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扬学生生命个性 激励学生自我表现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多数教师只重视研究和发挥学生认知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采用以讲代思、以讲代学的方法,表面上看教学效果很好,但与现代教育理念比较,这种做法无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无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心理的形成。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而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一、在体验成功中激励自我 成功的体验对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起无休止的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更要善于让学生在
2、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发现两位同学在低声细语,原来他们在谈有关圆的一些历史。我随即临时改变了教学计划,让他们分别介绍有关圆的一些知识及发展的历史,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结束时我带头鼓掌,并作了这样的肯定:“今天他俩讲得很好,这是他们平时善于读书,善于积累的结果。我们不能死啃课本,广泛涉猎知识对一个人的成才很重要。 ”接着的教学,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几分钟的调整补充,升华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鼓励的话语、期待的目光,又促使学生在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中不断激励自我。 二、在点拨疑难中锤炼自我 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是艰难复杂的,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很常见。在学生自我尝试
3、、或经集体研究都无法完成时,教师及时的点拨,有助于疏通学生思维上的阻塞。如教学年月日时,在向学生揭示了平年、闰年的概念后,我问学生:“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呢?”学生先是独自思考,接着小声议论,然后各抒己见,但仍不能说清楚。这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后,学生顿时茅塞顿开,这样就整合了数学和自然的知识,有理有据地把问题说明白了。教学中有的点拨,可以让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的点拨,可以帮助学生促进思维;有的点拨,又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新知识的内涵等等。教师在学生理解疑难、思维障碍处合理点拨,都有助于学生锤炼自我,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在合作学习中体现自我 合作学习改变了教
4、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转化;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化;而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我先后组织学生进行了两次讨论。第一次是在出示例题1“298+34”时,学生讨论后得出了简便计算的方法“多加几要减几” 。我及时地肯定,并顺利地与学生一起完成了例题。第二次是在出示例题2“175-98”时,我又让学生讨论,因为有了第一次成功的体验,学生们这次讨论得更为热烈,并很快得出结论“多减几要加几” 。这样课堂有限的时间成了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积极讨论的无限空间,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个性得以张扬,智慧得
5、以开启,灵感得以闪现。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中不断体现出自我价值。 四、在质疑问难中超越自我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有了疑问,才能有思考、有探索、有创新。教师要善于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判断,摆脱习惯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在教学完圆锥的体积后我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将一个圆柱体木料削去 1 6 立方米后得到一个最大的圆锥体,问这个圆柱体原来多少立方米?”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就想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1623=24(立方米)1623=24(立方米)1632=24(立方米)等等。可以想到,学生如果不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关系是很难提出这么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6、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思考方法,提出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在分析和理解上有分歧,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性、创新性都大有裨益。学生敢于质疑的过程就是他们超越自我的过程。 五、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自我 新理念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情境和实践材料。如在教学完圆的认识后,我让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己设计一个圆形的大喷水池,学生们兴趣高涨,纷纷跃跃欲试。诸如这样的实践活动,都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了素养,不断地发展自我。 六、在反馈评价中完善自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知道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必须随着教学过程的多次、多向的反馈,及时调整学习行为而实现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合理地使用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特别要注意留给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既要学会评价自己,也要学会评价他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鼓励学生进行互评、自评。通过经常的训练,学生学会了辩证地分析自己,在评价中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不断地完善自我。 积极地引导促使学生张扬个性,充满自信地表现自我,是围绕教育目标,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的。这样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符合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