应用。二是农业信息分析人员短缺,导致一些农业大数据无法得到合理的开发应用。三是生产者文化素质较低,无法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在农业经营和管理方面缺少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互联网+现代农

5、业”发展格局态势不利 由于现阶段的发展没有战略规划和统一谋划可以遵循,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哄而上、各自为政的现象,非常容易造成片面性、局部性的发展态势,也容易形成千篇一律、没有创新的发展形式。不同部门侧重点不同,不能形成合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接纳程度不齐 在现阶段发展还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问题。现在是政府比较关注重视“互联网+”的发展,而农民对发展互联网农业的意愿不强,并且有些人仍存有怀疑和抵触心理,更愿意选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模式。,互联网+农村综合服务管理模式 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购销模式 互联网+农业数据分析应用模式互联网+农业生产智能管控模式 互联网+农业信息体系服务模式

6、互联网+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互联网+农业微商移动营销模式,“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模式分析评价,4,县级,乡镇级,村级,“一店式”服务便民需,“一站式”服务解民忧,“一线式”服务连民心,乐亭县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乐亭县,互联网+农村综合服务管理模式,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购销模式,“遵化市食在唐山”是由“食在(唐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的一家线上移动电商营销平台及线下地标性的实体展厅客户体验馆。该公司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消销合一、全民营销、全网营销、社区O2O、赋能商家等方式,实现从沟渠模式到天雨模式的营销推广。 公司组织专业团队对县域特色产品进行深度挖掘,使越来越多的好产品走入大众视野,

7、送入百姓家庭。同时也对直接影响产品销售的品牌、包装等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县域挖掘特色产品的自身价值和附加值,扩大产品销售。 在全县范围内采用“电子商务大讲坛”、“乡镇巡讲”等形式,线上线下多层次开展微电商发展观念、方法、技能等方面的立体式培训辅导,为“全员开店”做好人才支撑。并采用消销合一的“全员开店”模式,发动县域全体民众、企业、外出务工人员及大学生等跨地域、跨时空参与销售自己家乡的产品。,互联网+农业数据分析应用模式,玉田县唐山金路通商贸有限公司自营的中国农业经济信息网是该公司运营的农产品加工业大型网上交易平台。该平台采用广告增值型服务、合同制型服务、信息软件型服务等运行模式,依托唐山金玉农

8、产品综合交易中心实体市场,实现了线上线下虚实结合。 该平台通过掌握行业价格等第一手数据和信息,在数据分析基础上为加工企业提供了有效地信息化服务,并依据企业性质分别量身定制不同的信息化服务系统,避免了企业在资金、设备、维护、管理等方面的重复投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在原料采购、生产计划、库存管理、营销策略、物流配送、质量检测、安全监管等环节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商务助手服务功能,在线协助人员招聘、计划培训、安排外出、企业营销推广、财务税收筹划等服务。,互联网+农业生产智能管控模式,丰南区鑫湖生态园占地160亩,共建设高效日光温室24个,其中18个高效日光温室示范引进草莓新品种和新型栽培模式,采用水

9、肥一体化系统,按A级绿色草莓栽培技术标准成功进行了日光温室草莓高效促成栽培。该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控制技术入选了2015年农业部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该系统综合运用传感技术、近场通信技术以及无线远程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农机农艺等技术,实现了基于WEB的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系统,其中包括一个部署在园区监控室的农业物联网监控预警系统,支持智能手机、平板等多种服务于普通农户的智能终端软件,部署在温室现场环境监测的无线采集一体仪设备、控制装备,以及无线网关收发设备,真正实现了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集展示、监测、预警、控制、管理的多功能一体化服务模式。,互联网+农业信息体系服务模式,曹妃甸区

10、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着力构建农业农村综合信息化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了现代“三农”信息服务新模式。一是搭建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了“三农”信息化服务体系。该区重点建设了“曹妃甸区农业信息网”,这一信息服务平台有效的解决了广大农户农业信息闭塞的难题。并以信息平台为中心,在乡镇、村发展了15个信息服务站和多个信息服务点,形成了覆盖区域农村的“区中心、场站、村点”三级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二是优化农业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综合利用。该区对各种渠道收集的各类信息,由区农村经济信息中心按照产业、行业、区域、类别等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信息共享资源数据库。目前已建成了农业资源、农业技术、特色农产品、实用技术等

