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湄潭茶场二三事三吨“湄江”渡难关 “湄江茶” ,是 1954 年由时任贵州省省长的周林为其命名,在此之前叫“湄潭龙井茶” 。解放后,虽然每年的产量不断增加,最多才达到500 公斤。产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价格高出其他普通绿茶 10 倍以上,能花高价买湄江茶喝的人很少,市场需求不足,抑制了湄江茶的发展。 1960 年正值我国困难时期,湄潭茶场工人大量下放回家务农,茶园大面积荒芜,湄潭茶场永兴分场职工从 600 人减少到 200 人,其中包括100 个孤儿。由于劳动力减少,茶园管理和制茶工作都不能正常进行,茶场入不敷出,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正在无计可施时,省外贸传来好消息,场里 1959 年送到广交
2、展会上展销的湄江茶被一外商看中,1960 年要订货 3 吨。省外贸因此和场里签订了合同,每公斤售价 60 元人民币,3 吨总价 18 万元,比生产普通红、绿茶高出 10 倍。如果能完成这个任务,就可以解决永兴分场 200 人全年的工资和生产费用,一举渡过难关。 场领导把这个任务主要交给永兴分场来完成,我当时任分场场长,下决心同全体职工一道,克服困难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必须克服两个困难:一是在春茶采摘前期的半个月内,完成 12 吨合格鲜叶的采摘任务;第二是有了原料还要按时保质保量加工成商品茶。关键是必须有大量的劳动力可供使用。在困难面前,全场职工团结一心,全力以赴,白天在
3、山上采茶,晚上投入制茶,既是采茶工,2又是制茶工。没有技术,由熟练师傅带学徒,边教边生产。当时连搭建炒茶灶都来不及,采用的是土法上马,通过在土坎边挖灶坑,搭起 100个炒茶灶,规定每口灶一天要完成 2 公斤干茶任务。在学徒工多,熟练师傅少的情况下,全用手工炒制要完成这个任务,其难度可想而知。在困难面前,我们没有畏缩,大家开动脑筋,大搞技术革新,通过短期反复试验,采用炒烘炒的工艺,制出了有一定质量的湄江茶。经省外贸验收合格后,我们大胆投入生产,一下子把炒茶工效提高了一倍多,还减轻了炒茶工人的劳动强度。最终我们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 3 吨湄江茶的加工任务。这是湄江茶的首次出口创汇。既为黔茶争
4、取了荣誉,也使全场 200 位职工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采茶剪逞威解困 湄潭茶场大面积茶园建立起来后,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增加农村劳动力支持粮食生产,国家决定下放工矿企业的工人回乡务农。湄潭茶场也不例外,我所在的永兴茶场原有 600 多职工,上级决定下放 500名,到 1959 年底,只剩下 100 多人及接收从各乡镇送来茶场救助的 100个孤儿。茶场因此劳动力奇缺,茶园生产管理和茶叶加工都不能正常进行。茶叶采摘是用工量大、季节性强的作业。茶谚说:“早采一天是宝,晚采一天似草” 。为了不让宝变成草,我们不是等待观望,而是积极寻求出路。除了采茶季节充分调动全场职工加班加点采茶外,还借鉴日本手
5、工剪和采茶机采茶的经验,从杭州购进日本采茶剪样品,试制采茶剪进行剪采。制茶厂机务组接到试制任务后,凭打铁工具,一个星期就做出了样剪。虽然粗糙,但几经改进接近日本采茶剪的工作效率和采茶质量,3试制基本成功。1960 年的春茶采摘期间,已为全场职工每人配备采茶剪一把。 春茶开采后,除少数名茶原料用人工采摘外,制大宗红绿茶的原料采摘大部分用采茶剪完成。在推广采茶剪工作中,场里开展了技术练兵比武,总结出采茶剪采茶的基本经验:茶蓬面必须修剪整齐,才能嫩芽叶生长整齐,这是使用机采的基础;剪茶手使用采茶剪时,双手要把采茶剪端平衡,使剪刀同茶蓬保持水平;在采摘面留一叶的基础上剪下一芽二三叶,可大大减少老梗老叶
