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教师修炼一腔宽容怀.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5010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论教师修炼一腔宽容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再论教师修炼一腔宽容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再论教师修炼一腔宽容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再论教师修炼一腔宽容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再论教师修炼一腔宽容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再论教师修炼一腔宽容怀摘要: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没有宽容,就没有教育。学生犯错时其年龄特征,面对学生给我们带来的不愉快,无论怎样的情形,我们都要知道:“我并不是为了生气来当教师的。 ”给别人宽恕,就是给自己的心灵松绑,给心灵滋养。 关键词:修炼;宽恕;宽容 1.没有宽容就没有教育 我们这个民族,长期奉行“严师出高徒” 、 “宽是害,严是爱”的观念,害得教师们战战兢兢,生怕担上“教不严,师之过”的责任。做教师的,每当发现什么状况,哪怕只是不好的苗头,都习惯于牢牢揪住,把它“放大” 、 “做实” ,防患于未然,或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对出现问题的学生,总不免厉声呵斥,怒目相向,或冷嘲热讽,或恶语中

2、伤,甚至动辄以处分、劝退、开除相威胁。这是最简单、快捷的方式。这样做,目的也很明确杀一儆百,敲山震虎。但实际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不仅犯错误的孩子,会习以为常,变得无所顾忌,软硬不吃,就是那些未曾犯错的孩子,对这种无爱的教育、粗暴的教育,也会感觉受到伤害,充满厌恶,正所谓“吓倒一大片,伤害一大群” 。我们或可自我安慰,美其名曰“爱的教育,严的管理” ,可是,如果教育行为不能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怎能起到作用?这又怎能算得上真正的教书育人?慈悲为怀,宽容待人,这是佛家的根本。我甚至觉得,人之所以伟大,或许正在于人性里闪耀着宽容的光芒。如穆尼尔所说:“一个宽容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余怨恨,它宽容、忍

3、让、豁达,从不悲观、消沉、焦躁、恼怒。”莎士比亚也说:“宽容不受约束,它像天上的细雨,滋润大地,带来双重祝福,祝福施予者,也祝福被施予者。它力量巨大,贵比皇冠,它与主权同在,与上帝并存。 ”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我们教师面对的是未成年人,是成长和发展中的孩子,他们是非观念正在形成,行为意识尚不稳定,出状况、犯错误再正常不过。而且,很多时候,他们并非有恃无恐,通常只是出于无知、好奇或天生的表现欲偶尔的调皮,不用心学习,违反课堂纪律,跟同学争执或者拉扯,诸如此类,仅此而已。就像医生治病要选择的适当的方式或药物,批评、训责或惩罚是一种方式,宽容的提醒和谅解也是一种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为了教育,为

4、了让他们变得更美好,都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呵护他们的尊严,让他们始终保有可贵的自尊自信,能够自觉的反省和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其实,我们也知道,学生犯了错误,大多会后悔,希望得到宽恕和谅解。这时,教师能够宽以待人,就能够让他们真切体会到教师的理解与尊重。相反,如果我们对他的过错一味计较、指责,不但会令人反感,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使他一错再错。所以,责人不如宽人,以轻轻的提醒代替种种的责罚,说不定效果会更好。真正有效的教育,不是电闪雷鸣,疾风暴雨,而是和颜悦色,柔风细雨。疾风暴雨只能让学生一时间的恐惧、逃避;柔风细雨,才能润物无声,浸入孩子心底,发挥长久功效。对常人,宽容是美

5、德;对教师,宽容则是必备的素质。因为,容忍孩子调皮,他们才会有机会创造;容忍孩子犯错,他们才会在改错中获得成长的经验。作为教师,只有最大限度的宽容和善待学生,才能真正的激发他们自思自省,帮助他们自证自悟。 2.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做教师的 我们都知道,生气,其实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也明白气多伤身的道理,但是我们仍然会生气,这是人的本能。我们会都曾生气,师出有名生气,及莫名其妙的生气失意、不满时,人容易生气;别人做错了事,对不起自己,愤怒生气,更是我们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从医学上来说,过多生气,情绪不好,会影响健康,轻者头晕、失眠、身体疼痛,重者导致各种疾病。英国作家迪斯雷利曾说:“为小事生

6、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 ”许多老师都说:“我这病,就是让学生给气出来的。 ”教师生气,往往是因为学生的不当行为。这并非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也不单是性格问题。原因大致有三点:第一,教师是一种“特种行业” ,承担着多重角色,肩负着各种责任,社会和家长期望值高,教师心理负担重,容易“积气” 。第二,随着课程改革、职称、评聘、竞争上岗、按绩取酬、末位淘汰等制度的实施,教师压力过大,容易急躁、冲动,生气也就很自然了。第三,教师存在感觉误区,总是期待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符合要求,一教就会,一说就听,因而面对学生的不当行为,总觉得学生是成心捣乱,故意挑衅,容易感到失望、愤怒,甚至气急败坏。那些爱生气的老师常说,

7、 “我是为了你好” 、 “我是为了你们好” 、 “我是为了这个班级好” 。但是很遗憾,这不过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学生很难理解教师的苦心,也时常对教师的辛苦不领情。有些小学生犯了错误,被叫到办公室一顿狠批,满脸泪水,但是一转身就嬉笑着飞跑起来,早把教师的斥责抛到九霄云外;有些中学生犯了错误,面对老师的疾言厉色,不仅无动于衷,反到满脸不屑,神情里流露的,不是厌恶就是嘲讽。 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个体,而成长就是一个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在“无知” 、 “知之甚少”的时候,学生出一点问题,犯一些错误,简直就是不可避免的。 “不知者不为过” ,这

8、样的道理我们应该明白。再说,孩子就是孩子,孩子也只是孩子。他们小,不懂事,不可能超越成长前的自身极限,避开成长中的潜流暗礁,犯错误,出状况,这既是必然的路径,也是他们的权利。有句话这么说:“学校就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教师就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人。 ”就像“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样,学生也只有在犯错误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成熟。既然如此,我们何必生气?很多老师可能会说:“谁想生气呀?但你要在那种情况下,也得生气!”事实并非如此。有时候,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态度就会平和得多。比如说,面对学生上课时偷偷吃东西,有的老师可能会想,这孩子太不遵守纪律了,无论如何也得批评、处罚一下。但是也有老师

9、会觉得,孩子已经知道这样不对,要不然他怎么偷偷滴吃呢?还有的老师会想,孩子可能没来得及吃早餐,饿了,甚至会因此心生悲悯,哪里会想到生气?教育是智慧的事业,需要我们以智慧去面对和处理。跟学生生气,就像抱怨工作一样,除了让自己心情更加糟糕,变得冲动易怒之外,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不妨这样想:“与其动恼,还不如动脑;与其让自己生气,还不如让学生服气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3.结束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 ”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圆润,多么美丽、可爱,又多么敏感、脆弱,一丝微风或鸟儿飞过的振翅,都可能让它滚落、破碎孩子幼小的心灵,不正像这样的露珠吗?教师既要学会欣赏这露珠,也要学会怜爱、呵护这露珠,用宽容的方式对待那些孩子露珠般的心灵。“孩子的心灵,比世界上任何物质的东西都要重要!”如果我们教师都充满教育智慧,都体现出对孩子的充分理解、尊重和宽容的心态,就能给学生创造成长的空间,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豁达。我们总认为,学生做错了,就该付出代价,接受惩罚,这才符合原则。但是错误已经发生,如果学生已经意识到了错误,与其生气,不如宽恕。在生气与怨恨中,没有人是赢家,怒火在胸中燃烧,不仅灼伤自己,也会烧伤了学生。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