11、多个专题数据库。,互联网+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我市开平区农技科技服务中心依托互联网搭建了多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一是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主要是帮助基层农村农技推广人员指导新品种、新技术的选择应用,对各级农技推广机构进行有效管理及信息引导,并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提供学习交流平台,现在全区除农技人员安装外,436个科技示范户也配备安装了该书屋软件;二是河北农技云平台。该平台涵盖了基层农技推广学习、工作、交流、管理等各个方面,功能齐全,管理方便。现在全区45位农业技术员配备了该软件的专用手机;三是农管家。采用在线视频、问答、群组讨论的方式,为

12、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在线培训和农技分享,目前,全区已有5名上线专家应用该软件,为广大农民提供农技方面的咨询服务。,互联网+农业微商移动营销模式,玉田县唐山金路通商贸有限公司为扩展公司经营渠道,增加经营业态,减轻新兴互联网营销趋势对企业传统经营模式的冲击,抓住互联网经营新形式,公司于2016年年初架设基于微信端的金玉市场自营线上商城“金玉优品馆”。“金玉优品馆”依托于自身经营的实体市场,借助微信平台粉丝聚合优势,搭载金玉市场实体商户,为商户和消费者之间打通快速便捷的购物渠道,最终打造成为“线上金玉市场”平台。,1、互联网+种植业2、互联网+养殖业3、互联网+林业,1、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服务2、互联网

13、+农资采购服务3、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4、互联网+农机服务5、互联网+农村综合服务,1、互联网+农业休闲旅游2、互联网+农产品加工3、互联网+特色小镇4、互联网+农业园区,我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重点,5,1、互联网+农业资源管理2、互联网+农产品质量管理3、互联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Text in here,以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优势农产品主产县(市)、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建设重点,构建高标准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重点开展农作物种植遥感监测、水肥一体化和智能节水灌溉、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分析评价、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农机定位种植、病虫害监测预警等精细化作业

14、,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工厂化及规模化,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精细化和自动化水平,实现节本增效。,依托互联网,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智能水平,互联网+种植业,Text in here,以我市畜禽水产养殖大县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为建设重点,大力推广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养殖场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养殖过程可视化,加快智能感知、自动控制、远程监控等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快精准投喂、疫病防控、远程诊断、废弃物自动回收处理、产品质量追溯等智能设备的使用,逐步实现我市畜禽水产养殖的规模健康化养殖。,依托互联网,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智能水平,互联网+养殖业,Text in here,以我市北部山区几个县(市)为建设重点,

15、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林业信息实时采集、快捷传输、智能分析,共建共享,为林权管理改革、林业灾害监管、林区资源调查提供服务。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林果产业,逐步将林业信息化与生态化、产业化和城镇化融为一体,实现综合效益最优化。,依托互联网,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智能水平,互联网+林业,Text in here,以我市综合农业区划和农业资源利用的地理空间信息为基础,利用现有的系统、网络资源,建立一个先进的、功能强大的集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管理为一体的的系统,通过层级式的信息管理,实现农业资源数据和农村经济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评价,全面建设数字乡村。同时结合我市正在

16、进行的农村土地确权和农村土地流转等工作,分别建立土地承包信息管理系统和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平台;完善水资源监控和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综合分析区域内水资源条件和供需特点,实现对水资源的动态管理、科学分配、精准调度和智能调控。,依托互联网,不断提高农业科学管理水平,互联网+农业资源管理,Text in here,以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及各类生产基地为建设重点,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二维码、射频识别、手持终端、定位导航和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建设我市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持续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监管效能。一是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实现对农产品检测机构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远

17、程视频监控;二是实现对“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的全程可追溯;三是建立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监管网络,进一步落实监管属地责任制;四是建立主要农产品质量电子档案,实现农产品的来源可查、去向可溯的高效监管。,依托互联网,不断提高农业科学管理水平,互联网+农产品质量管理,Text in here,在全市范围内,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等信息技术,实现对我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分类登记管理,并加强对各类主体的监测、预警和分析。在日常监管中,随时根据对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数据分析调整相应的税收、资金、土地等扶持政策,实现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根据各类经营主体的规模、行业、需求

18、等进行分类培训,使其能从中真正受益。,依托互联网,不断提高农业科学管理水平,互联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Text in here,围绕我市特色农产品及优势农产品,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拓宽网络营销渠道,多视角、多维度与电商进行融合。一是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进入我市农业领域,同时加大对本土农业电子商务企业的扶持,鼓励和引导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建电商平台;二是通过电商平台对一些分散经营的农产品进行集中化、品牌化销售,增加其附加值;三是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推广线上营销和线下体验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四是利用互联网开展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和“订单农

