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匹配理论及其在金融市场应用的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791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边匹配理论及其在金融市场应用的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双边匹配理论及其在金融市场应用的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双边匹配理论及其在金融市场应用的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双边匹配理论及其在金融市场应用的研究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双边匹配理论及其在金融市场应用的研究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双边匹配理论及其在金融市场应用的研究综述摘 要:20 世纪 60 年代,学者们开始研究双边匹配问题,匹配算法及其应用研究不断推进,研究的样本与研究结论日益全面。国内关于双边匹配的研究起步较晚,不仅相关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而且应用研究范围相对较窄,尤其是在金融市场的应用研究更显薄弱。本文将对双边匹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梳理,并对该理论在金融市场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双边匹配理论;发展;应用;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6-0020-04 2012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使不同的市场主体匹配起来,并且达到

2、一个稳定的状态。同其他市场一样,金融市场的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把市场的一方主体与另一方主体匹配起来。但是如何使双方达到一个稳定匹配的状态,使匹配更有效率,是当前金融市场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将对双边匹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梳理,并重点对该理论在金融市场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 一、关于双边匹配理论 (一)双边匹配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罗思(Roth,1985)是最早明确公开提出双边匹配概念的,他不仅明确地界定了“双边”和“双边匹配”的概念,而且分析了双边匹配的现实案例。罗思认为双边就是指事先被指定好的两个互不相交的集合,而双边匹配是指在这些市场中双边代理人的匹配。 201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布丰富

3、了双边匹配问题的研究方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出了“稳定匹配”的概念,从而使匹配由“个人理性匹配”走向了“稳定匹配” 。沙普利(Shapley)采用合作博弈理论,在比较了不同匹配方法的基础上,用“GS 算法”来保证总能获得稳定的匹配,这一算法还可对各方试图操纵匹配过程的做法加以限制。罗思在沙普利的理论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稳定是市场机制运行成功的关键因素,并运用这些研究成果重新设计了现有的很多市场匹配机制,使匹配更有效率。 (二)双边匹配理论与搜寻匹配理论的关系 搜寻匹配理论与双边匹配理论都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搜寻匹配理论研究的是在“摩擦市场”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求职者的求职

4、策略、工作搜寻强度及失业持续时间,以及如何匹配市场上的空缺职位和失业者;而双边匹配研究的是在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市场上,如何使市场双方主体匹配起来,并且形成稳定的状态。戴翔(2012)指出,搜寻匹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因为现实中存在着各种交易摩擦,从而产生了搜寻与匹配成本,这最终会致使交易的不顺利;双边匹配理论的核心是双边市场的双方代理人如何达到一个稳定的匹配状态。搜寻匹配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匹配函数、劳动力市场基准模型DMP 基准模型;双边匹配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G-S 算法、H-R 算法、线性规划方法等;搜寻匹配理论主要应用在网络金融信息等方面,双边匹配理论的应用方面更广,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人

5、与组织匹配、电子商务、器官捐献和金融市场的风险投资、企业合并、银行信贷等方面。 (三)稳定的双边匹配与有效配置的关系 有效配置状态就是指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稳定匹配的概念强于帕累托最优匹配,因为每个稳定匹配是帕累托最优的,然而不是每个帕累托最优匹配都是稳定的。帕累托最优要求没有两个代理人希望匹配在一起并且需要对方的同意。相比之下,稳定匹配要求没有两个代理人希望匹配在一起,无论对方是否同意。 二、双边匹配理论在国内外的应用 学者们对双边匹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加以提炼,针对现实中的双边匹配问题进行了分析,尝试用双边匹配决策理论来解释具体的现象和问题。双边匹配理论的研究结合实际应用背景进行了有实用意

6、义的扩展,广泛地应用于很多领域。 (一)双边匹配理论在国外的应用 1. 实习生与医院的双边匹配。实习生与医院的匹配是匹配理论较早的运用。在美国有一个制度,医学院的学生毕业后都要到各医疗机构实习。在早期,医学院毕业生实习市场比较无序,双方匹配很不稳定。为了达到稳定匹配,这个市场引入了“全国住院医生匹配项目(NRMP) ”,刚开始比较成功,但后来 NRMP 也遇到了问题。1995 年罗思和他的同事合作,对已有的匹配算法进行了改进,从而使这个市场运行更加稳定。 2. 学生与学校的双边匹配。学生入学匹配问题也是较早提出的双边匹配问题之一,匹配双方是学校和学生。学生在学校的录取优先权排序是学校对学生的偏

