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学东的中投考卷丁学东执掌中投公司后,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份还算不错的报表。 7 月 26 日,中投发布的 2012 年年度报告显示,2012 年实现净利润773.99 亿美元,较 2011 年增长 59.8%。2012 年境外投资年度收益率达10.6%。 作为中国唯一、全球前列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五年来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有风吹草动,即令公众哗然。 就在年报发布前一周,中投的投资项目之一伦敦希斯罗机场,被传出有被停用风险的消息。 五年多整体而计,中投境外投资累计年化收益率为 5.02%,刚好覆盖中投每年的财务成本。 中投新闻发言人、公关外事部副总监刘芳玉表示,这一收益率在主权财富基金中处于
2、中等偏上的水平。 带着这样的业绩,中投原董事长楼继伟在今年 3 月履新财政部部长。但新掌门人选,迟至 7 月才落定。难产期间,传言纷纷。 有知情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从国务院副秘书长转任而来的丁学东,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选。 在年报上,丁学东表示,其目标是把中投建设成全球一流的主权财富基金。但在这之前,还需应对未来注资难题、海外投资策略及外管局竞争等诸多考验。 投资变向 2007 年国庆前夕,北京保利大厦,中国第一个主权财富基金中投举办了高调的揭牌仪式。 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投身这一全新领域,开始了他“压力巨大,每天睁开眼,要赚 3 亿元人民币”的五年。 中投公司成立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外汇
3、管理体制改革,拓展外汇运用渠道,提高外汇资产长期的经营收益。 然而生不逢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前夜,中投在正式挂牌前购入黑石集团股份,其后参股摩根士丹利买入相关债券等,每次都是大手笔,但往往铩羽而归。 一位接近中投的人士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坦陈,成立之初的中投,确实没有明确的投资思路, “急于出手,走一步看一步。” 此后,中投根据市场多次调整投资策略,推进非公开市场,特别是泛行业直投、泛行业私募股权、资源能源、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等长期资产投资。 “目前看中投的投资策略调整还是成功的,这从前五年的累计年化收益率就可以看出。 ”前述接近中投人士评论。 但有长期研究中投的学者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
4、示,中投近几年的收益主要来自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的贡献,2012 年也不例外。 汇金公司目前控股参股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几家大型证券公司。 除调整海外布局外,中投近年也屡屡在国内出手。如去年在天津一口气拿下 8 宗地块,成交总额达 46.771 亿元。此外,中投还参与收购了阿里巴巴集团少数股权。 有评论认为,定位为国家外汇投资平台的中投,本应布局投资海外,实现外汇资产的增值保值。而这些涉及国内的投资,背离了主权基金的目标。 海外短板 比起成立之初,中投的海外投资已相对成熟,但远未到一帆风顺的程度。 中投发布 2012 年年报的前一周,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公开表示,伦敦市政府计划在东
5、伦敦选址修建新的国际机场,以替代现有的希斯罗机场。 全球第三大航运中心希斯罗机场,是中投去年投资的一个代表性项目,斥资 4.5 亿英镑购入其 10%的股权。 中投解释其投资理由:英国的投资环境与政策比较开放,法律框架也较为稳定、健全,有利于开展长期投资。 但有英国投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希思罗机场只有两条跑道,客运量早就接近饱和,是欧洲有名的“鸡肋”机场。早在中投入股之前,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成立独立的机场委员会,以考察新增伦敦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具体规模和时机。 鲍里斯约翰逊日前表示,希思罗机场以后可能只运营一些地区性航线;或者伦敦政府将斥资购买该机场,并利用其 1220 公顷占地面积新修
6、房屋,为约 25 万民众解决住房问题。 前述英国投资人士表示,无论哪种选择,都意味着中投对希思罗的投资将遭遇贬值,甚至失败。 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魏亮表示,目前不能武断判断中投投资是否失败,还得看中投前述的投资协议。 前述接近中投人士表示,中投不是上市公司,没有必要向公众披露其投资策略、投资组合和协议内容。 但他也承认,目前对于海外投资的最终绩效,仍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 自中投诞生之日起,一些海外分析人士就认为,中投足以搅动全球商品、资源和资本市场。 “在主权财富基金里,中投成立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大的,却是最受关注的。 ”前述接近中投人士表示,中投的海外投资容易受
7、到政治的干扰。 前述学者认为,因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汇金的关系,中投在海外的投资受到种种限制,投资相关的多个机构都会对中投的投资反复审查。这也使得中投在国际市场上的投资并非简单的买卖,往往涉及众多非交易层面的博弈。 内忧外困 中投 2012 年年报显示,2012 年境外投资组合中,现金仅为 3.8%。 这意味着中投几乎已经满仓操作。 中投成立时的注册资金是由财政部通过发行 1.55 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向央行购买 2000 亿美元等值外汇资产而来。该特别国债的年息约为 5%。 2011 年 12 月,中投获国家注资 300 亿美元,2012 年初再获 190 亿美元注资,此后并无新资金注入。成
8、立近六年,中投一直没有建立一套长期的增资制度。 自身资金难题未解,中投如今又面临外管局的竞争。此前,外管局的外汇投资仅限于购买美国国债等低风险产品,对于 PE 和另类投资是回避的。 2012 年底,一家名为“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的职能机构悄然出现在外管局的下属机构名录中。外管局表示该机构的职能是“创新外汇储备运用” ,为央行和外管局“支持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今年 6 月,外管局又在纽约第五大道设立了专门的投资部,目的是在美国市场进行包括私募股权、房地产和其他另类资产类别在内的投资业务。 来自多方面的信息显示,至少一年来,外管局已把越来越多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地产和私人股本基
9、金,与中投的投资领域大致相当。 此外,境外分支机构缺乏也制约着中投的发展。目前,中投只有两家境外分支机构: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中投多伦多代表处。 前述接近中投人士称,如果中投要采取主动的投资策略,就必须拓展海外分支机构。 更为“致命”的是,市场一直存在汇金可能从中投剥离的预期。上述学者表示,如果这种假设成为现实,中投将失去一个稳定的收益来源,业绩也许会很尴尬。 新掌门 在这样一个微妙的时期,中投第二任掌门人终于在年报公布前到位,此前,董事长一职已空缺近四个月。 由于巨大成本压力等种种挑战,业内甚至戏称,中投找个董事长比国足找个主帅还难。 担子最终落在了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学东身上,这一结果,
10、使此前诸多传言全部落空。 公开简历显示,53 岁的丁学东与前任楼继伟多有相似和交集,二人均在财政部长期供职。 1987 年-2010 年间,除中间四年一度调离外,丁学东一直在财政部工作,2010 年,丁学东由财政部副部长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2013 年 5月,中投掌门职位空缺之时,他还新兼任了国家减灾委员会副主任。 但两个月后,丁学东就来到了中投。 有知情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拥有财政部和国办的双重履历和人脉,让丁学东最终为各方所接受。 有财政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丁学东为人低调踏实,能敏锐洞悉宏观经济形势,做事果敢,是适合中投的人选。 在中投 2012 年年报上,丁学东首次以董事长的身份公开书面致辞,表示将努力把中投建设成为全球一流的主权财富基金。但他没有具体阐明今后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