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 论 1传播学 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2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是通过“事实陈述”而得出“价值判断”的一个命题论述。 3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 4传播本质 传播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 5传播规律 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和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
2、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和隐蔽性。 绪 论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现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传播现象。它应该既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也包括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人类传播也是既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又包括内向传播、人际传播。总之,凡是客观地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并构成影响的 现象,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什么? 传播学的研究宗旨,就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人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3.传播学与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科
3、学是走向成熟的标志。传播学也是传播研究、传播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三者的关系犹如一座“传播学术金字塔”,传播科学位于塔顶,传播理论位于塔腰,传播研究位于塔基。任何华丽的塔顶都离不开稳固的塔基支撑,而没有塔顶、只有塔基,只能算是正在施工的建筑。这就 是传播研究最先出现、传播理论延后诞生、传播科学姗姗来迟的一个重要原因。换句话说,传播学的诞生是一个长时间的缓慢的渐进的转向过程,即逐步由应用研究转向基础研究、由微观研究转向宏观研究、由单一研究转向综合研究、由依附关系转向独立地位的过程。 4传播学与宣传学、新闻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传播学与宣传学之间有着某种“血缘”关系。因为,早期的传播研究有
4、很大一部分是宣传研究。这种“血缘”关系,曾使人误以为“传播学就是宣传学”。其实,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不可以混同。传播学是把人类社会中一切信息传播现象都作为自己的研究 对象,其中自然也包括宣传现象;而宣传学只将那些具有说服性、观念性的传播现象看作是自己的研究对象。传播学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野来揭示一般信息传播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可以更正确地指导包括宣传活动在内的一切传播活动;而宣传学只能从它自身的角度和层面来分析宣传现象、揭示宣传规律,进而指导自己的传播活动,并且只能从某些方面深化和丰富传播学的内容,而不能简单地用来指导一般的传播活动。后来居上的传播学已成了各门分支传播学科的“统帅”,而宣传学
5、说到底只是传播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在传播学引进中国的初期,“传播学就是大众传 播学,而大众传播学就是广义新闻学”的观点曾产生过十分广泛的影响。的确,传播学与新闻学在其演进过程中,曾有过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新闻学对传播学的诞生也确实起过催产的作用,但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一般认为:新闻学是报刊新闻时代的产物,偏重于业务研究或“术”的研究;传播学是电子新闻时代的产物,侧重于理论研究或“学”的研究。新闻学以古老的“报学”研究为基础,偏重于微观研究、局部研究和单向研究;传播学以新兴学科的知识为基础,侧重于宏观研究、整体研究和双向研究。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信息的现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传播活动的现象。新
6、闻学是具体科学的研究,对传播学研究有提供材料、充实内容的作用;传播学是一般科学的研究,对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规范、指导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新闻学是一种专业研究,传播学是一种社会研究。总之,两者既有相通性,又有不同点。 5媒介地理学能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些什么样的新内容? 媒介地理学能给传播学研究提供的新内容主要有:关注和重视特定地域产生的特定媒介形态和传播行为,及其相同媒介形态中呈现出的不同地理样本和地理形势,认同和理解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的不同传播特点,以及不同区域受众对媒介内容会有不同的 地理“看”法。借助于大众媒介和传播科技,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可以更真切地呈现出来,而传播学研
7、究中的信息盆地、文化沙漠、知识鸿沟、传播屏障、信息污染和知识风暴等现实问题,也可以通过地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得到分析和解释。 6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意义有哪些? 有助于推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有助于提高传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有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有助于人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7分析专向方法在传播研究中的优势与局限。 运用专向方法研究传播问题,一个十分突出的优势是,它能够有效地照亮自己理论视野内的一切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和构成形貌。但是,它显然也存在着定向、盲区和排它的局限性,即一种方法只适宜从一个特定角度而排斥从其他角度去考虑和分析传播现象,因而往往会造成观
