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92993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4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导 言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总体上把握教材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 对教材进行整体分析,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介绍本课的学习目的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的意义,产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时间: 1 学时 五、主要内容: 首先简单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性质和教学要求。这门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不是历史学科的专业课,是要求我们了解中国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 进程和内在规律,在正确了解国史,国情的前提下,确立并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把自己锻造成具有坚定的马克

2、思主义信仰的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总体介绍教材的结构和本课程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上编( 1840-1919):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和失败。 中编( 1919-1949):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下编( 1949-至今):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 民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简单介绍: ( 1) 1840 年鸦片战争作为近现代史开端的原因 (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和表现 ( 3)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联系 ( 4) 1949 年到 1956 年属

3、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3.教材分析: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二、学习目的和意义 1.了解国史国情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能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了解中国近现代 的历史,懂得中国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取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充分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

4、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但是无论是地主阶级“自救”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试图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理想社会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所做的努力,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历史的发展要求旧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让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充分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所以我们应该更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拥护党的领导。 3.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深刻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

5、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联系建国社会主义改造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认识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牢固确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4.为学习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提供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 三、学习方法 1.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 (阅读教材第一页第一部分) 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史上面临两个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也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掌握的两条主线和提纲。 2.世界历史观的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是世界近现

6、代史的一部分,只有把中国的历史事 件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考察,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认清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和近代中国两大基本任务的辨证关系。 3.联系现实 只有联系现实,把昨天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联系起来,才能认识“三个选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高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 只有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才能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上 编(综述)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840 1919)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7、建社会的形成及主要特点,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从而对本编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二、教学重点: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和阶级状况 三、教学难点: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时间: 1 学时 五、主要内容: 本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四、基本历史线索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 特点 从 1840 年到 1919 年差不多八十年,古老的中国发生了惊心动魄的历史剧变:当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弱时,因资本扩张而急于对外殖民的英国侵

8、略者凭借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资本主义列强不断挑起侵华战争,清政府几战必败,中华民族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背景(略讲)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 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时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 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 2)中国由盛转衰 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从 19 世纪中叶开始,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 政治上的腐败 A 官僚机构的膨胀 B 吏治的腐败 经济上土地兼并,造成阶级矛盾激化,农

9、民起义连绵不绝。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 军事上 A 军制落后 B 军备废弛 文化上奉行文化专制政策,导致思想僵化 A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B 文字狱 鸦片战争前的西方: 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活动 。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而国力又日渐衰弱的中国自然就成为西方国家的入侵目标。 ( 1)英国: 1640 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18 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大机器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伴

10、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 16 世纪末,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于 1600 年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垄断东方贸易。 1793 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率使团来 华,试图打开中国市场,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尔后,英国兵船多次侵扰我国东南沿海。 1825 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困境,英国资产阶级更急于打开中国市场。 ( 2)法国和美国: 法国,美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也将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东方,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进行侵略扩张。但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够雄厚,因此在 19 世纪初期的对华战争中,主要通过追随英国,获

11、取侵略权益。 ( 3)俄国: 沙皇俄国是一个极具侵略传统的封建帝国。虽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但利用与中国接壤的条件致力于对中国领土的扩张。 17 世纪中叶 ,俄国武装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 1689 年,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订立了尼布楚条约, 1727 年,又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这两个条约规定了两国东段和中段边界。从 18 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者不断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领土。 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使逐渐走向衰落的中国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挑战和危机。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和中国落后的封建主义碰撞后,必然导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出现一些与以往不相同的特点,

12、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 1)政治 特点: 1840 年以前,中国是一个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国家,近代以来,虽然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还保留着形式上的独立和自己的政府,但是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和关税自主权等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各方面主权几乎都掌握在列强手中,中国政府逐渐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中国失去独立地位,沦为半殖民地。 ( 2)经济特点: 近代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列强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投资设厂,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中国成为列强掠夺原料,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的基地, 并逐渐产

13、生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附属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了封建经济为主,多种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存的经济特点。 ( 3)思想文化特点: 最显著的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政治上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经济上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教育上主张学习先进科学文化,但是封建思想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二、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 1.新兴阶级 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中国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了,这是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两个新的阶级力量,他们的产生必然会在 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引起新的变化。 ( 1)中国无产阶级的组成及特点 中国无

