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藏风 起于青萍之末2012 年 9 月,中国各大影院的卖座率极具爆棚,那是一部成龙主导主演的十二生肖引发了人们对收藏品的极大热情,有些甚至是疯狂的追逐。 收藏风骤然刮起。 其实,收藏品的风潮总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早在 2008 年的 9 月,原本天高气爽的北半球突然成为了多事之秋。 由于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进入徘徊、萎靡、跌落时期。 连续 4 年多来,世界房地产业进入了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尴尬局面;同时,世界各国无一例外的出现了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即人们常说的通货膨胀。其通胀率(简称 CPI)自 2.15%迅速上升,在某一时段一些国家甚至突破到可怕的 5.8%。 世
2、界经济或将走向萧条? 世界经济在危机中! 同年底,中国启动了规模达 4 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央行实施了名为“适度宽松”实为“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存量迅速增加,存贷款利率也几度下调。 2010 年 2 月,我国 CPI 上涨到 2.7%,超过当时 2.25%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中国由此进入负利率时代。 何谓负利率?即居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同期的通胀率作比较,若低过通胀率时就称为“负利率” 。简单而言,就是百姓把钱存入银行的一年定期存款的利息如果低于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就叫着负利率。 实际上,2016 年底到 2008 年 10 月、2010 年 2 月至 2012 年 2
3、月,中国已经两次进入了负利率时代。 长期负利率,不仅市场资源配置会发生扭曲,容易造成资产价格泡沫横飞,为经济危机埋下隐患,对存款居民而言,负利率更是一种财富掠夺。 一年的负利率,我国居民存款缩水 6000 亿,亦即是 6000 亿元的人民币被蒸发而消失了。 负利率下,房地产一再调控、股市盘整震荡、CPI 居高不下,如何让资金避险升值? 自 2008 年来,全球股市越来越像一个吸金的无底洞,众多投资人大呼伤不起;楼市也在一阵紧似一阵的调控中“鸭梨山大” ,眼见得楼价就要下楼梯。 房价一跌再跌,但国人的习惯就是“房子买涨不买跌、金子买跌不买涨” ,房地产市场的萎靡自然而来,想当年,金融股市、房地产
4、、收藏品被并称为“中国投资领域的三大金块” 。如今,前二者已经风光不再。 谁还愿意把钱存入银行坐等缩水、或投入总是“套牢了”的股市,整天提心吊胆的纠结着? 这两个中国目前最大众化的“投资开阔地”易赔难赚,民间资金规模却与中国经济同步膨胀,8600 亿元人民币正焦急地寻找新的投资目的地。 于是,收藏品投资领域便顺理成章地成为民间资金的一大集散地。一些“小众”的收藏品投资市场也渐渐热络起来,并大有向大众化延伸的趋势。 全民“淘宝”或将诞生。 收藏品市场的强劲春风即将席卷全国! 收藏品重要的是真正认识它 中国的收藏品市场,最初表现为原始的、无序化的地摊式的自由市场和街头卖主充当了收藏品市场的启动者。
5、 之后半官方市场各种形式的收藏品经营场所、国际商品交易会和展销式的个人画展,既宣示了中国收藏品市场的进步和发展,也预示了其在转轨时期向规范化迈进过程中的混乱及无序状态。 而今,在艺术市场化的日新月异中,收藏品市场也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有序化,特别是有待纳入的法律、保险、税收等相关的政策,使得关于收藏品市场的研究逐渐上升为一门学科,是收藏者与投资者、收藏品经营者等急需了解和掌握的一门学科。 关于收藏,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收藏是一种爱好,有人认为收藏是一门学问,有人认为收藏是一种消遣,还有人认为收藏是一种投资。 何为收藏品?收藏品其实与文物、艺术品的含义比较相近,涵盖范围交叉,它们是经常替换使用的概念。
6、当然,这三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娄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艺术品”则是指艺术家通过审美创作活动所生产的产品。现代艺术实践使得“艺术品”的概念范围越来越大,冲击着种种传统艺术品概念的界定。 面对现代艺术,美国著名分析美学家布洛克站在后分析美学的立场上,从艺术品与人的意图,艺术品的非功利性,艺术品与艺术习俗,开放的艺术品概念等四个方面,重新界定“艺术品”的概念,来为现代艺术寻求美学的辩解。 艺术品分为很多类,笼统的可分为
