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 O 一二年十月- 1 -编制说明针对我国城镇供水水源污染、供水设施不完善、水质监测能力弱、突发污染事故频发、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围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 ) 全面实施的迫切要求,国家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在“十一五”期间,设置了“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以下简称饮用水主题) ,通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初步建立了“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为全面提升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提供了科
2、技支撑。与此同时,为适应我国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供水设施面临升级改造和扩大规模的迫切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在“十一五”期间启动了有关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2012 年 5 月 25 日以建城201282 号文发布了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 2020 年远景目标 (以下简称规划 ) 。为配合规划实施,饮用水主题专家组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专项管理办公室的部署和要求,系统总结、凝练和吸纳了“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和示范工程实践经验,在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 (建科2009149 号)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 (以下
3、简称指南) 。- 2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各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的规划设计和设施的运行管理,涵盖城镇供水系统从“源头到龙头”的各主要环节,内容包括总则、技术对策、原水系统、净水工艺、特殊水处理、应急处理、供水管网、二次供水和水质监控等 9 章共 129 条。针对我国城镇供水设施现状和存在问题, 指南提出了系统、全面、可行的技术对策和措施,对规划的科学实施和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指南编制依据主要包括: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 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
4、规划(2006-2020 ) 、 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 年远景目标 、 城市供水行业 2010 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 年远景目标 、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等。本指南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指南参编单位:深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本指南主要起草人:邵益生 张金松 张晓健 杨 敏 尹大强张土乔 贾瑞宝 刘文君 尤作亮 乔铁军 宋兰合 高乃云 俞亭超 周长青 李 琳。本指南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目 录一 总 则
5、 .- 1 -二 技术对策 .- 2 -三 原水系统 .- 3 -四 净水工艺 .- 4 -(一)预处理 .- 4 -(二)常规处理 .- 5 -(三)深度处理 .- 7 -(四)膜处理 .- 8 -五 特殊水处理 .- 9 -(一)除砷 .- 9 -(二)除氟 .- 10 -(三)除硝酸盐 .- 11 -(四)除铁除锰 .- 12 -(五)苦咸水处理 .- 13 -六 应急处理 .- 13 -七 供水管网 .- 15 -八 二次供水 .- 17 -九 水质监控 .- 18 - 0 -一 总 则1 为指导我国城镇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城镇供水的安全保障能力,实施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
6、二五”规划及2020 年远景目标 ,推动城镇供水水质全面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制订本指南。2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各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的规划设计和设施的运行管理,涵盖供水系统从“源头到龙头”的各主要环节,包括原水、净水、输配水、二次供水以及水质监测预警与应急等。3 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的规划应根据当地的城镇发展水平、水资源条件和供水系统状况,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分步实施。4 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应以整体提高城镇公共生活饮用水水质为目标,不宜采取将饮水与其他生活用水全部分开的分质供水方式。5 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的技术对策和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当地的水源特性、供水设施现状
7、、运行管理水平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必要时,应进行现场试验。6 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应考虑应对水源突发性污染和其他突发事故的设施需求,着力提高供水系统的综合应急能力。7 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应着力解决供水系统布局、管网漏损和二次污染等问题,注重提高公共供水普及率、降低管网漏损率、提高服务水压和改善终端用户水质。8 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应按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划的要求,配置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切实提高水质检测、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 1 -9 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应积极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鼓励使用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二 技术对策10 原水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
