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环境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已达不到现行经济体制的需要。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让事业单位的发展适应现在的经济体制需求,财政部组织发布了全新的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并于 2013 年 1 月 1 日起自我国正式施行。本文就此将我对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新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准则的保守点。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特点 由于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会计信息质量和事业单位职能的转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不完善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不相符会直接对经济
2、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为适应事业单位职能转变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需要,财政部颁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并于 2013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新准则借鉴了国际惯例和企业会计的经验,更加符合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其在准则的定位、财务报告目标等多方面进行了改进,更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进入了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新时代。但是从会计理论和实务的角度来看,新准则所规范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还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一、准则的新特点 2新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比具有较大的创新之处,在满足社会公众对其信息、规范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上更具有操作性与规
3、范性。 (一)新准则体系更具完善性 会计系统所提供信息的质量会受到准则体系是否合理完善的影响。与制度相比新准则显著的改进就是体系更加科学完善、思路更加清晰,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严谨规范,其构成包括了总则、信息质量要求、资产等章节。然而制度没有专门的内容规范要求信息质量,使信息质量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零星散落于一般原则之中。会计信息的价值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质量的高低决定的,信息质量作为信息价值的基础与前提,最终会影响到会计信息对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新准则为规范信息的投入产出过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提到一个新高度。 (二)会计信息目标的多元化 会计信息目标是否合理将会影响到会计
4、活动,作为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信息的质量会受到会计信息目标是否合理完善的影响。新准则规定:“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预算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 。新准则与修订前相比更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明确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双重目的性,另一方面满足受托责任的要求。满足国家经济管理与预算管理的需要已不在是新准则的单一的目的,而是更符合我国事业单位自身性质与特点双重目的。在我国事3业单位与广大民众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承担了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社会公众(纳税人)作为事业单位资金的提供方有权监督、评价事业单位、并要求
5、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同时,作为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为避免因信息传递而影响他人决策,事业单位只有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才能使信息使用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三)新准则进一步明确了信息的使用者 由于其自身公益性特点,事业单位提供的信息使用者较为复杂与多元化,具有公共品特征。然而制度的信息提供者的行为较为模糊性,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会计信息。而新准则明确规定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使用范围,可以有效地降低信息提供成本,增强会计信息的实用性与针对性,提高信息提供者的信息生产效率,实现减缓供需双方信息需求矛盾的目的。 (四)新准则增强了可操作性 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增
6、强了可操作性,内容更加详实。旧准则只是简要提出“同类单位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的要求,没有具体说明会计信息可比性特点。在新准则中,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较为详细的解释,提出了“同一事业单位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确保同类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不同单位发生的相同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和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不得随意变更。 ” 二、新准则的保守点 会计准则的改变将引起相关利益的重新分配与组合。在实际工作中,4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的特点,新准则实际执行中会受到较大难度,因此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的保守性。 (一)核算主体的复杂性
7、 会计主体的确认合理与否决定了会计计量对象范围的准确性。目前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我国事业单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基本具备市场独立竞争资格的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还有两者都兼有的。我国事业单位的组成较为复杂,由于活动范围与目标的不同,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性质不同之间会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性,如果都按照统一标准对待,不利于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真实的会计信息的提供。当然在目前环境下,事业单位的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事业单位应适量增加会计准则使用范围的灵活性。 (二)计量属性的单一性 会计计量属性在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主要包括可变现净值、现值、历史成本等。而与企业不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新准则规定事业单位
8、计量属性一般使用历史成本。因为事业单位与企业的性质、活动目标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历史成本虽然提供的信息更具客观性,但是作为一种原始的计量属性,它不能及时反映主体变化的会计信息,这与事业单位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具有较大的差距,因而限制了其所提供信息的使用价值。笔者认为,可以逐步引入多元化的计量属性,以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对于不同的会计要素以采取合适的计量属性,在满足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增加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近年欧债危机的爆发,与单一的计量5属性具有较大的关联性。 (三)资产、负债定义较狭窄 新准则资产定义着重强调资产的可货币计量性,指出:“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
9、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此定义资产范围较为狭窄。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日常活动的基础和存在的前提,而且很多资源无法利用货币工具进行计量,因此一些资源无法在报表上得到应有的反映。我们可借鉴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对资产的定义应该进行适当的扩大,以增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与社会监督力,弱化资产的可计量性特点。为此事业单位的资产一类通过货币数据的形式进行对外披露的资源,另一类特殊权限或在目前条件下无法进行货币计量的资产,可利用附注的方式对外披露。新准则对于负债规定也着重强调了货币可计量性。然而,事业单位很多隐形债务如:事业单位养老金缺口等大部分无法通过货币进行计量,这不仅增加事
10、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而且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因此,应把负债扩大为事业单位所应承担的义务,采取与资产相同的方式进行披露,从而如实的反映事业单位的义务。 (四)会计信息质量的非完善性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低质量是造成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供求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会计信息需求的低动力影响了供应方的供应积极性,而低质量会计信息减弱了信息需求者的动力。然而与企业信息质量要求相比,新准则尤其没有强调事业单位信息的谨慎性要求,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还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事业单位在信息上应尽量披露政府的隐形债务,保持谨慎性,预防我国事业单位或有负债的隐蔽性风险。6三、结语 随着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自身改革
11、深度的逐步推进,新规则的实施标着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促进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绩效评价,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国家、社会对事业单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更加符合我国事业单位目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内容也具有较大的突破与创新,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也存在许多有待商榷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吴霞.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会计透明度的影响 J.南宁: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01). 2陈敏,沈俊玲,肖海英,陈菁菁. 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解读与思考J.会计之友,2013(02). 3王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研究分析J. 知识经济,2009(09). 作者简介:张建强(1956-) ,男,河南省信阳市人,就职于河南省燕山水库管理局,财务科长,研究方向: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监督。 (编辑:陈岑)