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的探讨摘 要 随着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要求和高校产业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的国有资产筹资来源和投资动向日益多元化,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和新要求。因此,积极研究现阶段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模式,是全面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 国有资产 管理模式 改革 探讨 中图分类号:F123.7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随着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要求和高校产业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不含民办学校)的国有资产筹资来源和投资动向日益多元化。这既给高校资产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和新要求。过去以实物资产管理为主的传统
2、资产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要求,产权管理、无形资产管理、资产效率管理等都已成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积极研究现阶段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模式,是全面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亟待改革 高校的国有资产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高校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下拨的资产以及学校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2形成的资产,以其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有的资产。按以往国有资产的分类,高校资产属不参加经营活动的非经营性资产。其主要部分首先是
3、为了保证学校教育与科技事业的发展,是作为学校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的条件保证而存在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所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如今高校的部分资产,已渐渐具备了经营性资产的特征。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高校的传统功能和内部运行机制也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亟待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从概念上讲国有资产归国家所有,但由于缺乏能有力地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部门来具体充当所有者的主体,使得所有权和使用权严重混淆,使用与责任严重脱钩,客观上造成了国有等于公
4、有等于大家都有的局面,谁都可以随意支配和处置国有资产,再加上制度不全,法制不严,从而使得高校资产的管理似有实无,流失严重,且一旦出现损失,谁也不承担责任。 2、高校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低下。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形式导致国有资产在各部门的分割和封闭。人们只关心国有资产的拥有量,并以此衡量势力的大小,对资产使用效益则无人过问,无人评估考核,由此造成了“大而全” 、 “小而全” 、重复建设、盲目上马、虚报胡要的现象。资产的分割愈演愈烈,只求拥有,不讲效益,单位之间在资源的使用和调配上“老死不相往来” ,低效运行的状况日益严重。 3、高校国有资产流失日益严重。在流动中缺乏有效管理监督,使国3有资产流失严重。
5、主要表现在:一是资产转让收益的归属和分配不明确,导致很多地方把国有资产转化为集体所有,预算内转为预算外等;二是对长期不需用、未使用和封存的资产缺乏严格管理,浪费现象严重;三是资产评估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往往是以局部利益为标准随意评估;四是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随意性和经营性资产保值与增值缺乏保证措施。 4、高校国有资产配置僵化。实质上的凝固性,造成资产不能随事业发展的需要而流动,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以往我国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以计划代替市场,这就导致国有资产不能根据经济和事业发展的需要而流动,制约了资产最大效益的发挥。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有形资产方面,各单位长
6、期以来对学校资产基本处于一种无偿占用状态,并且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监督使用情况,使得学校资产管理近乎混乱:(1)闲置、重置、浪费严重。学校的一些仪器设备,高投资,低效率,有的甚至长期闲置,使学校资金投入无效益。比如学校的公用房屋,一方面教学、科研用房紧张,新的学科建设用房等不到保证,另一方面有些单位房屋使用率很低。学校的一些辅助、服务设施或设备,理应面向全校,然而一些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和便利,重新购置,封闭使用,造成了学校设施或设备开工不足。 (2)私自化非经营性资产为经营性资产,为小单位谋利益。资产转化必须以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的运行为前提,转化以后,必须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但是一些单位
7、却不顾教学、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随意将资产转化,开展经营活动,4为自己搞创收。比如用学校的设备对外加工,只收取远低于成本的加工费;私自将办公、教学、科研用房出租等,以取得微薄的收入,而丝毫不考虑对学校资产的损耗补偿。 (3)随意处置国有资产。由于缺乏严格的资产管理法规和手段,各部门将占用的国有资产当作是本部门的“私有”资产,有的不经批准就拿出去投资,与外单位或个人联营,有的则只见拿出,不见收入。 (4)转轨性资产流失。近些年来,高校的一些部门举办了部分集体性质的第三产业,这些产业所用的启动资金、设备、房屋均属国有资产,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不进行成本核算,对于这些投入,学校既得不到回报,有时还
8、要反过来包其亏损,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在无形资产方面,无形资产是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而对生产经营较长时期持续发挥作用的经济资源,它能给拥有者带来效益。高校作为知识型事业单位,其无形资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学校办学的一个重要资源,有的甚至已成为高校水平的标示。然而,高校长期以来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重视不够。一是普遍缺乏专门针对无形资产管理的综合职能部门。虽然高校与资产管理有关的部门很多,但其职能分工中一般都缺少对无形资产管理的内容。如科技处负责管理专利、著作权等技术成果的申请、研究管理与归档等工作,但不负责科技成果的权属管理;资产管理处虽然负责对学校资产的专门管理工作,但在其职能中又
