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社团活动.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90876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5.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推拿社团活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针灸推拿社团活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针灸推拿社团活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针灸推拿社团活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针灸推拿社团活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针灸学,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发展简史,针刺疗法产生是在砭石应用以后一个漫长时期一、理论体系建立内经成书为标志灵枢(针经)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汉代难经,“华佗夹脊穴”二、学术发展时期: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三、学术低谷时期:清代 重药轻针,道光废除太医院针灸科“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四、学术繁荣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经络总论经络定义: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

2、的主干;“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一、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阴经属脏主里络腑,阳经属腑主表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构成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与气血循环流注,奇经八脉:“奇经”,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八脉”特点“一源三歧” 冲、任、督,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分别循行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 “阴脉之海” 任脉 “阳脉之纲” 督脉“十二经脉之海”、“血海” 冲脉,除带脉横向循行,其余全部纵向循行四海:脑为髓海;胸为气海(膻中);胃为水谷之海;冲为血海 腧穴 一、定义:腧穴是人体脏

3、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腧穴的发展 160349354359361二、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经穴:简称“经穴”。有固定名称、固定位置、归属十四经的腧穴,有明确的针灸主治。例如: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2、经外奇穴:又称“奇穴”。有固定名称,固定位置的特点,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的腧穴。例如:印堂,在额部,两眉头的正中。主治痴呆、失眠健忘、头痛眩晕、鼻渊、产后血晕 3、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有无固定名称、定位和无归经的特点,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

4、一类腧穴“以痛为腧”。,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1、近治作用:腧穴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与邻近组织、脏器的病证。2、远治作用:指十四经穴,尤其十二经脉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除具有近治作用外,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处远部位的组织、脏器病证。此外,十二经脉中的腧穴,还能治疗相表里经脉与手足同名经脉(太阳昆仑配阳谷)3、特殊作用: 双向调整作用:即当人体处于不同功能状态时,针刺腧穴可起到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对特异性:某些腧穴针对某种症状或体征有特殊的作用,腧穴的主治规律,分经主治: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脉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分部主治:是指处于身体

5、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及某类病证(腧穴的分布主治与腧穴的位置特点有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腧穴的定位方法,中指同身寸(直指寸)拇指同身寸 “一夫法”(横指同身寸),固定的标志(髂前上棘)活动标志(下关闭口取),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简便取穴法,云门(LU2),中府(LU1),尺泽(LU5),列缺(LU7),少商(LU11),起穴:中府上肢内侧前缘止穴:少商。本经名穴:列缺。,一、手太阴肺经(11穴),十四经穴,返回目录,手阳明大肠经示意图,二、手阳明大肠经(20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足阳明胃经示意图,三、足阳明胃经(45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足太阴

6、脾经示意图,四、足太阴脾经(21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五、手少阴心经(9穴),手少阴心经示意图,返回本节,返回目录,手太阳小肠经示意图,六、手太阳小肠经(19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足太阳膀胱经示意图,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足少阴肾经示意图,八、足少阴肾经(27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起穴:天池上肢内侧中间止穴:中冲。本经名穴:内关。,曲泽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主治:心痛,心悸,热病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原穴”。主治:心悸,心痛,呕吐,癫狂。,九、手厥阴心包经(9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起穴:关冲上肢外侧中间侧头止穴:丝竹空

7、。本经名穴:丝竹空。,外关 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落枕,胁痛,肘臂屈伸不利,手颤。天井 屈肘,尺骨鹰嘴上1寸凹陷中。 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瘰疬,癫痫。翳风 耳垂后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十、手少阳三焦经(23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起穴:瞳子髎侧头胸胁下肢外侧中间止穴:足窍阴。本经名穴:瞳子髎、风池、肩井、环跳、悬钟。,十一、足少阳胆经(44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起穴:大敦下肢内侧中间腹上注于肺止穴:期门。本经名穴:太冲。,大敦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 ,“井穴”。主治: 闭经,崩漏,阴挺,阴肿。

8、太冲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肝“原穴”。主治:头痛,目昏,胁痛。,十二、足厥阴肝经(14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起穴:长强沿脊柱上行巅顶止穴:龈交。本经名穴:长强、命门、大椎、风府、百会、水沟(人中)。,长强尾骨尖下0.5寸。督脉“络穴”。主治:腰脊痛,便秘,脱肛。腰阳关 第四腰椎棘突下。主治:月经不调,遗精。 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主治: 腰脊痛,阳痿,遗精,带下。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 热病,头项强痛。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耳尖直上,头顶正中)。主治: 头痛,目眩,阴挺,脱肛。人中人中沟中央近鼻孔处。主治:昏迷,惊风,癫狂,癫痫。,十三、督脉(28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起穴

