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5566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摘 要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低碳市场的健全为前提,而对于城市建筑来说,要想将其置于低碳经济的视域之下,需要首先激活城市低碳建筑的市场需求,全面促进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引领城市建筑的优化。因此,本文首先对低碳经济的含义进行了诠释,然后分析了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筑中存在的问题与低碳建筑的特点,最后就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城市建筑 设计 实践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范式之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会因此产生一定的甚至是深远的影响。同时你,也或对经济社会的转

2、型以及低碳技术的发展和转让产生积极的作用,甚至会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核心利益 。因此,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除了要践行节能减排之外,还应该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同领域进行能源的节约与优化,实现有效的控制和对环境恶化的减缓,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低碳建筑就成为低碳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积极的参与其中,把低碳理念和低碳技术充分的应用其中,使居民能够直接的参与其中,使低碳建筑与低碳经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见,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低碳市场的健全为前提,而对于城市建筑来说,要想将其置于低碳经济2的视域之下,需要首先激活城市低碳建筑的市场需求,

3、全面的促进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引领城市建筑的优化。因此,本文首先对低碳经济的含义进行了诠释,然后分析了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筑中存在的问题与低碳建筑的特点,最后就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希望通过本文的工作,为实现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行为提供一定的可供借鉴的信息,更好的促进城市建筑的发展和低碳经济的推广与应用。 一、低碳经济释义 “低碳经济”自从被提出之后,就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以及一些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对其展开了持续的探讨与研究 - 。从长远来看,低碳经济含义不仅满足全球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引起了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我们讲的

4、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与低污染为前提的经济,其本质是经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来减少能耗与降低污染物排放,形成新的能源结构;其主要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与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基础是设立低碳能源体系、低碳技术系统与低碳产业结构,要求设立和低碳发展相符合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与促进低碳发展的国内外政策、法律法规与市场机制,其主旨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是技术不断创新与能源结构调整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即基于技术创新与政策措施,开展一场能源革命,形成一种较低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方式,并能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的特点:(1)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的实质。低碳消费是一种提倡适度消费,克服

5、或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尊重自然与保护3生态等为特点的新型消费行为方式;(2)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的推动力。低碳技术包含多种新技术,这些技术一经物化到低碳经济的生产过程就会转变为低碳经济发展关键的物质条件与推动力动力;(3)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低碳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由低碳产业承载能力所决定;(4)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能源。低碳能源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碳排放的能源,转变现有的能源结构是促进低碳经济的重点。 二、低碳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低碳建筑的特点解析 (一)低碳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低碳市场尚未成熟,在可预见的将来也难以形成完善的市场,那种连续稳定的市场需

6、求也没有最终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对城市低碳建筑的发展和改造是缺乏一定的支持力度的。可是,因为未能建立起相关的强制性的市场,城市建筑的低碳化趋势显得十分缓慢 。 2、在现有技术水平与政策环境条件下,我国低碳建筑的设计与实践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太阳能是主要的低碳能源,而除此之外,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或者使用还未能提上日程,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与建筑节能的改造成本有关,有的关乎投资回收期等。 3、在目前情况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还不够,尚未形成产业优势,除了太阳能之外,其他的建筑节能科技的技术水平还相对较低。此外,城市建筑相应的技术标准与产品检测以及认证体

7、系等还并不完善,尚未形成支撑城市建筑节能的能力。 (二)低碳经济下低碳建筑的特点。 41、在现代城市建筑中,将低碳经济的元素注入其中,能够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校利用,而这也成为低碳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可是,在某种意义上讲,将低碳经济的思维运用到城市建筑体中,要经过现代低碳技术的转化才能得以实现。所以,现代城市建筑往往要把清洁能源通过先进的低碳技术运用其中,使其和能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起到较低的碳排放量和节省人们日常开支的目的。 2、对任何建筑来说,其生命周期都是特定的。比如在拆除城市建筑时,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在这种情况下,对建筑垃圾的回收与利用以及利用的效率和效果已经成为衡量现代建筑是否符

8、合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为此,需要要求我们在建设城市建筑的过程中,要对低碳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选取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促进城市建筑的低碳化。 3、在当今世界中,低碳建筑的发展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因此,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发展低碳建筑需要将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最大限度的通过可再生能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能源。这也成为低碳建筑和一般建筑最重要的区别。此外,低碳建筑要求能源的使用量尽量的减少,降低碳排放量和能耗的消耗。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 (一)突出城市建筑的综合属性。 现代城市建筑的功能与属性是多方面的,因此从城市建筑的设计与实践的角度来

9、说,要最大限度的采用低碳技术和使用低碳材料,以此来减少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建筑5要全面的运用低碳节能技术,以此来构建一个有机统一的节能系统。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对低碳经济的宣传,使居住者能够节能资源、保护环境,养成使用低碳产品与服务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使低碳建筑向着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城市建筑的支持与推广。 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筑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建筑的工艺选取都较为特殊,在成本方面也会出现明显的增加。所以,在设计与实践城市建筑的过程中,对开发商与建筑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最大显得的节省成本和增加利润,另一方面要加强低碳建筑的

10、支持与推广,主动的提出开发低碳建筑产品 。而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制定相对的扶持措施,使低碳建筑产品能够在价格和性能方面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使其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城市建筑的低碳化趋势中来,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三)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城市建筑发展。 无论是低碳经济还是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建筑,都要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利用才能最终实现。因此,需要过科技进步促进低碳建筑发展,在回收利用建筑垃圾的同时,要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在保证空气清新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居室的能耗;在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健康舒适生活的同时,尽量提高建筑的耐久性能。唯有如此,才能有益于节省资源与能源。 四、结束语 近年来,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

11、人文环境,都处在十分复杂的情形中。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显得十分的必要。而在社会发展的全部领6域,城市建筑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于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因此,需要在当前乃至以后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并将这一要素深入到城市建筑领域,迎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墙体材料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注释: 王军浩. 发展低碳建筑促进城市低碳经济J. 科技资讯,2012(10):238-239. R LAL.Enhancing crop yields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rough restoration of the soil

12、organic carbon pool in agricultural landsJ.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2006(17):197-209. 孙玉杰. 基于低碳经济下的现代城市建筑研究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12):87-88. 黄浩苑.深圳:绿色建筑撬动城市低碳经济J.城市经济,2012(5):12-13. 李楠.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建筑色彩J. 大众文艺,2011(2):90. 柴青宇. 以低碳金融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60-63. 邹兆仪.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5):46-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