8、照、审视上的盲区和分析、阐释上的局限。解决的办法是,根据分析对象的特征综合地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8定量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 具体方法基本上都是实验性定量方法,它与思辨性定性方法相比,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通过数据和数理统计对传播现象进行精确化研究;二是对传播过程进行 随机性定量描述;三是以计算机为主要的统计和分析工具;四是依据一整套严格周密的操作程序,即首先建立研究假设,接着确定实验手段,然后收集各种数据,接着再整理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验证假设,形成研究成果。 第一章 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1.奥古斯特孔德 奥古斯特孔德 (Augusta Comte,1798 一 1857)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9、,他大力倡导的实证主义的研究对美国的传播学经验学派曾产生过影响。 2.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Gabriel Tarde,1843 一 1904)是法国社会学创 始人之一,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刑事犯罪学、统计学等方面均有杰出成就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从许多创新扩散的研究中,我们似乎都能看到塔尔德的身影和学术渗透力。 3.爱弥尔涂尔干 爱弥尔涂尔干( Emile Durkheim, 1858 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他在研究中观察、解释的方法和因果分析、功能分析的示范,对后来传播理论中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和结构功能论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4.乔格齐
10、穆尔 乔格齐穆尔 (George Simmel, 1858 1918)是一位富有 灵感的教师和多产的学者。虽然他并未建立起一个社会学的“学派”,但他的学术成就确立了他在德国社会学界的权威地位,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的追随者,对于美国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学(包括传播社会学和人际传播学)的发展也产生过很大影响。 5.约翰杜威 约翰杜威( John Dewey,1859 1952)是美国最有声望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杜威一生写了 30 多本书和 800 多篇论文,传播问题只是其中一个次要的小题目。但是,他毕竟为美国传播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工具性的基础”,并直接影响他的三个追随者 库利、帕
11、克和米德的学术研究。 6.查尔斯库利 查尔斯库利( Charles Cooley,1864 1929) 是自我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第一个为解释传播媒介如何改变行为和文化做出了成功尝试的人,也是第一个为探索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付出辛勤努力的人。 7.罗伯特帕克 罗伯特帕克( Robert Park,1864 1944)曾被人称为“可能是美国社会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同时也是“第一位大众传播研究者”。因为,他既“深远地影响了实证社会学的方向”,又最先对报纸内容、读者与所有权结构进行了较有成效的实证分析,开创了大众传播、种族关系、人类生态学和集体行为等四个重要论题的学术研究。 8.乔治赫伯特米德 乔
12、治赫伯特米德 (George Herbert.Mead,1863 1931) 是位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的研究推动了人际传播对个人社会化的研究和语言符号与意义关系的研究,他对人的自我内部沟通的分析,对于内向传播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9.哈罗德拉斯韦尔 哈罗德拉斯韦尔( Harold Lasswell,1902-1977) 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够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拉斯韦尔一生勤勉耕耘,著术甚丰,共发表了 600 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内容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宣传学和传播学等许多领域。但是,他的许多传播学成果并不为人所了解,
13、一般人只是从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1948)论文中的“一句话”、“三功能 ”来认定他在传播学中的创始人地位。 10.库尔特勒温 库尔特勒温( Kurt Lewin 又译为卢因, 1890-1947)是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最先提出“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947 年,勒温在论文群体生活的渠道中将传播系统内的“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予以理性阐述。 11.卡尔霍夫兰 卡尔霍夫兰( Carl Hovland,1912 1961)是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霍夫兰的研究项目既是现代态度 改变研究 (以