9、:会阴腹胸正中止穴:承浆。本经名穴:关元、中脘、膻中。,关元脐下3寸。小肠“募穴”,强壮保健要穴。主治: 虚劳,遗精,带下,月经不调。气海 脐下1.5寸。主治腹痛,遗尿,癃闭 承浆颏唇沟的中点。主治: 龈肿,齿痛,面部美容。中脘脐上4寸。胃的“募穴”,“腑会”。主治: 胃痛,呕吐,泄泻。 膻中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心包的“募穴”,“气会”。主治: 气喘,胸痛,乳汁少。,十四.任脉(24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四神聪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四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 。印堂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主治:头痛,眩晕,鼻衄。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主治:头痛、目疾,面部美容。

10、安眠 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主治:失眠,眩晕。,头颈部,经外奇穴,返回目录,胸背部,定喘大椎穴旁开0.5寸。主治:咳嗽,哮喘,肩背痛。,上肢部,四缝 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中,左右共8穴。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十宣 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左右共10穴。主治:高热,昏迷,癫痫落枕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主治: 落枕。,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上肢部,四缝 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中,左右共8穴。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十宣 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左右共10穴。主治:高热,昏迷,癫痫落枕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主治

11、: 落枕。,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上肢部,四缝 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关节横纹中,左右共8穴。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十宣 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左右共10穴。主治:高热,昏迷,癫痫落枕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主治: 落枕。,返回本节,返回目录,针灸技术,刺法-古称“砭刺”,是由砭石刺病发展而来,后来又称“针法”,即指使用不同的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灸法-,又称“艾灸”,是指用艾火治病的方法。广义的灸法既是指采用艾绒等为主烧灼、熏熨体表的方法,又可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疗法,刺灸法区别,共同点-均是通过刺

12、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协调脏腑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不同点-刺法属机械性刺激,偏于疏通; 灸法有组织化学变化,偏于温通。,针灸的发展,针灸的具体发展(略)针具由砭石到九针,标志着针具的形成。青铜针-金、银 针-铁针-普通钢针-不锈钢针-电针、光针、磁针 等 煨火取暖 -草木灸-艾灸用“艾” (moxa)为主要灸料。 标志着灸法的形成。,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一)刺激的强度 (有效的刺激强度是以得气为标志 )捻转的频率、角度决定刺激量的大小轻度-捻转的角度小于90,频率小于60次分(针下感应柔和);中度-捻转的角度在90180之间,频率

13、在6090次分之间(针下感应明显);重度-捻转的角度大于180,频率大于90次分以上(针下感应强烈)。,提插的频率、幅度决定刺激量的大小轻度-提插的幅度小于03厘米,频率小于60次分;中度-提插的幅度在0305厘米之间,频率在6090次分之间;重度-提插的幅度大于05厘米,频率大于90次分。 (二)刺激的时间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证和情况,确定作用力持续的最佳时间,二、灸法的量学要素,包括艾炷的大小和壮数、艾条施灸的距离、施灸时间的长短等。 灸法的艾炷数量的计数单位定为“壮”,艾炷越大,刺激量就越大;艾灸壮数越多,刺激量就越大。 艾条施灸,距离皮肤的距离越大,刺激量越小,距离越小,则刺激量越大;施

14、灸的时间越长,刺激量就越大。,刺灸法各论,一、毫针刺法毫针构造:不锈钢最常用,光而无毛短针耳穴、浅在部位,浅刺长针肌肉丰厚部位,深刺,一.指力练习,二.手法练习:提插幅度,捻转角度,操作频率,三.自身试针,针灸学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针刺的练习,针刺的练习,针灸学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针刺前的准备,2.消毒,1)针具器械的消毒,2)医者手指的消毒,3)施术部位的消毒,1.针具的选择,针刺前的准备,3.体位的选择,针灸学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持针法,刺手:,押手:,持针之手,临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之间相对,其状如持毛笔。,爪切按压所刺部

15、位,或辅助针身之手,多为左手。,刺手的作用:掌握针具,押手的作用:辅助刺手,持针法,针灸学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进针法,进针法,针灸学,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行针基本手法,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针灸学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辅助手法,1.循法,辅助手法,针灸学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辅助手法,刮柄法,针灸学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辅助手法,针灸学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辅助手法,弹柄法,针灸学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辅助手法,搓柄法,针灸学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辅助手法,摇柄法,针灸学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辅助手法,震颤法,针灸学 刺灸法各论 毫针