7、: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油画、雕塑、当代艺术、影像艺术、古藉善本、碑帖法书、邮品、钱币、铜镜、珠宝翡翠、钟表等。 “收藏品”的含义就广泛得多了。根据著名收藏家陈宝定教授的估算,现在收藏品的种类已经超过了 2000 种。在拍卖市场上,其拍卖标的有文物,也有艺术品,也有既不是文物也不是艺术品的,比如那些玉石籽料等。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民间收藏升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涉足收藏的人数多达 8000 万人。在庞大的收藏者队伍中,投资性收藏占了绝大部分,而纯粹出于兴趣爱好的则很少。 收藏者与投资者对收藏品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财力,有的得到了极为可观的投资回馈,有的却因为走眼或缺乏专业知识而血本无归
8、。因此,收藏乐趣与投资回报并不总是兼得的。 各种形式的艺术品皆有收藏价值。可以说,有一万个人,就可以有一万种收藏爱好。 决定其收藏价值的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本身的价值;二是数量;三是其流通性。收藏的物品本身价值如何,是决定其价格的关键因素。 它的艺术价值如何,是否代表了其时代高度、蕴涵了什么题材、有什么纪念意义。如果是热门题材的藏品,特别是较有政治意义或较有历史时代意义题材的藏品,很容易升值。 收藏品投资的回报率惊人,使得各类投资者纷纷涌入这个领域,这里面自有一些行家里手,但也有不少瞎子摸象的盲从者。 投资收藏品,能保值增值,是指必须要买到货真价实的收藏佳品:若是明清古瓷,则不能是货品;若是书
9、画,则尽可能挑选精品。 名画家的画大多能增值,无名画家的画却难以保值,这是收藏品市场的一般规律。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名画家的作品虽说一直是拍卖市场的宠儿,但其应酬之作,就不一定能保值;而尚未出名的中青年画家的优秀之作,却有可能在未来若干年后大大升值。 潘家园。收藏品的风源之地 我国最早的收藏品市场,应该算北京潘家园的“鬼市”了。 如今中外闻名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可以称得上是昔日皇城的缩影,充满了遗风遗俗,本身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老北京人大概都知道潘家园有个别称叫做:“鬼市” 。 潘家园旧货市场的前身就是那个潘家园鬼市。现而今,再提起“鬼市”这地儿,老人们或许还能记忆起当年的盛况,但年轻一代的人们
10、恐怕知道的就很少了。 旧时鬼市开市儿大都在天亮以前,凌晨三四点,天长日久,人们就给了它个阴司的称呼“鬼市” 。 鬼市这个东西由来已久,不仅仅是在老北京,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载:“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 可见宋代的时候鬼市已经盛行。这里记载的还只是北宋都城粱(今河南开封市)的鬼市景象。事实上凡是比较大的城市,历史上都曾有过鬼市的出现。 说起老北京的“鬼市”这个称呼还要追溯到清末民初,当时国运衰落,适逢许多达官显贵家道中落,迫于生计便偷拿了家中的古玩站在街边变卖。对于这些昔日的皇亲国戚来说毕竟这是件有失身份的事,所
11、以只能选在凌晨三四点打着灯笼交易。 想当年, “鬼市”上还经常脱手一些来路不明的物品,因为都有着不方便言说的秘密,大多只能忍痛贱价出售。于是“鬼市常出好货”的话也就传开了。 凌晨 4 点半,神秘的北京潘家园“鬼市”早已被淘宝人的喧嚣占据。“借过借过”的叫喊声不断响起,偶尔驶过的车,照亮了路边或倚着板车或拉着板车的模糊脸孔,一明一灭之间,宛若鬼影浮现。也许这一抹皇城遗风,恰恰是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活的灵魂。 到潘家园“鬼市”的常客大体上为四种人:第一首推古玩贩子,他们通常是买得频、卖得也快,只瞄准市场风头;二是古玩收藏者,他们都是眼光挑剔的行家,但是该出手时绝不心软;三是古玩爱好者,他们就只是把逛古
12、玩市场当成一种乐趣,当成一种生活的嗜好;四是普通的观看者,一不买古玩,二不聊天,时间久了也就成了古玩藏家。 常在这里出没的收藏者心中都有着熟络的规矩,比如要留意脚下,留意随时想要碰瓷儿的商贩,如果看到什么中意的,不要轻易撒手,否则会惹麻烦。并且这里还有个规矩,别人手里正拿着的东西不得上前去问价。 如今是盛世谈收藏的年代,当初那些躲躲藏藏、那些掩人耳目的缘由已不复存在。但凌晨 4 点半到潘家园摆摊淘货成为了一种传统,更是一门生意经。 “一日之际在于晨”这句话用在潘家园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每个周六、周日凌晨四点左右的时候,板儿爷们就拉着货物赶到了这里。来这里倒腾的古玩贩子,一般情况下都是全天候活动