14、产阶级的组成: 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是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和外国轮船雇佣的中国海员; 外国资本在中国设厂,兴建各种建筑工程雇佣的工人; 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的工人;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现代企业中的工人。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产生较早,人数少。比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早了 30 年; 大多由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因为中国的近代工业大部分不是从工厂 手工业发展而来的,因为这个特点比较容易和农民阶级结成联盟关系; 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性很强,是最有前途的革命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 ( 2)中国资产阶级的组成及特点 中国资产阶级的组成: 官僚资产阶级 多由封建

15、统治阶级转化而来,又多在列强的扶植下发展起来,到抗日战争后达到顶峰; 小资产阶级 封建社会的小生产阶层,近代的知识阶层和自由职业者。 民族资产阶级 由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及商办企业的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转化而来的;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场主转 变而来 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 官僚资产阶级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 小资产阶级经济地位不稳定,经常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摇摆不定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浓厚两重性的阶级: 革命性 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束缚的革命要求; 软弱性 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的力量又很薄

16、弱,因而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坚决性。这种两重性对后来的革命运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复杂的阶级状况 地主阶级 外国资产阶级 民族资 产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外国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是对抗性的矛盾;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外国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的特殊社会可以找到共同利益,化解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本质上说是对抗性的,但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独自推翻地主阶级。这些阶级之间的矛盾状况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具体变化而变化。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主要任务

17、1.基本矛盾: 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有两个,一个 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一个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2.主要任务: 近代中国有两大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和实现近代化 ( 1)反帝反封建革命 反帝反封建革命是为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2)实现近代化 实现近代化是为了改变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地位,实现国家富强,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 1)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 化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没有民族独立,就

18、不能实现近代化,所以只有革命才能为中国的近代化打开新天地 ( 2)实现近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证,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证明了这一点。 六、思考题: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主要是什么? 2.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主要任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七、参考文献: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八、教学后记: 上 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深入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马关条

19、约极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三、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四、教学时间: 1 课时 五、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性质的形成是由资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并与中国签订不平等的条约造成的。因为不平等条 约是衡量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尺度,我们通过分析历次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和这些条约对中国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及由此引发的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变化的特点,来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一、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1.战争过程 ( 1)英

20、国对华鸦片贸易 (略讲) 18 世纪中叶,英国已在西方各国的对华贸易中居首位。但是,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壁垒面前,西方的工业品很难找到市场。再加上清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西方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而 中国的茶叶和生丝等产品却在中国的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资产阶级找到鸦片这种特殊的商品。 从 18 世纪初开始,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 19 世纪初,英国烟贩无视中国政府的多次禁令,大肆进行非法的鸦片走私贸易,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不断增加,在英国输华的货物中,鸦片就占了一半以

21、上。罪恶的毒品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通过鸦片,每年从中国掠走的白银达高数百万元,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 鸦片的泛滥,给 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A 它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由出超变为入超,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大量的白银外流,一方面造成银价上涨,各地税收困难,政府财政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则造成银贵钱贱,直接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B 众多官吏兵丁吸食鸦片,军队丧失战斗力; C 鸦片走私中的贿赂,贪污和欺诈行为,使清政府吏治更加腐败; D 极大地损害中华民族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 2)中国政府开始禁烟 鸦片贸易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 1838

22、年,道光皇帝下令各省严禁鸦片, 12 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1839 年 3 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在广大民众的大力支持下,严拿烟贩,惩办不法官吏;严禁国人贩卖,吸食鸦片;并晓谕外国烟贩,限期上缴所有鸦片,并出具甘结,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 1839 年 6 月 3 日,林则徐下令将所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 3)战争爆发 1839 年 8 月初,林则徐在广东收缴和销毁鸦片的消息传到了英国, 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刻发出一片战争喧嚣。他们纷纷致书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扩大在华的商业利益,既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客观要求,也是英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转嫁危机的手段。 1840 年 6 月,乔治懿律率领由 48 艘舰船, 4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销售管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