9、没有对无形资产管理的内容。二是对国家授予的如“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资质认可未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对版权、专利权、技术投资以及校名、校徽、校旗等无形资产没有给予合理保护5和有效利用。三是无形资产的利用率不高,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未能将教学、科研中形成的无形资产成果及时向市场转化,形成生产力,存在为完成科研任务而科研的现象。另外,一些科研成果、专利及专有技术,无论是个人发明还是职务发明,部门和个人可以随意拿出去与他人合作,甚至转让、出卖。所有这一切给学校造成的有形和无形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在资金管理方面,由于高校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财务规章制度,并且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执行,因此相对
10、来说漏洞较少。但是,在对外投资、呆账及死帐处理、工程招标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以及财务年度预决算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 三、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的探索 (一)理顺体制,明确管理权限。 2006 年 5 月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了财政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部门。依据暂行办法的精神,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同样应当遵守这一规定。由财政部门对高校国有资产实施统一监管,既是财政部门综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职能的体现,也与高校资产的国有产权属性相吻合。当前,应明确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三个管理主体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具体职责和权限,理顺管理体制。 首先,
11、财政部门作为高校国有资产的监管责任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一是利用财政预算的手段从资金的入口优化高校国有资产的配置,对高校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和处置情况实施全面有效的监督。二是利用财政对会计制度基础性管理工作职能行使对高校资产的价值管6理,调节高校国有资产的存量与流量,调节资产的规模和种类,从而达到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的统一。三是通过财政审计手段,确保高校国有资产的真实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与浪费。 其次,高等学校要成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如国有资产管理处等,它代表高等学校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是全校惟一国的有资产所有者主体的代表,应该具备相当的综合协调职能。其基本职能是:制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
12、管理的实施细则及有关制度、规定;负责高等学校产权界定、产权登记、产权转让、资产评估、清产核资及资产实物帐;指导和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对其业务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进行归口管理并对运行情况进行监管,协调业务纠纷;主管全校公用房屋的调配、核算,负责全校教室及其他公用房屋的物业管理;负责对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校内审批对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审定有偿使用国有资产的使用费基数,核定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率;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开发利用闲置资产;负责审定资产的调拨、转让、报损及报废;负责组织重大项目的招标,参与重大项目的决策及闲置资产的开发与利用等工作。概括地讲,就是确保非经营性
13、资产合理有效地使用,确保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为高等学校事业的发展与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服务。 (二)创新机制,建立高校国有资产财政监管新模式。 一是实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有机统一,从公共支出角度看,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都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为防止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脱节,一方面可以考虑改变当前单一的年度预算形式,7补充编制高校中长期预算,使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能够相互连贯,提高年度预算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从高校资产的形成、使用和处置各个环节上建立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结合点,实现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的有效结合。二是建立高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制度。预算工作是高校财务工作的中心内容,财务各项收支
14、均在预算中反映,高校资产能否做到优化配置主要取决于预算的合理安排。通过对高校的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以及财务决算所进行的一系列财务审计活动,能够强化高校预算资金的财政监督。从预算收入入手,着力于预算支出的审计;从预算执行结果出发,着力于预算执行全过程审计。同时加强高校内院系及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促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三是改进高校会计核算,增强会计信息的可行性。收入权责发生制、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坏账准备和增加“成本效益”核算等已经很有必要。如高校目前存在很大一部分无法使用但又暂时难以核销的固定资产,有帐面价值却无使用价值,就是没有计提折旧的缘故,致使资产的帐面金额不实,影响资产的有效监管。 (
15、三)完善制度,全面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综合管理水平。 一是抓好基础性管理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清产核资、产权登记、资产台帐等日常业务工作,建立规范的高校产权登记与国有资产台账制度。完善学校产权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加大对知识产权等一系列无形资产的管理,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研发和转化。三是建立资产调剂使8用制度。在内部机构申请增加资产配置时,实行以存量定增量,盘活存量资产,避免重复配置。对利用效率不高的闲置或超编的高校资产,应建立内部调配使用制度。 (作者: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高级会计师) 参考文献: 1厦门市财政局.建立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新机制.中国财政.2009.2. 2周学武.构建地方行政事业资产分类分层管理模式的探讨.中国财政.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