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95124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教学指导意见(2005 年)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研究组广东省从 2004 年秋开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根据教育部 2003 年 3 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教基20036 号)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广东省实际,提出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教学指导意见。一、实验的指导思想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实验以邓小平同志关于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

2、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二、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目标和任务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

3、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实现下列目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还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在义务教

4、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

5、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

6、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三、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内容和体系(一)历史课程结构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历史课程体系如下图:学习领域 学习科目 学习模块人文与社会历史必修:历史() 、历史()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三: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依据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

7、课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分为历史() 、历史() 、历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 25 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8、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必修课每个模块为 36 学时,2 学分,共 108 学时,6 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 36 学时,2 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 3 个模块。(二)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对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1)必修 I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 9 个专题。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

9、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10、而奋斗的人生理想。(2)必修 II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 8 个专题。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认识,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学习,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进一步认识我国

11、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3)必修 III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 8 个专题。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学习,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

12、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2.选修课程(1)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了解人类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2)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掌握近代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思想流派、政治制度等基本史实;了解民主思想的起源

13、与主要观点,辨别和比较不同流派的民主思想、不同表现形式的民主制度;收集历史上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历史的进步意识;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并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对阻碍历史进步的专制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统治持批判态度,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3)选修三: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了解 20 世纪战争与和平运动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

14、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进一步弘扬世界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不畏强敌、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4)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认识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尤其要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5)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了解考

15、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基本常识,增强历史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历史的特点和人类认识历史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历史创新思维的意识与习惯。(6)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知道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收集有关资料,深刻认识这一全世界及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知道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观念;懂得在人类生存的环境里,文化与自然有不可分割和密切相联的关系,从而树立基于文化和自然两方面的环境保护意识;此外,能从一些起警示作用的世界遗产中认识其特殊的教育意义。(三)课程特点1.综合性。在“人文与社会

16、”学习领域中,包含历史、地理与思想政治三个科目。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同时根据教育目标确定相关的学习内容。将历史、地理和思想政治科目置于“人文与社会”的学习领域,反映了这三科有共同的学科特点和课程目标。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防止学生过早偏科,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2.专题性。新的课程结构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了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教学的新体系。它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也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17、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中,每一”模块”都由若干学习专题组成。同一模块内的专题在目标上具有相近的教育价值,在内容上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各模块所确定的专题,一般都体现了历史的时序性、整体性、多样性;并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四、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一)历史课程的总体安排由于师资、教学资源等方面因素,建议我省历史课程模块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案:方案一:按学期、按模块开设,每周 2 节,不连排,三个学期完成必修课,选修课从高二第一个学期第二个学段开始开设(见下表

18、) 。高一 高二 高三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学年1 2 3 4 1 2 3 4 1 2 3 4必修 3/2历史 必修 1/2 必修 2/2选修/4选修/4选修/4选修/4选修/4选修/4(说明:表中高一、二、三学年中的 1、2、3、4 表示学段, “必修 1”表示必修模块 1,其余类推。斜杠后的数字,如/4 表示周课时数。 )方案二:按学段、按模块开设,每周 4 节,每次 2 节连排,高二完成必修课,考虑到学校班额、师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相关学科的开设等因素,重复开设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 ,选修课从高一第二个学期第二学段开设(见下表) 。高一 高二 高三第

19、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1 2 3 4 1 2 3 4 1 2 3 4必修 2/4必修3/4必修3/4历史 必修1/4必修1/4必修2/4 选修/4选修/4选修/4选修/4选修/4 选修/4(说明:表中高一、二、三学年中的 1、2、3、4 表示学段, “必修 1”表示必修模块 1,其余类推。斜杠后的数字,如/4 表示周课时数。 )提出以上方案的理由是:一是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尽量减少并学科目;二是模块教学要求有两节连排的课时,以保证在有效、连续的时间内解决相对独立的问题;三是初中历史重视历史事情的发展经过,而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对历史背景、原因、性质及影响的分析,逻辑性

20、较强,这就需要时间保证,否则探究就显得仓促。(二)历史选修课程的安排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 (教基20036 号)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004 年 4 月广东省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 (粤教基200447 号) ,结合广东省实际,就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程安排提出以下指导意见。1.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倾向的学生,应至少选修 3 个选修模块。2.其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若干个选修模块修习。3.根据课程内容实际,建议选修模块开设顺序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

