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4 年社科文献出版社十大热词解读现代出版新生态2014 年是中国出版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分化加剧之年,面对传统出版转型的巨大压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坚持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的战略,分类管理、协同创新,打造了皮书、集刊、甲骨文等出版品牌;构建智慧出版、建设智库平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整合 2014 年是社科文献出版社学术出版与平台建设的全面整合之年,数据库出版、纸质出版和学术会议多种形态并举,专业书、门店书、期刊与集刊多条产品线并行。我们以数字平台整合内容资源,连续发布新版皮书数据库和列国志数据库两大核心数字产品;我们以跨学科思维整合知识资源,承接了宁夏大学阿拉伯问题国别基
2、础库建设项目,并共同开发了阿拉伯文化传播专题数据库平台;我们以灵活的用人机制整合人力资源,2014 年共储备了 47 名外编,提供了 147 个实习生就业岗位,外聘了多名特约审稿专家。依靠内外部资源的全面整合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打造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整合平台,实现社科文献品牌价值最大化,为未来的发展储备空间、积蓄力量。 2.专业化 在学术出版的一方天地中,社科文献出版社以专业的学术气质开拓出路,以鲜明的出版特色享誉海内外。社会学出版与史学出版传统一路2张扬,保持领先;国际问题与国际关系研究出版风生水起,渐入佳境;主题出版逐渐形成气候,日本研究、前苏联东欧研究、澳门研究等领域的出版呈现出蓬
3、勃之势,甚至带动了相关科研机构与高校学科的建设。2014 年我们集全社之力打造精品,甲午百年主题出版物、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中国史话二期、新版列国志等重大项目全面实施。对学术出版而言,专业是至高的评价。我们以严格的学科界定和流程分工为编辑人才进行专业设计,以导师制辅助编辑成长。2014 年“名编辑工程”正式启动,将学者型、研究型编辑人才视为核心竞争力,彰显出我们对专业化的极致追求。 3.分类 产品细分、渠道细分是社科文献出版社多年来一直坚守的市场战略。我们严格施行专业、门店和定制三大产品类型定位,对每一类产品进行分类管理、分类营销。在 2014 年社科文献出版的 1600 余个品种中,专业书
4、占 87%,门店书占 9%,定制书占 4%。2014 年社科文献出版社馆配业务部成立,全面加强图书馆专业服务力度,成为国内馆配市场核心出版社,主要学科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在门店书上出奇制胜,我们先后推出了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签名版、 天国之秋毛边版、 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裹蓝边版等,在预售阶段便被粉丝抢购一空;在定制书上找准需求,策划出版了教师、学生、驾驶员、市民、农村家庭等一系列救护主题图书,其中市民安全救护手册成为“江苏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定向采购教材,连续两年每年采购近百万册。 4.协同 3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当信息和数据逐渐成为工作的核心,协同是形成整体合力、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5、社科文献出版社精心打造协同办公系统,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沟通成本,引领行业转型的新风尚。2014 年 9 月,协同办公系统正式上线,对出版社原有的生产运营及内部管理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再造,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建立起图书出版的快速反应机制,满足了员工移动化、在线化的办公需求,进一步加速社内各项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整体运营效益。 5.可持续 自第二次创业以来,社科文献出版社一直高度重视与国内外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学术团体广泛合作,出版了一大批既有学术影响又有市场价值的学术著作,确立了哲学社会科学出版领域的权威地位。面对汹涌的数字化浪潮,搭建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坚持选题资源的可持续性、作者团队的
6、可持续性、出版形态的可持续性,对于提升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更是至关重要。经过多年制度化探索,2014 年 10 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学术出版基地建设方案正式颁布,标志着学术资源建设工程开始全面推进。重点打造皮书、期刊、集刊等连续性出版物和大型丛书套书,不断修订再版经典著作,开放数据库内容资源进行主题整合,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资源与前进动力。 6.智库平台 二十年前,社科文献出版社将皮书系列作为一个重要的图书品牌打造,展现出独到的战略眼光。如今,皮书品牌不仅收获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还累积了大量的连续性研究成果,形成了稳定的研创团4队和年度出版机制,构建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
7、皮书特性与智库功能高度契合,皮书的研创与发布成为中国智库发挥作用的最佳方式之一,皮书的数字化与国际化使得智库平台产生了更大的集聚效应,有效推动了政策前沿、科研前沿转化为产业前沿和市场前沿。2014 年皮书研究院正式成立,在提升中国社科院智库影响力、培育智库话语权、扩大智库产品传播、搭建智库合作平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7.智慧出版 用数字思维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以信息技术挖掘潜在内容价值,2014 年初社科文献在行业内首先提出打造智慧型出版社的概念,全面推进信息化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实施出版社整体数字化转型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6 月,新版皮书数据库与列国志数据库先后发布,成为社科文献从传统出
8、版向现代出版转型的标志性事件;随后,信息标准确定、数据仓库建成、BI 决策分析系统投入使用,各类决策实现有据可依;9 月,OA 协同办公系统正式上线,在企业内部全面实现资源共享,将移动办公从想象变成现实;全年数字产品销售收入实现近 800 万,在传统出版社数据库营销中排名第一。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转型期,我们以探索精神抢占先机,开创了出版社多元发展新局面。 8.期刊与集刊 作为社科文献出版社两种特殊的连续出版物形态,它们在学术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科文献出版社负责院属期刊“统一印制、统一发行”工作两年来,探索学术期刊集中运营的新模式。2014 年 9 月代表中国社科院参加全国期刊博览
9、会,集中展示 71 种院属学术期刊的风5貌,社科文献学术期刊运营平台逐渐走入全国学术期刊界的视野。11 月,第三届集刊年会召开并颁发了首届优秀集刊奖,学术集刊的评价标准和评价规则进一步讨论完善。2014 年社科文献出版集刊超过 110 种,其中38 种进入 2015 年全国邮发系统,11 种进入南京大学 CSSCI 集刊名录,35 种进入中国知网,3 种集刊已经出版英文版并在国际上发行。新的一年,期刊与集刊两大平台将继续发力,以海纳百川之度量吸纳学术精华,以壁立千仞之浩然树立评价公信。 9.国际化 社科文献出版社精心搭建中国学术国际传播平台,与二十多家世界顶级学术出版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我们在
10、美国亚洲年会上持续发声,扩大中国学者及其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社会学院在获取国际话语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4 年 3 月 31 日,社科文献出版社在纽约联合国大厦举办“利用创新:衡量国家战略政策发展的创新竞争力”国际研讨会并发布新书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 ,联合国副秘书长主持会议。这标志着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国际出版能力明显提升,向国际出版战略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0.甲骨文 在社科文献出版社众多的图书品牌中,甲骨文别具一格,成为近年来国内引人瞩目的学术出版新锐。几位年轻人充分利用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平台,以独特的眼光和胆识,全力开垦着学术翻译的中间地带。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短短两年间甲骨文品牌已累积出版了 30 余个品种,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2014 年甲骨文被评为新京报致敬年度出版品牌,6该品牌图书在全国 30 余个主流媒体年度书单中榜上有名。虽然甲骨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经大典,但对当下中国学术发展意义重大,为传统学术出版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