14、态度改变的程度测量 )的开端,又是大众传播理论(如说服研究)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他的理论和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 12.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Paul F.Lzarsfeld,1901 1976)是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既是一系列重要传播理论(如意见领袖、有限效果论、两级传播论)的开拓者,又是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的开创者。 13.沃尔特李普曼 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 1889 1974) 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也是美国最伟大的专 栏作家,在传播史上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他也不适应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或理论视野,但他是在宣传、舆
15、论、议程设置研究过程中的一个起关键作用的重要人物。 14.威尔伯施拉姆 威尔伯施拉姆 (Wilbur Schramm, 1907 一 1987)是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对传播学的突出贡献不仅在于他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见解和理论问题,而更在于他使梦想成真,为传播学勾画出一个完整的学科框架,并推动它破门而出,成为一门独立自主的学科。他是传播学科的创立者和集大成者。 第一章 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1.传播学迅速流传、扩 散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传播学现已流传,扩散到世界各国,受到政治界、经济界、文化界、教育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成了一门真正的“世界性学问”。它迅速流传、扩散的深层原因是:( 1)传播学具有某种
16、优越性。优胜劣汰。传播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使其在知识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极易流传和扩散。( 2)传播学具有某种适应性。适者生存。这种适应性和本土化,使传播极易冲破民族文化的防线,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 3)传播学具有某种伸缩性。以屈求伸。这种伸缩性和灵活性,使十分保守、封闭的国家都有传播学的生存、发展空间。正因为传播学是一门 极具生命力的学科,所以才在世界各国生根、开花、结果。 2.传播学研究的欧洲源头有哪些重要人物? 有奥古斯特孔德、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爱弥尔涂尔干、乔格齐穆尔等四位学者。 3.传播学研究的美国源头有哪些重要人物? 有约翰杜威、查尔斯库利、罗伯特帕克、乔治赫伯特米德等四位学者
17、。 4.传播学的创始人是哪些? 是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勒温、卡尔霍夫兰、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沃尔特李普曼等五位学者。 5.李普曼在传播研究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李普曼与拉斯韦尔是同一类的学者,而且他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理论的早期思想。他在舆论学一书中表达了程设置理论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里的象征性的想象,这些想象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他认为在舆论过程中“刻板模式”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而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社会舆论方面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6.为什么说施拉姆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施拉姆是以宏观的视野和体系化的观念来研究传播现象、整合研究
18、成果,并把这一研究领域看作是永久居留地,辛勤耕耘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施拉姆一生共撰写和主编了 29 本书,约 500 多万字。其代表性著作大众传播的出版则标志着传播学的正式诞生,而传播学概论的问世又标志着传播学基本体系已初步形成。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突出贡献不仅在于他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见解和理论问题,而更在于他使梦想成真,为传播学勾画出一个完整的学科框架,并推动它破门而出,成为一门独立自主的学科。一句话,他是传播学科的创立者和集大成者。 7.传播学的发展趋势怎样? 传播学的发展趋势有:( 1)科学化趋势;( 2)融合化趋势;( 3)鲜活化趋势;( 4)操作化趋势;( 5)分支化趋势; ( 6)本土
19、化趋势。 8.传播学科学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传播学科学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探索传播规律的态势;二是积极构建理论体系的态势;三是积极推进传播教育的态势。 9.传播学本土化趋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传播学最先出现在美国,对于引进这门学科的其他国家来说,传播学是舶来品。如果传播学不同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吻合,不在一定的民族土壤上生长出来,不与所在国家传播实践相结合并为其服务,而只是简单地贩卖和照搬,那必然会遭到人们的拒绝,甚至反对。 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对于中国传 播学来说,本土化建设既可以增强其学科个性和民族特点,也可以推进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适应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化