16、刺法 得气,得气:指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用捻转 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 的感觉和反应,亦称“针感”。,医者的感觉:针下徐和或沉紧。,患者的感觉:针下酸、麻、重。,得气,针灸学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针刺补泻,补法: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 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捻转补泻,针灸学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针刺补泻,泻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 大指向后,食指向前。,补法: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 大指向前,食指向后。,针灸学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针刺注意事项,1.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身体瘦弱、气虚血亏者针刺手法不宜过强,

17、应取卧位,2.孕期、经期针刺注意事项,3.囟门未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4.凝血障碍者不宜针刺,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6.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7.眼区、风府、哑门等和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角度、深度,8.尿滁留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注意针刺方向、角度、 深度,针刺注意事项,灸法(略)拔罐法(略),三棱针法(刺血疗法),根据病人的病情,运用特制的针具刺破人体的一定穴位或浅表的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或淋巴液,以治疗疾病的外治方法,三棱针,操作方法,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体的侧面,露出针尖23mm。,1、点刺法:

18、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2、刺络法:刺病所的较深、较大静脉放出一定量血液的方法。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的上端(近心端),本法出血量较大3、散刺法: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连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4、挑刺法 :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人皮肤12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临床运用,1、急症中暑 选用曲泽、委中、太阳2、感染性疾病咽喉肿痛 选取双侧少商。采用点刺穴位法使每穴出血1020滴。3、外伤,劳损局部阿是穴。操作时采用散刺法连续1020针,并加火罐拔吸,出血1020ml。,4、顽固性疾病偏头痛 选穴以太阳为主穴。若前额痛加攒

19、竹或印堂。若后头痛加委中或大椎。若侧头痛加耳尖或率谷。若巅顶痛加百会5、目赤肿痛:选取太阳、耳尖6. 、痤疮 选取阿是穴。在颈、胸上部督脉旁开0.53寸的区间,寻找阳性反应点,采用挑刺法,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组织,以挑尽为止,且每穴挤出25ml血液。每次挑治23穴。7、毒蛇咬伤,六.注意事项,1、对于放血量较大患者,术前作好解释工作。2、由于创面较大,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3、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4、为了提高疗效,应保证出血量,出针后可立即加用拔罐。,5、点刺、散刺法可1次/日或隔日,挑刺、泻血法宜1次/57日。6、避开动脉血管,若误伤动脉出现血肿,以无菌干棉球按压局部止血。7、大

20、病体弱、明显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慎用。8、重度下肢静脉曲张者禁用。,头针,耳针,在耳廓穴位上用针刺或其他方法进行刺激, 从而防治疾 病的一种方法,几种保健养身小功法,按摩三阴交,左右各50次,改善睡眠,调理月经擦涌泉,劳宫对涌泉50-100次,增进睡眠,睡前泡脚后做,解除冬天脚冷解除腰痛:日倒退百步走能使全身得以调和。会觉得腰酸痛的感觉消失了,这是因为倒退步法调动了平时不动用的肌肉而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之故。4、转辘轳双手握固,屈肘,拳心向下,拳眼相对,双拳置于胸前。如划船桨动作一样左右同时转动两臂,计12次,舒展上肢关节,可防止肩周炎、肩背酸痛等,叩齿:扣大牙24次,前牙24次集中注

21、意力,坚齿益精搅海咽津:搅9次舌抵上腭咽 润肠,助消化,补肾摩腹:手搓热叠掌顺逆时针36圈 调理脾胃浴面:搓热,中指沿鼻部两侧向上至额分开,至两颊而下9次 面部气血流畅,防止感冒鸣鼓:掩耳9息食指压中指滑谈后脑听咚咚声24次 防治头晕耳鸣,脚扭伤:强力刺激涌泉,拇指或者中指顶压,令病人有吃不消的感觉热度发烧:大椎刺络拔罐早晨一杯水的作用补充水分,清醒大脑防止便秘冲刷肠胃美容养颜,有助血液循环,排除毒素拍腰,补肾:两腿打开,挺直,弯腰,两手心拍打两肾49下身体慢慢直立,先起臀部,后抬头自然站立,两手叉腰,体会肾间气动感觉拒绝邪气进入:两手握拳,大拇指掐在无名指根部(肝脏魂魄所藏之地,藏传佛教称为“金刚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