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霍桑实验及梅奥的见解提出了管理中另一个值重视的新领域,即人际关系的整合。随后,许多管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布莱克的管理方格图理论,大内的Z理论等。,1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各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而动机又产生于人们本身存在的各种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两个基本论点:,1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什么,及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2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个需要才出现。,Y理论:人并不懒惰,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和憎恶决定于这工作对他是一种满
2、足还是一种惩罚。在正常情况下人愿意承担责任;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X理论和Y理论的差别在于对人的需要看法不同,采用的管理方法也就不同。X理论的管理,采取严格的控制,强制方式。Y理论的管理,要创造一个多方面满足员工需要的环境,使人的智慧,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以便更好地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超Y理论: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工作的性质、员工的素质也影响到管理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情况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Z理论:企业对员工的雇用应是长期的;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实行个人负责负责制;上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使员工有多方面工作的经验;
3、控制机制要较为含蓄而不正规,但检测手段要正规。,行为科学的贡献,1“社会人”的假定 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以“经济人”为基础。行为科学提出“社会人”的概念,为管理实践从另一个方面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2需求因素与激励 行为科学对于需求构成的分析,对需要满足追求的动机与行为的研究,对人激励的研究等为管理主体如何管好人这一关键因素奠定了理论基础,将人的管理提升到所有管理对象中最重要的地位,并引发了许多全新的管理观念与方法,如参与管理、面谈制、目标管理等。,3作业组合 每个组织都具有由其既定的目标而产生的技术要求。为实现目标,组织的成员被分派成不同组织以完成工作任务。 行为科学对能影响个人与组织的作业组
4、合内部发生过程给予了特别的注意。探讨作业组合的构成、作业组合的特性与动作,分析作业组合的积极效应,就成了行为科学对管理理论的另一贡献。,第七节 现代管理理论,一现代管理理论的几种主要学派,(一)社会系统学派,以协作系统为核心论述组织内部平衡和对外部条件适应的管理理论。 管理人员是协作系统的关键因素: 相互联系的中心,对协作进行有效的协调。 协作系统: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信息联系三个要素。,管理人员主要职能:,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传递系统; 使每个人都能在组织中做出贡献; 阐明并确定本组织的目标; 授权的职能 决策的职能 管理人员在社会协作系统中的作用就是相互联系、主动性工作,保证组织目标的实
5、现。,(二)决策理论学派,主要观点: 1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由搜集情报、拟订计划、和选择计划三个阶段所构成。 2决策的准则是达到“令人满意”,因为绝大多数的决策过程是由环境与人的认识能力交互作用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3决策可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4设计组织的任务就是建立一种进行决策的人机系统,这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三)系统管理学派,侧重于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的基本职能。 要点: 1企业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它同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且有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能够不断地自行调节,以适应环境和本身的需要。 2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管
6、理信息系统。,系统管理的特征: 着重目标,不断强调客观的有效性; 着重整个系统,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各分系统的最优化。 着重责任,明确任务,进行考评; 着重人的行为、作用和结果。 该理论体系的许多内容有助于自动化、控制论、管理信息系统和权变理论的发展。,(四)经验主义(案例)学派,强调把管理的经验(案例)作为管理活动研究的对象,使管理者们从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管理的实际经验中获得一般性的结论和原则,然后再指导他们的管理活动。 也有人认为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对培养对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五)权变理论学派,权宜应变,强调在管理中内外条件要随机应变。 在管理理论和方
7、法中,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准则。 权变理论将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六)管理科学学派,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以数学、电子计算机、通讯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知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系列新的管理方法与技术为代表的管理学派。,决策过程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达到减少决策个人主观因素,增强决策客观的科学性。 决策方案应以经济效果为依据,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 解决管理问题时,应着重在计划和控制两项职能方面,应用线性规划,决策树、计划评审、关键路线、模拟、对策论、概率论、排队论等科学的方法。,二现代管理理论及实践的基本特征,现代管理理论是近代所有管理
8、理论的综合,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体系。,(一)理论上的基本特征,1从过去各种学说理论的并存向相互统一的系统与权变理论扩展,这就是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来指导管理的实践活动,解决和处理管理的实践问题。,2从过去各种单一因素的管理向重视人、组织、环境等多因素管理方面扩展。 3从过去过多的定性管理描述向现代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扩展。 4从过去理论脱离实践的管理向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向发展。 5从过去静止、稳定式的管理向未来发展变化的管理方式扩展。,(二)实践上的基本特征,重视社会效果、重视管理实践的效益性和实用性。 1战略性管理 即根据组织的特点和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从长远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进行管理。
9、 2市场性管理 即根据社会、市场、顾客的各种需求变化进行本组织的管理。因为一个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只有为社会所接受,才能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3变革性管理 即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各种因素的变化,对各级主管人员、非主管人员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组织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相应的修改,对组织的技术、设备进行相应的改造或更新。只有立足于变革,组织才能保证这种变革是在发展中变,在前进中变。,4竞争性管理 即在了解自己优势与劣势的前提下,在社会组织之间进行扬长避短的管理。不竞争,组织就不能生存,不能发展,犹如死水一潭。5服务性管理 即为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一切从服务对象出发的管理。必须认识到组织的最终
10、目标是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需要。组织者不能满足所服务对象的需要,这样的组织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6专业化管理 即顺应现代社会与组织多样化、专业化、知识化而进行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以及人们文化水平、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提供服务或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组织的某些部门就必须相对地专业化,以保证质量的稳定性。,7素质化管理 即强调人员的素质,合理使用人员的管理。人的素质的高低与组织发展有直接关系。各级组织都必须重视人在组织中的作用,建立一整套有关用人的制度。 8开发性管理 即探索性的管理,它是对组织内部各因素不断开发与探索,从而寻求在未来
11、发展中的新资源、新领域的管理。,9经营性管理 即要进行科学的经营,不断提高经营效益。组织的经营活动必须能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经营要科学化,要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提高经营水平。 10风险性管理 即在科学的基础上,要敢于冒风险,大胆地承担组织的各项新任务,完成新目标。组织活动是针对未来的,而未来是不确定的,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必然要冒风险,不想冒风险的主管人员是搞不好管理的。,现代管理理论正趋向所有过去各种学说的和谐和统一,并且还在继续地探索管理活动的规律。 现代管理理论在未来的发展变化中,它的思想观念,理论方法都将随着未来社会的经济、文化、技术以及政治准则和政治体制的变化而变化,随其各因素的发展面、而发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