20、趋势。而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中国大众所接受,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因此,中国传播学只有针对中国国情,联系传播实际,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学术中吸取营养;适应中国的社会特征、文化积淀和受众的心理态势、意识取向等条件,才能真正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才能真正融人中国的主流文化、成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才能参与国际传播研究的沟通与交流,取得与国外学者平等对话的地位与权利,并为国际传播学术作出贡献。 第二章 传 播 1传播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2内向传播 内向传播又叫人际内传播,是人们头脑里“主我” (I)同“客我” (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这种经常发生在我们
21、脑海里的内在的自己同自己的精神对话,包括自言自语、自我推敲、自我反省、自我克制、沉思默想、内心矛盾等,其内容及文本所包含的是思虑,传播媒介是精神化学器官透过大脑来处理的想法。 3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如交谈、交往、约谈、讨论、对话等,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如写信、打电话、发传真、电子信件、短信、微博、微信等。 4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组织传播的目的就在于稳定、密切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协调行动,减少磨擦,维持和发展组织的生命力
22、,疏通组织内外渠道,应付外部环境的变化。 5大众传播 这是指职业传播者和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 媒介 (如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 )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大众传播要真正取得效果必须以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作为补充。 6全球传播 全球传播是囊括了个体、群体、组织、公众、政府以及信息传播机构等传播的一系列价值、态度、意见、信息与数据的集合,包含了更为多元的对象以及更为复杂的跨文化关系。 7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是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象征性的拥有同现实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 8阳光模式 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
23、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 (如电信局或网站等 )连接各大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 9整体互动模式 整体互动模式是指对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等人类重要传播系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整体的综合的呈现与描述,它包括构成传播活动的四大圈成因素,即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因素和干扰因素。 10传播功能 传播功能是指传播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及其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或效能。 11传播原则 传播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传播规律和一定的传播目的,对传播者、守门人和管理者提出的在传播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它既是人们对传播规律和目的正确认识的结果,又是对人类传
24、播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第二章 传 播 1如何理解传播的定义 ?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对于这一定义应从四方面理解: (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传播是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3)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 4)传播的目的是希望能发生相应的变化。 2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有着怎样的推动作用 ? 从五次传播革命与社会进步的互动关系看,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有:( 1)每一次传播革命的爆发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开拓了新的空间,而那些没有发生、也不引进传播革命的地方,其人种的生存与发展则受到限制和威胁,甚至面临灭亡和绝种。( 2)人类
25、传播革命与社会文明进步不仅互相促进而且步调一致,在步幅和步频上基本成正比例关系。( 3)最先发生传播革命的地方或国家,不仅社会进步和文明的程度高,而且在竞争中也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4)传播上的优势地位必然会导致文化上的优势地位,因此在发达国家 的文化侵略面前,弱小国家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于是,小国文化将首先消融在邻近的发达大国的文化洪流之中,进一步的竞争将会逐步形成几块区域文化。这一切都警示我们,必须积极参与传播革命,十分重视传播科技的开发、引进和运用,同时还要加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研究。 3在当今全球传播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当今全球传播中我们需要注意: (1)跨国界的传播者总是或多或
