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从种到界一、教学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二、教学策略生物分类的单位历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分类的七个等级是非常复杂的,如果要系统地介绍给学生,不仅学生难以理解,也没有必要。在本节的教学安排中,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分类等级单位的具体知识,而只是要求每个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和分类的依据及意义。因此,本节的内容安排有别于传统的教科书,是以大量的生物图片展示为主,让学生从这些图片中,体会或概括出不同生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怎样利用这些共同特征来确定分类等级的。本节可以采用自学讨论式和教师提问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
2、以教师给出自学提纲,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学,以阅读教材和围绕教师给出的提纲展开讨论。第二步教师进行抽查、提问、扩展和总结。教师拟定的自学提纲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教师可以课前做成投影、幻灯,也可以课堂提问)。以下问题供参考。(1)生物分类的单位有哪些?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2)什么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3)马有野马和家马之分,家养马还有多种品种的马,那么,它们都同属一个物种吗?(4)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这句话对吗?如果不对,应该怎样理解?(5)在植物园或公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不同植物的标牌,标牌上写着植物的名称,请仔细想一想,除了植物的名称,上面一般还写了分类单位中的哪一个等
3、级?(6)生物学家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对生物进行分类的?(7)同种中的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近,还是同界中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近?(8)对生物进行分类有什么意义?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下列问题。(1)列举你所学过的动物分类中的纲的名称。(2)你能说出你学过的动物中有哪些门吗?(3)在你所学的范围内,生物可以分为哪几个界?你是怎样把这几个界分开的?三、参考答案练习1种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界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因为分类方法是按照生物体的差异特征来分的,分类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体间的差异越大,即共同特征越少,反之亦然。种是七个等级中最低的,因此,这个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四
4、、背景资料生物的五界系统历史上,人们曾先后提出过不少生物分类系统。1969 年由魏泰克(19241980)提出的五界系统得到多数生物学家的承认,他提出的主要分类依据是细胞的结构和营养类型。五界系统将生物分成两个总界:原核生物总界和真核生物总界。原核生物总界中,只有一个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总界中又分为四个界,它们是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图 19,表 3)。图 19 魏泰克五界分类系统示意图表 3 五界生物的主要特征界细胞类型营养方式 细胞数目 运动特点 举例原核生物界原核细胞自养或异养单细胞或群体多数不能运动,少数用鞭毛运动细菌、蓝藻原生生物界真核细胞自养或异养单细胞或群体用鞭毛
5、、纤毛或伪足运动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真菌界真核细胞异养,吸收养料单细胞或多细绝大多数不能运动酵母菌、蘑菇胞植物界真核细胞自养,进行光合作用多细胞 不能自由运动葫芦藓、松、杨、桃动物界真核细胞异养,摄取食物多细胞绝大多数能够自由运动,海葵、珊瑚等少数种类营固着生活蚯蚓、蝗虫、鲫鱼、马种的概念种也叫物种,是分类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物种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即互不交配,各自产生自己的后代。对于物种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加深的。在林奈时代,种的概念远比现在简单。十八世纪时人们认为物种是固定不变的。当进化的思想被广泛接受以后,人们认识到地球上生存的物种,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物种的定义可以表达如下: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对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从现代遗传学的观点来考虑,可以给物种一个比较简单的定义: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这个定义把有无基因交流作为划分物种的主要依据。家畜、家禽及栽培植物中的许多品种,虽然形态上不同,但可以杂交,因此只是一个物种的不同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