13、,一边收一边卖,落了空就是损失。 如今,当年扛的灯笼变成了现在人手一把的手电筒,每到双休日的凌晨,电筒光遍地闪烁,场面热闹而凌乱,一顶顶铁棚屋下是一溜溜琳琅满目的旧货地摊。铜器、玉器、石器、陶瓷、字画等物品,旧钟表、日皮包、鸟笼、瓦当、钱币等小玩意儿, “旧”品应有尽有。 他们是早来晚走的那一拨人,早晨 6 时左右从四面八方赶来,下午4 时全收摊了才走。 正经的古玩收藏家都是早 6 点来,转一圈,10 点来钟全打道回府。而古玩爱好者通常来得晚一些,他们中间有部分人专门下午来,因为此时“拣漏”的机会最多。 早年间的时候都说鬼是在晚上天一擦黑儿就出来,鸡一打鸣儿就回去。估计这鬼市就是为了给那些好到
14、处逛逛的鬼们安排的时间。 现在“鬼”是不来逛潘家园了,但喜好旧东西的人却沿袭了这个习性。赶着大阳升起前到这里转转,兴许就能淘换到好东西呢。况且天上就算要掉馅饼,也只有早到的人才能分到杯羹。 能赶着凌晨这个点儿来淘货的,不是行家也绝对是搞了多年收藏且已成痴的人,多年的淘宝经历让他们习惯了手电、布袋不离身。通常都是先拿着小手电细细研究相中的物件的品相,有的人一驻足就是半个小时,然后便是一番看似不紧不慢的砍价,如若成交则要迅速将“宝贝”塞进随身携带的布袋里。 对于商户来说那是更要早来占位置,通常晚来一步的商户只能排队等候有人撤摊。尽管这里寸土寸金的地面上,10 块砖的宽度就要三五百元的租金,但摊位仍
15、然十分抢手。 大约 6 点,基本上摊位已经比邻而设,过道也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了。 不大会儿天亮了, “鬼市”里的“鬼影”也就散去了,但潘家园的故事仍在上演,潘家园的热闹仍在:玛瑙玉器、仿古家具、古籍字画、中外钱币、文房四宝、皮影脸谱、民族服饰、宗教信物、 “文革”遗物甚至生活用品。 在潘家园摆摊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有北京的、天津的、河北的、河南的、内蒙古的、新疆的,甚至还有西藏的,摊上卖的东西也涵盖了全国各地的特色。 北京人卖的以家藏的老古董居多,还有就是现代的工艺品。 天津人卖的多半是一些做工精细的小玩意儿,比如钟表就是天津人的专利,当然还有远近闻名的年画儿。 河南人卖的则大都和唐宋时期的历史
16、关联很大。 而西藏人卖的全是西藏特有的几样宝贝。 真正明白潘家园的人很少大白天的来这里闲逛,因为真正的好东西全在刚“露脸儿” (凌晨开市之初的短暂时段)那个把小时,所谓行家看门道。 传说有人用“潘家园”三个字做上联来对对子,下联答案则为“贾雨村” 。 虽然是传说,但的确是潘家园的一大特点。都说潘家园净是假货,可是我们的“315”一次电没到这里找过麻烦,古玩行有它约定俗成的特殊的游戏规则,一般来说全是周瑜打黄盖、我愿打你愿挨的事儿。只有外行人才会去计较潘家园的真、假之事,对行内人而言,潘家园的东西永远只分新、旧。 收藏家马未都说过:“瓷器作伪你看出来了,不能说这是假的,应该说这东西看新 。买卖之
17、间没有假字,只有新老。你说谁的东西是假的谁也不干,瓷瓶子有什么真假!” 对于在潘家园里的逛客来说,不在乎谁银子多买了贵的值钱东西,而暗中较劲比的是谁更识货,即使再财大气粗的人也不会甘心为一个“不对”的东西花费太多,这些人心疼的不是钱,而是长期在潘家园混出来的口碑,在收藏者中留下的口碑。 因此在潘家园你可看不到挥金如土的财大气粗者,各个摊位上满眼都是买卖之间貌似平静但却针锋相对而又韵味十足的讨价还价。 如今的潘家园早已是“天翻地覆” ,换了人间。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朝阳区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西南,占地4.85 万平方米,经营面积 2.6 万平方米,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
18、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 潘家园主营古旧物品、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年成交额达数亿元。市场拥有 4000 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经营者来自北京以外的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汉、回、满、苗、侗、维、蒙、朝鲜等十几个民族。 潘家园在收藏家、淘宝爱好者中司很有名气,甚至比琉璃厂还广受欢迎。与琉璃厂不同的是,这地方五行八作的人你来我往,熙熙攘攘。 这里有真正的奇货,也到处充斥着琳琅满目的小玩意,让人目不暇接。 无论是宜兴的紫砂壶,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还是天津杨柳青的年画、新疆的和田玉器、乃至各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还有不同年代的珍玩古董、字画古旧书籍、红木家具,乃至珍珠玛瑙、玉石翡翠、皮影脸谱、竹木牙雕等等,反正一切或稀奇古怪或价值难测的东西,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你都能在这里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