26、少地承载着其自身国家印象,成为国家的代言人; (2)全球传播是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流,有效的传播总是建立在彼此全面、正确的了解基础上; (3)信息流通不平衡,媒介地理不平坦,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在信息交流中是不对等的; (4)西方媒介强国对欠发达国家的民族文化构成威胁,具有破坏性; (5)网络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流动和分配方式。 4优秀传播模式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 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常具有下列五种功能: (1)构造功能; (2)解释功能; (3)引导功能; (4)简化功能; (5)预示功能。 5研究和运用传播模式应遵循哪些原则 ? 研究和运用传
27、播模式应遵循的原则是:( 1)审查批判的原则;( 2)服从事实的原则;( 3)有用有利的原 则。 6传播在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功能分别有哪些 ? 在传播活动中,媒介组织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或应该完成的任务,就叫组织功能。它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 传播是一种社会需要、社会进程和社会现象,因而也必须具有社会的功能。传播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 7制定传播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 制定传播原则的客观依据主要有以下四条:( 1)依据传播的规律;( 2)依据传播的目的;( 3)吸取和总结传播的经验和教训;( 4)审视和研究传播媒介与受众。 8传播活动应遵循
28、哪些 基本原则 ? 成功而有效的传播活动必须遵循和坚持以下六条原则:( 1)可信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有序性原则;( 4)协同性原则;( 5)适时性原则;( 6)适量性原则。 第三章 传播者 1传播者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和传播内容的发出者,是位于传播起点的个人、组织、社会的混合体。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和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和数量、流量和流向,决定着传播内容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2普通传播者 普通传播者不专司传播,也不以传播谋生,因而也无需进行专门的训练与教育。他们可以自由地支配传播时间,灵活地运用传播方式,想传即传,想止即止,兴致所至,随意而为,不受
29、职业上的约束和控制。 3职业传播者 职业传播者专司传播,并以此得到物质上的利益和心理或精神上的满足,通常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与教育,有专门的职业道德和规范。 4传播角色 所谓传播角色,就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传播者依据社会对他的要求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角色反映了客观要求与主观努力的统一,社会期望与个体能力的统一;同时还对传播者的个体行为具有规 范作用,对其潜在能力具有激励作用,对其奋斗目标具有导向作用。 5媒介组织 媒介组织是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 6守门人 所谓守门人,是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 7文化产业
30、“文化产业”一词是法兰克福学派用来指代大量生产的文化工业化过程以及推动该产业发展的商业运行机制。他们通过分析工业生产时代所有的文化产品,指出文化产品和其他大批量制造的产品具有同样的特征: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 8霸权理论 “霸权”主要是指 统治阶级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和领导,可被视为一种强制的统治与控制。霸权理论带有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色彩,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传播者尤其是大众媒介组织如何通过“被统治”进而服务于特定意识形态。 第三章 传播者 1普通传播者与职业传播者的区别是什么? 普通传播者与职业传播者的区别主要有:( 1)普通传播者不专司传播,也不以传播谋生;职业传播者专司传播,以此谋生,并获
31、得物质上的利益和精神上的满足。( 2)普通传播者无需进行专门的训练与教育;职业传播者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教育,进行专门的职业训练,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 专业知识。( 3)普通传播者可以自由地支配传播时间,灵活地运用传播方式,兴致所至,随意而为,不受职业上的约束和控制;职业传播者有专门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传播纪律,传播活动中没有多少自由度。( 4)普通传播者与传播活动同时诞生,最先出现在人类生活中;职业传播者一般都出现较晚,是社会发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专门的传播机构出现更晚。 2社会大众对职业记者角色的期望和描绘反映和说明了什么? 在以往的新闻传播中,人们对职业记者的角色就
32、提出了许多期望、进行了许多描绘:有的宣称记者已成为僧侣、贵族、平民之外的“第四阶级”;有的界定记者已成为社会的“第三种力量”;有的描绘记者为人类的“无冕之王”;有的说记者是一批忙碌的“社会活动家”;有的期望记者成为“受众的代言人”;有的希望记者成为腐朽势力的“掘墓人”和“揭露者”;有的要求记者做医治社会疾病的“医生”;有的要求记者当好观察外界环境变动的“哨兵”或“瞭望者”。现在,人们又要求记者当好信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希望他们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学识“传授者”和知 识“富有者”。这些描绘和期望,虽然带有深深的时代、阶级的烙印和非理性化的色彩,但都不同程度地触及到新闻传播者的职业本质和社会对记
33、者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反映了记者的角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要扮演的也不只是一种角色,而是好几种角色或一丛角色。可以肯定的是,社会愈是进步文明,公众对职业记者角色的期望也会愈高、愈严格。 3大众传播者有哪些特点? 大众传播者的特点主要有:()代表性;( 2)自主性;( 3)专业性;( 4)集体性;( 5)复杂性。 4你认为未来记者可能是什么样子? 在新闻传播中,未来的记者可能与今天 完全不同。若干研究为未来记者的发展提出了构想: (l)未来记者应是“知识富翁”,并且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 (2)未来记者的采访设备将更加先进,除手机、相机、录音机、摄像机、手提电脑之外,还有移动记者工作包(站),包内