8、、II 类及补充、特定项目要求的水体的,新建水厂应优先采用常规处理工艺;现有水厂因工艺或设施原因,造成出厂水浊度、消毒剂或细菌等指标超标的,应对常规工艺进行完善或改造。11 因条件限制原水水质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 II 类及补充、特定项目的水体要求,或出厂水水质存在高锰酸盐指数和嗅味超标等问题的,应采用强化常规工艺,或根据需要采用水厂预处理或深度处理工艺;气候适宜地区也可采取人工湿地等水源修复或生物预处理等措施。12 因季节性水源污染等因素导致出厂水高锰酸盐指数、嗅味等指标超标的,应优先采用化学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等预处理工艺。13 因水源问题导致出厂水铁锰超标的,地表水源水厂应重点
9、考虑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地下水源水厂应增加或完善除铁除锰工艺。14 因水源问题导致出厂水溶解性总固体、硬度、氟化物、硝酸盐、重金属等指标超标的,应考虑选用替代水源或采取特殊水处理措施。15 水源存在突发性污染和其他风险的,应统筹考虑水源调配、供- 2 -水系统调度、水厂应急处理设施建设和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16 水厂建设与改造应从资源节约和稳定运行出发,采用适宜的滤池反冲洗水回收、排泥水处理,优化水泵配置、设置变频水泵等节水节能降耗措施。17 管网建设与改造应以解决用水需求、系统安全、水质稳定、服务水压、管网漏损和节能降耗等问题为重点,统筹规划、系统设计、精心施工。18 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与改造
10、应与加强监管和维护相结合,重点解决水压不足和二次污染问题,改善用户的用水条件和“龙头水”水质,提高节能降耗水平。19 供水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应以实现供水系统全流程监控为目标,统筹配置实验室、在线和移动式水质监测等设备设施。必要时应建立以水源水质为重点的预警系统。三 原水系统20 水源选取应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要求,对于长期存在水质问题的水源应采取水源更换、水源水质修复和预处理等措施。以湖库为水源时,应考虑分层取水设施。21 原水中存在高浊、高藻、氨氮或有机物超标等问题时,可在水源地、引水渠或调蓄水库内进行水源修复;必要时,可采取化学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预沉淀和围油栏等厂前预处理措施。22
11、 水源生态修复可采用自然(人工)湿地、近岸人工生态工程、- 3 -生态浮岛等技术。生态修复工艺选择应针对当地的水源水质特性,充分利用地形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应谨慎使用外来物种,防止形成生物入侵而破坏生态平衡。23 湖库水源可通过改善水力条件或扬水曝气等措施抑制藻类生长。选用时应结合湖库水文状况确定设置区域及混合速率,也可结合采用遮光装置、生物接触氧化材料等措施强化抑藻效果。高藻原水取水口可设置筛网过滤或生物围隔装置,结合放养特定鱼类等生物防控措施。24 化学预氧化和粉末活性炭吸附可用于色、嗅、味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水源与水厂距离适宜时,可在原水输送管道内依次投加化学氧化剂和粉末活性炭,各
12、个投加点之间应保证有足够的接触时间。25 预沉淀可采用沉砂池、沉淀池、沉砂条渠、取水斗槽或边滩水库等,选用时应综合考虑原水含沙量及其粒径组成、沙峰持续时间、排泥要求、处理水量、水质要求和地形条件等因素。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沉砂为基质建设湿地净化设施,含沙量较高时宜采用表面流湿地形式。26 浮子式轻型围油栏、耐久性围油栏等设施适用于易受油类污染水源的厂前预处理。选用时,应考虑围油栏具有足够的滞油能力,同时不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四 净水工艺- 4 -(一)预处理27 厂内预处理可采用生物预处理、化学预氧化、吸附、预沉淀、曝气等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初步去除。采用预氧化时,应考虑副产物风险。28 原水中氨氮
13、、有机物和藻类等含量高,气候适宜时可采用生物预处理。生物预处理主要包括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等。29 原水藻类含量高影响工艺运行或出厂水质时,可采用高锰酸钾、臭氧、二氧化氯、氯等预氧化剂,预氧化剂可投加在取水口或混凝剂投加点前。30 原水中有机物含量长期高于 II 类水体时,可投加高锰酸钾、臭氧、二氧化氯、氯等氧化剂,投加点根据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31 原水中的剑水蚤、红虫等微型动物可通过投加二氧化氯、臭氧、氯、氯胺等来控制,可在进水、混凝后或沉淀后选择一点或多点组合投加。32 原水短期内有机物浓度高或含有嗅味物质时,宜在混凝前投加粉末活性炭。(二)常规处理33 常规处理包括混凝、沉淀、过滤和
14、消毒等单元。水厂常规处理不能满足出厂水水质要求时,应优先强化常规工艺,以提高对有机物、浊度等的去除效果。34 原水有机物、色度或消毒副产物等较高时,可采用优化混凝剂- 5 -种类和剂量、投加助凝剂、调整投加点、调整 pH 值等强化混凝措施。35 絮凝可采用折板、隔板、网格、机械搅拌等形式;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时,宜采用机械式絮凝池。36 沉淀可采用平流、斜管(板)等形式,提高沉淀效率。平流式沉淀池较宽时,可沿纵向分隔或设置导流墙;斜板(管)沉淀池宜采取缩小斜管(板)间距或延长斜管(板)长度、减小斜管(板)单元口径或延长斜管(板)长度等措施,以增加有效沉淀面积。改造条件受用地限制时,可在原平流沉淀
15、池内增设斜管(板) 。37 原水为低浊水时可采取机械澄清池、高密度澄清池、水力脉冲澄清池等强化措施。38 原水含有藻类、低温低浊或高色度时,可采用气浮处理。原水浑浊度变化较大,且有季节性藻类暴发情况的,可采用浮沉池或浮滤池。39 现有滤池不能满足水质要求的,应采取更换滤料、改造反冲洗系统、减低滤速等措施改善过滤效果。必要时可投加助滤剂。40 滤池的反冲洗方式应优先采用气水反冲洗。滤池配水系统宜采用气水大阻力配气和配水系统、长柄滤头或三角形配水滤砖;反冲洗强度应根据温度变化进行调整,水温较低时,可采用较小冲洗强度。41 消毒应确保微生物安全和副产物达标。消毒工艺优化可采用替代消毒剂、多点投加、组合消毒和清水池水力优化(内部廊道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