6、,提高鲜叶的下树质量;剪采方法是以茶树蓬心为准分成两半采摘,先剪采一边后再剪采另一边,这样可提高剪采下树率,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剪采比赛中,出现了 8 小时剪采鲜叶 500 市斤的高产剪采能手。平均剪采工效达到 300 市斤以上,比手采工效提高 4 倍以上,对于克服采茶劳力不足,提高工效,降低采茶成本,完成茶叶生产任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湄潭茶场使用采茶剪延续多年,省内各大型茶场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并广泛应用,为我省在用工困难时期解决采茶难问题做出了贡献。 “绿”改“红”为创外汇 长期以来,贵州茶叶生产分散。全省各地无处不种茶,但茶叶经营规模小。农村不少地方把茶叶作为副业,为了自己需要,在
7、田边地角或房前屋后分散种植,用作商品的茶很少,出口茶就更少。解放后,随着我国茶叶的恢复和发展,对外经贸交往的增加,作为我国传统饮品的茶叶出口也逐渐增加。解放初期以生产边销工夫红茶为主,也有少量绿茶销往亚非国家。随着我国与西欧和亚、非、拉各国外交关系的逐渐建立,4贸易往来也逐渐增多。而西欧人以饮用红茶为主,特别是对红碎茶的需求量较大。从国际茶叶贸易看,红茶要占国际茶叶贸易量的 70%至 80%。发展红茶生产无疑是我国增加茶叶出口换取外汇的主要选择。解放初期,我国工业非常薄弱,出口商品以农副土特产品为主,茶叶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有相当份额。国家因此要求各产茶省要大力发展出口红茶,特别要大力发展红碎茶
8、出口。 20 世纪 60 年代,湄潭茶场是贵州最大的国营茶场,以生产炒青绿茶和工夫红茶为主。三年困难时期,我国与苏联的关系发生了大逆转,工夫红茶销苏受阻。为了给出口茶叶找销路,借我国同西欧各国逐渐建立外交关系之机,外贸部门开辟了西欧茶叶市场。而西欧的茶叶消费虽然同为红茶,但是以消费红碎茶为主。为了适应这个变化,必须对茶叶加工的机具进行调整改造。湄潭茶场的两个制茶厂从 1961 年秋季开始,陆续引进红碎茶生产设备,通过技术更新,自己设计加工了部分成套机具,到 1962 年春茶采摘前,基本上完成了红碎茶生产线的调整改造任务,于1962 年春天开始投入生产。 开始阶段,由于对红碎茶的加工技术掌握不好
9、,机具不完全成套,生产的产品中低档茶多。随着茶机设备的配套,加工技术的提高,红碎茶的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20 世纪 60 年代,湄潭茶场出口红碎茶万担以上,占到全省红碎茶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出口需要,为国家出口换汇,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湄潭茶场是贵州省率先转产红碎茶的厂家,在茶机和工艺技术的更新上积累了经验,促进了贵州红碎茶的发展。特别是改进了茶叶揉切机,将传统的盘式打条机和5盘式切碎机组合成转子式揉切机一次性完成揉切作业,提高了碎茶率,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使出口红碎茶质量上了一个台阶,得到了外商好评。湄潭红碎茶一、二号多次被评为部优产品,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多次得到外贸部和上级的表彰。 1962 年以前,我省大中型国营茶场都以生产绿茶为主,出口亚洲和非洲。1962 年开始,由于国家需要红碎茶出口,逐渐转产红碎茶。到了1980 年以后,由于贵州红碎茶都是用中小叶茶树品种加工而成,内质的浓度没有大叶茶加工的好,在市场上竞争力减弱,以致出现靠国家补贴出口的局面。1985 年国家放开茶叶出口,由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部门代理出口,取消了补贴,我省各大中型茶场因出口亏损而退出了红碎茶的出口市场,红碎茶出口创汇也成了历史。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