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95400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0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苏州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苏州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苏州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苏州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苏 州 市 “十 二 五 ”环 境 保 护 规 划前 言“十二五” (2011 年-2015 年)是苏州市巩固 “两个率先”建设成果、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时期,也是苏州市全面建设“三区三城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根据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及国家、江苏省“十二五” 环境保护规划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编制苏州市“ 十二五” 环境保护规划,主要阐明“十二五 ”时期 环境保护目标、任 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是今后五年全市环境保护的行动纲领。(一)规划范围与期限。1.规划范围:苏州市 7 个区(吴中区、相城区

2、、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和下辖的 5 个县级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和吴江市)。2.规划基准年:2010 年。3.规划期限:2011 年2015 年。(二)规划编制原则。实事求是。基础情况调查、数据分析、规划方案制定和政策措施研究制定过程,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将与人民群众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作为2规划的重点。统筹规划。坚持统筹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统筹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合理配置公共资源。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源头预防和全过程预防,严格防范环境风险。实施综合治理,落实各项监管措施,规范

3、经济社会活动,体现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重点突破。在把握全局性、普遍性环境问题的同时,抓住重点地区、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集中力量率先突破。一、“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回顾(一)“十一五 ”环境保 护取得的成效。“十一五” 期 间,环保工作 围绕“三区三城”建设的总要求总定位,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监管,保障环境安全,维护公众环境权益,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 规 划目标任 务(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详见表 1)。取得的成绩归结起来表现在六个“ 明显” 上。1.参与宏观调控在深度与广度上有明显进步。“十一五” 期间,全市经济结构逐步

4、优化,2010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9168.9亿元,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例达 40.6%。坚持环保优先、环保优化发展方针,出台了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环保优先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市所有建制镇均制定了环保规划,将环保要求全面落实到经济社会建设各领域,严格执行“环 保第一否决权” 制度, “十一五”期间 ,全市拒批“ 两高一资”项目3COD减 排 项 目 612个减 排 项 目 个二 氧 化 硫 减 排 项 目 286个二 氧 化 硫 减 排 项 目 个 累 计 削 减 排 污总 量 10.4万 吨累 计 削 减 排 污总 量 14.59万 吨“一一”一减 排

5、 项 目 个减 排 项 目 个减 排 项 目 个减 排 项 目 个二 氧 化 硫 减 排 项 目 个二 氧 化 硫 减 排 项 目 个二 氧 化 硫 减 排 项 目 个二 氧 化 硫 减 排 项 目 个 累 计 削 减 排 污总 量 万 吨累 计 削 减 排 污总 量 万 吨累 计 削 减 排 污总 量 万 吨累 计 削 减 排 污总 量 万 吨1820 余个,涉及资金 393 亿元。新建项目一律“入园进区” ,全市 80%以上的工业企业集中进入 8 个国家级和 9 个省级开发区。2.污染物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关停污染重、工艺(设备)落后企业 1650 多家,关闭化工类企

6、业 1007 家。实施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 612 个,累计削减排污总量 10.04 万吨;实施二氧化硫减排项目 286 个,累计削减排污总量 14.59 万吨,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 十一五” 减排任务 ,主要污染物总量持续下降,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总量减排主要成果见图 1)图 1 苏州市“十一五”期间总量减排主要成果3.环保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成效明显,环保投入大幅增加。“十一五” 期 间, 饮用水源地水 质得到进一步保 护。开展了对饮用水源地拉网式排查和整治,全市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已无工业直接排污口。科学应对太湖蓝藻,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化工、印染、电镀等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工程。大气环境综合整

7、治得到加强。全市共计12550MW 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淘汰关停小火电机组21 台 110 万千瓦;淘汰燃煤设施 750 多台,清洁能源使用率接近93。“禁燃区 ”面积扩 大到 650 平方公里。制定了 苏州市环境保护蓝天工程方案(20072010),对城市主次干道实施了清洗路面、4水冲道、洒水压尘和机械清扫,覆盖率达到 70%。全市建成机动车环保检测站 13 家,检测线 57 条。顺利实施了环路以内 35 平方千米范围内的“黄标车 ”限行。治理 1200 多辆冒黑烟公交车。噪声达标区建设成果明显。颁布实施苏州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开展“绿色工地 ”创建活动,治理建筑施工噪

