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份制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研究【摘要】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金融管制逐渐放松,90 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明确提出构建银行价值管理体系,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事实证明,只有能够切实增加价值的银行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当前,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银行价值管理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探索如何建立一套既适应我国金融业当前发展水平,又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方向,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银行价值管理体系,成为了国内商业银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这对中国银行业的稳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 价值评估 一、我国商业银行特性对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的约束 (一)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
2、性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远高于一般工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而一般的工商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保持在 50%左右,超过 75%时公司将面临破产的危险,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一般远高于 75%,甚至达到 90%以上。下表为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深发展近年的资产负债情况。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这三家商业银行近几年的资产负债率平均都在 97%以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商业银行已濒临破产,也不是银行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结果,银行特殊的资产负债比率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经营的特殊性。 (二)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 从性质上来讲,商业银行具有企业的特征,即都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单位。商业
3、银行经营方面存在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营对象不同。商业银行经营的对象是符号经济,一般企业经营的对象是实体经济。按照第一个提出并使用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这一组概念的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的定义,所谓符号经济(Symbol Economy)是指货币和信用:实体经济是指货物、工作和劳务。商业银行经营的是特殊的商品一货币和货币资本,经营内容包括货币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或者与之联系的金融服务。货币和信用已经完全符号化了,尽管这些符号的背后还代表着实物,但在时间和空间上符号与实体已经分离,有时甚至是严重背离。而企业经营的对象则是商品或劳务,它们构成实体经济。 (2)经营基础不同
4、。商业银行的经营基础是信用。它不但依靠国家信用,也要依靠个人、家庭、各种经济单位和社会组织的信用。离开了信用,银行无法生存。一般企业的经营基础虽然也需要商业信用,但其主要依靠的是其资本、货物或劳务等有形资产。商业银行还具有独特的信用创造职能。信用创造职能是在信用中介与支付中介的职能基础之上的。商业银行利用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派生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或不完全提现的情况下,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3)经营范围不同。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遍及全社会,特别是随着经济货币化进程的加快,每一个社会成员、每
5、一个社会单位或组织.包括政府在内,都不可避免的与银行联系在一起。一般企业中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经营范围,但人们找不出经营范围.象商业银行经营范围这样大的企业。 (4)经营地位不同。商业银行是金融媒介,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不仅使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更高,而且商业银行利用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发挥着调节经济的独特作用。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要远大于任何一个企业,同时商业银行受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也较任何一个具体企业更为明显。 (5)商业银行收入来源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虽然商业银行具备现代企业的基木特征,同一般的工商企业一样,商业银行也具有业务经营所需的自有资金,也需独立核算、自负盈万,也要把追
6、求最大利润作为自已的经营日标但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的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木,经营内容包括货币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或者与之联系的金融服务利润来源主要是借贷利差、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等的收入。 (三)商业银行风险的特殊性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差,从而有蒙受经济损失和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 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与一般企业的风险具有较明显的独特性,以下主要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利汇率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 (1)信用风险。一般工商企业的信用风
7、险主要体现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现金收付与业务发生时点不一致而引起的经营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借款的本息,使贷款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金融风险是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是指资产在不受价值损失的条件下,具有迅速变现的能力。如果未来贷款需求大幅增加或承诺贷款大量履行,会增加对流动性的需求;当存款大幅减少、贷款到期期限过长或收回困难时会减少流动性的供应;利率变动较大时,也会对流动性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要取决于存、贷款利率各自变化的幅度。这些因素与存款客户突发性的大量提取存款、出现非预期的大量不良贷款、货币市场融资出现
8、困难等突发事件一起构成对流动性的不利影响因素。 (3)资本风险。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是为了盈利,这就决定了银行资本充足率一般不可能偏高,因为资本充足率越低,银行盈利的机会就越大。但是,资本充足率偏低会带来资本风险,资本充足率越低风险越大。同时,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银行的资产规模总是不断扩大,也要求银行不断增加资本金。从根本上讲,商业银行资本金是银行承担经营风险,资金,资本金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银行承担风险的能力维护信用关系的基本。当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增长超过资本金的约束比例时,银行就会面临资本金不足的风险。 (4)利率和汇率风险。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价格,也是金融机构筹资成本大小和投资收益高低的重要指
9、标。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于存贷利差,因而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经营有直接影响。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水平变化引起的银行利息收入波动,从而使商业银行资产收益减少或负债成本增加的风险。 (四)银行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上述分析表明,对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经济发展、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等客观因素及技术条件的影响,也要反映人们对企业价值内涵的认识。同时还需要考虑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和经营业务的特殊性。 (1)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成本法是按照企业重建的思路,通过将构成企业的各种要素资产的评估值简单加总求得企业整体价值的方法,因而它无法体现和反映对企业收益具有决定意义的商誉等无形