34、设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线电网络、电子眼镜及头部装置等;( 3)“智能机器人记者”将在大灾、战争等重大报道中有极佳表现;( 4)受众将利用网络技术成为自采自编自报的“业余记者”或“草根记者”。这将会为人类的新闻传播事业揭开新的一页。 5新闻传播者应该享有哪些权利?哪些权利容易被滥用? 新闻传播者应该 享有五种权利:()采访权;( 2)报道权;( 3)批评权;( 4)专业保密权;( 5)安全保护权。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通常采访权、报道权、批评权、专业保密权等容易被滥用。 6新闻传播者应主要承担哪几类责任? 新闻传播者应主要承担四类责任:()契约性责任;( 2)社会性责任;( 3)法规性责任;(
35、4)国际性责任。 7什么叫新闻传播者的专业性?应如何正确理解? 专业性是指大众传播者特别是新闻传播者必须具有专业精神、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的特质。对于这一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新闻 传播者需经过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训练,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方有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资格;( 2)新闻传播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理念、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新闻敏感;( 3)专门从事新闻工作并以此谋生;( 4)从事新闻工作有一定的职业标准和新闻组织,拥有同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员同等的社会地位。总之,专业性是新闻传播者区别于行业部门和事业单位人员的一个重要特点,强调专业性,是确认资格、搞好新闻传播
36、工作的前提之一。 8为什么说媒介组织具有双元、混合、兼容的特性? 媒介组织就其本性而言是双元的、混合的,具有双重性、兼容 性的特点和特殊的地位。首先,媒介组织是一种公共事业单位;其次,媒介组织是一种信息产业机构;第三、媒介组织是一种社会机构。总之,媒介组织既是“事业单位”,又是“产业机构”;既自成“媒介系统”,又难逃“社会制约”;既受惠于社会系统,又反哺于社会系统。它是具有双元特点、两种面貌、多种功能的、既矛盾又统一的特殊机构。 9大众传播中的守门人具有怎样的功能? 在大众传播中,守门人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五个功能:( 1)检查功能;( 2)加工功能;( 3)评价功能;( 4)导向功能;( 5)桥
37、梁功能。 10、怎样理解霸权理论? 霸 权理论是解释传播者尤其是大众媒介组织如何为社会权力所操纵、进而服务于特定意识形态的一种观念,带有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色彩。社会乃是通过一系列霸权手段得以维持稳定,而大众媒介则是当今统治阶级实现意识形态合法化的支配性工具。统治者并非依赖于行政或者暴力手段对公共辩论与传播自由进行约束,而是以修正文化政策方向的方式建构出一种社会系统的自我限制。文化霸权分析往往呈现特定的媒介、技术与机构如何被不同权力所操控,进而实现一种广泛的社会统治,同时,也常被用作讨论霸权秩序如何被反霸权力量所抵抗。在全球传播时代,则被用来讨论国家 与地区文明的复杂博弈,尤其是文化传播的大国宰制
38、与本土化问题。 11如何正确看待西方传播制度理论? 西方的传播制度理论几乎都是建立在“我们”、“他们”与“我们好”、“他们坏”两个截然不同的预先设定的框架之内,然后分别贴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标签。这种将媒介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复杂关系作简约分析的做法,貌似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实质是关门造车,将复杂现象简单化、现实问题理论化,空疏而不落实,片面而不全面,主观而不客观。 在分析问题时,西方传播制度理论的研究者常从“传播事业由谁主办、传播媒介为谁讲话、以什么形式(政治的或非政治的)讲话、新闻媒介能否不受控制而自由地讲话”等四个方面入手,这种主观认定的分析框架本身就是值得质
39、疑的,因为它并不能使问题泾渭分明和便于人们正确地理解问题。首先,大众传播媒介空间是“民营”还是“国营”,这两种形式不仅早已被打破,而且在一个国家内往往民营与国营并存,其界限也日益模糊。其次,在传播媒介“为谁讲话”的问题上,全球的传播媒介亦大同小异。第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媒介并非总是“以非政治方式进行告知或 教育”。第四,世界上没有不受控制和约束的新闻自由。 第四章 传播与信息 1信息 信息是指进行存贮、传递和能够被人感知的非实体性的情况和内容。 2讯息 讯息是指由一系列有序性符号(语言、文字、图像等)组成的表达特定信息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信息和符号两个部分。 3数据 数据是组成信息的素
40、材。数据是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搜集的原始材料,根据使用数据人的目的按一定的形式加以处理,找出其中的联系,就形成了信息。 4文本 文本是指那种具有自身的物质形态由表述性符号所组成的一则讯息。报纸、杂志、书籍、 CD、 VCD、照片是文本,数码摄像、讲话纪录也是文本。“然而,一个手势或面部表情虽然传播了一则讯息,却没有产生一个文本。” 5知识 知识是人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了的信息集合,是一种特定的压缩信息,是信息的高级形态,并非原来的一般意义上的信息。 6信息学 信息学是研究信息及其运动、传播规律的科学。它以信息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运动的要素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现代科学方法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提高传送信息的效能和保证传送信息的完整作为主要研究目标。 7信息爆炸 信息爆炸是指信息的巨量生产 和高速传播,超越了媒介空间的容纳而产生的剧烈传播反应或社会影响。 8信息超载 信息超载是指社会信息量超过个人或系统能力所能接收、处理或有效利用并导致故障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