7、好排序,而学生对学校的偏好排序是传统匹配理论中的排序,匹配的目标是使学生与学校都达到满意的结果。张、塞特曼和谭(Teo、Sethuraman 和 Tan,2001)对新加坡小学生升入中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小学生和学校在匹配过程中诚实地表达自己的偏好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匹配结果。 3. 人组织双边匹配理论的应用。关于人组织的双边匹配,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组织的匹配就是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与组织特征之间的相互包容性;少数学者认为人组织的匹配是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与组织特征之间的互补性。克里斯托夫(Kristof,1996)认为一致性匹配就是组织的价值观、目标、文化等基本特征与个人的价值观

8、、目标、人格等基本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都一样,而互补性特征就是组织和个人双方的特征可以互为补充。另外,卡普兰(Caplan,1987)构建了关于个人组织匹配的模型,包括需要提供匹配和要求能力匹配两种模型。其中需要提供匹配就是组织能提供满足个人需要的岗位;要求能力匹配是个体的能力能够适应组织的需要。 4. 电子商务中双边匹配的应用。匹配理论在电子商务方面的运用起于 20 世纪,并一直运用到现在,而且运用面更广、更灵活。郑(Jung,2000)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研究电子商务中的双边匹配问题,并且获得了稳定的匹配结果。萨尔尼和克劳斯(Sarne 和 Kraus,2008)建立了在电子商务中面向多个代理人

9、的分布式的双边匹配机制。 (二)双边匹配理论在国内的应用 国内关于双边匹配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研究成果主要是应用方面,但是应用研究范围相对较窄,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高考招生、劳动力市场、电子商务和金融市场等。 1. 高考招生中的双边匹配理论应用。双边匹配理论在高考招生中应用的研究范围涵盖了稳定匹配方案的存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信息环境对匹配效率的影响等。温忠麟(2006) 使用操作性方法验证了校方优先方案和考生优先方案,即稳定匹配的方案是存在的。李坤明(2010)分析了完全信息条件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考生的偏好,表明信息环境对高考录取机制配置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反过来高考录取机制

10、又对信息环境具有依赖性。 2. 劳动力市场中双边匹配理论应用。张成(2010)借鉴双边匹配理论在国外劳动力市场的应用,并结合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利用双边匹配理论的语言建立模型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进行描述。赵希男等(2008)构建了组织中人岗匹配的纵向匹配度和横向匹配度测算模型来测算人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并通过实际案例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3. 电子商务中的双边匹配理论应用。近年来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在电子商务中基于电子中介买卖双方的匹配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双边匹配问题。对双边匹配理论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研究是由理论到实证层层推进的。徐晓辉和陈剑(2000) 从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程度、顾客对产品网

11、上销售的态度和顾客体验度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个判断产品是否适合在网上销售的标准框架,从而开启了对产品电子商务匹配度的初步探讨。基于电子商务业务的特殊性,可能出现多对多的情况,张振华、贾淑娟等(2008) 将 Gale-Sharply 和 H-R 算法从理论上扩展到了“p-k”的情况,以处理多对多双边匹配问题。 三、双边匹配理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在我国金融领域,有些市场是研究双边匹配理论的天然场所,但是国内外学者们对双边匹配理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只有一些具体金融方面的研究,至今未形成一个体系。目前的研究主要在风险投资项目、企业并购、投资以及银行信贷方面得到应用。 (一)双边匹配理论在风险投资中的应用

12、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风险投资商与风险投资项目或者创业者的匹配是一种典型的双边匹配模式,最优秀的风险投资商期望能够选择最好的风险投资项目,最好的项目也期望能有一个最优秀的风险投资商对其投资。索伦森(Sorensen,2007)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风险投资商与风险投资项目的双边匹配效应,认为双边匹配模式对风险投资商和风险投资项目产生双向的正的积极影响。在国内,曹国华、胡义(2009)认为,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的合作都是为了获得最大价值,所以两者之间建立稳定的匹配关系非常重要。他们根据自身的评价标准选择与对方建立匹配关系的理论基础,建立了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之间的双边匹配模型,并加以应用。 (二)双边