10、资产的价值。然而,企业的商誉等无形资产往往对企业收益具有决定作用,尤其是商誉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有着生死攸关的重要性,可以说整个金融系统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并且由于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几乎都是国有资本,其中的国家信誉已是这些金融机构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因此,对其评估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价值。这样,在应用成本法评估商业银行价值时,它对无形资产估价表现出的局限性将更加突出。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不良贷款率较高,并且反映不够真实。由十历史的积习,在表内的非信贷业务的资产质量也同样不容乐观,如应收款、抵债资产及各种垫款也有损失等,也给以资产价值为基础的成本法的应用带来极大困难。 市场法的
11、应用,一方面需要有健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为基础;另一方面,需要找出与目标企业相似企业的最近平均实际交易价格,并将其作为估算企业价值的参照物。但目前无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是可比企业的数量都难以完全满足市场法应用的前提。从我国资本市场基本情况看,我国股票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更多地表现为市场的政策市”特征,在影响我国股市的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与股市有关的政策、重大消息等,这显然与成熟股市的弱势有效是有差距的。另外,我国股市与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势背道而驰,还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经济状况评价功能,股票指数还不能成为真正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 ,还不具备西方已达到弱式有效股市的股票指数
12、对宏观经济的预警功能。同时由与企业的惟一性,要找到与被评估企业在经营和财务上完全一致即”同等效用”的参照企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收益法是根据企业预计的未来收益来评估企业的价值,关注的是被评估企业的未来财务表现,符合企业经营中不断追加投资和回收投资的动态过程,比较真实地模拟企业在未来经营中收益的实现途径和过程。因此,它是三种评估方法中最符合经济学原理,理论上最为成熟的评估方法。它虽然技术性较强,但揭示的内容最为细致。因此,在国际资产评估业、投资银行业和企业的管理分析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首先,从收益法反映的企业价值内涵而言,收益法最能反映企业价值的内涵特征,是评估企业价值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为:
13、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理论都从不同角度研究认为,创造企业价值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企业价值是由各种不同的创造因素所组成,而且这此创造价值的因素要经过整合才能产生效果;企业价值不是单项资产简单组合,而是各项单项资产的整合,如果整合成功,应该产生”1+l2”的效果,即企业价值一般大于单项资产的组合。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不是企业过去实现的收益、现在拥有的资产价值,而是企业未来获利的能力,只要企业未来获利,企业就可持续经营下去,企业就有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说,企业价值的高低应主要取决于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而不是现存资产的多少。因此,从投资人及
14、企业的角度来说,收益法应该是企业价值评估相对科学的首选方法。 其次,从收益法的适用条件看,尽管运用收益法存在未来收益预测、贴现率确定等方面的困难,但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和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为未来收益的预测和贴现率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有意义的参考:我国长期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持续保持在 7%以上,尤其随着我国加入 WTO 对经济的带动,对中国经济在未来较长时期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普遍持乐观态度。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得对企业收益的预测建立在合理的假设前提之上;随着世界范围内数字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获取信息的难度大大下降,一些国家级的经济权威网站,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定期发
15、布行业研究报告、行业景气指数等资料,对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预测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随着我国会计规范化的建设,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日益规范,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大大提高,这也为更合理地确定企业收益创造了条件;经过数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已初具规模。尽管我国股市价格仍带有一定的波动,但上市银行持续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为行业平均收益率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最人限度地保证了贴现率的科学性。 (2)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由此可见,在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上,就其方法本身而言,虽无优劣之分,但适用条件和体现的企业价值内涵是不同的。因此,商业银行价值评估应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特定的企业价值内涵选择适当的评
16、估方法。根据我国股票市场特征和每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适用条件,并考虑企业价值内涵特征,收益法应是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的最佳方法一方面,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和资产评估业的迅速发展,以收益法为基础的评估方法由于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利学的评估准则,它逐步取代成本法并占据企业价值评估的主流位置将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收益法运用投资回报和收益折现等技术手段,把评估企业的获利能力作为评估对象估算被评估企业的价值,直接体现了企业价值内涵特征。 当然,运用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既可以是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现金流量贴现法,也可以是以利润为基础的净利润贴现法。但由于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现金流量贴现法的独特优势,可以排除会计利润
17、易受会计方法、会计政策等人为因素干扰的不利影响,更能准确地反映经济现实。因此,相对于净利润贴现法,采现金流量贴现法评估企业价值可以更全面地体现企业整体素质,更好地揭示企业价值内涵。尤其在今天“现金至尊”的现金理财环境下,这种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以现金流量作为评估价值标准,也符合国际惯例。 参考文献: 1汤姆科?普兰,蒂姆?科勒,杰克?默林.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与管理M,谢关平,郝邵伦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白连志.知识资本:资本观念划时代的变革J.价格月刊,1999, (5). 3茅宁.企业价值创造与管理者博弈一一对经济增加值方法的若干反思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 (11). 4Myers S C,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ring.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J,1977, (2). 5宋剑峰.净资产倍率、市盈率与公司的成长性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0, (8). 6赵志君.股票价格对内在价值的偏离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