19、业”。,依托互联网,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服务,Text in here,在全市范围内,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让农业生产者能够直接与农资企业沟通,减少中间环节,切断假货入口,让农民能够买到优质低价的农资产品。一是建立集涉农政策、惠农补贴的扁平化农资团购平台,打通我市农资采购从企业到农户的绿色通道;二是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能人等作为农资企业的代购员,帮助农民在线下单购买、推广普及农资新品种,并协助农资企业做好线下服务。,依托互联网,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互联网+农资采购服务,Text in here,围绕农业技术推广、专家服务、农业职业教育和新型农民培训等内容,借助互

20、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一是整合我市现有的农业科技教育资源,建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效能;二是实现农业专家在线咨询。建立基于农业专家与农户的互联网农业问诊模式,帮助农户打通信息获取渠道,降低农业技术获取成本,解决生产中实际困难;三是利用移动手机有针对的向农户定期推送农业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四是促进基层农技人员交流沟通,实现农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依托互联网,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Text in here,以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及农业种植大县为重点,加强互联网、物联网、卫星定位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机作业中推广

21、应用。建立智慧型农机综合服务系统,使农民需求与调度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推进农机服务的网格化管理,实现农机的实时调度、实时监控、实时管理和一站式在线服务,提升农机服务水平。,依托互联网,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互联网+农机服务,Text in here,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入到农村综合管理服务中。依托现有的农村综合信息超市、农民活动中心等场所建立集农村政务服务、社会服务、电商服务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一是利用互联网将县、乡、村三级农村政务串联起来,使农民不出村就能够办理一些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办理事项可查可控,缩短办事时间,避免权利寻租;二是

22、利用该平台为农民提供旅游、就业、婚介、保险等一些社会化服务信息;三是利用该平台为农民提供农产品销售和其他商品代买代购等服务。,依托互联网,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互联网+农村综合服务,Text in here,以我市北部山区及南部沿海地区农业休闲旅游为推介重点,建设全市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门户网站,并积极探索手机客户端,以此来提升经营主体宣传推广水平,形成我市农业休闲旅游的新思路、新观念和新业态。大力实施农业休闲旅游试点,建设一批示范园和星级景点景区,同时通过举办各类旅游节、采摘节来吸引游客,积极满足消费者的线上线下体验,实现乡村旅游向更长产业链延伸。,依托互联网,不断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互联

23、网+农业休闲旅游,Text in here,在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积极深化互联网思维,积极引导企业利用互联网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加快产加销一体化步伐。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了解市场需求,了解市场的饱和度,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减少盲目生产带来的损失,实现订单加工,按需生产。要抓住互联网所提供的机遇,加快与旅游业、物流业、文化产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与产业增值。,依托互联网,不断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互联网+农产品加工,Text in here,依托我市一些具有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及生态特色的乡镇,结合全省正在开展的特色小镇建设,围绕自然资源、

24、特色产业、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等,借助“互联网+”思维,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点、知名度高的特色小镇。要主动邀请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国内知名的网络营销平台入驻,扩大网络宣传,增加销售份额,依靠主体产业实现区域内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当地城乡一体化发展。在一些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要以互联网作为载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建立线上线下多元化移动互联网服务模式,增加互联网虚拟体验。,依托互联网,不断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互联网+特色小镇,Text in here,通过互联网技术,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依托重点在我市各县(市)区打造一批三产融合、产加销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化

25、农业园区。一是大力发展蔬菜、干鲜果品、食用菌、海珍品、生态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立足多层次市场需求,发展中高端精品农产品,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生产标准化、作业机械化、销售网络化;二是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构建现代农业园区生态循环体系,利用互联网技术完善园区技术推广、疫病防控、质量监测和技术服务;三是提升农业园区多功能性。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园区搭建或参与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注重挖掘观光、休闲、旅游、采摘等农业延伸功能,结合我市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积极做好现代农业园区延伸区、辐射区的建设,推动产业衔接和深度融合,带动县域经济提档升级。,依托互联网,不断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互联网+农业园区,1,2,3,4,5,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平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引导、注重人才培养,鼓励联合经营、规范网络行为,打造品牌农业、促进双创发展,促进我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6,汇报结束,敬请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