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案2.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91592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的鸭蛋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端午的鸭蛋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端午的鸭蛋教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端午的鸭蛋教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端午的鸭蛋教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题 端午的鸭蛋 总课时 2(1) 授课时间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杜凤丽 授课人教学三维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的音形义。2感知文章内容,能够按要求提取文章的信息,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3培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重、难点培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导学过程 备注一、情景导入、解读目标: (一) (出示相应的图片)你知道这是过什么节日才有的风俗吗?(端午节)这么多风俗,汪曾祺老先生为什么偏偏要挑选鸭蛋来写呢?端午的鸭蛋的述写过程他又带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欣赏汪老笔下的风俗小品文端午的鸭蛋 。板书课题。(二)解读目标:本课以信息的提取为主来感受端午习俗及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2、。二、读书独学,完成预习。1了解作者。汪曾祺(19201997) ,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 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 、 大淖(no)记事 。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2加点字注音如有错误,请在括号内改正过来。囊莹映雪(nng) ( ) 车胤(rn) ( )元稹(zhn ) ( ) 红苋菜(ji n) ( )扎下去(z ) ( ) 橱柜(ch) ( )3解释下列词语。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

3、,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三、对学群学、展示生成;点拔提升、解决疑难。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作者是直接写鸭蛋了吗?(没有)那他介绍了什么?(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呢?又是怎么过渡到鸭蛋上了呢?请同学读第一段文字,其他同学注意思考提出的问题。板书(端午的习俗)一共有八种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挂鸭蛋络子。由吃十二红引出鸭蛋。2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那么多风俗,他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板书:家乡的鸭蛋)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请你阅读课文二三段,概括鸭蛋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

4、并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为句式说一段话。例如这是色彩鲜艳的鸭蛋,因为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小组合作,组长发言)参考答案:质细而油多的,因为“筷子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吃法多样的,因为“可以带壳切开吃” “可以用筷子挖着吃”“可以和豆腐炒着吃朱砂豆腐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板书:名声,特色。 )3那么在两段文字中,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咸蛋什么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赞美,自豪)如:“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两个“多” ,一个“善于”写出了对家乡人的赞美。“

5、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所食鸭蛋多矣”带有文言性质,增强幽默意味;完全不能相比和实在瞧不上从侧面突出家乡鸭蛋的好。“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但是腌蛋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 ”因为爱屋及乌,所以热爱家乡的我对不喜欢的袁枚产生了好感。与有荣焉,则写出了作者的自豪之情。“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包含着对他乡鸭蛋有不屑,对家乡鸭蛋的自豪。小结: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与众不同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色彩鲜艳的,假如你就是一枚小小的高邮鸭蛋,你将怎么为自

6、己做宣传,让自己走出高邮,走进全国,甚至走进全世界呢?一分钟思考,畅所欲言。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难以掩饰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缘于什么呢?(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 ) (板书)4说起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最难忘的要属儿时的记忆了。因而有人说,本文写得最有趣的要属四、五两段了。这两段写什么?(板书:端午的鸭蛋)你认为最有趣有是什么? 小小的吃鸭蛋一事在作者的笔下显得生趣盎然。表现在哪?如:1)“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2)“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 ”3)“鸭蛋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

7、掏出来,吃了。 ”4)“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 ”5)“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了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小结:端午的这一天,是幸福的一天,快乐的一天。孩子们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蛋壳,多么富有童真和童趣。透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板书:挑,装,挂,吃,玩及童年的怀念)5小结全文:整篇文章的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已一目了然,我们看一下本文行文结构有什么特点?师生共理:和外地一样的风俗可能不一样的风俗家乡特有的风俗家乡的鸭蛋鸭蛋的名声鸭蛋的特色挑鸭蛋吃鸭蛋玩蛋壳。这种结构好像

8、骑着马自由散漫地走,但又不是完全乱了套,而是始终围绕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文章的题目,题目在文章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思路非常清晰。这也恰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四、整理反思,拓展升华:同学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你回忆一下过去,你是怎样过端午节的?材料一:“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每年吸引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 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 13 号,并

9、于 2005 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 。材料二:1、2005 年,韩国把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注册走了。中国为了纪念屈原而诞生了两千多年的节日,我们吃了两千多年的粽子,一下子变成了韩国的了。 中新网2、伴随市民九年的“五一”黄金周将一去不返,清明、端午、中秋则将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旅游网看了以上两则消息,你想说什么?小结: 看看我们自己,一提起吃就是肯德基,一提起穿就是耐克,一提起节日首先想到的就是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在对照对照作者,有谁今天还这样虔诚地吃鸭蛋?有谁把端午吃鸭蛋还当作一种幸福和快乐?有谁还在一年之中早早地期待着端午节幸福地到来? 因此,我要送大家一句

10、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人人成为民族文化的捍卫者,做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承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板书:珍视传统文化)五、对标小结、达标检测。汪老用这么厚实的语言将端午、鸭蛋、及爱家之情写得如此惟妙惟肖,在好多文人墨客的笔中也有描写端午的诗句,你知道有什么吗?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 耒和端午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 贡午日观竞渡教学反思课题 端午的鸭蛋 总课时 2(2) 授课时间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杜凤丽 授课人教学 1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生活情趣。三维目标2培养热

11、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难点品味语言,热爱传统文化。导学过程 备注一、情景导入、解读目标: 汪老的散文除了在结构上闲适自由之外,语言也有特色,有人对他的语言这样定位:一代大师汪曾祺,方言俗语也入文。平平淡淡显真味,幽默风趣抒性情。你觉得这里表现他语言有什么特色吗?(A 平淡而有味 B 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C 有淡淡的幽默。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二)解读目标:本课以语言的赏析为主,重点训练学生语言赏析的思路。二、读书独学、对学群学、展示生成;点拔提升、解决疑难。1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

12、。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 ,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2、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扎,吱,冒,通红,这些看似平谈的语言却让我们感觉到文章通俗易懂,如此亲切。3 “一般是敲破空头” ;“白嘴吃也可以”。“空头” “白嘴”地方方言的运用脱口而出,直率朴素4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这一反问句

13、突出了对故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好像北京的咸鸭蛋仅仅因为蛋黄是黄色的,就连咸鸭蛋也算不上了。幽默。5、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使文章增添书卷气和典雅之美。小结:汪老能从鸭蛋里品味出生活的情趣,在于他能敏锐的观察生活,细心的感受生活,我们要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并细心记录的好习惯。好的文章不一定要有华美的辞藻和整齐的句式,平淡自然的语言同样有滋有味。三、整理反思,拓展升华:在汪老如些亲切的语言中我们体会到了他对儿时端午的难忘,对家乡那份难舍的亲情。那么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请将你的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