8、声。固体 废物和辐射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建成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扩建一期工程和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全市 5 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形成焚烧能力155 万吨。处理能力达 1900 吨/日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库容达 20万立方米的工业固废填埋场一期工程建成投运。全市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处置率达 100%。开展射线装置普查和电磁辐射设备(设施)申报登记,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在用放射源均处于安全监控之下,废放射源全部得到妥善处置,确保了全市辐射环境安全。不断创新环保管理手段。组织 77 家企业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环境污染责任险顺利推进,投保总额达 1.32 亿元;建成“绿 色信贷”征信

9、系统,对鼓励 类项目给予信贷支持 930 多亿元。机制的创新,激发了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内在动力,推动了环保工作深入开展。“十一五” 期间,全社会 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由每年占 GDP 的 2.94%上升到 3.52%,2010 年环保投入达到322.99 亿元,有力推进了环保项目的实施。“十一五” 期间,全市共实施环保重点项目 630 多个,为“十一五” 环保建设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4.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明显改善。全市投资近 129 亿元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到“十一五” 期末建成城 镇污水处理厂 1025座,污水日处理能力达 281 万吨。市区污水处理率达 90%,县(市)城区生活污

10、水处理率达 80%,中心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70%,太湖一级保护区内规划保留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70%、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40%。2010 年全市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值达到 91.77,比“十五 ”期末提升了 8.7%。全市地表水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 88.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太湖流域 23 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 91.3%,比“十五” 期末提高了 38%。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 329 天,比“十五”期末增加了 11 天。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较好。5.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生态修复力度全面加强。紧紧围绕“ 三

11、区三城 ”的建 设目标,积极创建国家生 态市。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四市建成“ 国家生态市” 、吴江生 态市,吴中、相城生态区通过国家考核验收;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张家港保税区、昆山经济开发区建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苏州工业园区获批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苏州生态市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全市累计建成全国环境优美镇 50 个,占建制镇总数的 90%;建成国家级生态村 4 个;建成省级生态村 482 个。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被确定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张家港、常熟、昆山、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国家论证,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生态文明规划正在编制中。“ 十一

12、五” 期间,划定了 72 块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提升到39.78。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建成 3 个国家城6市湿地公园和 3 个国家级、4 个省级湿地公园,完成了沿长江带、环太湖带、阳澄淀卯带等一批湿地项目的建设,建成湿地面积 537余万亩,初步形成了多点、多层次、多等级的湿地保护网络。(苏州市生态安全格局核心区分布见图 2)图 2 苏州市生态建设生态安全格局核心区分布图6.环保监管能力明显增强,环保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投入约 4.8 亿元,开展了以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执法监督体系、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环境科技支撑体系等四大体系为主的环保

13、能力建设,成立了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环境工程技术评估中心。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环境安全应急响应系统,形成了常规检查和自动监控相结合的环境监察格局,有力保障了环境安全,“ 十一五” 期间,没有因环境突发事件造成环境污染。环境监测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涵盖水、气、声和辐射环境的立体自动监测网络。环境执法力度继续加大,对化工、印染、钢铁、电镀等重点行业和苏沪、苏浙交界地区,不断加强环境监管。环境管理实现信息化,集信息采集、存储管理、污染控制和环境决策指挥为一体的“数字 环保” 系统投入使用。成功7开展了“环 安一号” 环 境应急综合演练,受到国 务院应急办、

14、环境保护部和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表 1 苏州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体系完成情况一览表项目 单位 2010 年目标值 2010 年实际值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 100 100水环境质量 2.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 80 88.23.全年空气达二级标准的天数 天 330 3294.降水 pH 均值 5 4.81大气环境质量5.酸雨频率 % 30 47.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值 dB(A) 55 53.6声环境质量 7.道路交通干线噪声值 dB(A) 70 67.2环境质量指标综合质量 8.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无量纲 90 91.779.COD 年排放量 万吨 10.11