21、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三)教学实施的要求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思维品质。1.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深刻领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教学方式转变的关键。教学方法源于教学实践,在升华为教学理论后,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学会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应继承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改进教学方式。2.整体把握课程目标体系,认真做好历史学习过程的设计学习过程的设计应注意三个基本原则,即整体性、阶

22、段性和个性化的原则。整体性原则主要包括:一是要把三年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包括 3 门必修课、6 门选修课和校本课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学习设计,学校可以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顺序安排学习过程,也可以按照本校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学习过程,但均应在时序上、内容上、难易程度上和内在逻辑上形成总体的思路。二是应在教学开始前,对三年的教育目标及如何完成这些教育目标进行整体的设计与确认。三是应对全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一套整体的规划,确定所有学生三年历史学习应当达到的基本水平。阶段性原则是在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分阶段实施学习过程的设计原则。即把整体性设计中要完成的各项目标,按学期、学年分解为不同阶段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目

23、标,使之具有更强的计划性和阶段性。个性化原则是指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个性化学习过程与环节的设计原则。据此,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所了解的实际情况,不断对设计加以修订和完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若干类型,再进行适应某一类型学生的设计;还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的历史学习过程设计。3. 根据课程标准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新课程教材在史实的选择上具有跳跃性、非时序性和多元性。教师不能照搬以往经验,唯教材论,而应根据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参照四个版本的教材(四个版本,指通过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人教版、岳麓版、大象版、人民版) ,删除教材中枝节内容,突出基础

24、知识和核心知识,合理调整原有知识的组织形式,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创造性地、更具有个性的课堂教学实践。优化后的教学内容应该主题更加鲜明、结构和层次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师生的探究学习和成长。这种整合既可以是一个模块内部的,也可以是模块之间的。教师的这种创造性的工作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4.注重发挥历史学习独特的教育功能,有效地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中,教师应合理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变成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和外人无法观察与干预的特殊性,充分尊重学生亲身体验与感受的权利

25、,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性,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尽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逐步塑造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独立的精神家园。在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生硬的说教和武断的灌输,师生应处于平等交流与相互启发的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加强沟通、理解。5.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指导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主要为以下几种:材料学习法,是指在各历史专题学习中,通过收集、制表、整理的手段积累历史材料,运用释读、体验、表述、归纳、置疑、比较等方式,更深刻地体验、感知、理解和解释历史的方法。材

26、料学习法可以为学生更深刻地体验、感知、理解和解释历史,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奠定重要的基础。观察学习法,是指学生能运用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学习方法。观察力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是思维力和创造力发展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特征的敏锐性和深刻性上。观察学习法主要体现在对历史实物、历史图画、历史环境的观察中。思辨学习法,是在一定历史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对其他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判断的方法。在思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获得对历史过程的初步认识、掌握历史概

27、念、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对历史事实和性质进行判断和推理,进而达到深刻理解和认识历史的目的。实践学习法,是指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情境模仿和解释现实问题等途径来学习历史的方法。指导学生制订充分的计划并做好准备,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上述四种学习方法,在历史学习中应进行综合的运用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历史学习的多种能力,如:历史史实的再现和再认能力,历史材料的鉴别和使用能力,历史问题的分析、评价和比较能力,历史本质和规律的揭示能力,知往鉴来的应用能力等。进而经过能力迁移训练,使之能应用于其它科目的学习或日后的工作中去。(四)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处理的几个问题1.课标与教材、教参的关系课标是国家意志

28、的体现,是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它的灵魂是历史课标。历史教参是对历史教材的解读与补充,是教学的辅助材料。教师备课应当认真研究课标与教材,借鉴教参的合理成分,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编制教学方案。课标与教材虽然都是专家编写的,但是,从某种角度讲,它也是在探索之中,它也要随着课改的推进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其中,包括听取教师们的合理建议,因而,对它们,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特别是对教材,我们应该多思考它与课改理念、与课标要求衔接得是否合理,多质疑教材的局限和不足,多探索有选择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比如:构建知识网络,化无序为有序;依据课标,把握重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探索性教学活动的亮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历史领域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结合相关教学素材进行教学活动,展现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 对教材中的若干内容,对课后练习与活动探究的作业,都可根据教学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灵活处理。对教参,我们要有选择地、批判性地吸收,绝不可照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