13、匹配理论在企业并购中的应用 目前,双边匹配理论在企业并购中应用的研究比较零散,大都是从企业并购活动的某一个方面来研究的,如战略匹配、资源匹配等单个方面的研究,缺乏一个系统性的研究。 刘仲英等(2004)研究了企业并购活动中的战略匹配问题,建立了EKMS 柔性和环境不确定性的匹配模型。马锐军、张勇(2006)分析了企业并购中人力资源匹配的问题,他认为人力资源的匹配要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管理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主要内容。张海珊(2007)将企业并购活动中的资源匹配分为资产匹配和能力匹配,并通过建立 BP 神经网络模型来判断并购双方总体的匹配性。 (三)双边匹配理论在银行信贷中的应用 双边匹配理论在银

14、行信贷方面应用的研究比较少。文胜(2006) 认为我国银行信贷市场存在着两个有完全不同运行机制的市场目标客户信贷市场和非目标客户信贷市场。目标客户信贷市场的议价过程可以采用递延接受算法,结果稳定;非目标客户信贷市场如果采用递延接受算法,运行结果不稳定,因此需要设计一个中央化的匹配程序以保证结果的稳定。张继军(2011)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贷款现状和贷款难的原因及城市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的实际案例,认为小银行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是匹配的。 银行和贷款客户之间的稳定匹配,对于银行来说,可以规避客户的违约风险、减少银行的不良贷款、实现银行的稳健经营;对于贷款客户来说,稳定匹配可以减少贷款客户的搜寻成本

15、、贷款成本,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经营。所以学者们有必要深入的研究双边匹配理论在银行信贷中的应用。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双边匹配研究文献的回顾与综述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对双边匹配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在研究中明晰并扩展了双边匹配理论的应用背景,探索了匹配的目标和获得稳定匹配结果的算法,并尝试在研究中用双边匹配思想来阐明并解决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匹配问题。201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布必然将双边匹配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毋庸置疑,双边匹配理论尚处于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尚待进一步明确的具体问题。另外,国内学者对双边匹配

16、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也较为分散。但是,在我国金融领域,有许多市场是研究双边市场理论的天然场所,尤其是在双边市场条件下运作的银行卡市场。作为一种典型的双边市场,市场需求和供给均呈现独特性,发卡机构必须围绕双边用户的联合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必须协调双边用户的需求以达到均衡。因此,加强对发卡机构、特约商户、持卡人、银行卡组织等多方匹配机制的研究,能从根本上提高银行卡市场的匹配效率,这对于竞争不断加剧的银行卡市场而言,无疑是增强银行卡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注: 匹配研究是从“个人理性匹配”概念入手的。如果每个代理人对其派遣结果是可接受的,这就是个人理性匹配。 有效配置意味着在资源和技

17、术条件限制下尽可能满足人类需要的运行状况。帕累托最优状态表示,当事物的状态在给定的约束条件内时,通过重新改变这种事物的状态使之满足可用的约束条件,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说变得更好。 罗切特和蒂罗勒(Rochet 和 Tirole,2004)将双边市场定义为,通过一个或几个平台能够使最终用户相互作用,并通过合理地向每一方收费而试图把双方维持在平台上的市场。双边市场涉及到两种类型截然不同的用户,每一类用户通过共有平台与另一类用户相互作用而获得价值。 截至 2011 年底,银行卡发卡量累计超过 28.5 亿张,同比增长18%。银行卡跨行交易全年超过 16 万亿元、104 亿笔,

18、同比分别增长44%、24%。其中,POS 跨行交易 13.4 万亿元,同比增长 47%;ATM 跨行交易 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37%。刷卡消费额超过 16 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5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预计超过 40%,比 2010 年提高约6 个百分点中国行业研究网。 参考文献: 1Gale,Shapley.1962.College Admissions and the Stability of Marriage J.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69, (1). 2Roth,A.E.1985.Common and Conflicting In

19、terests in Two-sided Matching Market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7, (1). 3Teo C.P,Sethuraman.J,Tan.W.P.2001.Gale-Shapley stable marriage Problem revisited:issues and applicationsJ.Management Seienee,47(9). 4李坤明. 基于双边匹配理论的中国高考录取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5张成. 双边匹配理论及其在我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20、6赵希男,温馨,贾建锋. 组织中人岗匹配的测算模型及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 (2). 7徐晓辉,陈剑. 关于产品电子商务匹配度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0, (4). 8张振华,贾淑娟,曲衍国. 基于稳定匹配的电子中介匹配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8, (4). 9李晓慧. 基于优先级的双边匹配方法在 B2B 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 10张海珊. 战略并购双方的匹配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7. 11文胜. 双边匹配理论及其在中国信贷市场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6. 12张继军. 小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匹配性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 (6). (责任编辑 孙 军;校对 XQ,S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