15、水环境污染物 10.NH3-N 年排放量 万吨 1.7411.SO2 年排放量 万吨 19.87大气环境污染物 12.颗粒物年排放量 万吨达到总量控制目标1.9913.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 % 100 100市区及县城 % 85 85.2314.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中心镇 % 70 70环境污染治理15.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 % 92 9816.单位 GDP 能耗 标煤/万元 0.85 0.8317.单位 GDP 水耗 m3/万元 150 85.418.SO2 排放强度 kg/万元 4.85 2.1719.COD 排放强度 kg/万元 2.50 1.10污染防治指标环境经济指标20.环保投资

16、占 GDP 比重 % 2.5 3.5221.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m2 12 14.922.森林覆盖率 % 20 16.79生态环境建设指标23.受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重 % 17 39.78“十一五” 环 境保护规 划的大部分规划指 标都得到了较好完成。由于随着苏州市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机动车尾气氮氧化物排放量随之增加,大气环境中二氧化氮浓度呈增长趋势,降水 pH 均值、酸雨频率 2 个指标实际值与规划目标值差距较大。(二)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8“十一五” 环 境保护在取得明 显成绩的同 时,还存在以下问题:1.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太湖总氮超标较突出,总磷偶有超标,太湖仍处于富营养状态;个别

17、省控断面水质还不能稳定达标,水环境敏感地段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城区、农村局部河道黑臭问题解决迫在眉睫;蓝藻水华爆发的隐患等水环境问题依然存在。酸雨频率居高不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为特征的传统型大气污染尚未解决,灰霾、光化学烟雾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复合型污染问题又接踵而至。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土壤污染问题逐步显现。2.污泥安全处置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快。伴随着污水集中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泥产生量日渐增加,干化焚烧是全市污泥处置的主要方式,而现有污泥综合处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污泥安全处置设施建设亟待加快。3.农村环境有待改善。农村的规划、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监管能力

18、相对滞后,工业污染源分散,农业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治理。4.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有待创新。环保管理机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影响环保部门对全社会的环保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环保部门参与综合决策和宏观调控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二、“十二五”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十二五” 时 期,苏州市将 进入全面建设 “三区三城”和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环保工作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一)面临的机遇。9“十二五” 期 间,苏州市 环境保护工作面 临难得的历史机遇。1.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 设 生态 文明,基本形成 节约能源资 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19、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江苏省委、省政府把环保优先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市委、市政府把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生态现代化作为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五个内涵要求之一。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为苏州市做好环保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政策空间,为苏州市实施“十二五 ”环境保护规划、构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关系、促进环保事业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2.苏州市进入改善环境的关键时期。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苏州经济形态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2010 年苏州市常住人口人均 GDP 达到 1.36 万美元,苏州市已达到国际公认的环境与经济之间“ 倒 U 形” 曲线关系的“ 生态拐点” ,进入

20、改善环境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乘势而上,苏州市有可能率先走出一条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创新之路。3.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市经济正由高速扩张期向快速平稳、又好又快发展阶段过渡,苏州市也十分重视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 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渐形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专门编制了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初步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产业政策、消费政策和激励机制,促进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4.生态文明深入人心。“十一五” 期间,国家生 态市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大

21、为改善。市人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10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市政府委托编制了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为“十二五 ”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大大提高了苏州市全体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为苏州市开展“十二五” 环保工作形成了强有力的社会基础。 5.环保投入持续增加。“十一五” 期间,环 境保护投入资金 1144亿元,连续三年占 GDP 比重超过 3.5。“ 十二五” 期间,随着苏州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将不断增强,政府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也将持续增加,并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环保投资活力,为环保工作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二)

22、面临的挑战。苏州市处于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环境保护在新的历史时期将面临严峻挑战。1.经济较快发展带来的挑战。“十二五”期间,苏州市的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重污染行业还占有一定的比重。2010 年全市纺织、造纸、石化、化工、医药、火电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 16.9%,结构性污染和排污总量的压力在短期内还无法得到缓解,土地、生态等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仍然突出。此外,随着工业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使环境治理的问题更加严峻。2.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空间布局不断更新,人口不断增长,污染物产生量将不断增加,污水集中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逐渐显露。3.污染物持续减排带来的挑战。苏州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