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工程混泥土施工技术摘要:本文对土建工程中混凝施工技术及浇灌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paper based o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grouting etc. coagulation.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原材科的选择 原材科的选择对于降低混凝土绝对温升有利的水泥、掺合料、集料及外加剂,从而
2、降低水泥水化热,延缓水化过程,降低放热速率及峰值,减少温度收缩,避免温缩裂缝的产生。二是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三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泌水,避免离析,提高混凝土作为非均质材料的宏观均匀性,避免产生薄弱区域,提高混凝土构筑物的整体抗变形能力。四是通过掺入合适的掺合料, 改善水泥基体与集料的界砥结构状态,提高界面粘结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五是采用性能优越的外加剂,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2、温度的控制和防治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治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21 控制温度的措施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
3、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二)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 (1)合理地分缝分块。 (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
4、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
5、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 715 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 100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
6、抗裂性的效果较好。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 3 混凝土配料与搅拌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探索外加剂、掺合料的微观作用机理,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用不同的水泥品种用量、不同的外加剂掺量、不同的掺合料掺量、不同的坍落度及不同的浇灌方式进行对比试验,从而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抗蚀性、抗渗性、耐酸碱性、冻融性、干缩性等作出技术分析。通过配制机理试配可以选择既符合设计强度,又能满足工程需要的最佳掺
7、配比例,以确认和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效果。 31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来确定混凝土各组分的比例关系。由于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体现混凝土质量的强度值总是离散的,这是由于原材料和施工条件的影响(如水泥、集料及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及其计量的波动; 用水量或集料含水的变化引起水灰比波动;搅拌运输、浇注、捣实、养护条件的波动以及施工时气候变化等)以及试验条件的影响(如取样方法、试件成型及试件养护条件的差异;试验机误差以及试验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等),必然会造成混凝土的离散性。基于混凝土的离散性,所以配合比设计拟按正态分布理论、混凝土强度保证率不低于 95进行设计。 32
8、 配合比设计思路 不同配合比和材料组成, 导致混凝土不同的力学性能指标及耐久性指标。需根据所选用的工程材料和施工方案等,在兼顾力学性能、耐久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以最优目标规划,研究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范围和材料组成,提出以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通过各种配合比影响因素对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经时损失、泌水率、含气量等进行研究,根据新拌混凝土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并提出混凝土的工作性指标。对硬化后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轴心抗压强度、极限抗拉强度、泊桑比、线膨胀系数等力学性能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根据力学性能选择合适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早期和后期的变形性能进行
9、全面分析,包括塑性收缩、干燥收缩、自收缩和抗裂等,根据变形性能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钢筋锈蚀主要是由于氯离子渗透和碳化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对各配合比进行抗氯离子渗透和抗碳化等耐久性能的研究,通过试验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在综合新拌混凝土性能、力学性能、变形性能、耐久性能和外观质量研究的试验结果,确定适用于工程需要的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 33 混凝土搅拌 严格采用同一配合比, 保证原材料的产地、规格、主要性能指标不变。根据气候、环境、运输时间、运输道路的距离、砂石含水率等情况,及时适当对原配合比(水胶比)进行微调,确保混凝土的供应质量。为了拌制出均匀优质的混凝土,除合理地选择搅拌机外,还必须正
10、确地确定搅拌制度, 即一次投料量、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等。投料顺序是影响混凝土质量及搅拌机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按照原材料加入搅拌筒内的投料顺序的不同,常用的投料顺序有: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两次加水法。与此同时,进场混凝土由搅拌站人员向现场检验人员逐车交验,交验的内容有目测混凝土外观色泽和有无泌水离析现象,试验员对每车的坍落度进行取样试验,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士严禁使用。 4 混凝土浇灌 1)浇灌前检查:重点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数量和钢筋的位置、预埋件表面与模板贴得是否严密,确认合格后方可浇灌混凝士。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多位时,应
11、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在浇灌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浇筑与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灌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灌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灌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严格控制在规定数值内。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并要求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足够深度。同时振捣棒采用“快插慢拔” 、均匀的梅花形布点,并使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有抽动,使气泡充分上浮消散, 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并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 4)浇灌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负责检查模板。并经常敲打正在浇灌部位的墙柱模板,以尽可能排除影响混凝土外观的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